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全科會 強調政府重視相關產業 增加預算編列 幫助業界因應各項挑戰
【台北報導】
賴總統昨(16)日出席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全科會)致詞時表示,台灣面臨AI快速崛起、數位淨零轉型、地緣政治等挑戰,必須發展五大信賴產業,明年中央政府科技預算編列1,965億元,年增77億元,代表重視科技產業,要努力讓台灣成為全球科技的領導國家。
全科會每四年召開一次,以匯集產學研各界建言,今年大會為期三天,昨為首日。賴總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均出席,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也發表引言,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則以「台灣AI產業發展:機會與策略」為題發表演講。
此次會議以「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淨零永續」等四大議題為主軸,明日閉幕將由國科會、衛福部發表總結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將出席致詞。
賴總統表示,此次會議主題充分展現政府目標,也就是智慧創新、民主包容、打造均衡台灣,因應AI時代來臨,要從科技、民主、人權各面向著手,帶領產業和社會轉型。
賴總統表示,科技創新可協助區域均衡發展,落實人文社會與科技結合,打造更具備科技韌性、社會韌性、環境韌性、經濟韌性生活環境,讓民眾有更好生活,國家有更強實力,因應各項挑戰。
賴總統說,今年台灣在科技發展取得亮眼成果,根據IMD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台灣每千人研發人力是全球排第二,在研發總支出GDP占比、高科技出口GDP占比,以及學生在數學教育評估表現都居全球第三名。
吳誠文表示,AI快速發展之際,政府將利用台灣在半導體及科技硬體製造優勢,以新方法推動各行各業數位轉型與智慧化,串聯科技產業協助導入AI,形成完整自主供應鏈體系。
簡立峰表示,過去曾出現資本分配不均現象,由1%人擁有世界上50%財富,到了AI時代可能出現懂得善用AI的「超級人類」,由1%人掌握99%能力和機會,國家需要縮短AI落差。
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在討論會中呼籲,明年科技預算增幅約3.5%,若台灣要成為科技島,未來五年科技預算應以成長10%為目標。
【2024-12-17/經濟日報/A5版/焦點】
單季營收1,272.71億、季減4.6%,優預期;法人看好天璣9300+、9400將進一步擴大市占
台北報導
IC設計大廠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1,272.71億元,季減4.6%,符合公司第二季財測預估區間,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607.29億元,年增34.5%。法人指出,聯發科旗艦級晶片將嶄露頭角,今年強化版的天璣9300+及下半年推出之天璣9400有望進一步搶食市占。
此外,聯發科攜手各大國際巨頭,包含Arm、輝達、微軟等,跨足Arm PC處理器、TPU及車用智慧座艙晶片組等領域,法人認為,該公司市場版圖將從邊緣端擴展至伺服器,為營運注入更強勁的成長動能。
聯發科6月合併營收為430.9億元,月增2.2%、年增12.8%;儘管受傳統淡季影響,但相較去年庫存調整,已有緩步回暖跡象,累計前六月營收達2,60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5%。
受到消費性電子需求仍疲弱影響,聯發科原預估第二季營收為季持平到季衰退9%,實際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272.7億元、季減4.6%,優於原先預期。法人認為,聯發科手機旗艦SoC將持續搶食市占率,其中,「天璣9300+」最高頻率達3.4GHz,為目前業界性能領先。
看好傳統旺季的拉貨效應,高階或旗艦款新機上市可望帶動買氣,加上供應鏈庫存水位健康,下半年天璣9400有望持續領先競爭對手。不過法人透露,天璣9400報價將同步提升,調漲幅度上看3~4成,以轉嫁N3E製程帶來的成本壓力。
此外,新事業將於明年逐漸發酵,聯發科多點齊發,包括ARM架構Chromebook CPU、智慧型手機的邊緣AI晶片、大型語言模型(LLM),以及車用解決方案等。其中,以Arm架構PC SoC晶片,預期產品於2025下半年上市;車用方面,已推出車載資通訊系統及資訊娛樂系統相關產品,也將於2025年提供搭載NVIDIA ADAS晶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法人認為,聯發科技術實力獲大廠青睞,其中Google TPU v7將於年底量產、擴大明年聯發科營收規模;此外,與輝達關係越發密切,法人直指未來有機會透過半客製化(semi-custom)設計切入AI伺服器領域。
【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5)日指出,行政院一定全力推動AI智慧科技與半導體等產業發展,並盼前瞻AI科技研究快速落地,讓百工百業應用,滿足國內中小微企業因應淨零與數位轉型的需要。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提到,國科會將加速興建AI研發過程所需之資料中心,以國際級廠商為合作對象,將沙崙建設成亞太地區重要的AI研發重鎮。
卓榮泰昨日視察「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時指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過去整合13個部會的力量,成功吸引資安、太空、量子科學、智慧交通、淨零科技、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領域產學研單位進駐。
卓榮泰說,未來將從位於沙崙核心區的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專區及綠能示範場域為起點,建置AI研發過程所需之資料中心,同時結合目前已開始展現初步成果的資安、淨零科技、智慧農業、量子科學、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區域,擴散符合百工百業需求之AI技術與產品,利用沙崙各區實證場域優勢,加速成果落地應用,擴散到南台灣周邊工業區與科學園區,以帶動我國中小企業AI轉型動能。
卓榮泰強調,人才培育是產業發展關鍵,我國各部會也積極投入相當多資源及力量,營造優質培訓環境,培育在地人才,並吸引外國優秀人才來台。
吳誠文表示,將以「AI產業化、產業AI化,以AI帶動百工百業」的角度出發,將相關領域研發成果迅速輻射至跟全民生活相關之產業。
【2024-06-16/經濟日報/A4版/焦點】
先進互連解決方案升級 滿足多樣化小晶片需求 接單添柴火
【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技術大突破,昨(21)日宣布旗下「VIPack」平台先進互連技術再升級,透過微凸塊(microbump)技術,將晶片與晶圓互連間距的製程能力從40微米提升到20微米,可滿足AI應用於多樣化小晶片(chiplet)整合日益增長的需求。
法人指出,封裝技術在AI世代更顯重要,日月光在相關技術持續精進,為後續接單增添柴火。
日月光表示,這種先進互連解決方案,對於在新一代的垂直整合,例如日月光VIPack平台2.5D和3D封裝與2D並排解決方案中實現創造力和微縮至關重要。
日月光強調,隨著小晶片設計方法加速進化,對於以往存在晶片IO密度限制進行真正的3D分層IP區塊,日月光的先進互連技術使設計人員能夠有創新的高密度小晶片整合選項,微凸塊技術使用新型金屬疊層(metallurgical stack),將間距從40微米減少到20微米,在微凸塊技術的進步擴展現有的矽與矽互連能力之下,此技術更有助於促進其他開發活動,從而進一步縮小間距。
日月光集團研發處長李長祺說明,矽與矽互連已從銲錫凸塊進展到微凸塊技術,隨著產業進入AI時代,對於可跨節點提升可靠性和優化性能的更先進互連技術需求日益增長,集團通過新的微間距互連技術突破小晶片整合障礙,並將持續突破極限以滿足小晶片整合需求。
日月光投控看好,隨著全球AI市場近年呈指數型成長,積極提供先進的互連創新技術,以滿足複雜晶片設計以及系統架構的要求,降低整體製造成本並加快上市時間。
【2024-03-22/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