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0/05/1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華為去美化 聯發科受惠

包括瑞昱、矽創等IC設計廠,可望分食轉單潮 台北報導美國商務部宣布擴大華為禁令,未來歐美大廠除非獲得美國官方許可,否則不能供貨給華為。而預料中方也將祭出反制措施,華為將因此加速「去美化」腳步。法人圈看好,包括聯發科、瑞昱、矽創及神盾等台系IC設計廠,有機會大啖這波去美化轉單潮。巧的是,聯發科18日也發布手機晶片天璣800的升級版──天璣820,預期在5月下旬問世,同樣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且目前小米集團旗下的紅米已經宣布將導入至新機中,讓聯發科磨刀霍霍準備搶攻5G晶片市場。美國商務部旗下工業暨安全局(BIS)上周宣布,將修改規定讓全球半導體廠在出口給華為前必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業界解讀,美國商務部此舉無異是讓華為無法取得歐美大廠的相關晶片外,同時也讓華為無法在台積電量產自家IC設計廠海思的高階晶片。據了解,美商務部禁令中,主要是禁止海思使用美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及使用美國相關設備投片量產,由於Synopsys、Cadence及Mentor等全球三大EDA皆為美系大廠,再加上先進製程幾乎都採應用材料(AM)及艾司摩爾(ASML)設備,等於是將海思自行設計及委外生產新款高階產品「斷根」。供應鏈指出,在此困境下,華為已開始向旗下供應商洽詢拉高庫存天數,因此不論是手機晶片、電源管理IC及感測器等都成了華為要搶時間差的急單,IC設計廠有機會先行吃下這波急單。此外,由於後續大陸可能祭出反制措施,將高通及蘋果等廠商一併禁止,加速去美化腳步。法人指出,台灣IC設計廠當前只要把美系矽智財(IP)比重降到25%以內,即可無須美國官方許可便出貨,因此法人圈看好,聯發科、瑞昱、矽創及神盾等IC設計廠有機會受惠。其中,聯發科可望因此搶下更多華為智慧手機訂單,法人認為,由於華為中低階手機多導入高通或是聯發科晶片,但在美中關係緊張下,採用高通比重勢必降低,聯發科可望因此得利,市佔擴增可期。法人圈看好聯發科本季受惠於天璣1000+及天璣820手機晶片量產出貨,營收可望更成長,估達621~669億元。
新聞日期:2020/05/1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沈榮津:台積在台投資計畫不變

台北報導 針對台積電赴美投資5奈米製程,經濟部長沈榮津認為台積電赴美投產是有商業考量,但台積電在台投資不會停止,甚至會投產更先進的2奈米。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台積電仍會將最先進、最有價值的研發階段留在台灣。新冠肺炎爆發後,許多國家開始思考分散投資,沈榮津認為,企業基於商業考量,赴美國投資,政府當然樂觀其成,而美國州政府也提供很多投資誘因,彌補在美國投資的「成本落差」,包括人才、原料成本,還有供應鏈。只要台灣投資環境做好,沈榮津相信,企業基於全球布局赴海外投資同時,也會留在台灣投資。沈榮津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全球布局及接近市場考量,且台積電在台針對5奈米、3奈米,甚至未來更先進的製程2奈米,都持續在走,對台灣投資的計畫沒有絲毫的改變。當企業要赴外投資,依照規定超過15億美元就必須經過審查,經濟部投審會說,截至周五還未收到台積電遞件,若未來收到將會以最嚴謹且快速的方式來檢視,預計整體審查時間落在一~二個月內。
新聞日期:2020/05/1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閃電宣布 台積將赴美設5奈米晶圓廠

台北報導 肺炎疫情才剛稍緩、中美貿易戰火卻又重新浮上檯面,其中備感壓力的台灣晶圓代工業終於有了反應!被稱為台股「護國神山」的台積電15日閃電宣布,「有意」在美國興建一座12吋晶圓廠,預計2021年起「9年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月產能2萬片的5奈米製程新廠。由於美國使盡全力希望防堵半導體技術流落中國大陸,因此持續對台灣的晶圓代工業軟硬兼施,希望可以掐住大陸發展先進晶片的要害、也就是晶圓代工,也因此台積電從去年開始就一直被問「到底要不要去美國設廠?」如今答案似乎已經揭曉,但實際上據了解,該廠尚未真正定案,是否真正投資設廠仍有變數,但新廠若確定興建,將承接美國的國防軍事、航太等相關晶片訂單,當然也會替包括蘋果在內的美國客戶代工。對於政治味道太濃厚的中美貿易戰,台積電的聲明顯得非常「不沾鍋」,僅表示,此座廠房將採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生產,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將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該廠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台積電表示,此專案對於充滿活力及具有競爭力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來說,具有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它使具業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公司,能在美國境內生產其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同時又能受惠於世界級的半導體晶圓製造服務公司及其生態系統的地理鄰近性。而根據外媒報導,台積電宣布美國投資案後,美國應會放寬台積電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貿易限制。業界認為,這將有助於台積電繼續為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等大陸IC設計業者生產晶片。台積電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卡馬斯市設有一座8吋晶圓廠WaferTech,並在德州奧斯汀市、加州聖何西市皆設有設計中心。此座位於亞利桑那州的12吋晶圓廠將成為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新聞日期:2020/05/1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拓墣:封測代工Q1淡季不淡

全球前十大業者營收年增25.3%,但受疫情影響終端需求急凍,下半年恐衰退台北報導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延續美中貿易戰和緩的態勢,在5G、人工智慧(AI)晶片及手機等封裝需求引領下,全球封測代工產業產值持續向上。2020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為59.03億美元,年增25.3%,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終端需求急凍,可能導致封測產業於下半年開始出現衰退。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封測代工龍頭日月光第一季營收達13.55億美元,年增21.4%,主要成長動能為5G手機整合天線封裝(Antenna in Package,AiP)及消費性電子等封裝應用。排名第二的艾克爾(Amkor)由於5G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強勁,第一季營收年增28.8%達11.53億美元。矽品同樣受惠這兩類應用的需求成長,第一季營收為8.06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4.4%,較其他業者顯著,排名雖維持第四,但已逐步拉近與江蘇長電的差距。中國封測代工三雄江蘇長電、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第一季營收表現主要受惠於中美關係的回穩,逐步帶動整體營收成長。然而,天水華天是前十大中唯一出現營收衰退的廠商,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可能是因疫情爆發時,為承接政府防疫相關的紅外線感測元件等封裝需求,因而排擠原先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的生產進度。記憶體封測大廠力成在金士頓、美光、英特爾等大廠的訂單挹注下,第一季營收年增33.1%達6.24億美元。測試大廠京元電第一季表現最為亮眼,因5G手機、基地台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CIS)及伺服器晶片訂單暢旺,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5.9%達2.3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面板驅動IC及記憶體封測大廠南茂憑藉此波記憶體、大型面板驅動IC、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等需求升溫,第一季營收年增27.8%達1.85億元,已從2019年的第十一名上升至第一季第九名。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於去年第三季開始趨於和緩,對於2020年第一季全球封測代工產業有正面挹注,前十大廠商營收大致維持成長,呈現淡季不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終端需求大幅滑落,加上近期美中關係又再度陷入緊張,拓墣預期2020年下半年開始整體封測代工產業可能面臨市場嚴峻的挑戰。
新聞日期:2020/05/1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迎急單 MOSFET供應鏈高歌

杰力、大中、尼克森等4月營收均成長雙位數台北報導英特爾(Intel)新一代伺服器及桌上型處理器開始逐步量產出貨,正好第二季進入世代交替階段,由於新款處理器對於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用量增加三~四成。在MOSFET用量大增,加上國際IDM大廠逐步淡出伺服器、筆電市場,法人看好,MOSFET供應鏈大中(6435)、杰力(5299)及尼克森(8261)等相關廠商後續出貨將可望全面成長。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效應下,網路流量大幅增加,加上5G發展腳步不斷,使得資料中心、伺服器等建置需求不斷成長,並未因疫情影響建置速度,在資料中心、伺服器等需求大增帶動下,英特爾Cascade Lake Refresh、Cooper Lake等訂單不斷湧現,加上平板電腦及二合一筆電需求大增,同步推動英特爾處理器暢旺。不僅如此,英特爾新產品也已經開始進入出貨階段,據了解,英特爾最新一代伺服器處理器Ice Lake及第十代桌上型/筆電處理器Comet Lake在本季開始逐步量產出貨,預期出貨量進入下半年可望開始逐月攀升。供應鏈指出,由於新一代處理器效能再度提升,因此將帶動MOSFET用量成長三~四成,不過在國際IDM大廠逐步淡出伺服器、消費性情況下,系統廠開始轉向台灣MOSFET廠拉貨,以應對這波急單需求。法人表示,大中、杰力、尼克森及富鼎等MOSFET廠當前已經打入伺服器、桌上型PC及筆電供應鏈,4月已經受惠於中國復工回補庫存需求,帶動業績明顯升溫,第二季營運可望在筆電、平板電腦及資料中心等訂單挹注下,繳出優於第一季的成績單,且進入下半年後,在英特爾新品效應帶動,出貨有機會持續成長。杰力公告4月合併營收達1.86億元、月成長40.9%,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水準,相較2019年同期成長約41%,累計2020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為5.36億元、年增4.55%,改寫歷史同期高點。另外,大中、尼克森及富鼎等4月合併營收也分別繳出月成長雙位數表現,顯現出貨回溫跡象,後續在英特爾新品效應下,法人看好MOSFET廠業績可望進入成長軌道。
新聞日期:2020/05/1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首季獲利創新高 祥碩下半年 出貨旺

年增82.2%、EPS 8.2元台北報導高速傳輸IC廠祥碩(5269)公告第一季營運成果,在超微(AMD)高速傳輸晶片組拉貨暢旺,帶動單季稅後淨利年成長82.2%至4.93億元,一舉改寫單季歷史新高。對於後續營運,超微預計將在下半年再度推出新產品,屆時祥碩出貨量將可望再度成長。祥碩第一季業績在超微針對B550、A520等晶片組拉貨,帶動單季合併營收達15.86億元、季增58.4%,相較2019年同期成長51.3%,毛利率52.4%、季增2.5個百分點,稅後淨利4.93億元,每股淨利8.2元,合併營收及稅後淨利皆改寫歷史新高。超微先前雖然對外釋出營運可能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但是全年財測仍具有年成長20~30%的高水準表現,主要是受惠於市佔率逐步提升帶動。因此法人看好,超微市佔率成長效應下,祥碩業績全年將可望繳出正成長水準。外媒報導指出,超微下半年有機會推出新一代Zen3處理器,代表屆時第四季Ryzen 4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及第三代EYPC伺服器,並有機會全面導入PCIe Gen4高速傳輸通道,且將導入台積電7+奈米製程,使效能更上一層樓。法人指出,祥碩下半年將可望伴隨超微推出新產品,帶動晶片組出貨上升,且本次除了B系列及A系列等主流及入門晶片組訂單之外,高階市場的X670晶片組也將由祥碩代工,代表祥碩已經將2020年的超微晶片組全數包下,全年出貨動能無虞。此外,由於5G持續發展,加上新冠肺炎帶動網路流量大增,資料中心建置需求不斷飆升,中國目前在資料中心發展也相當積極,且由於去美化效應,因此在部分高速傳輸晶片已經轉而採用祥碩產品。法人指出,祥碩當前已經攻入浪潮、華為等伺服器廠商供應鏈,隨著中國加速資料中心建置腳步,加上去美化趨勢不變,祥碩將可望拿下更多高速傳輸晶片訂單,推動下半年業績穩健成長。不僅如此,蘋果預定將於2021年推出ARM架構的新產品,屆時將可望採用祥碩的USB相關產品,儼然替祥碩2021年動能提前注入一股強心針,業績亦有機會再度繳出新高表現。
新聞日期:2020/05/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報捷 打入聯想平板

第二季營收,有機會挑戰中高標台北報導聯發科出貨傳捷報,成功拿下聯想最新推出的平板電腦訂單!且最近在市場上亮相的5G手機晶片天璣1000+、也打入Vivo手機供應鏈。法人指出,在5G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兩款晶片出貨告捷,加上居家辦公需求持續不減情況下,看好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將有機會挑戰中高標水準。聯發科先前推出的P60系列晶片,近期傳出成功打入聯想的平板電腦IdeaPad Duet產品線。根據外媒報導指出,聯想該款平板電腦與微軟Surface系列相似,可將螢幕及鍵盤分離使用,且售價300美元有找,對比Surface Go2的399美元,聯想的產品線相對較有競爭力。■平板品牌廠本季搶商機據了解,由於居家辦公、遠端教學需求大增情況下,品牌廠紛紛在第二季推出新款平板電腦,搶攻這波商機,目前已經有微軟、華為及聯想等大廠的新品問世,且其中聯發科就搶下華為MatePad T8及聯想的IdeaPad Duet等兩款大單,對於第二季業績有所助益。■5G手機晶片也攻入Vivo不僅如此,聯發科為搶攻5G旗艦規格智慧手機市場的天璣1000+,也已經順利打入Vivo旗下的iQOO供應鏈,並於近期開始量產出貨。供應鏈指出,聯發科第二季除了有天璣1000+加入產品出貨陣營之外,先前推出的天璣800也持續放量出貨,推動第二季5G手機晶片出貨量比第一季更上一層樓。聯發科預估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21~669億元、季增2~10%,毛利率則將落在41~44%區間。法人看好,聯發科第二季在平板電腦晶片、5G手機晶片等雙動能出貨帶動下,合併營收將可望具有季成長5%以上的實力,可望挑戰財測中的中高標水準。事實上,自中國開始復工之後,中國大陸消費力道正在逐步回溫,據陸媒報導,2020年4月本土智慧手機出貨量達4,172部、年成長14.2%,且當中5G智慧機出貨佔其中的四成左右,顯示5G需求量正在快速成長當中。聯發科為搶攻中國積極拓展5G滲透率的商機,除了上半年推出的中高階系列產品之外,預期第三季將再推出天璣600系列5G智慧手機晶片,屆時將全面進軍主流市場,5G晶片出貨量可望快速爬升。
新聞日期:2020/05/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發債1,200億

接連兩季董事會通過各發債600億,籌資規模創業界紀錄台北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召開季度例行性董事會,決議再度在國內市場募集60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台積電上次董事會已決議發行60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實際已籌得450億元資金,若計入上次未發行額度加上此次新增加額度,今年在台籌資規模高達1,200億元資金,規模已創下業界新高紀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央行調降利率,台灣利率降至歷年低點,台積電董事會12日再度決議發行普通公司債籌資。台積電將在國內市場募集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以支應產能擴充及污染防治相關支出的資金需求,資金額度不超過新台幣600億元(約美金20億元)。也就是說,台積電今年將在台籌措1,200億元資金,發債規模已創下業界新高紀錄。台積電董事會12日亦核准配發今年第一季盈餘配發的每股現金股利2.5元,其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為9月23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7日,並於10月15日發放。此外,台積電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國存託憑證(ADR)除息交易日亦為9月17日,與普通股一致。台積電董事會也核准約1,700億元資本預算。其中包括資本預算約57億400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682億6,820萬元,將用於廠房興建及廠務設施工程、建置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建置特殊製程產能、以及第三季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董事會亦核准資本預算約6,475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9億1,006萬元,以支應下半年之資本化租賃資產。台積電今年維持資本支出達150~160億美元,主要用於擴建Fab 18廠5奈米生產線,預計今年Fab 18廠第三期工程將在下半年完工並且進入生產,台積電規畫明年5奈米全產能量產後,全年產能將突破100萬片。同時,台積電已加速3奈米研發進度,並啟動2奈米先期研發,今年投入研發費用將創下新高。台積電董事會也通過人事案,核准擢升研究發展組織技術發展副總經理侯永清為資深副總經理。台積電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台積電今年股東常會將不在總部召開,而選擇在新竹飯店舉行。
新聞日期:2020/05/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矽晶圓回溫 環球晶台勝科吃香

需求觸底回穩,日本SUMCO看好Q2市況,疫情過後將有強勁反彈力道 台北報導半導體矽晶圓龍頭大廠日本SUMCO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SUMCO會長暨執行長橋本真幸於上周法人說明會電話會議中指出,5G及在家工作(telework)帶動12吋矽晶圓需求回升,8吋矽晶圓需求因客戶增加安全庫存而回溫,預期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將有強勁反彈力道。法人認為SUMCO第二季展望樂觀,對環球晶(6488)、台勝科(3532)、合晶(6182)等業者營運將有正面助益。半導體矽晶圓市場景氣在去年第四季落底的看法業界已有高度共識,第一季隨著晶圓代工廠及IDM廠的產能利用率回升,矽晶圓庫存水位下降,供應商出貨量提升,市場需求已進入復甦循環。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全球矽晶圓市場未受疫情干擾,第一季出貨面積季增2.7%逆勢成長,擺脫連五季衰退陰霾。橋本真幸指出,5G的基礎建設及智慧型手機開始出貨,在家遠距工作帶動資料中心、伺服器、筆電及平板等應用轉強,12吋矽晶圓需求呈現穩健成長趨勢,8吋矽晶圓也看到需求轉強情況,但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汽車及工業等市場影響可能延續,下半年不確定性仍高且前景不明,難以進行預測。橋本真幸表示,整體來看,矽晶圓市況已在去年第四季觸底,12吋及8吋矽晶圓在第二季需求預估仍會持續和緩復甦,在價格走勢部份,長約的合約價維持穩定,現貨價也止跌回穩。新冠肺炎疫情總會過去,之後在家遠距工作將成新常態(new normal),預期通信產業將加速往5G世代前進,汽車及工業相關需求亦會見到強勁反彈。SUMCO對矽晶圓市況看法與環球晶相同。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日前在法說會中亦表示,半導體對全球經濟的正常運轉是必要的基本存在,一旦疫情穩定控制後,全球產業市場的供需運作將重啟正常,半導體產業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記憶體等新產品的帶動下將迅速回溫,環球晶營運前景仍樂觀可期。業界人士認為,第二季半導體廠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12吋矽晶圓第二季已供給吃緊,長約合約價持平,現貨價已調漲,8吋及6吋矽晶圓價格回穩,有助於矽晶圓廠第二季營運表現。環球晶4月合併營收43.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5%,累計前4個月合併營收178.2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12.0%。台勝科4月合併營收10.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1%,前4個月合併營收為39.5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14.2%。環球晶及台勝科的今年累計營收年減率持續降低,也說明了矽晶圓景氣觸底回溫。
新聞日期:2020/05/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矽力 4月業績單月新猷

台北報導 電源管理IC廠矽力-KY公告4月合併營收達11.80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法人指出,第二季在中國復工後,推動5G、資料中心需求持續成長,矽力-KY第二季營運有機會藉此衝上新高峰。矽力-KY公告4月合併營收達11.80億元、月成長9.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相較2019年同期成長48.7%。累計2020年前四月合併營收達40.34億元、年增41.6%,改寫歷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中國在3月全面復工後,開始回復拉貨力道,由於中國正在全力推動5G基礎建設,因此使矽力-KY相關電源管理IC出貨表現強勁,推動業績繳出亮眼成績單。展望後市,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等中國三大本土電信商自復工之後,已經開始加速5G基礎建設,目前已經開通至少15萬個5G基地台,預期2020年底中國大陸將會有60萬個基地台上路,使切入中國5G基礎建設的供應鏈皆可望雨露均霑。法人表示,矽力-KY現在已經打入華為5G供應鏈,正隨著中國5G拉貨力道增強,出貨量有逐月成長趨勢,預期年底前佔營收比重將可望達到雙位數水準,成為推動業績成長的關鍵動能。另外,由於居家辦公、遠端教學成為目前全球趨勢,加上未來5G所帶起的資料量大增,因此資料中心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拖慢建置速度,且上半年拉貨力道有呈現逐季成長水準。供應鏈指出,矽力-KY先前獲得三星的固態硬碟(SSD)電源管理IC訂單,在資料中心需求大增帶動下,矽力-KY出貨表現明顯優於2019年水準,後續將不斷看增。因此法人看好矽力-KY第二季在5G及SSD等雙動能趨動,將可望帶動營運繳出歷史新高水準,下半年業績亦可望抱持正向態度看待。矽力-KY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矽力-KY近期股價表現強勢,11日股價上漲6.64%至1,365元,當前位居股后並改寫自家公司股價新高,三大法人一共買超193張,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買超。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