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2/03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積1奈米 傳落腳台南沙崙

最先進製程持續南進 預計興建六座廠 業界:凸顯根留台灣的決心【台北、台南報導】台積電最先進的1奈米製程新廠傳將落腳台南沙崙,規劃打造可容納六座12吋廠的超大型晶圓廠(Giga-Fab),藉此放大現有南科先進製程生產聚落綜效,並北接嘉義,南連高雄、屏東等國科會積極推動的科學園區,成為 「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核心指標投資。 對於1奈米新廠落腳台南沙崙的傳聞,台積電表示,設廠地點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該公司以台灣作為主要基地,不排除任何可能。 台積電已在新竹寶山和高雄楠梓興建新廠,作為2奈米生產基地,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內部將台南沙崙1奈米新廠命名「晶圓25廠」。業界解讀,台積電在台灣投資最先進的製程,展現公司完成美、日、德等海外布局後,根留台灣的決心。 台積電在台投資不停歇,未來興建新廠重心將南移,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在主持法說會後受訪時證實此說法。此外,台積電本月中旬的董事會將「遠征」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據了解,屆時也可望通過新增屏東投資案。 台積電1奈米廠址撤離桃園龍潭後,其他縣市極力爭取。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感受到嘉義 、台南、高雄和屏東等綠營縣市提出的配合藍圖和整體規畫,尤其高雄極力打造從南科台南園區向南延伸高雄、白埔、橋頭、楠梓等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連接仁武產業園區、和發產業園區再到高雄最南端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再與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及晶創計畫IC社計中心,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也就是高雄市長陳其邁不斷提倡的「半導體S廊帶」。 台積電1奈米落腳台南沙崙,等於擴大S廊帶的重要性,預料將吸引更多的材料和周邊設備供應鏈投資。 據了解,台積電已向南科管理局提出在台南沙崙設立1.4奈米及1奈米用地需求,這也意謂著六座廠的規畫,初期前三座廠、即P1到P3將作為1.4奈米生產使用,後三座為1奈米。若中科廠能順利交地,中科廠優先列入1.4奈米生產規畫藍圖後,台積電在台南沙崙建廠也可能改為前三座為1奈米,後三座為0.7奈米。 南市府經發局昨日回應,因應廠商建廠需求,南科管理局計畫在沙崙園區新設AI生態科學園區,目前相關土地仍在規畫中,詳細資訊以南科管理局說明為主。 南科管理局指出,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目前依「科學園區新設及擴建園區作業須知」規定辦理可行性評估並徵求民眾意見,將納入民眾意見審慎評估後持續推動。 【2025-02-03/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5/02/0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新商機 聚焦AI、輝達合作

台北報導 IC設計大廠聯發科將於2月7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由於2024年旗艦級手機晶片取得重大進展,出貨量預期較上一年成長7成,加上與輝達合作項目嶄露頭角,法人表示,在旗艦級晶片帶動下,IoT領域也受惠Wi-Fi 7滲透率的翻倍提升,伴隨終端裝置布局漸趨完備,聯發科將大啖邊緣AI的商機。 法人預估,聯發科2025年營收年增有望達20%,主因AI PC的新業務成一大助力。手機晶片高階天璣系列需求強勁、IoT預計Wi-Fi 7滲透率將自2024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10%~15%。 與輝達的強強聯手方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CES2025上揭露,雙方合作開發GB10 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打造Project DIGITS晶片組,展現聯發科在ARM架構SoC設計的實力,正式進軍高階運算市場。 供應鏈消息也指出,雙方正在開發代號為N1x的整合型SoC晶片,進軍AI PC市場,N1晶片性能將追上過往RTX系列獨顯NB,已確定會在陸系品牌二合一筆電新品中發布,5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亮相,估計第四季正式出貨。 法人認為,在手機、Wi-Fi 7等既有業務規格升級的帶動下,雲端及終端AI市場也出現長期成長的趨勢,持續強化聯發科的成長動能,特別是與輝達的策略合作,將開啟新的成長契機。隨著AI運算需求持續提升,高效能運算、終端AI等領域的發展,將是這場今年2月最受關注的科技法說會的焦點。
新聞日期:2025/01/23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電力景氣 連八月黃紅燈

【台北報導】台灣綜合研究院昨(22)日發布2024年12月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由於AI商機熱絡,半導體需求穩健成長,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亮出連續第八顆黃紅燈,反映出景氣復甦態勢不變。 台綜院指出,去年12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上年同期成長0.02%,產業用電成長漲幅收斂,主因基期偏高,但整體產業用電量維持穩定水準。 台綜院表示,2024年歲末,各國通膨逐步降溫且邁入降息周期,全球經濟穩步復甦。國內受惠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展,半導體持續蓬勃發展,同步帶動相關產業生產動能。 2024年12月半導體產業用電維持正成長,傳產終端需求漸回溫,惟上年同月用電基期偏高,台綜院預測2024年第4季經濟成長為1.8%。 台綜院指出,我國半導體業持續受惠AI、高效能運算等,加上年底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2024年12月在上年同月用電高基期下維持正成長2%,電力景氣燈號連八月呈揚升的黃紅燈。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持續推升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與用電量走勢來看,半導體業生產動能強勁,景氣維持復甦態勢。 【2025-01-23/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1/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華邦電、合晶 加入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

台北報導 矽光子技術夯!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成員越來越多,記憶體製造大廠華邦電、矽晶圓大廠合晶,也出現在企業名單之中。 華邦電表示,矽光子未來主要應用於人工智慧(AI)領域,該公司加入SEMI的產業聯盟,希望能與產業界共同研究發展矽光子技術。 合晶則由該公司副總經理吳國俊為代表,參加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並將擔任SOI team的小組召集人。合晶為發展SOI矽晶圓,已成立子公司,目前SOI營收約占合晶整體營收的7%~10%,應用在功率元件為主。合晶指出,SOI矽晶圓專注在功率半導體、感測元件及通訊半導體 相關應用,有機會搭上矽光子CPO成長,成為光發射器的矽晶圓基板、光接受器的矽晶圓基板。 據SEMI公布的最新會員名單,目前已有超過80家廠商加入,包括國際光纖大廠康寧(Corning)、中華精測、均豪、均華、錼創、光環、欣興、采鈺、世界先進、啟碁、臻鼎等國內外廠商加入聯盟。
新聞日期:2025/01/22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半導體面板廠災損估逾10億

嘉義大地震 中科、南科廠一度停機、疏散人員【本報綜合報導】嘉義大埔昨(21)日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4的淺層地震,造成中科與南科部分半導體及面板廠一度停機與人員疏散,已逐步恢復。目前各業者的災損影響金額尚在統計中,外界估計整體災損總額至少約在10億元之上。 台積電指出,位於南科的晶圓廠區,21日凌晨測得最大震度為5級、中科廠區最大測得震度為4級、竹科廠區(含龍潭及竹南)最大測得震度為3級。 台積電表示,為確保人員安全,各廠區依照內部程序啟動相關安全預防措施,部分中部及南部廠區在第一時間進行人員疏散,21日凌晨1時許全數完成清點,確定人員安全無虞。各廠區也完成建築震後損害檢查,確認結構安全無虞,逐步回線。台積電表示,建廠工地未受影響,完成震後環境安全檢查後已照常施工。目前各廠區供水、電力、工安系統及營運正常,各項細部檢查與詳細影響評估作業也持續進行。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地震造成部分機台當機,為首季帶來約個位數百分比的營收短少,由於有保險理賠支付,估計不會造成財務面太大影響。 面板廠群創指出,台南震度達到疏散標準,除按規定進行人員疏散作業,也對居住在嘉義與台南交界處的員工進行關懷。台南廠區部分機台啟動保護性自動停機,確認建物安全後,入廠檢查,機台陸續復機。 南科管理局提到, 在台南園區廠商的地震儀測值部分,群創B廠測得5強、台積電18廠測得5弱、聯電與彩晶也都測得5弱,高雄園區的群創F廠則測得4級。 中科管理局與各家廠商連繫,業者都表達在一天的復歸作業後,停機的設備已陸續恢復生產,初估影響並不大。園區各廠區供水、電力、工安系統及營運正常。 【2025-01-22//A5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1/2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電 22奈米驅動今年成長

台北報導 聯電(2303)21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2024年營運成績,其中第四季稅後純益季減41.27%,單季毛利率30.4%更創15季新低。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第四季業績符合預期,22奈米的投片正在加速進行,預計從2025年起帶來更高的營收貢獻,而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12奈米製程平台,也將滿足客戶在22奈米以下製程升級的需求。 王石強調,2024年22/28奈米產品仍占營收主要貢獻,年增15%,客戶對於升級至22奈米特殊製程平台展現強烈意願,這些平台在降低功耗及提升性能方面較28奈米具優勢,以應用於下一代通訊技術和顯示驅動IC。 展望2025年,王石指出,半導體市場有望迎來成長的一年,主要來自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以及智慧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中的半導體含量增加所驅動,聯電持續投資於技術創新,並開發特殊製程解決方案,以迎接下一波系統升級需求的浪潮,維持公司的競爭優勢。在建構技術基礎上,聯電也積極拓展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使未來AI應用的潛力能充分發揮。 王石表示,聯電的關鍵擴產項目正按計畫進行,新加坡的第三期新廠將增強客戶供應鏈韌性;與美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12奈米製程平台,也將滿足客戶在22奈米以下製程升級需求。 聯電2024年第四季毛利率30.4%,季減3.38個百分點,以單季毛利率來看,第四季毛利率寫下2021年第二季以來、即近15季新低,但聯電預期,2025年第一季美元平均售價將季減中個位數百分比(4~6%),再加上季節性因素及21日嘉義強震影響,預期毛利率將降至約25%水準,對第一季獲利形成壓力。 聯電預估2025年第一季晶圓出貨量持平、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在和2024年第四季相當的70%左右。 聯電2024年第四季合併營收603.9億元,稅後純益85億元,季減41.27%,每股稅後純益(EPS)0.68元;2024年營收2,323.03億元,年增4.4%,毛利率32.6%,年減2.3個百分點,全年稅後純益472.11億元,年減22.6%,EPS為3.8元。
新聞日期:2025/01/20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我對美出超 將超過陸港

出口結構大轉變 去年金額分別達648億、700億美元 來到黃金交叉轉捩點【台北報導】我國出口結構出現大轉變,財政部公布2024年我對美國出超648億美元創新高,我對中國大陸出超700億美元,兩者差距不大,來到黃金交叉前。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預判,按此趨勢,2025年我對美國出超將超過中國大陸與香港。 蔡鴻坤表示,近年台商回台投資,以及半導體持續擴增高階產能,已改變台灣出口結構。主要表現在三大面向,第一,國內製造業生產增溫,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持續下降,尤以資通訊產品最明顯,主要就是高階伺服器移回台灣生產。 第二,我國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這兩項優勢產品出口占比上升,從2011年合計占出口的36%提升至2024年65.2%,增加近30個百分點,傳產貨品出口占比縮減。 第三,我對陸港出口比重大減,對美國及東協出口比重則明顯上升。他指出,2024年我對美國出超648億美元,我對陸港出超700億元,很快地,今年我對美國出超有望將超車陸港。 蔡鴻坤說,令他樂觀理由是,川普上任後,勢必投資美國,包括馬斯克旗下公司要設超過100萬個圖形處理器(GPU),微軟也要建置資料中心;以及其他赴美國投資巨擘,只要是跟運算、資料中心有關,都得向台灣買伺服器,這些訂單不一定全部在台灣生產,但只要有三成在台灣生產,台灣對美國出口就會持續增加。 不過川普2.0來臨,一旦美國取代陸港,成為我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全球排名第七,是否面臨川普關稅大戰風險?蔡鴻坤認為,台灣出口到美國主要是資通訊產品,特別是AI伺服器,這些貨品都有利維繫美國在全世界科技領先地位。蔡鴻坤認為,美國對大陸的「小院高牆」政策已變大,還好台灣製造業回來,固定投資也增加,推升台灣經濟發展。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台灣對美出口主要為資訊科技相關產品,都是享有零關稅或極低稅率,須關注川普對高科技產品零關稅態度是否有所轉變。 【2025-01-20/經濟日報/A2版/話題】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24年業績表現強勁,儘管去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僅溫和成長,台積電該項目合併營收仍成長23%,引起市場矚目。法人對此表示,由於漲價策略奏效、帶動3奈米貢獻,而2奈米需求將比3奈米更暢旺,未來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產能將會更高。 去年各手機旗艦級的晶片,包括蘋果A18晶片、高通Snapdragon 8 Elite、聯發科天璣9400,由台積電通吃,法人認為,2025年也會是相同局面。 台積電強勁的業績表現,證明了AI需求不減。至於今年智慧型手機的表現,外界預估較去年溫和成長。2024年台積電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營收年成長23%,對比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中個位數增長,顯見是晶片價格增加,顯著支撐了營收成長動能。 隨著愈來愈多業者採用3奈米商品,台積電持續擴大台南科學園區的3奈米產能,並準備新竹和高雄的科學園區,建立多階段2奈米晶圓廠,支援客戶強勁的結構性需求。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也透露,邊緣AI觀察到,客戶開始放更多Process(處理器)inside,因此會持續進行製程轉進。
新聞日期:2025/01/17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AI教父站台 矽品夥伴地位更穩

潭科廠啟用 董座蔡祺文強調 為滿足加速運算需求 將使命必達【台北報導】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潭科廠昨(16)日啟用揭牌,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別來台參加,大讚矽品與輝達合作超過27年,這次與台積電談合作,就指定矽品為封測夥伴;矽品董事長蔡祺文表示,「黃仁勳給我們一個使命,非常惶恐,但會使命必達,全力以赴。」 黃仁勳直言,矽品與輝達27年前就開始合作,這段時間以來,輝達已成長為一個非常大的公司,且透露目前雙方營業貢獻是以前業績的十倍,去年又比前年多了兩倍,持續快速成長下,雙方密切關係對高科技產業是有意義的。 蔡祺文表示,他首次看到黃仁勳是在27年前,當時黃很年輕,現在也很年輕,矽品一路走來提供封裝跟測試服務,現今半導體產業愈來愈複雜,這次接到黃仁勳的請託,是一種使命,矽品團隊會全力以赴。 蔡祺文表示,矽品潭科廠的建置就是為了滿足輝達加速運算的需求,目前廠區製程已進入產能加速拉升(ramp up)階段,會全力配合客戶需求,加速達到time to market的重要任務。 蔡祺文強調,AI處理器需求持續增長,封裝與測試服務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矽品的專業技術與支持先進封裝的能力,正是確保新產品加速上量的關鍵,除了封裝,矽品也支援晶圓測試,成品測試與燒錄(burn in)測試。 矽品近期積極建廠強化量能,除潭科廠啟用,彰化二林持續擴建新廠,雲林虎尾新廠今年即將裝機,緊接著還有斗六廠與后里廠都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矽品人才招募如火如荼展開,優先錄用在地人才,帶來可觀人才需求並帶動地方經濟,預期未來中台灣將成為台灣先進封裝重要基地。 輝達1993年創立頭幾年,當時GPU(繪圖處理器)大咖環伺,包括超微(AMD)、ATI等大廠都投產於日月光半導體,輝達轉與封測二哥矽品合作,2018年日月光合併矽品,輝達依舊與矽品合作。 【2025-01-17/經濟日報/A2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5/01/1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魏哲家:2025強勁成長

台北報導 台積電2024年獲利突破兆元,每股盈餘45.25元,超過市場預期。董事長魏哲家16日表示,2025年是強勁成長的一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千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里程碑,在AI需求強勁帶動及與全球優質半導體公司一起努力下,希望未來挑戰2千億美元(約新台幣6.6兆元)的營收表現。 展望未來五年,魏哲家說,台積電預期營收將以接近20%的年複合成長率穩健增長,動能將來自智慧型手機、HPC、物聯網和汽車等四大應用平台,持續看好全球AI滲透率將不斷揚升。 受法說會利多消息激勵,16日台積電ADR早盤大漲7.02%。 台積電2025年資本支出持續成長達380億~420億美元,優於市場原先預期的上緣400億~410億美元,其中約70%投入先進製程技術,10%~20%用於特殊製程技術,另外10%~20%則投入先進封裝、測試及其他項目。資本支出續加碼,將帶動先進製程及封裝設備廠2025年的營運表現。 此外,輝達近期被傳下修CoWoS 6萬片訂單,台積電恐面臨砍單壓力,魏哲家直接打臉傳聞,並強調市場謠言多,會持續擴產滿足客戶需求。 台積電上季先進封裝比重相較過往提升,消除外界對CoWoS需求下降雜音。魏哲家提到,2025年續增加產能、滿足客戶需求,全年營收貢獻將較去年8%成長至10%,獲利也會比之前進步。 魏哲家說,台積電持續保持業界領先地位。2奈米製程預計下半年如期量產,產能提升曲線預期將與3奈米製程相似。值得關注的是,台積電已推出N2P製程作為2奈米家族的延伸,計畫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採用創新超級電軌(SPR)技術的A16製程,也將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為HPC產品提供更優異效能表現。 在全球製造布局方面,台積電海外擴張計畫順利推進,他表示,會依照客戶需求建立海外產能,如果客戶需求多且有政府支持就會建廠。魏哲家並重申,獲得美國官方全力支持,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於2024年第四季成功量產4奈米製程,良率表現與台灣廠區相當;第二座和第三座晶圓廠也按計畫進行中,將採用更先進的N3、N2和A16技術。 魏哲家16日晚也比美「辣個男人」趕場參加台大EMBA百川講座,以「如果沒有台積電」為題演講,持續唱旺台積電。他表示,如果沒有台積電,2026年以後,所有的自動駕駛會全部不見。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