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3/08/0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環球晶:下半年挑戰更多

董座徐秀蘭指出大環境帶來不確定性 客戶端仍在調整庫存 今年營收力拚持平
【台北報導】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昨(1)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大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與客戶端仍進行庫存調整影響下,下半年矽晶圓產業比上半年面臨更多挑戰,環球晶今年營收力拚與去年持平或年增低到中個位數百分比(1%至6%)。

環球晶一向有高比例長約護體,徐秀蘭強調,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持續簽訂新長約,並收到客戶新的預付款,截至6月底預收貨款餘額為383.29億元(約12.3億美元),僅略低於首季底的金額,仍是歷史第三高,上半年新收的預收貨款為15億元。

法人關注環球晶旗下各尺寸矽晶圓產能利用率,徐秀蘭透露,6吋矽晶圓產能利用率約在七成左右,8吋與12吋矽晶圓則仍在九成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其FZ晶圓與碳化矽(SiC)晶圓持續供不應求,預期今年碳化矽晶圓相關業績將至少是去年的十倍。

關於美國新廠進展,徐秀蘭說,仍按照進度進行,將於2024年第4季送樣,2025年逐步量產。

展望整體半導體市場,徐秀蘭提到,由於晶片供需失衡,全球半導體產業(包括記憶體)預期2023年將面臨衰退,惟隨著晶圓廠產能增加,預測將於2024年出現反彈。環球晶也引述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的數據,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年減11.2%,並於2024年反彈18.5%。

環球晶認為,晶圓廠先進邏輯製程與車用╱功率電子元件產量增加,可望緩解半導體材料市場今年營收下降趨勢,隨著半導體產業復甦,材料市場可望於明年恢復成長。其中,2023年全球矽晶圓出貨面積估計將下降3%,並於2024年反彈6.4%。

環球晶表示,汽車、工業電子及生成式AI將成為支持半導體業營收的關鍵驅動力。電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及具備導航、WiFi、整合智慧手機等多項服務功能的車用資訊娛樂系統,都是車用半導體的主要動能。

【2023-08-02/經濟日報/A6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3/07/31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精測旺矽雍智 接單看旺

【台北報導】
半導體產業庫存去化進度不一,法人看好人工智慧(AI)採用率提升,HPC需求成長,加上5G、網通、車用等應用仍暢旺,以及美中對峙升溫及高速高頻規格升級,法人看好半導體IC測試介面供應鏈營運動能可期,助力精測(6510)、旺矽、雍智下半年接單。

從業績表現來看,精測今年6月營收為2.69億元,攀上今年以來高點,月增12.8%、年減35%,公司表示,在AI應用與車用相關晶片測試需求強勁,使得超高速運算探針卡訂單回籠,估下半年營運有機會優於上半年。

法人指出,AI帶動晶片熱潮,系統大廠迫切需要發展CPU、AI加速器、switch晶片三大品項的ASIC發展藍圖,高速網通及高速傳輸介面也跨足邊緣AI,精測在相關高階測試介面需求支撐下,為業績增添柴火。

旺矽與逾十家美系AI相關晶片客戶合作多年,讓高階探針卡業績動能保持一定水準。

【2023-07-31/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23/07/2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昇陽半今年營收拚新高

【台北報導】
再生晶圓與晶圓薄化廠昇陽半導體(8028)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幸川昨(26)日表示,今年整體業績將會成長,其中,來自再生晶圓業務逐季成長,晶圓薄化表現也不會比去年差。法人預期,昇陽半去年營收已創新高,今年有望持續改寫新猷。

昇陽半今年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7.86億元,年增22.5%,其中第2季業績改寫新高。儘管晶圓代工下半年市況有所起伏,不過,蔡幸川仍看好半導體市場未來發展,估計再生晶圓業務仍逐季成長。

昇陽半持續提高其再生晶圓應用於先進製程的高階產品比重,目前相關占比已達二至三成。公司表示,晶圓廠客戶邁入先進製程,對於再生晶圓的潔淨度要求與片數需求都提高。以往在28奈米製程,每生產10萬片晶圓,就需要8萬片再生晶圓,進入3奈米製程後,比例大幅提高,每生產10萬片晶圓,需要至少22萬片再生晶圓。

昇陽半目前已經是全台最大、全球第二大再生晶圓廠,12吋月產能總計已達51萬片,正進行去瓶頸程序,以持續滿足客戶需求。隨台中新廠第一期產能到位後,蔡幸川透露,第二期將從2024年開始布建,預計2026年前陸續到位。公司也正評估在台中新廠再蓋第二棟廠區,目前已完成主要設計,預計2024年會啟動先期準備工作。蔡幸川指出,估計到2026年,昇陽半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再生晶圓廠,後續也會評估在客戶訂單需求達一定程度時,跟隨客戶腳步前進海外設廠。

昇陽半也為未來海外設廠計畫預作準備,在台中廠推動高度自動化,需求人員只有100人,是原來新竹廠的十分之一。蔡幸川說,未來要持續朝向關燈工廠目標前進。

【2023-07-27/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23/07/18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陶氏化學廠爆炸 半導體警戒

美國路州廠傳意外 牽動關鍵耗材生產 聯電、世界、力積電評估不受影響
【台北報導】
陶氏化學美國路州廠在美東時間15日傳出爆炸起火事件,雖無人傷亡,惟該廠生產光阻劑、拋光墊╱液等半導體關鍵耗材,主要供成熟製程晶圓製造使用,牽動業界神經,聯電、世界、力積電等台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相關廠商密切關注後續發展,目前均評估不影響生產。

陶氏化學為全球半導體關鍵化學材料重要供應商,高純度化學品產品線提供一系列光阻材料,包括光阻劑、光阻輔助劑等,也供應全球重要的CMP材料包括拋光墊、拋光液等。

從產業地位來看,陶氏化學在全球光阻劑市占率約17%,CMP拋光墊市占79%,CMP拋光液市占率約15%左右。

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陶氏化學光阻劑主力應用在成熟製程,對先進製程影響相對有限,對成熟製程影響有待觀察,並牽動非半導體的其餘化學品耗材。

目前看來,台灣晶圓製造商都有多元耗材來源。以台積電為例,過去南科晶圓14B廠曾遭遇光阻汙染事件,當時公司就已對相關化學品管控,積極評估導入更多元的光阻供應商,日系廠商因品質穩定順勢受到青睞。

台積電也是成熟製程主力供應商之一,惟公司目前處於法說會前緘默期,業界評估,台積電有多元供應商,此次陶氏化學工廠爆炸事件,對台積電應該沒有直接影響。

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等台廠也密切關注相關事件動態。聯電初步評估,相關耗材產品都會有安全庫存,陶氏化學工廠爆炸,不會對聯電旗下工廠造成影響。力積電則說,目前公司營運不受相關事件影響。

另外,通路商華立、崇越均代理日本原廠光阻劑與耗材,當前日系廠商在先進製程光阻劑扮演關鍵角色。崇越提到,光阻劑及CMP等耗材現階段供貨皆正常,不受影響;至於是否有轉單效益或後續影響,須持續觀察。

【2023-07-18/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3/07/1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昇陽半導體超前部署擴廠

董座蔡幸川專訪 掌握技術 規劃海外設廠 搶當全球最大再生晶圓廠 眼光放遠 滾動式預測建置產能 要跟客戶一起成長
【台北報導】
台灣再生晶圓龍頭昇陽半導體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幸川表示,即便當下半導體市況仍在調整期,昇陽半導體挾客戶信賴並緊密合作與高品質等優勢,產能維持滿載,期盼2026年或2027年時,公司能成為全球最大再生晶圓廠,後續還要跟隨客戶腳步,前進海外設廠。

昇陽半導體由蔡幸川領軍,在策略上擅長預測並提前部署,不只要看到短期的業績表現與產能擴充。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7.86億元,年增22.5%;第2季業績則刷新歷史紀錄,法人看好,第3季營收有機會持續提升,甚至一路走揚到年底。

昇陽半導體主要業務包括再生晶圓與晶圓薄化業務,其中12吋再生晶圓月產能已擴至51萬片,穩居台廠最大。隨著晶圓代工廠客戶推進先進製程,該公司也開發先進製程所用的高規格再生晶圓。由於晶圓廠製程節點持續微縮,對再生晶圓潔淨度的要求愈高,微塵容許值愈來愈嚴格,所用再生晶圓的數量與質量也跟著提高。

昇陽半導體由於掌握技術,因此再生晶圓產品獲得主要客戶信賴,維持緊密合作關係。即使目前半導體市況不算佳,但其產能現階段仍維持滿載,後續還有在台中新廠擴產的計畫。

需求增溫 研發不停歇

在晶圓薄化業務方面,8吋月產能約7.5萬片,下游需求逐漸有增溫跡象,尤其是車用需求增強。公司規畫,未來將朝12吋晶圓薄化與化合物半導體薄化業務方向發展。為因應電動車市場帶動的高壓與高功率半導體需求,該公司與策略客戶攜手研發第三類半導體薄化技術。

蔡幸川在2018年接任昇陽半導體總經理,營業額從突破20億元到去年已超越30億元。他在今年2月接下公司董事長職務,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目前半導體市況不佳,為何今年以來還能保持佳績?

答:外界現在看到的成果,都是三年前或更早前進行布局的成果。昇陽半導體服務供應鏈包括台灣主要晶圓代工廠等客戶,都與公司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

昇陽半導體承襲前董事長楊敏聰打下的基礎,我在六年前加入後,開始推動質的改變,這幾年持續進行技術與品質創新,下了許多苦功,外界不見得知道。

昇陽半導體不但要了解客戶需求,而且還要超前部署,進行滾動式預測並先行投入建置產能,不是直到看見客戶訂單才開始準備。同時,我也必須說服董事會,支持公司先進行相關投資。然後之前的布局才能逐漸看到成果。被動因應客戶需求的模式已經是過去式,公司的價值是預測未來需求,甚至有能力驅動需求。

精進品質 逆勢寫佳績

問:相較於同業的步調,為什麼敢大膽持續擴廠?

答:這需要相信與客戶間的互動,達到某種程度後,展現出公司的價值。當昇陽半導體不斷進行品質改善,客戶就會看見價值。

打入客戶端高規格產品供應鏈後,昇陽半導體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甚至超越原本是高階產品主要供應者的日本對手。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運輸受阻,昇陽半導體就更能抓緊機會。

【2023-07-17/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3/07/0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環球晶上半年營收創高

成長7.8% 母公司中美晶前六月增5.5% 同步攻頂 將衝刺綠電銷售
【台北報】
太陽能廠中美晶(5483)與旗下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昨(6)日公布6月業績,均較5月成長5%以上,環球晶達63.05億元,為單月歷史次高,表現相對出色。兩家公司第2季營收均較首季小幅衰退,上半年業績則都同登同期新高。

中美晶6月合併營收為71.9億元,月增7.4%,年減0.9%;第2季合併營收203.18億元,季減2.8%,年增0.2%;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12.2億元,年增5.5%。

環球晶6月合併營收為63.05億元,月增5.8%,年增1%;第2季合併營收178.96億元,季減3.8%,年增2%;上半年合併營收365.12億元,年增7.8%。

截至今年首季為止,環球晶單季業績曾寫下連續13季成長紀錄,但於第2季中斷。

展望下半年,由於終端市場需求尚不明朗,環球晶表示,持續審慎觀察產業動態,以完整的產品光譜、廣泛的終端應用與遍布全球的營運據點,提高營運韌性。

中美晶董事長暨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先前提到,市場復甦速度沒有預期來得好,環球晶第2、3季營運可能有些壓力,估計第3季表現可能與第2季相當或略低,第4季則可能回穩或小幅季增,但還無法確認下半年展望是否優於上半年。同時,今年業績表現仍以成長為目標,「明年會比今年來得有盼頭」。

至於中美晶的太陽能業務,徐秀蘭表示,今年下半年太陽能市況承壓,從上游源頭就開始跌價,下游供應鏈也受影響,受限於平均銷售單價(ASP)方面會有滿大壓力,今年太陽能相關營收應該無法成長。

不過,中美晶切入綠電銷售業務,營業額雖然還無法與太陽能製造業務相比,但至少已有好的開始。

【2023-07-07/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新聞日期:2023/07/0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美中禁令 盧明光:台影響力更大

可藉此機會與歐、美、日等國家共同創造發展空間,放眼全球
台北報導
 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工研院院士盧明光,出席工研院院慶會後被問起半導體全球布局、美中半導體互祭禁令對台灣的影響時,他充滿信心地說,台灣可透過此機會,與歐美日等國共同創造發展空間,將全球當成台灣的資源,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反而使台灣對全球影響力更大。
中美禁令持續擴大,盧明光指出,如此將延緩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與成長腳步,但美中雙方角力也會刺激中國政府投,入更多財力、人力與國力投入產業發展。不過美中禁令持續的過程中,台灣也可透過此機會,與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共同創造更多發展空間,以台灣有限的資源,發展電子半導體業還是有限,把全球當成台灣的資源,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影響力會更大。
先前張汝京提出在美中科技戰之下,中國和台灣半導體各有其優劣,兩岸共同發展半導體會是一加一大於二。對此,盧明光直言,如果他是張汝京花那麼多時間在中國,他也會這樣說,「但如果我是張汝京、是這麼樣的愛台灣,我就不一定會同意」。
至於中美晶、環球晶是否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盧明光說,中美晶集團著眼於開發未來三~五年的技術,會一年比一年更好。而環球晶目前投資50億美元在德州的新廠很大,若全數蓋廠並滿載產出,一個月最大產能上看120萬片,將是世界上最大的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供應廠。
對於台灣缺工、缺料及缺電等問題,盧明光表示,台灣的確有這些限制,但可有不同方法解決,缺工方面,可引進東南亞和印度優秀人才到台灣,只要政策放寬及照顧本國員工,讓那些來台灣求學的好人才,把台灣當成他第二個家園就不會缺工。
缺電方面,很多高耗能產業已移到東南亞或其他地方發展,台灣發展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並且繼續在綠電、風電、太陽能及儲能來加強,政府應該往前規劃,這些問題會減少。缺水方面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製程回收、加大廢水回收率,台積電2奈米廠都是使用再生水,也可以投入海水淡化技術。
至於先前有立委質疑,在半導體技術援助立陶宛是掏空台灣,盧明光說,就像生活較富裕的人也會照顧生活需要更好的人,同樣的,台灣在科技上有很好的成果,我們有很多很好的友邦,在有限資源內、做得到的範圍內,若能協助友邦,是很好的事,就像過去我們成功的農業上,以農耕隊在非洲及中南美洲幫忙他發展農業一樣,做出很好的貢獻。

新聞日期:2023/07/04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陸管制半導體材料出口

反制美國 選在葉倫訪中前出招 8月起嚴控鎵、鍺相關金屬輸出 藉此增加磋商籌碼
【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商務部及海關總署昨(3)日宣布,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自8月1日起,對「鎵」、「鍺」相關物質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金屬都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未來出口都必須交由大陸商務部審查。

北京此舉,被認為是針對美國對大陸晶片半導體產業的制裁,所採取的反制。尤其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北京前夕發布,頗有藉此增加北京磋商籌碼的用意。

根據公告,「鎵」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磷化鎵、砷化鎵、銦鎵砷、硒化鎵、銻化鎵。「鍺」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鍺外延生長襯底、二氧化鍺、四氯化鍺。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鎵」化合物被廣泛應用到光電子工業和微波通信工業,用於製造微波通訊與微波集成、紅外光學與紅外探測器件、積體電路、發光二極管等。

「鍺」用於製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主要的終端應用為光纖系統與紅外線光學,也用於聚合反應的催化劑,製造電子器件與太陽能電力等。

公告指出,大陸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質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及提交相關文件。大陸商務部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並在法定時限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公告並稱,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的本公告所列物項的出口,大陸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批准。出口經營者未經許可出口、超出許可範圍出口或有其他違法情形的,由商務部或海關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大陸國家地質調查局數據,大陸鎵礦主要分布在河南與貴州,產量占全球八成左右,去年主要出口至荷蘭、日本、德國、南韓、馬來西亞與台灣;鍺礦主要分布內蒙古與雲南,產量占全球七成,去年則主要出口到日本、南韓、巴林、印度與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6月底宣布對大陸進行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北京已表示不滿,批評美國脅迫拉攏其他國家對大陸實施半導體打壓圍堵,呼籲荷方應尊重市場原則和契約精神,不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3-07-04/經濟日報/A9版/兩岸】

新聞日期:2023/07/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合晶:今年成長10%目標有難度

台北報導
 矽晶圓景氣仍處下行循環周期,合晶(6182)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低,達成全年年增10%目標尚有難度。
 合晶2023年第一季營收表現衰退,分別季減39%與年減11%,毛利率下滑3.7個百分點達36.6%、每股稅後純益(EPS)0.5元,主要是受到客戶庫存調整、矽晶圓平均產品單價(ASP)跌價衝擊。
 合晶5月營收8.7億元,月比持平,年減14%,2023年以來累計至5月營收44.4億元,年減12%。
 法人調查指出,合晶第二季營收估季度持續下滑、年度衰退將擴大,中小尺寸稼動率降至6至7成。由於市場需求依然疲弱,訂單能見度縮短至一至二個月,預期第三季營運變化不大。
 產業分析師指出,矽晶圓自2022年下半年起市況反轉,其中,以中小尺寸供需結構最為弱勢、累計ASP跌幅個位數,加上長約(LTA)覆蓋率約3成,營運展望偏向保守。
 在產能部分,合晶大陸鄭州廠12吋產能約2萬片,台灣龍潭廠陸續在擴廠及驗證,預期台灣龍潭廠產能可達3萬片,年底2萬片是積極目標。
 近期合晶與客戶洽談新價格,確實有下調的狀況,幅度約中個位數(6吋、8吋都有價格調整),並非大幅度調整。
 合晶目前重摻晶圓庫存已持續消化,但客戶拉貨仍保守,高階部分有出貨,但占比小,12吋也有出貨,第四季客戶認證後,預期拉貨會比較明顯。
 合晶於2022年獲准進駐台中中科二林園區,預計興建新12吋廠,新廠著眼於未來電動車趨勢下的車用商機,估2025年量產,未來12吋占比將逐漸提升。
 二林廠目標規劃產能為20萬片,初步會以每5萬片為階段來逐步擴建,搭配客戶需求配置,預計在2023年年終動土興建。

新聞日期:2023/06/26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 業者悶

半導體市況低緩 環球晶、台勝科、合晶有壓 預期2026年供需才會反轉
【台北報導】
今年半導體市況相對低緩,上游矽晶圓端業者包括環球晶、台勝科、合晶等同步面臨壓力與挑戰。業者估計,2022年是過去三年來,全球12吋矽晶圓供給與需求情況最為相近的一年,2023年到2025年12吋矽晶圓將陷入供過於求,預期2026年才會轉為需求大於供給。

全球主要半導體矽晶圓供應商包括日廠信越、勝高,還有台廠環球晶、台勝科與合晶,以及德國世創等。從去年半導體供應鏈開始出現庫存修正後,雜音也逐漸蔓延到上游晶圓代工端與矽晶圓端,今年上半年開始出現走緩跡象。法人指出,近三年全球12吋矽晶圓市況不樂觀,預估恐呈現供過於求,市場密切關注。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公布的最新報告,今年第1季全球矽晶圓出貨季減9%,降為32.65億平方英吋,並較去年同期衰退11.3%。SEMI並預估,2023年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面積將年減0.6%,但2024年與2025年都將成長6%以上。

矽晶圓業者表示,今年受到俄烏戰爭、高通膨環境等因素影響,矽晶圓終端需求下滑。不過,未來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面積將出現反彈。

業者推估,全球半導體廠將有82座新設施及生產線於2023年至2026年開始營運。全球12吋晶圓廠產能可望在代工、記憶體、功率元件等幾大領域推波助瀾下,於2026年創新高,屆時全球12吋晶圓廠總產能將達每月960萬片。

台勝科認為,12吋矽晶圓的需求應會於下半年觸底,8吋與12吋矽晶圓預期都將從明年恢復成長。

環球晶則評估,伺服器、資料中心、工業及車用電子等將支撐2023年半導體產業營收,惟記憶體供需失衡對今年整體半導體產業造成壓力,下半年在資料中心及總體經濟復甦的推動下,將會有所改善。

環球晶認為,美國暫停升息對消費者信心恢復將有點幫助,但聯準會後續不見得就不會升息,所以還有不確定性,而中國大陸也降息,這些訊息對於市場需求應該會有正面助益,只是對於該公司訂單的幫助還不顯著。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半導體矽晶圓市場下半年面臨旺季不旺窘境,台灣業界龍頭環球晶直言第2季營收可能比首季小減,第3季可能與第2季相當或略低,第4季則回穩或小幅季增。法人認為,台勝科第3季營運將落底回穩,合晶本季與第3季業績可能都延續小幅衰退走勢,回溫最快要等第4季。

【2023-06-26/經濟日報/A3版/話題】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