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5月出口表現強勁,財政部昨(9)日表示,主要貨品中,將資通與電子零組件兩大貨品合併來看,在5月已占總出口的七成二、年增率高達62.5%,對總出口具有絕對主導力;反觀傳產貨類目前占比已不到三成,年增幅僅1%,對於總出口影響是加速邊緣化。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5月11個出口貨類七個上升、四個下降,整體而言,5月依然由電子跟資通產品挑大梁,也看到傳產貨類影響持續式微。
隨伺服器與顯示卡出貨激增,5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創下多個紀錄,出口以198.9億美元攀升到歷年單月新高、直逼200億美元,這也是連續第二個月超越電子零組件。電子零組件5月出口172.1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最高、年增28.4%。為過去38個月來最好成績。蔡美娜指出,主要是反映積體電路出貨強勁。
傳產表現較強是電機產品,主要受惠美國推動各項建設及製造業回流紅利,5月年增16.3%;機械對五大市場出口都是上升,但因銷往南韓半導體設備去年基期偏高,抵消部分增幅。表現較弱是礦產品,5月年減幅高達27.4%;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因國際間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出口分別下滑6.6%及4.7%。
【2025-06-10/經濟日報/A4版/焦點】
台北報導
市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發布之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新關稅政策與中國大陸消費補貼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化解傳統淡季衝擊,2025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整體營收僅季減5.4%、收斂至364億美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台積電以67.6%之市占穩居龍頭寶座,值得留意的是,陸系晶圓代工業者市占有擴大趨勢。
展望第二季,TrendForce預估由關稅引發的提前備貨潮告一段落,整體動能預期將逐步放緩。
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的國際政治角力,部分業者在對等關稅豁免期限到期前接獲客戶急單,形成提前備貨效應,同時,大陸延續2024年推出的舊換新補貼政策,進一步刺激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抵銷第一季傳統淡季的負面衝擊。
TrendForce觀察,第一季各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營收表現,台積電以67.6%的市占率穩居全球第一大;由穩健的AI、HPC需求與關稅避險急單,有效抵銷部分衝擊,合併營收達255億美元,季減約5%;三星晶圓代工(Samsung Foundry)緊追其後,合併營收季減11.3%,市占率微幅下滑至7.7%,表現相對疲軟。
值得關注,中芯國際(SMIC)受惠於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提前備貨需求,以及中國消費補貼政策帶來的提前拉貨效應,成功削弱平均銷售價格(ASP)下滑的負面影響,營收逆勢季增1.8%達22.5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地位。而包含華虹集團及合肥晶合在內之陸系晶圓市占率達9.7%、逼近1成。
台廠聯電穩居第四,世界先進、力積電則分別排名第七及第十;其中,世界先進第一季表現最為突出,得益於關稅政策與中國補貼政策促使客戶提前備貨,產能利用率明顯優於以往淡季表現,營收逆勢季增1.7%達3.63億美元。
展望第二季,TrendForce研判,隨著關稅引發的提前備貨潮告一段落,整體動能預期將逐步放緩。
114年度智慧電子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人機共生新視界–跨界整合X服務型機器人座談會
從產品原型到商業化,服務型機器人已從核心技術開發到實際走進商用領域,結合AI、感測與邊緣運算等新興科技,為醫療、零售、餐飲、物流等各行各業帶來實質創新與轉型,成功帶動台灣產業創新經濟價值。
本次座談會邀請微星科技黃亞密協理、東元電機饒達仁技術長、凌群電腦劉瑞隆總經理,分享全球機器人供應鏈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與產業策略佈局,並透過交流座談,共同探討人機共生的新境界。活動亦將聚焦於服務型機器人的跨界整合實務,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經驗分享,攜手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進一步發掘上下游業務與技術整合的新商機。
✴️時間:114年6月13日(星期五) 14:00-17:30
✴️地點:台北市世貿一館2樓第一會議室(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指導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主辦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
✴️協辦單位: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TEEIA)
✴️報名連結:免費報名
✴️活動議程:
時段 |
議程 |
講師 |
13:30-14:00 |
來賓報到 |
|
14:00-14:10 |
長官致詞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電子資訊產業組長官 |
14:10-14:40 |
The Transformative Era Before Full Blown Humanoid Robotics Emerges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客製化產品事業本部 黃亞密協理 |
14:40-15:10 |
人形機器人的全球進展與臺灣機會:從實際應用到策略佈局 |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饒達仁 技術長 |
15:10-15:40 |
人工智慧驅動的服務型機器人:技術革新與未來願景 |
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劉瑞隆 總經理 |
15:40-15:50 |
換場/交流時間 |
|
15:50-16:20 |
綜合座談 從全球轉型趨勢,探索服務型機器人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主持人: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 邱以泰 技術長 與談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亞密 協理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饒達仁 技術長 凌群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劉瑞隆 總經理 |
|
16:20-16:30 |
換場/交流時間 |
|
16:30-17:10 |
產業媒合會 |
|
17:10-17:30 |
賦歸 |
【台北報導】
為配合川普政府要把50%的AI運算能力留在美國的政策目標,台積電海外布局重新調整,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優先,日、德建廠則同步放緩。
消息人士透露,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上周二(3日)於股東會後受訪釋出日本熊本二廠延後動工的消息後,台積電建廠小組隔天即接獲「當前海外布局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優先進行,日本熊本二廠和德國德勒斯登廠均延後」的指示。台積電將美國廠列為海外布局優先項目,據了解,與川普政府推動的「AI大計」有關。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聲明,要求50%的AI算力必須位於美國境內,原因攸關國家安全,更將深遠影響全球AI資源分配。
業界分析,盧特尼克的聲明,隱約反映美中科技戰,已從原本的半導體晶片戰,再聚焦於以AI為核心的算力大戰。要把50%的AI運算能力留在美國,那就得讓全球AI大廠留在美國。
AI相關晶片需求強勁之際,非AI晶片目前受到匯率和關稅不確定因素影響,市況仍疲弱,台積電在日本、德國等地布局,是以切入當用車用晶片供應鏈為出發點,近期車用晶片仍處於庫存調整期,不少歐洲晶片大廠不得不祭出裁員或減產行動,台積電熊本一廠同樣也因主要客戶下單減少而萎縮。
【2025-06-09/經濟日報/A3版/話題】
台瑞以擬先達陣 與歐未見緩解 鋼鋁關稅加倍至50%已生效 僅英豁免維持25%
【綜合報導】
美國正在與時間賽跑,試圖在七月九日最後期限之前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除已與英國談成初步框架協議外,分析師預期台灣、瑞士及以色列最可能優先達陣,日本和南韓也可能取得進展。
由於部分關稅面臨法律挑戰,川普政府也探索其他途徑以實施其貿易主張。雖曾誇口要在九十天內達成九十項協議,但川普團隊目前僅與英國有初步協議。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三日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向貿易夥伴發出七月九日截止日期的提醒。
美歐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將在巴黎舉行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議上會晤歐盟代表,歐盟也派出技術團隊趕赴華府。
金融時報報導,川普三日簽署行政命令,鋼鋁進口關稅自四日起由百分之廿五提高至百分之五十,自美東時間六月四日凌晨零時○一分(台灣時間六月四日十二時○一分)生效,進一步升級全球貿易戰,唯獨在五月初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的英國取得豁免,維持鋼鋁百分之廿五稅率。
川普三日表示,關稅是為了防止外國生產商傾銷產品,「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歐盟警告,若與美談判未果,將於七月十四日或更早開始實施反制措施。
研究機構Veda Partners經濟政策研究主任崔茲指出,由於川普政府需要關稅收入來抵消稅改造成的財政缺口,一二五個與美國貿易額極小的國家也難逃關稅衝擊。但她預期,最終可能透過協議,將關稅壓低到四月二日宣布的水準之下,或是再次延長談判寬限期。
其他分析師認為,在截止日前,川普政府至少會再達成幾項類似英國的寬鬆協議。
曾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的麥卡錫分析,台灣、瑞士或以色列可能因為貿易摩擦較少,優先達成貿易安排。美方也可能宣布,與日本、南韓等大型貿易夥伴的談判取得進展,或對這些國家延長關稅緩徵期。
由於部分關稅面臨法律挑戰,分析師認為川普政府可能啟動新的貿易調查,目標可能鎖定印度和越南等有較大貿易摩擦的國家。但這類調查通常需時三至四個月。
在空窗期,川普可能動用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的第一二二條,在一百五十天內徵收百分之十五的關稅,既能有關稅收入又為其他談判爭取空間。
此外,他還可能宣布,基於國安考量對木材、汽車、半導體和藥品等徵收新關稅,並於數周內實施。
【2025-06-05/聯合報/A9版/國際】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5月合併營收為194.8億元,呈現雙降表現,月減4.76%、年減0.15%,聯電日前表示,下半年景氣仍待觀察,不過,市場法人指出,5月新台幣匯率影響,加上第二季淡季效應都是營收趨緩因素,惟美中科技對抗下,再加上台廠近年接單差異化成果,市場仍看好下半年營運展望。
聯電5月合併營收為194.8億元,呈現雙降表現,較上月減少4.76%,也較去年同期微減0.15%,今年前五個月合併營收為977.9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成長4.17%。新台幣5月累計升值2.088元,大升6.98%,對聯電5月營收及獲利均造成影響。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日前表示,下半年景氣仍在觀察中,但相對來說,匯率影響則已相對明顯,他表示,過去新台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約在32.5到33元之間,近期已到30元上下,聯電營收100%是以美元計價,對聯電來說,新台幣每升值一個百分點,就侵蝕掉0.4個百分點毛利率,匯率負面衝擊可說直接明顯可見,並影響到下半年,是影響下半年營運的觀察重點。
不過,市場法人指出,中國大陸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大幅擴產至少已逾二年,先前原本仍有明顯的價格競爭,但在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下,歐美客戶陸續將訂單轉至台系代工廠,中國成熟製程晶圓則形成內部價格競爭情況,目前此情況仍持續進行,有利台廠後市接單價格。市場法人認為,下半年產業需求重新回升之後,仍有機會推升聯電營運加溫。
聯電指出,無論是大陸成熟製程還是未來的印度成熟製程,目前看來,成熟製程還有客製化的空間,聯電努力的方向是將高度競爭的領域找出差異化,在製程上做出特殊化,以聯電長期以來鑽研特殊製程的優勢,因應全球成熟製程的競爭。
收購矽光子新創公司Enosemi,補足高速互連訊號不足的缺點
台北報導
在AI算力競逐邁向兆級參數的關鍵時刻,AMD近期收購矽光子新創公司Enosemi,宣示其進軍共封裝光學(CPO)技術的決心。劍指資料中心傳輸瓶頸,更牽動半導體生態鏈版圖重劃,業界分析,台積電將憑藉矽光子光學共封裝(CPO)技術,成最大贏家;供應鏈透露,SoIC用於CPO的EIC/PIC(光、電晶片)堆疊,觀察SoIC產能建置將可窺探台積電CPO發展進度。
相關業者預估,台積電至明年底前SoIC月產能將提升至3~4萬片,其中濕製程程序將變多,對台廠設備業者如弘塑、辛耘、萬潤、均豪等營運進補;另一方面,CPO使用的載板(Substrate)由於封裝尺寸變大,也有利台灣ABF業者如欣興、南電等載板業者。
AMD此次收購成立僅兩年的Enosemi,看準其團隊與格羅方德的合作經驗,以及量產光子積體電路(EIC)能力,可快速補足高速互連短板,將直接挹注AMD晶片設計工程團隊。
AMD技術與工程資深副總裁Brian Armick指出,隨著AI模式複雜度提升,「更快、更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成為剛需。研調機構觀察,至2027年CPO在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滲透率將達35%,成為替代傳統可插拔光模組的主流方案。
晶片巨頭積極切入,英特爾做為先行者,已經出貨超過800萬顆EIC,輝達也宣示將矽光子技術融入交換器(Switch)與GPU之中,AMD的腳步看似稍晚,但憑藉著技術生態系完整,從x86 CPU、RDNA架構GPU到FPGA,再到透過收購ZT Systems建立的伺服器製造能力,形成完整的生態系。
半導體業者分析,矽光子技術大規模應用仍需要跨過許多挑戰,矽基材料的發光效率較低,因此需要透過異質整合方式,融合磷化銦(InP)等新材料,對先進封裝技術要求極高,正是台積電所積極發展的方向。
EIC與PIC堆疊就必須使用SoIC,並需要濕式蝕刻製程,相關設備出貨旺;設備業者透露,台積電SoIC產能重兵佈建於竹南AP6廠,未來能提供一條龍服務,共同封裝光、電晶片,將AI伺服器傳輸往光速推進。
魏哲家於股東會上暢談此事,並展望台積今年及未來十年「非常好」
台北報導
台積電3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AI需求很旺,台積未來五、十年展望,用三個字形容「非常好」!他直指,2025年預期仍是穩健成長的一年,維持全年美元營收成長24~26%展望不變,營收與盈餘都將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2024年每股大賺45.25元,共計配發近17元現金股利,外資今年賣超18.49萬張,台積ADR 3日早盤一度小漲0.59%。
魏哲家3日對股東及法人「說清楚、講明白」,妙語如珠。他說,我什麼都不怕,只怕全球經濟往下掉,並強調「不怕任何稅」,只要求公平競爭,台積電可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談到匯率議題,魏哲家說,的確是很重要的議題,新台幣兌美元每升值1%,將使公司營業利益率下降約0.4%,但「沒有怎麼辦,努力做,把技術維持世界第一。」
台積電人形機器人晶片訂單,今年已開始挹注營收。魏哲家說,公司持續研發、維持技術領先優勢,向客戶反映價值,但「心裡想的事情嘴巴不能說」,他更透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參加COMPUTEX時,也緊盯台積電產能。
魏哲家說,AI發展需要硬體支援,全球做AI的客戶都必須與台積電合作,台積電在技術生產能力世界第一,客戶對此也充滿信心;台積電現在責任在於提供足夠的產能,目前正在努力中,「供不應求自己說會不好意思」,低調回應、避免客戶恐慌。
針對外界關注的GPU與ASIC間的潛在競合問題,魏哲家說:「輝達是我們的重要客戶,雙方密切合作,GPU和ASIC並不構成內部競爭。我左看右看、不管怎麼看,訂單都在台積電。」外界據此推測,台積電已全面掌握目前晶片市場的真實需求狀況。
魏哲家提到,對於客戶甚至客戶的客戶,都有密切的聯繫,甚至和下游確認真實需求情況,記取2023年產能過剩的教訓(learned a lesson),現在比以前更小心。
在股利分配方面,台積電也堅守現金股利每季不低於前季、每年不低於前年的政策,每年現金流7成會拿來發給股東,魏哲家霸氣宣示,「台積電對未來五年、十年展望非常好」,呼籲股東與市場持續對公司保持信心。
【台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昨(2)日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在下半年仍造成不確定性,雖然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廠商決策不如原先悲觀,但也談不上樂觀。
標普全球公布的台灣5月製造業PMI為48.6,較上月的47.8上升;中經院發布的5月製造業PMI為51,則由緊縮轉為擴張。連賢明分析,5月PMI未再重跌,除了有廠商受惠拉貨潮效應外,低基期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從產業別來看則出現明顯差距。連賢明表示,90天關稅暫緩期間,關鍵原物料如電子暨光學產業中封測、AI等高階製程,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中的特用化學,以及分散製造布局的高階工具與機械等,5月訂單與生產多呈現持平或好轉趨勢。
但同時,汽車產業表現就沒那麼好。5月交通工具產業新增訂單指數由持平轉為緊縮,生產指數亦驟跌。
展望未來景氣,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連賢明分析,廠商普遍認為前景仍不明朗,也不太確定拉貨潮可持續多久,若照川普所言,關稅休兵期約到7月9日、10日左右,下半年關稅仍會造成滿大不確定性。
針對美國商務部對半導體啟動「232調查」,連賢明表示,他個人研判,美國應會針對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分別課稅,且現在對等關稅似乎有點受挫,將可能使川普更專注對特定產業課稅,甚至有可能轉向特定產業課較重的稅。
連賢明分析,若以川普個性研判,他應該會希望將稅率拉高,並逼廠商使用在美國晶圓廠製造的產品。
至於成熟製程,連賢明認為,對台灣衝擊有多大,關鍵應在於台灣和大陸稅率是否相同。若台商稅率比大陸來得低,且低到某種程度,台灣競爭力相對就高。
【2025-06-03/經濟日報/A4版/焦點】
AI應用占營收超過40%、車用占4%,在慕尼黑設立技術資源中心,積極深耕歐洲市場
台北報導
RISC-V處理器IP龍頭晶心科技(6533)將於6月10日舉行年度技術研討會,董事長林志明表示,今年公司業績成長動能主要來自AI與車用兩大領域,其中AI應用已占營收超過40%,車用市場則達4%。為深耕歐洲車用市場,公司已在德國慕尼黑設立技術資源中心,預計與當地車廠展開深度合作。
今年是晶心科成立滿20周年,林志明指出,公司自2015年加入RISC-V陣營以來,持續深耕該架構,目前全球授權已超過350張,員工總數達500人,在北美、大陸及歐洲均設有辦公室。
談及今年營運重點,林志明強調「3A1S」策略,即AI、Application Processor(AP)、Automotive(車用)及Security(安全)四大領域。他分析,若以成長絕對值而言,AI領域表現最亮眼;但以成長比例來看,車用市場成長幅度更為顯著。
在AI應用方面,晶心科總經理蘇泓萌表示,公司團隊在DeepSeek發布後一周內,就成功將該模型移植到自家開發板上運行,展現技術實力。
蘇泓萌指出,DeepSeek等小型化語言模型的出現,為邊緣運算帶來龐大商機,許多企業希望將AI應用部署在內部,避免資料外洩風險。
晶心科即將推出AX46處理器,特別適合承載這類小型化AI模型。蘇泓萌透露,目前已有相當多客戶詢問如何將DeepSeek等模型晶片化,顯示市場需求強勁;此外,高階CPU今年將推出AX66,AX77,對標競爭對手X1系列。
晶心科已有三款IP(矽智財)通過車規認證,且積極布局歐洲,在慕尼黑設立技術資源中心。林志明透露,不排除未來與台積電在慕尼黑之設計中心有合作機會,他認為,歐洲車用工業產業將是公司重要合作對象,顯示對該市場的重視。
晶心科也與義隆電旗下義傳科技攜手,基於AndesCore AX45MP作為其MT5824 5G O-RAN平台的核心處理器,打造出業界體積最小、最低功耗的4T4R O-RU軟體定義無線電(SDR)解決方案,使得義傳的開源RU-Manager SDK能夠快速部署於O-RAN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