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4/11/0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美中脫鉤 功率半導體廠:將迎轉單

台北報導
 美國大選川普聲勢強,預期對中國大陸產品將課徵更高關稅,台廠功率半導體業者迎未來轉單。IDM大廠德微(3675)董事長張恩傑即透露,確實感受歐美業者詢問是否有台灣產能支援;霍爾(Hall)IC大廠久昌科技(6720)董事長葉錦祥也表示,相對國際大廠台灣具備價格優勢,現階段與美國品牌大廠合作打造電競鍵盤,未來將受惠轉單商機。
 張恩傑分析,功率半導體市場受陸系業者不計價投入、殺價競爭情況嚴重,尤以太陽能、逆變器等領域淪為紅海,導致下游庫存去化時間延長。不過預估明年1月起,美國將對大陸電動車、太陽能等產品加徵關稅;現在已有不少客戶詢問產能供給,及早進行準備。
 德微6月基隆廠加入運營後,產能準備充足。達爾集團預計會將更多車用小訊號封裝交由德微生產,法人推估即是為中美市場分野進行準備,未來更有望取得達爾全數訂單。
 一旦制裁力度加大,美系業者會將更多零組件轉由台廠。葉錦祥指出,台灣生產能力佳,目前晶片皆在台灣投片生產;久昌線性霍爾IC具備靈敏度優勢,獲得歐洲等一線大廠電競鍵盤客戶採用。
 掌握磁場繞線、測試等專利優勢,久昌在DC-DC電源管理和霍爾元件設計應用領域擁有15年以上經驗。葉錦祥強調,晶片都由公司自行進行數百項測試,不易被競爭對手及同業技術複製;上游和台廠供應鏈緊密配合,下游行銷及業務團隊廣泛與許多國際大品牌應用客戶緊密合作。
 同時看好AI,張恩傑認為,未來穿戴裝置將迎來大爆發,鎖定眼鏡、手錶等AI邊緣裝置的ESD(保護元件)需求。久昌則切入AI伺服器商機,葉錦祥透露,從Sensor開始與ODM業者配合,現在也切入不少風扇大廠,目前在試產階段。
 對於美中貿易壁壘,張恩傑感嘆,逆全球化造成市場價格扭曲,以供應鏈安全取代效率市場,對消費者而言不是福音。

新聞日期:2023/08/2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整併發威 德微產量將翻倍

明年基隆廠加入後,循亞昕成長模式,產線持續優化、毛利提升
台北報導
 IDM大廠德微科技(3675)2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成長脈絡有跡可循,併入亞昕科技後,持續做整併、改良製程,大舉提升毛利表現。未來併入基隆廠之後,將循亞昕成長模式,重整工廠、提升產線效率。 張恩傑強調,2023年德微趁景氣低迷時持續轉型,第四代貼片製程已全數上線,2024年加入基隆晶圓廠及產線持續優化之後,產量將倍數開出。
德微上半年表現不俗,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3.95元,第二季單季毛利重回高峰37.42%。張恩傑指出,德微上半年車用電子占營收比為17%、工控(含AI)達44%,已經較三年前顯著成長,下半年公司也將會全力衝刺營收、獲利目標。
張恩傑以亞昕科技併入經驗分享,當時取得晶圓製程之外,還加上改良製程,才壯大德微的發展。現在併入基隆廠之後,轉骨速度將更為加快,主係該廠原本就供應達爾車用產品線產品,因此不再需要做額外認證。
目前因為產能調整優化原因,月產量減少至1.8億顆,不過毛利率仍維持在37%,隨著年底小訊號產品逐步量產,預估4成將成為德微往後的低標,整體營收表現也將隨之增長。
張恩傑也擘劃整體產能藍圖,第四代貼片製程加上先進小晶片訊號製程加入後,總產能將可望成長3倍,此外公司也估算,將晶圓廠移出後,總產能更可持續擴張,改寫德微的未來成長曲線之斜率。
 張恩傑強調,明年基隆廠加入之後,會投入架構高階之功率封測生產線,將聚焦在高值化產品,包含TVS/ESD Array(過電壓保護和ESD保護的元件)、矽基功率MOSFET以及SiC Diode/MOSFET,終端應用鎖定在車用電子/工控系統/伺服器(含AI伺服器產品),未來車用比重將往3成水準邁進,毛利水準有機會在年底上看4成。
達爾董事長盧克修也補充,將基隆廠賣給德微,可以達到增加產能、降低成本的目標,加入基隆六吋廠的1.6萬片及亞昕五吋廠的1萬片產能,將是德微很大的利器。未來當需求來臨時,產能便可快速跟上。

新聞日期:2021/08/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德微 跨入前裝車用市場

台北報導
 二極體廠德微(3675)2021年營運持續改寫新高,且進入下半年後將保持成長動能,2022年將更上一層樓。德微發言人邱桂堂表示,公司當前已經打入前裝車廠供應鏈,加上自敦南併入的封裝產線將開始發揮效益,屆時MOSFET、ESD等產品出貨將可望倍數攀升。
 德微23日舉行法說會,邱桂堂指出,德微近年來不斷進行階段性轉型計畫,先前將深坑廠及桃園廠的整併效益及自動化成果開始全面發酵,且後續在自動化產線全面到位後,產能將有機會持續攀升。
 回顧上半年營運成果,邱桂堂表示,高階伺服器、醫療及車用等需求持續攀升,成為帶動德微上半年營收及毛利成長的主要關鍵。德微公告上半年合併營收達9.68億元、年成長21.4%,平均毛利率為31.5%、年增5.4個百分點,稅後淨利年成長122.7%至1.30億元,每股淨利2.92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31元大幅成長。
 德微公告7月合併營收達1.78億元、月成長0.8%,創單月歷史新高,相較2020年同期明顯成長32.6%,累計2021年前七月合併營收達11.46億元、年增23.0%,寫下歷史同期新高。
 法人預期,德微受惠於伺服器、消費性及5G等需求持續攀升,使二極體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暢旺,預期下半年合併營收將有機會呈現逐季創高水準,帶動全年合併營收年成長幅度超過兩成,加上整併效益持續發酵,毛利率亦有望維持在當前水準,使全年獲利達到倍數成長的表現。
 對於2022年展望,邱桂堂指出,德微已經成功跨入前裝車用供應鏈,且先前自敦南併入的車用封裝產線預計將在2022年開始投入量產,另外自行開發的MOSFET、ESD等產品將開始放量出貨,屆時出貨成長力道將可望達倍數成長。
 至於在新產品布局上,邱桂堂表示,德微打造的碳化矽(SiC)自動化封裝可望在年底前開始量產出貨。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