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3/05/0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 毛利率力拚守穩40%

景氣復甦慢,加上同業削價競爭,公司謹慎保守看下一季及下半年
 台北報導
 MCU大廠新唐(4919)8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蘇源茂指出,第一季毛利率重新站回40%,季對季表現持平,至於毛利率40%是否是今年營運低點,他語帶保留地表示,目前景氣復甦比想像中慢,加上同業削價競爭,下一季及下半年毛利是否能守住40%,宜謹慎保守。
 新唐為國內專精於開發類比/混和訊號、微控制器及電腦雲端相關IC產品公司,並擁有一個6吋晶圓廠產線,為國內少數IC設計公司具備晶圓廠生產能力的廠商。
 該公司目前近7成營收與MCU產品有關,以32位元產品為產品銷售主力,並跨足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及MOSFET業務。
 新唐總經理楊欣龍指出,總體經濟尚未回溫,該公司四個主要產品線,能見度比較明確的是車用,但市場供應緊俏程度舒緩,也不排除廠商進行手中庫存調節。
 手機及消費性產品需求比較弱,最先止穩反彈可能是PC類。工控應用部分持穩,由於中國大陸疫後重新對外開放,有望對基礎建設備加碼,一旦有標單出現,預期對市場會有提升。
 法人關切MCU陸廠庫存嚴重,陸廠喊出「寧要市占率、不守價格」的說法,對新唐的影響為何?楊欣龍說,大陸確實增加很多MCU廠,殺價競爭的作法,為資源有限下大陸「內卷化」效應。
 但此與新唐無涉,主要是新唐在大陸市場以工控應用相關,已從消費類轉型,市占率也增加,雖有價格壓力,但該公司已因應此一壓力,與特定廠商協商。
 新唐財務長、副總經理賴秀芬則指出,新唐第一季合併營業收入約為89億5,600萬元,稅後純益約為6億7,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6元,本季認列3.65億元業外收益,其中,有3.4億元來自於該公司持股49%的TPSCO代工廠,處分閒置設備所得。
 觀察該公司營運表現,去年第二季營收高峰達112億元,自第三季開始呈現衰退,今年第一季營收季衰退6%,從季對季來看,衰退幅度收歛。毛利率高峰去年是約44%,現在維持約40%。

新聞日期:2022/09/1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 拿下日系車廠大單

蘇嘉維/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車用產品下半年出貨衝刺。法人指出,新唐車用人機界面(HMI)、抬頭顯示器(HUD)及飛時測距(ToF)3D感測等車用產品線擴大拿下日本車廠大單,訂單有望放眼到明年。
 新唐進入下半年後,雖然受到消費性市場需求低迷影響業績表現,不過車用產品出貨表現仍舊相當暢旺。法人推估,新唐車用產品線出貨下半年將有望逐季成長,表現將明顯優於其他產品線,成為推動業績成長的主要關鍵之一。
 其中,新唐車用人機介面已經順利切入電子後視鏡及抬頭顯示器,並成功拿下日本前裝車用零組件大單,且法人指出,新唐有望擴大攻入日本前三大汽車品牌供應鏈,且為了配合客戶新開發應用,ToF感測器也開始量產出貨,預期出貨動能可望一路延續到明年,台灣車用零組件客戶亦是新唐客戶群之一。
 且順應電動車浪潮來襲,新唐開發的電池監控IC傳出順利拿下日本汽車品牌龍頭大單,且今年訂單相當暢旺,並已經開始與日本車廠聯手開發新一代電池監控IC,預期最快有機會在明年導入客戶的新車款,成為新唐車用產品出貨成長的主要動能。
 事實上,新唐在併入松下半導體並更名為日本新唐後,便順利承接原先松下半導體的車用、工控客戶,當中包含日本知名工具機、交通卡及車用客戶,使新唐得以快速切入外國廠商難以打進的日本市場,同時也擴大工控、車用營收占比。
 根據新唐近期法說會最新釋出訊息,截至今年第二季底為止,新唐的車用、工控營收占比已經將近四成,表現明顯優於運算、消費性及通訊等其他類別。法人看好,新唐下半年車用、工控訂單續旺帶動下,相關營收占比仍可望有成長空間。
 新唐公告8月合併營收為34.85億元、月成長5.0%、年增7.2%,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達287.09億元、年成長4.7%,改寫歷史同期新高。法人預期,新唐第四季在資料中心、車用客戶訂單續旺推動下,業績可望繳出優於第三季成績單,顯示下半年營運將先蹲後跳。

新聞日期:2022/09/1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非蘋搶升級 IC設計可望迎大單

蘇嘉維/台北報導
 蘋果發表會再度端出全新一代AirPods Pro、AppleWatch等穿戴式新產品,並再度強化真無線藍牙耳機(TWS)及智慧手錶功能。
法人表示,非蘋陣營將跟上或強化自家產品功能,有望出現產品規格升級潮,瑞昱、原相、新唐及達發等IC設計廠,後續出貨有望看增。
 蘋果AirPods Pro在產品上強化主動式降噪(ANC)技術,加上觸控調整等新功能,另外在AppleWatch則加入體溫感測技術,加上新一代的重力感測技術,使穿戴裝置邁入新世代。
 蘋果裝置通常都是非蘋產品競逐的焦點,法人看好瑞昱、原相及新唐等IC設計廠新產品出貨有望持續看增。

新聞日期:2022/08/0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 上半年獲利快追贏去年

年增111.8%,EPS 6.10元;今日法說會釋出營運展望,法人關注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公告第二季財報,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59億元,再度改寫單季歷史新高,累計今年上半年已經賺進超過半個股本,並逼近2021年全年獲利表現。
 法人指出,新唐下半年雖然將受到消費性市場低迷影響,不過全年業績仍可望再度改寫新高水準。
 新唐4日公告第二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111.80億元、季增4.3%,毛利率41.9%、季成長一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13.59億元、季增約13.0%,每股稅後純益3.24元。當中,合併營收及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皆改寫單季新高水準。
 累計新唐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19.03億元、年成長5.9%,平均毛利率42.9%、年增三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25.63億元,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111.8%,並賺進超過半個股本,且獲利表現已經逼近2021年全年表現,每股稅後純益6.10元。
 對於下半年新唐營運展望,法人認為,新唐上半年營運主要受惠於消費性、車用及工控等客戶拉貨動能帶動,不過進入下半年後,消費性市場低迷將影響客戶拉貨動能,但車用及工控有望維持出貨成長,因此下半年業績成長幅度將相較原先法人圈預期的縮減,但全年營運仍可望再度改寫歷史新高。據了解,消費性市場在2022年第二季需求開始明顯放緩,且終端市場更開始進入庫存調整階段,使消費性MCU供需開始全面反轉,供不應求的熱況也同步消失,更開始面臨產品單價下滑的壓力,業界預期新唐可能也難逃衝擊。
 不過,新唐由於在資料中心、車用電子及工控等終端市場布局時間已久,且占營收比重大約四成,並打入全球一線大廠供應鏈,使消費性需求下滑的同時,營運仍有機會維持在高檔水準。新唐預計於5日舉行法說會,屆時將會對下半年釋出營運展望,法人圈屆時關注下半年MCU產品單價表現。

新聞日期:2022/07/2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凌通凌陽 搶車用轉單潮

台灣MCU廠及IC設計廠有機會雀屏中選,並已經開始進入認證
台北報導
 消費性市場低迷,但車用市場仍相當強勁,法人指出,由於國際IDM大廠的車用微控制器(MCU)交期維持在一年左右水準,相較過去大幅成長,因此台灣MCU廠新唐(4919)、凌通(4952)及IC設計廠凌陽(2401)等供應鏈有機會藉此搶下車用客戶轉單潮。
 進入下半年後,消費性MCU市場已經提前半年左右全面緩解,不過觀察車用MCU交期依舊相當長,當中又以國際IDM大廠的車用MCU供需失衡狀況最為嚴峻,訂單交期仍高居不下。
 國際IDM大廠車用MCU市場供給仍維持吃緊情況下,使車用MCU交期仍高達一年左右水準,相較過去僅需半年至九個月延長不少,且供應鏈還指出,國際IDM大廠目前僅供貨給主要車廠客戶,其餘中小型客戶幾乎已不接訂單,雖然價格不見得能再度提升,但交期長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車用市場。
 恩智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副總臧益群20日提及車用MCU市場缺貨狀況,雖閉口不談交期及價格狀況,不過仍坦言,恩智浦會嚴肅看待供應鏈狀況,盡力支援客戶需求。
 在車用MCU交期緊張情況下,業界已經傳出,開始有車用客戶尋求非國際IDM大廠的第二供應商需求,其中又以台灣MCU廠以及IC設計廠有機會雀屏中選,並已經開始進入認證狀態,由於車用認證時間至少長達二~三年,因此最快有機會在2023年之後傳出好消息,並且在2024年開始逐步擴大供貨動能。
 法人預期,台灣MCU廠新唐、凌通及IC設計廠凌陽由於具備車用晶片開發經驗,且已經出貨給部分客戶,因此可望藉此搶下部分車用客戶轉單商機,擴大車用產品線供貨動能。
 其中,新唐在日本新唐子公司帶動下,法人指出,新唐有機會迅速切入日本車用客戶供應鏈,且後續有機會打入中國、台灣等車用市場,藉此大啖混合能源車及電動車訂單。新唐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19.03億元、年成長5.9%,改寫歷史同期新高。

新聞日期:2022/06/3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產能加持 新唐Q3拚新高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下半年將受惠於間接持有晶圓代工廠TPSCo新產能逐步開出,將可望替新唐日本子公司(NTCJ)車用、工控出貨再添出貨動能。法人看好,新唐第三季在新產能逐步開出效應,加上伺服器、車用及工控訂單續旺,單季營運有望再創新高。
 新唐自收購Panasonic半導體事業並成為旗下日本子公司後,同時也間接取得Panasonic半導體事業先前與高塔半導體合資成立TPSCo股權,由於先前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TPSCo也開始啟動擴增產能,預計在下半年產能將有望逐步開出,且新產能有望逐季成長至2023年下半年。
 法人指出,由於新唐在日本子公司的投片除了自有產能之外,另外正是由TPSCo拿下投片訂單,其中又主要生產新唐日本子公司的車用訂單,預期在車用訂單持續滿載到年底情況下,加上TPSCo新產能逐步開出帶動,且新唐車用產品出貨表現有機會再度成長。
 據了解,車用、工控以及伺服器等非消費性終端市場進入下半年後,需求依舊相當旺盛,其中車用訂單主要受惠於混合能源車及電動車導入智慧化、電動化,使半導體元件需求相較過往傳統燃油車大幅增加數倍。
 另外,伺服器市場則是在5G、人工智慧效應之下,使新建置的資料中心數量持續看增,新唐目前手握美系伺服器客戶的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大筆訂單,訂單亦有望旺到年底。

新聞日期:2022/06/1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MCU產值增 新唐躍全球第七

市調:全球去年產值逾200億美元,年增幅21%創22年來新高
台北報導
 市調IC Insights指出,2021年在市場需求暢旺,微控制器(MCU)市場產值年成長21%至200.2億美元,寫下2000年以來年「增幅」最高紀錄,其中前十大MCU供應商當中,台廠新唐(4919)成功擠進其中之一,成台灣唯一進入前十的MCU廠。
 IC Insights針對MCU市場公布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嵌入式車用及各式感測器需求大幅提升成為推動MCU市場需求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帶動2021年MCU市場產值年成長21%至200.2億美元,成長幅度創2000年以來的年成長幅度最高紀錄。
 其中,全球MCU大廠當中,恩智浦、Microchip、瑞薩、意法半導體及英飛凌等五大廠2021年MCU合併營收年成長幅度都超越兩成,且五大廠的市占率都分別超越10%,市占率最高的為恩智浦,市占率達到18.8%。
 至於全球市占率達6~10名的分別為德州儀器、新唐、Rohm、三星及東芝等,2021年6~10名的MCU銷售金額達23億美元,市占率合計共為11.4%,其中新唐成為全球前十大MCU廠當中唯一一家的台灣廠商。至於非全球前十大MCU供應商市占僅為6.5%。
 法人指出,新唐市占率能夠躍居為全球十大MCU廠商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唐成功併入Panasonic旗下半導體,並成為新唐日本子公司,不僅讓產能大幅提升,更成功擴大切入工控、車用供應鏈,使新唐2021年合併營收年成長100.6%至414.56億元,改寫歷史新高。
 對於新唐2022年下半年營運展望,法人看好,雖然全球消費性市場表現不佳,但新唐在車用、工控等非消費性MCU出貨持續攀升,單季營運仍有機會改寫新高,全年營收表現再創新高可期。

新聞日期:2022/05/18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攻車電 單季業績拚新高

電池監控、影像感測IC打入各大車廠供應鏈,全球前裝車廠零組件出貨占比亦將提升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車用布局持續成長,目前電池監控IC已經打進多家車廠使用的鋰電池供應鏈,且後續影像感測IC獲得嵌入式安控軟體大廠導入。法人看好,新唐後續有機會快速切入全球前裝車廠供應鏈,擴大業績成長動能。
 新唐近年來持續擴大布局車用市場,根據最新公布的致股東營運報告書中顯示,新唐在車用市場目前已經有影像感測IC及車用電池鋰電池等兩大產品線。其中,影像感測方面,與Green Hills Software宣布合作推出可用於新唐旗下產品線Nuvoton Gerda系列車用晶片的即時操作系統(RTOS)。
 據了解,Green Hills Software目前正積極切入車用電子市場,並成功獲得國際IDM大廠導入,且隨著汽車智慧化程度提升,Green Hills Software已經順利切入BMW先前推出的iX電動車供應鏈,新唐在與Green Hills Software合作後,後續有機會快速切入各大車廠供應鏈。
 不僅如此,隨著淨零碳排趨勢不斷發展,電動車市場也快速成長,新唐也不落人後,以電池監控IC打入多家車廠採用的鋰電池供應鏈,新唐指出後續將會持續耕耘新客戶,將技術延伸至電動腳踏車、電動摩托車及儲能等市場。
 事實上,未來除電動車市場持續成長外,燃油排放的摩托車市場勢必也將邁入電動化市場,加上節能減碳需求帶起的儲能市場,在三大領域推動下,使電池監控需求不斷竄升,因此讓電池監控IC成為新唐切入淨零碳排商機的主要產品線。
 據了解,新唐目前在車用加上工控的營收占比已經攀升到四成水準,後續可望透過已經併入旗下的日本新唐(NTCJ)擴大在全球前裝車用零組件的出貨占比,不僅有望讓新唐營收持續創高,在消費性比重降低情況下,毛利率亦有機會維持在高檔水準。
 新唐公告4月合併營收為37.07億元、年成長6.0%,寫下單月歷史第四高,累計2022年前四月合併營收達144.29億元、年增6.4%,改寫歷史同期新高。
 法人指出,新唐短期內雖然受到先前中國上海封城影響出貨動能,但目前訂單動能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因此一旦供應鏈恢復拉貨後,預期下半年出貨將可望全面回溫,單季業績有機會再度挑戰新高水準。

新聞日期:2022/03/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NTCJ助攻 新唐大啖電動車商機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在日本新唐子公司(NTCJ)推動下,成功擴大攻入一級車用零組件供應鏈,預期2022年將可望開始逐步放大車用智慧放大音訊晶片、電池監控系統(BMS)晶片等相關產品線。法人看好,新唐後續將持續搭上電動車、自駕車商機,成為推動營運向上新動能。

 新唐1月合併營收為34.37億元、月增1.3%,改寫歷史同期新高,相較2021年成長7.2%。法人看好,新唐在下半年仍可望取得新產能,因此預期全年營運將可望呈現逐季成長態勢,全年合併營收及獲利有望持續挑戰歷史新高。

 新唐近年來持續拓展車用、工控市場,在日本新唐子公司加入營運後,相關業績成長動能可望快速成長。法人指出,新唐結合日本新唐子公司正大力推動車用智慧放大音訊晶片、電池監控系統晶片及飛時測距(ToF)等相關新品,當前已經掌握數家日本大客戶訂單,打入車用零組件一級供應鏈,可望在2022年逐步放大出貨動能。

 據了解,日本新唐子公司原先為Panasonic的半導體事業,原先就有高達八成業績比重來自於日本客戶。供應鏈指出,Panasonic的半導體事業原本就掌握許多日本汽車、工業關鍵晶片客戶,因此新唐併入Panasonic半導體事業後,日本車廠正也開始大力推動自駕車及電動車產品線。

 因此法人看好,隨著新唐在車用市場快速切入日本供應鏈,且逐步放大出貨動能後,將可望開始大啖電動車、自駕車等相關商機,推動2022年營運逐步向上成長。

 不僅如此,由於過去Panasonic半導體事業曾與高塔半導體共同成立TowerJazz Panasonic Semiconductor Co.(TPSCo)半導體晶圓廠,在高塔半導體被英特爾併入後,代表未來TPSCo的股東結構將轉變成新唐與英特爾,使未來新唐可望與英特爾擴大在運算、車用等市場的合作機會。

 除此之外,新唐主要經營的32位元MCU市場,目前供給依舊相當吃緊,且產品單價仍保持在高檔水位。供應鏈指出,由於國際IDM大廠將大筆32位元MCU產能供給車用、工控等高階客戶,且產能預期仍將吃緊一整年,因此新唐在2022年仍有望大啖32位元MCU缺貨漲價商機。

新聞日期:2021/12/2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市場供給吃緊,漲幅約雙位數,Q2傳統旺季屆臨,業績將挑戰新高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市場供給持續吃緊,國際IDM大廠在2022年交期仍沒有縮短跡象。法人圈傳出,新唐(4919)由於供給吃緊及成本上漲,在12月調漲報價,預期綜效可望在2022年第一季反應,屆時新唐營運將可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單,且第二季MCU旺季到來,業績將可望更上一層樓。
 晶圓代工產能在2022年將持續吃緊,MCU供給也將維續短缺。供應鏈指出,MCU主要以8吋晶圓及更小尺寸晶圓產能投片,少部分MCU以12吋晶圓量產,由於2022年8吋晶圓產能增加有限情況下,同樣以8吋晶圓量產的電源管理IC需求持續看增,排擠到MCU產能供給,因此預期2022年MCU將維持供給短缺。
 觀察國際IDM大廠產能價格及交期狀況,法人表示,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大廠接單幾乎都已經逼近全滿,且在2021年第四季下單,交期將至少在2022年下半年,且產品報價沒有下跌趨勢,顯示國際IDM大廠在MCU供給也同樣沒有增加趨勢。
 至於MCU價格部分,供應鏈指出,晶圓代工大廠預計將於2022年第一季起相繼調漲MCU代工報價,預期MCU市場價格有望同步跟漲。為了反映成本上漲問題,法人圈傳出,新唐已經在12月起調漲報價,漲幅大約落在雙位數水準,屆時將可望使新唐第一季營運表現繳出淡季不淡表現,且第二季MCU傳統旺季到來,新唐業績有望再度挑戰新高水準。
 事實上,MCU市場價格在2021年下半年隨著電商龍頭亞馬遜大舉封鎖中國賣價帳號,加上後續因中國停電等因素,影響MCU拉貨表現,使MCU供給短缺問題稍稍緩解,不過隨著歐美日等品牌大廠下單動能積極效應下,MCU仍呈現供不應求水準。
 新唐11月合併營收達34.80億元、年成長9.0%,累計2021年前十一月合併營收為380.63億元、年增120.7%,創歷史同期新高。法人看好,新唐當前不僅搭上MCU熱潮,在日本NTCJ拓展車用、醫療等高階市場效應下,新唐後續營運將有望逐步創高。

第 1 頁,共 4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