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Event

新聞日期:2024/12/17  | Source:經濟日報

總統:讓台灣領導全球科技

出席全科會 強調政府重視相關產業 增加預算編列 幫助業界因應各項挑戰
【台北報導】
賴總統昨(16)日出席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全科會)致詞時表示,台灣面臨AI快速崛起、數位淨零轉型、地緣政治等挑戰,必須發展五大信賴產業,明年中央政府科技預算編列1,965億元,年增77億元,代表重視科技產業,要努力讓台灣成為全球科技的領導國家。

全科會每四年召開一次,以匯集產學研各界建言,今年大會為期三天,昨為首日。賴總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均出席,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也發表引言,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則以「台灣AI產業發展:機會與策略」為題發表演講。

此次會議以「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淨零永續」等四大議題為主軸,明日閉幕將由國科會、衛福部發表總結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將出席致詞。

賴總統表示,此次會議主題充分展現政府目標,也就是智慧創新、民主包容、打造均衡台灣,因應AI時代來臨,要從科技、民主、人權各面向著手,帶領產業和社會轉型。

賴總統表示,科技創新可協助區域均衡發展,落實人文社會與科技結合,打造更具備科技韌性、社會韌性、環境韌性、經濟韌性生活環境,讓民眾有更好生活,國家有更強實力,因應各項挑戰。

賴總統說,今年台灣在科技發展取得亮眼成果,根據IMD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台灣每千人研發人力是全球排第二,在研發總支出GDP占比、高科技出口GDP占比,以及學生在數學教育評估表現都居全球第三名。

吳誠文表示,AI快速發展之際,政府將利用台灣在半導體及科技硬體製造優勢,以新方法推動各行各業數位轉型與智慧化,串聯科技產業協助導入AI,形成完整自主供應鏈體系。

簡立峰表示,過去曾出現資本分配不均現象,由1%人擁有世界上50%財富,到了AI時代可能出現懂得善用AI的「超級人類」,由1%人掌握99%能力和機會,國家需要縮短AI落差。

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在討論會中呼籲,明年科技預算增幅約3.5%,若台灣要成為科技島,未來五年科技預算應以成長10%為目標。

【2024-12-17/經濟日報/A5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1/14  | Source:經濟日報

應對川普 政院設專案小組

卓揆擬推進經貿、國防等交流 盼儘速提出積極方案 副院長鄭麗君主導
【記者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3)日表示,為了增進台美經貿、國防、科技合作及人民交流,他已經請副院長鄭麗君主持專案小組會議,希望儘速提出比以往更積極有效的方案。

據了解,該專案小組是近期因應川普政府即將上任所提出的構想,目前正在規劃中,預計將請經濟部等部會盤點經貿合作等議題,也研擬未來台美合作模式。

賴總統昨日也在民進黨中常會中強調自己有信心,台美間長期以來的夥伴關係,將繼續扮演區域穩定基石。

台美關係建立在共享的價值理念之上,以及雙方對於全球安全與繁榮,追求共同的利益。

卓榮泰昨日與「全美台灣同鄉會2024返台參訪團」見面,提到美國大選議題,他表示,相信美國將繼續扮演與過去一樣的重要角色,帶領所有民主國家對抗世界極權國家。

外界關注未來台美經貿、國防、科技合作及人民交流,卓榮泰表示,已請鄭麗君主持專案小組會議,希望在美國新政府交接後,儘速提出比以往更積極、有效的方案,持續與美國新政府做更多接觸。

卓榮泰說明,未來新的美國政權和平移轉後,新人事當然會有新模式,無論是經貿、科技等方面合作,行政院近期所設置的專案小組,將就台美之間未來如何加強雙邊科技、貿易,跟其他的各項合作,進行全面性研判。

卓榮泰並提到,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談判,也有相當多的包括勞動、農業、勞工等議題,持續在洽談,這些都包含在未來合作事項當中,政府會從這些方向逐步加強。

卓榮泰強調,台灣對全球經濟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更是世界民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賴總統一再強調「政府對人民有責任,台灣對世界有責任」。對此,政府會持續在台灣打造優質投資、工作與發展環境,並提供安全穩定能源,讓台灣在晶圓、晶片及半導體製造等高科技產業持續向上發展。

【2024-11-14/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4/08/16  | Source:經濟日報

我海外投資增二倍 權王美日擴廠挹注

【台北報導】
經濟部投審司昨(15)日統計,今年前七月累計核准對外投資金額達323.7億美元,年增逾二倍,主因台積電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納等海外擴廠及海外避險等大案。

今年對外投資大爆發。投審司指出,今年前七月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427件,年增34.2%;投資金額323.7億美元,年增211.6%。

截至目前止,核准對外投資的大案包括:台積電分別以52.6億美元、50億美元增資日本熊本二廠、美國亞利桑納廠第二期;另3月、7月也分別通過台積電各以30億美元、5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外匯避險投資。

其中,前七月核准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186件,年增61.7%,投資金額計71.9億美元,年增195.4%,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越南及泰國,例如7月核准世界先進投資24億美元與恩智浦半導體(NXP)於新加坡合建12吋晶圓廠等。

至於我對中國大陸投資,前七月核准對陸投資216件,年增8.54%,核准投資金額計30.7億美元,年增52.5%,主因今年7月核准台塑、台朔重工各以5.3億美元間接增資福建福欣特殊鋼。

核准僑外投資方面,前七月核准1,287件,年減2.5%,核准投資金額50.7億美元,年減25.9%,主因高基期,然前七月投資金額仍為2017年以來同期第三高,低於2022年與2023年同期。

【2024-08-16/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4/07/11  | Source:工商時報

聯發科Q2營運見暖、H2放熱

單季營收1,272.71億、季減4.6%,優預期;法人看好天璣9300+、9400將進一步擴大市占
台北報導
 IC設計大廠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1,272.71億元,季減4.6%,符合公司第二季財測預估區間,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607.29億元,年增34.5%。法人指出,聯發科旗艦級晶片將嶄露頭角,今年強化版的天璣9300+及下半年推出之天璣9400有望進一步搶食市占。
 此外,聯發科攜手各大國際巨頭,包含Arm、輝達、微軟等,跨足Arm PC處理器、TPU及車用智慧座艙晶片組等領域,法人認為,該公司市場版圖將從邊緣端擴展至伺服器,為營運注入更強勁的成長動能。
 聯發科6月合併營收為430.9億元,月增2.2%、年增12.8%;儘管受傳統淡季影響,但相較去年庫存調整,已有緩步回暖跡象,累計前六月營收達2,60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5%。
 受到消費性電子需求仍疲弱影響,聯發科原預估第二季營收為季持平到季衰退9%,實際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272.7億元、季減4.6%,優於原先預期。法人認為,聯發科手機旗艦SoC將持續搶食市占率,其中,「天璣9300+」最高頻率達3.4GHz,為目前業界性能領先。
 看好傳統旺季的拉貨效應,高階或旗艦款新機上市可望帶動買氣,加上供應鏈庫存水位健康,下半年天璣9400有望持續領先競爭對手。不過法人透露,天璣9400報價將同步提升,調漲幅度上看3~4成,以轉嫁N3E製程帶來的成本壓力。
 此外,新事業將於明年逐漸發酵,聯發科多點齊發,包括ARM架構Chromebook CPU、智慧型手機的邊緣AI晶片、大型語言模型(LLM),以及車用解決方案等。其中,以Arm架構PC SoC晶片,預期產品於2025下半年上市;車用方面,已推出車載資通訊系統及資訊娛樂系統相關產品,也將於2025年提供搭載NVIDIA ADAS晶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法人認為,聯發科技術實力獲大廠青睞,其中Google TPU v7將於年底量產、擴大明年聯發科營收規模;此外,與輝達關係越發密切,法人直指未來有機會透過半客製化(semi-custom)設計切入AI伺服器領域。

新聞日期:2024/07/11  | Source:工商時報

台積迎春風 Q2營收超標

營收公布日也是創辦人張忠謀生日,股價齊歡樂,收1,045元新高
台北報導
 台積電6月合併營收2,078.7億元,月減9.5%、年增32.9%,第二季合併營收6,735.1億元,不但超越公司財測上緣,也優於市場預期。7月18日法說會將由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獨挑大樑並釋出景氣動態,法人預期隨第三季步入半導體傳統旺季,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下半年營運樂觀以待。
 10日營收公布日正逢創辦人張忠謀93歲生日,加上業界傳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將再度來台拜訪供應鏈,台積電也以1,045元收盤、上漲5元,再創收盤歷史新高,市值也攀升至27.1兆元新猷。台積電ADR到晚間10點大漲2.87%。
 台積電上半年合併營收1.26兆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累計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735.1億元,季增13.6%、年增40.1%,超越財測區間上緣之6,589.2億元、順利達標;季成長動能來自HPC需求強勁,第三季在手機晶片助攻下將旺上加旺。
 外界高度關注的是,魏哲家18日法說會將釋出半導體前瞻看法,市場聚焦N2/N3製程產能規劃及漲價議題。旺季帶動智慧型手機與HPC需求強勁,法人預估,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達12.7%,毛利率則持平於52.8%左右,其中,N3產能利用率將維持滿載。
 台積電同樣積極備戰2奈米先進製程,據悉下周將開始為第一大客戶試產,於新竹寶山新建晶圓廠內執行,並同步測試所需的設備及零組件。
 另近期市場盛傳台積電7奈米有望降價,法人研判,過往手機SoC、GPU、AI晶片等客戶,已逐步迭代至更先進製程,未來3奈米比重將持續加大,主流製程將會以3、5奈米為主。但原先採用成熟製程的晶片客戶,不敢貿然升級成7奈米。相關業者透露,一套7奈米光罩費用大約900萬美元、新開發一顆7奈米晶片需要數千萬至上億美元投入,且不含行銷、市場開發等費用。
 台積電首季度7奈米占營收比重為19%,明年在3奈米產能加大情況下,7奈米比重將進一步降低。較有可能採取過往成熟製程在光罩費用折讓,法人進一步分析,未來有可能普遍存在中間製程節點乏人問津之情況,但未來在SoIC技術成熟後,或許將進一步改善。

新聞日期:2024/06/18  | Source:工商時報

台積嘉科挖到寶 二廠急啟動

一廠發現遺址停工,牽動輝達及AMD新AI晶片生產,備受矚目
台北報導
 台積電嘉義科學園區先進封裝製程一廠(P1廠),因施工挖到歷史文物遺跡而停工,台積電隨即啟動二廠(P2廠)的工程準備。台積電表示,嘉科廠房用地發現疑似遺址一事,將配合主管機關規定進行後續相關程序。台積電ADR 17日早盤一度上揚2.61%。
 嘉義科學園區總開發面積約88公頃,台積電二座先進封裝廠占地20公頃,較竹南封測廠14.3公頃再大上近4成。嘉科一廠規劃面積約12公頃,原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8年量產,此次遺跡事件,讓二廠提前啟動,是否影響先進封裝產能規畫,備受矚目。
 南科管理局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17日均表示,已依文資法於6月7日提送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做文資審議,同意搶救挖掘,審議委員原則同意進行搶救挖掘,後續將依文資法相關規定辦理。
 嘉義科學園區為打造大南方科技走廊重要樞紐,台積電嘉科廠除了提供高雄廠2奈米製程的後段CoWoS封裝外,更將進一步導入3D先進封裝技術SoIC(System-on-Integrated-Chips),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由於AI晶片推陳出新,先進封裝軍備競賽依舊,眾多客戶引領期盼,其中輝達(NVIDIA)2026~2027年最新AI GPU「Rubin」平台,將沿用chiplet+CoWoS-L封裝架構,另AMD將於第四季推出升級版MI325X,目前正尋求SoIC G2的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先進封裝。
 法人指出,明年底台積電CoWoS月產能將上修至6萬片,伴隨訂單成長,學習曲線持續拉升,明年全年產能即有望突破60萬片,隨半導體進入埃米世代,台積電先進封裝的產能缺口將逐步拉大,嘉科廠能否於2026年完工將動見觀瞻。

新聞日期:2024/06/17  | Source:經濟日報

卓揆:研究加速落地 助攻業者

【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5)日指出,行政院一定全力推動AI智慧科技與半導體等產業發展,並盼前瞻AI科技研究快速落地,讓百工百業應用,滿足國內中小微企業因應淨零與數位轉型的需要。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提到,國科會將加速興建AI研發過程所需之資料中心,以國際級廠商為合作對象,將沙崙建設成亞太地區重要的AI研發重鎮。

卓榮泰昨日視察「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時指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過去整合13個部會的力量,成功吸引資安、太空、量子科學、智慧交通、淨零科技、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領域產學研單位進駐。

卓榮泰說,未來將從位於沙崙核心區的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專區及綠能示範場域為起點,建置AI研發過程所需之資料中心,同時結合目前已開始展現初步成果的資安、淨零科技、智慧農業、量子科學、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區域,擴散符合百工百業需求之AI技術與產品,利用沙崙各區實證場域優勢,加速成果落地應用,擴散到南台灣周邊工業區與科學園區,以帶動我國中小企業AI轉型動能。

卓榮泰強調,人才培育是產業發展關鍵,我國各部會也積極投入相當多資源及力量,營造優質培訓環境,培育在地人才,並吸引外國優秀人才來台。

吳誠文表示,將以「AI產業化、產業AI化,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角度出發,將相關領域研發成果迅速輻射至跟全民生活相關之產業。

【2024-06-16/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04/08  | Source:經濟日報

《社論》準總統產業之旅要更接地氣

【社論】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下月20日就任,本報社論曾建議首任內閣組成應多考慮具財經背景人士,並儘早提出具體政策,讓產業界能更瞭解新政府的施政方向。賴清德已經啟動產業之旅,並以台積電與半導體產業作為出發首站,顯示他知悉拚經濟成績單對他開展首任任期的重要性,產業界也欣見準總統的這一步。

八年前蔡英文總統在首任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推動五大創新計畫,分別是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及國防產業。這項計畫是蔡總統執政拚經濟的起手式,在公布之初就在產業界引發擔憂,認為五大創新計畫雖有願景,但跟台灣現有產業的關連性較低,特別是在當年已是台灣經濟主力的半導體產業,在五大創新計畫中卻較少著墨。

五大創新計畫引發的波瀾,在時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公開談話後達到了高點。張忠謀當時利用出席工商協進會早餐會的機會,直言蔡政府若只看重新產業,把現在的都忘了,即便新的產業都成功了,也補償不了老產業的衰退。張忠謀的談話是希望蔡政府的產業政策,別忘了半導體業。之後蔡政府調整施政方向,重新關注半導體等相關產業發展之需要,台積電近年持續擴張並達到世界級企業,若沒當年張忠謀的呼籲與政府的政策調整,恐怕就沒有今日台積電的護國神山地位。

賴清德記取當年經驗,他的產業之旅第一站就選擇了台積電與半導體,顯然他已體會到台積電與半導體是台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組成。此外,賴清德的產業之旅才開始走,後面還有相當長的旅程,對他上任後怎麼推動產業政策影響重大,我們建議準總統可以對準台灣經濟發展的需要,既能聽到產業界的聲音,也能更接地氣。

賴清德的產業之旅已與半導體、無人機、工具機、旅遊業等產業交流,但對於產值大、就業人數眾多的傳統製造業或內需服務業的交流目前仍偏少,而這些產業當前可能正需要政府協助轉型,或在加入區域經貿整合一事上讓台灣有更多進展。舉例來說,塑化產業近年面臨來自內外不利因素的考驗,對內有產業轉型永續或高值化的挑戰,外在有我國未能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難關,塑化業產業鏈極廣,從業人員也多,手上並不缺資金,缺少的是一個明確的轉型發展計畫。

從總經數據上來看也反映產業界的憂慮。主計總處上修台灣今年成長率預期至3.43%,但另一方面卻將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從3.17%下降至1.45%。官員或可解釋這樣的修正是因為產業界擔心今年地緣政治,特別是美國與中國大陸情勢的變化,暫時擱置部分投資計畫,但我們這幾年不斷提醒,國內多個老牌傳統產業的投資逐年遞減,代表這些獲利資優生手上雖有大筆資金,卻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如果情勢不變,這些產業在國內的布局恐怕將逐漸凋零。

從近年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大勢來看,我國的半導體、ICT等產業仍將繼續擴張並維持榮景,賴清德與新政府繼續支持這些優勢產業是正確的作法。但同時間,我國經濟發展也不宜完全押寶在單一產業,而是要多點進行,讓既有的優秀產業能夠找到繼續成長的道路。

張忠謀過去在評論蔡政府的產業政策時曾說,創新與分配相互矛盾,若沒有成長,就業與分配就無從解決。賴清德的產業之旅必須找到創新與成長的平衡點,也要找到台灣產業多元發展的平衡點。準總統的產業之旅目標正確,但要讓新政府推動產業政策更接地氣,賴清德的產業之旅的安排,觸角與雷達得更廣一些才行。

【2024-04-08/經濟日報/A2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4/03/27  | Source:工商時報

電價漲 晶圓代工毛利衝擊小

大摩推估僅縮減0.6~1.2個百分點,台積電與聯電影響相對輕
台北報導
 台系晶圓代工廠4月起將面臨電價上漲15~25%影響,法人最近密集討論對獲利衝擊程度。摩根士丹利證券最新分析台積電、聯電、世界、力積電等晶圓代工企業所受影響,發現毛利率被漲電價衝擊的幅度僅0.6~1.2個百分點,且以台積電與聯電所受影響較小。
 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審議會,宣布4月起全面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約11%,實際漲幅則視全年電力用量而定。以晶圓代工產業為例,大摩估計,世界與力積電的電價漲幅可能為15%,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因用電量較大,漲價幅度可能來到25%。
 摩根士丹利證券考量三大方向,進而計算電價上漲對各晶圓代工廠毛利率的影響:一、各廠商面對不同的電價漲價幅度;二、晶圓代工廠在台灣的產能占比;三、各晶圓廠電費支出占銷貨成本的比重。
 結果發現,台積電較多的銷貨成本來自於折舊,聯電則有較多產能布局配置在海外,因此,晶圓代工一哥與二哥受到電價上漲衝擊的程度相對較低,推估台積電毛利率縮減僅0.7、聯電0.6個百分點。
 金控旗下投顧分析半導體產業面臨電價調漲影響,以台積電為例並指出,台積電作為晶圓代工與先進封裝的領頭羊,具備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的能力,因此,電價調漲對台積電獲利的衝擊甚為輕微。反之,在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方面,整體產能利用率目前仍然偏低,研判客戶會有較多議價空間。
 投顧研究機構則指出,半導體產業為高用電量之產業,主因其設備機台本身耗電量高,且在製造過程中需持續運轉,不過,因其機台折舊、人力與材料等生產成本高,因此,電費占生產成本比重較其他產業低,整體產業以記憶體、封測受電價調漲影響較大,預估電價調漲對晶圓代工廠影響較低。

新聞日期:2024/03/22  | Source:經濟日報

日月光新技術 助陣AI應用

先進互連解決方案升級 滿足多樣化小晶片需求 接單添柴火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技術大突破,昨(21)日宣布旗下「VIPack」平台先進互連技術再升級,透過微凸塊(microbump)技術,將晶片與晶圓互連間距的製程能力從40微米提升到20微米,可滿足AI應用於多樣化小晶片(chiplet)整合日益增長的需求。

法人指出,封裝技術在AI世代更顯重要,日月光在相關技術持續精進,為後續接單增添柴火。

日月光表示,這種先進互連解決方案,對於在新一代的垂直整合,例如日月光VIPack平台2.5D和3D封裝與2D並排解決方案中實現創造力和微縮至關重要。

日月光強調,隨著小晶片設計方法加速進化,對於以往存在晶片IO密度限制進行真正的3D分層IP區塊,日月光的先進互連技術使設計人員能夠有創新的高密度小晶片整合選項,微凸塊技術使用新型金屬疊層(metallurgical stack),將間距從40微米減少到20微米,在微凸塊技術的進步擴展現有的矽與矽互連能力之下,此技術更有助於促進其他開發活動,從而進一步縮小間距。

日月光集團研發處長李長祺說明,矽與矽互連已從銲錫凸塊進展到微凸塊技術,隨著產業進入AI時代,對於可跨節點提升可靠性和優化性能的更先進互連技術需求日益增長,集團通過新的微間距互連技術突破小晶片整合障礙,並將持續突破極限以滿足小晶片整合需求。

日月光投控看好,隨著全球AI市場近年呈指數型成長,積極提供先進的互連創新技術,以滿足複雜晶片設計以及系統架構的要求,降低整體製造成本並加快上市時間。

【2024-03-22/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Page 1 of 5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