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3月合併營收2,859.6億元,再度寫下年、月雙增亮眼表現,首季度營收8,392.5億元刷新史上首季新高,達財測預估水準。展望2025年,台積電在AI應用驅動下,美元合併營收成長仍上看24%至26%。 全球政經環境變化快速,半導體關稅風險仍在,外界推測,台積電將加快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 進度,奉行美國製造優先策略,將會是眾多供應鏈積極布局的方向。 台積電3月合併營收為2,859.6億元,月增10%、年增46.5%,第一季合併營收約為8,3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6%,再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首季營收展望達陣。法人指出,首季度由於地震影響,合併營收超越低標8,200億元,展望第二季,預估呈現微幅季減、全年展望仍舊相對樂觀。 台積電在技術領先護體下,力抗關稅風險,並在先進製程領域具壓倒性優勢,下半年2奈米製程將進入量產,帶動密度與功耗方面的提升,因此具備議價能力,今年在3nm/5nm/CoWoS漲價也有望支撐獲利水準。 輝達H20晶片火熱,執行長黃仁勳獲美總統川普首肯,銷陸禁令可望解除。供應鏈透露,CoWoS-S觀察到近期上修情況,推測即因應中國市場的H20,另外,AMD MI308拉貨同樣強勁,預料台積電今年仍舊受惠AI,全年合併營收呈雙位數成長無虞。 不過,輝達GB200仍有組裝的難度,放量情況不佳,組裝業者透露,銅線整合複雜、發熱情況改善有限,GB300暫定第四季初展開,但為延長GB200生命週期,不排除有延後可能。 業界擔憂,川普雷厲風行的關稅手段,台積電大客戶將給予其更大的壓力,尤其是蘋果,意識到在美製造不是玩假的,本周不惜以空運急拉iPhone,未來包括輝達、AMD也將積極爭取台積電在美更多的產能。 業內人士透露,半導體的9903.01.34條款,台積電在美國製造的晶圓可能才符合美國政府豁免條件,這與川普推動台積電赴美建廠的戰略目標一致,因此除了用100%半導體關稅脅迫之外,也從台積電客戶端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