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盛群(6202)31日公告2023年第二季稅後純益為0.5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25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為9,288萬元,EPS 0.41元,較去年同期皆呈現衰退。
盛群指出,主要原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乏力,且通路庫存尚在去化中,2023年上半年營收不如預期。
目前通路商的庫存去化速度緩慢,影響對原廠的拉貨,且產業市況依舊疲弱,消費類產品因競爭激烈,還出現殺價求售現象,出貨量未能放大之際,價格呈現下滑,公司利潤也因而變薄。
盛群觀察,進入第三季之後,景氣有點回溫,但消費力上升的情形並不明顯,因此,對於第三季旺季效應,可能無法期待。
盛群也指出,由於客戶不急著拉貨,反而觀望有沒有更低價格出現,下單也以短單居多,第三季營運與第二季相比,並沒有太好,下半年表現可能與上半年持平。依照目前市場的悲觀版本,3C消費性晶片可能得到2024年下半年,才會重返成長正軌,後續仍待密切觀察。
過往三年疫情期間,市場上大賣感應潔具、感應垃圾桶、氣炸鍋、額溫槍、耳溫槍、血氧儀,及因遠距上班、上課所需的電腦相關及平板,目前需求都回歸平淡。
而房地產不佳,也影響家電、冰箱及空調的銷售,盛群預期,9月的返校需求,可能有機會提振一下NB及PC的買氣。
盛群董事會31日決議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發行總面額新台幣10億元整,每張面額新台幣10萬元整,發行期間三年,所募得資金,將用來充實營運資金之用。
盛群董事會同日也訂8月16日為除息交易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9月7日,每股將配發新台幣4.0元。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釋出第二季營運展望,副總經理蔡榮宗預期,第二季目前主要有安防、32位元MCU等產品線出貨回溫帶動下,有望抵銷其他消費性產品線的不景氣,營運表現可能將與今年第一季相去不遠,不排除會創下歷年最淡的第二季MCU傳統旺季。
盛群28日召開法說會並釋出後續營運展望,蔡榮宗表示,今年上半年MCU市況仍相當保守,原因在於終端市場需求不振,使客戶拉貨動能大多偏向短期急單為主,加上通路商仍以去化手中庫存為主,使第二季營運仍偏向保守。
觀察第二季營運表現,蔡榮宗指出,第二季仍有客戶在非洲市場標案的一氧化碳感測器,加上中國客戶的共享行動電源32位元MCU訂單,訂單動能合計仍有保持在兩百萬套以上水準,且通路商已經釋出第二季出貨有望回溫的喜訊,使今年第二季營運不致於比第一季衰退,預期業績可望保持在第一季左右水準。
由於過往第二季皆是MCU市場的傳統旺季,不過蔡榮宗坦言,本季營運將可能創下歷年最淡的MCU傳統旺季。法人推估,盛群在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可能將僅賺進不到0.5元,對比去年半導體暢旺的3.84元將會下降不少。
觀察庫存狀況,蔡榮宗說,盛群與通路商的庫存水位合計大約仍有13~14個月左右,盛群與通路商的庫存水位比例大約各占一半。他坦言,庫存水位確實仍持續上升,不過盛群第二季在晶圓代工廠投片回流數量將會季減6成,且預估第三季將會持續下滑。
至於在產品單價部分,蔡榮宗指出,目前價格雖然持續有壓力,公司也會持續做出讓價措施,以維持競爭力,但產品單價仍舊會比中國同業較高,加上中國同業品質相對不穩定,因此讓先前轉單的客戶有開始回流台灣MCU廠的跡象。
血氧儀、額溫槍等醫療MCU需求激增,相關生產鏈受惠,有助加快庫存去化
台北報導
中國放鬆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管制,導致疫情擴大並迅速蔓延,包括血氧儀及額溫槍等個人健康量測產品需求激增,盛群(6202)及松翰(5471)等證實獲得醫療相關微控制器(MCU)急單,包括新唐(4919)、九齊(6494)、凌通(4952)、紘康(6457)等可望受惠,法人看好將有助於MCU生產鏈加快庫存去化。
國內MCU廠以消費性電子應用為主,受到通膨影響終端需求,MCU市場自第二季開始進入庫存調整,相關業者下半年營收持續下滑,除了新唐受惠日本子公司在車用MCU出貨強勁,前十一個月營收仍年成長2.1%,包括盛群、松翰、九齊、凌通、紘康等均較去年同期衰退,第四季MCU價格走跌,季營收較上季減少。
原本MCU廠預期生產鏈庫存調整會延續到明年第二季,但近期中國放寬防疫管制,醫療相關急單湧現,有利庫存加速去化。業者表示,中國疫情迅速蔓延,包括血氧儀、額溫槍等個人健康量測產品供不應求,MCU廠受惠急單湧現,12月營收可望明顯成長。
盛群及松翰證實已獲醫療相關MCU急單。盛群表示,中國確診人數攀升,上週已接獲客戶逾100萬套血氧儀晶片急單,及額溫槍及耳溫槍等晶片訂單,至於需求是否持續增加有待觀察。松翰表示近期確實有血氧儀、額溫槍晶片緊急需求湧現,有助相關產品庫存去化。
除盛群及松翰外,其他業者亦感受到個人健康量測相關的醫療MCU需求明顯拉升情況。業者表示,中國疫情封控陸續解封,疫情蔓延是達到全民免疫的必經之路,所以血氧儀、額溫槍等相關MCU在未來幾個月會有強勁拉貨動能。法人看好新唐、九齊、凌通、紘康等業者將直接受惠。
法人指出,MCU生產鏈的庫存去化因醫療MCU需求轉強而有加速情況,但整體市場需求來看,MCU供給過剩仍沒有改變。明年上半年晶圓代工廠價格仍有議價空間,但降幅不大,此次醫療MCU拉貨轉強將有助於MCU廠縮減價格跌幅,營運表現會比先前預期略為好轉。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公告2月合併營收達7.10億元,不僅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81.8%,更寫下歷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MCU市場需求維持高檔水準,預期第一季合併營收有望繳出優於2021年第四季成績單,且第二季MCU傳統旺季到來,代表上半年業績將達逐季成長動能。
盛群8日公告2月合併營收7.10億元、月增9.9%,不僅寫下歷史同期新高,更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81.8%。累計2022年前兩月合併營收為13.56億元、年增53.8%。
盛群表示,2月合併營收成長主要原因在於生產端供給相較2021年同期提升,提高相對出貨量,同時因疫情,客戶擔心後續出貨受阻,因此提早啟動拉貨。法人指出,由於MCU需求仍維持暢旺水準,推動32位元MCU、安防MCU等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成長。
對於後續展望,法人指出,步入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後,盛群營運將可望維持在高檔表現,並將推動第一季合併營收繳出優於2021年第四季的成績單,雖然客戶提前啟動拉貨,但第二季為MCU產業的傳統旺季,預期業績表現仍可望優於第一季,上半年可望達到逐季成長表現。
針對產能部分,MCU主要使用的8吋晶圓產能供給依舊相當吃緊,不過盛群透過台灣、中國等晶圓代工大廠產能支援效應下,取得產能相繼2021年成長僅個位數,不過產能已經被客戶大幅預定,因此等同於訂單能見度已經放眼到2022年下半年,且產品單價目前仍無下調跡象,若有急單則會以額外爭取產能模式,代表盛群業績成長動能無虞。
事實上,國際IDM大廠的MCU產能訂單目前主攻5G、車用等高階市場,在當前車用市場開始進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功能豐富化、普及化情況下,MCU後續需求將只增不減,成為MCU供給吃緊的主要關鍵。
除此之外,由於MCU市場供給吃緊,因此許多國際IDM大廠的移轉訂單成功由盛群拿下,盛群也藉此大舉卡位進入歐美供應鏈,且當前更由32位元MCU拿下網通大廠訂單,營收及獲利後續將持續看增。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25日召開法說會,對於後續展望,盛群表示,第四季由於有中國長假及限電影響,預期將出現訂單遞延效應,且訂單仍舊呈現供不應求狀況,2022年產能可望再增加個位數水準,推動出貨動能續增。
盛群公告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21.20億元、季成長26.9%,毛利率52.2%、季增1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為7.16億元、季成長39.6%,每股淨利3.17元,寫下單季營收、淨利同創新高的佳績。
累計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52.54億元、年成長32.7%,平均毛利率50.7%、年增4.8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15.76億元,年成長134.7%,創歷史同期新高,且已超越2020年全年的10.31億元,2021年前三季每股淨利6.97元。
盛群副總蔡榮宗指出,第三季主要受惠於32位元、觸控MCU、安防及馬達控制等產品需求暢旺帶動,使營運表現創下新高水準。
對第四季營運展望,蔡榮宗表示,由於全球各大港口塞港因素,加上中國限電及十一長假影響,使客戶第四季拉貨意願不如以往,進入庫存調整階段,不過仍舊有信心第四季出貨動能及營運表現可望優於2020年同期水準。法人看好,盛群第四季業績有機會改寫歷史次高。
雖然盛群第四季營運表現恐不如第三季的歷史高峰,不過蔡榮宗認為,這些都是短期影響,大多客戶已經提前下訂2022年的訂單,目前盛群2022年接單量已經達到八成水位,且都已經提前預付三成訂金,因此第四季的出貨狀況雖受到客戶庫存調整影響,但預料將產生出貨遞延效應。
盛群指出,2022年產能預期將增加個位數水準,預期32位元MCU、馬達控制及安防等產品線出貨動能將持續維持強勁成長,屆時將可望成為帶動業績成長的動能。
受惠MCU缺貨,第三季業績有望創高,全年挑戰70億,明年營運續旺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受惠於MCU缺貨漲價效應,使2021年前八月合併營收繳出歷史同期新高水準。法人推估,盛群全年獲利將可望年增幅超過五成,且目前MCU供給短缺效應將一路延伸到2022年帶動下,盛群2022年業績將可望更上一層樓。
盛群2021年全面受惠於MCU缺貨漲價商機,推動2021年前八月合併營收年成長30.7%至44.73億元的歷史同期新高,且隨著晶圓代工產能將一路吃緊到年底狀況下。法人預期,盛群第三季業績有望創下新高水準,帶動全年合併營收挑戰逼近70億元關卡。
據了解,這波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效應將可望延續到2022年,其中不論8吋及12吋等晶圓製造產能都一路供給緊張,且隨著2021年晶圓代工廠數度調漲報價,加上MCU供給吃緊,盛群亦得以轉嫁增加成本給予客戶,使盛群營運繳出亮眼成績單。
觀察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等各大晶圓代工廠由於產能吃緊,目前都已經啟動擴產程序,但晶圓代工廠擴廠時間最少要一年才能開始量產,供應鏈指出,目前各大晶圓代工廠在2022年開出的新增產能幾乎都已被各大IC設計廠及IDM大廠搶占一空,且留給MCU市場的晶圓仍舊供給有限,預期2022年MCU供給依舊保持在吃緊狀態。
法人看好,盛群2021年獲利有機會挑戰年成長逾五成歷史新高之外,2022年有機會持續受惠於MCU缺貨漲價商機,營運表現持續成長,帶動業績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盛群除了缺貨漲價商機外,盛群近年來在市場拓展上更是大有斬獲,成功打入歐美市場,並切入無人商店及智慧健身器材等供應鏈,打破過往盛群僅手握中國客戶訂單的既定印象。
除此之外,盛群當前也持續鎖定安防及直流無刷(BLDC)等MCU市場,法人看好,盛群在海外客戶大舉下單帶動下,將可望讓安防及BLDC等MCU出貨量創下新高,且在各國消防法規及智慧商機推動下,2022年出貨動能可望持續衝高。
分別為7.16億及1.24億、年增雙位數,MCU供不應求,訂單旺到年底,全年營運創高可期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紘康(6457)雙雙公告8月合併營收,其中盛群寫下單月歷史新高,紘康亦繳出單月歷史第三高的佳績。法人預期,MCU需求依舊呈現供不應求,盛群、紘康訂單有望至少一路旺到年底,全年營運可望改寫新高,且訂單可望一路看到2022年。
盛群公告8月合併營收7.16億元、月增15.0%、年成長48.3%,創單月歷史新高,2021年前八月合併營收44.73億元,改寫歷史同期新高,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30.7%。
紘康8月合併營收1.24億元、年成長17.8%,寫單月歷史第三高,累計2021年前八月合併營收為9.40億元、年增29.9%,創歷史同期新高。紘康指出,由於各產品線得到客戶認同,出貨較2020年同期增長。
法人指出,MCU市場需求暢旺,在缺貨漲價情況下,盛群、紘康繳出亮眼成績單,其中盛群在第三季為反映成本上漲,更啟動新一波漲價,隨著漲價效益在第三季開始發酵,後續業績將有機會再度衝上新高。
據了解,近期市場雜音頻傳,不過供應鏈透露,晶圓代工、封測產能等半導體製造產能仍舊維持滿載水準,使MCU缺貨漲價格局幾乎將確立到2022年上半年,客戶群下單力道也同步沒有減弱跡象,讓盛群、紘康等MCU廠訂單都已經排到2022年上半年。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東南亞,讓在馬來西亞設廠的IDM大廠產能全面受到影響,MCU交期更不斷拉長,使訂單大幅移轉至台灣MCU廠,使台灣MCU廠順利搭上這波缺貨漲價潮,2021年營運都有望改寫新高表現。
在MCU大缺貨潮之際,盛群除了持續擴大在中國的市占率之外,更藉此打入歐美市場,法人指出,盛群當前成功打入美國電商龍頭的無人商店及運動品牌等供應鏈,讓盛群MCU在歐美成功打開知名度,後續將有機會打入其他歐美大廠供應鏈。
一度停工又復工,後續產能先支援車用,拖累8位元MCU供貨,盛群、松翰等進補
台北報導
歐洲IDM大廠意法半導體位於馬來西亞麻坡(Muar)封測廠受到上百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影響,雖然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本周末,但18日已展開復工作業。不過意法封測廠部分產線停擺又復工,仍導致車用晶片缺貨問題再度惡化,意法後續的產能調配將優先支援車用,預期將造成8位元微控制器(MCU)因產能排擠導致全面性缺貨問題浮上檯面。
由於8位元MCU普遍應用在車用電子、物聯網、消費性電子等市場,受惠國際大廠強勁旺季需求拉動,下半年缺貨及漲價已成定局。法人看好台灣MCU廠在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產能支援下,可望大啖國際大廠轉單,主攻8位元MCU的盛群、松翰、九齊、凌通直接受惠,下半年營收及獲利逐季創高可期。
據多家中媒引述車電大廠德國博世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徐大全的微信消息指出,因馬來西亞新一波疫情來襲,位於馬國麻坡封測廠繼先前數週關廠,再度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而博世的VCU、TCU等晶片供給受到直接影響,8月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
但徐大全指出,意法馬國封測廠有3,000多名員工,因新冠肺炎已有20多名員工死亡,上百人感染確診,該廠18日已迅速展開復工作業。然而業界人士認為,馬來西亞疫情趨於嚴峻,近期單日確診人數已突破2萬人,馬國政府必然會實施更嚴格的封城措施,預期會導致當地半導體廠營運持續降載。
業者分析,意法馬國封測廠生產線部分關閉後雖展開復工,但產能損失仍造成車用晶片缺貨更為嚴重,而意法後續將會進行產能調整,包括32位元MCU及功率模組等車用晶片的生產將列為最優先,在產能排擠效應下8位元MCU幾乎已無貨可出,等同於晶片缺貨問題由車用電子蔓延到物聯網及消費性電子,8位元MCU全面性缺貨將成為下半年電子生產鏈嚴重問題。
為了維持下半年物聯網及消費性電子的出貨順暢,國際系統大廠積極尋求8位元MCU貨源,主攻8位元MCU的盛群、九齊、松翰、凌通等台灣MCU廠看好下半年轉單效應持續發酵。業者指出,年底前國際IDM廠已無貨可出,缺貨情況下價格維持上漲動能,台灣因疫情趨緩且獲得晶圓代工及封測產能支援,不僅下半年接單強勁,已與客戶洽談明年訂單。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盛群(6202)公告第二季財報,毛利率相較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6個百分點,單季稅後淨利16.70億元,再創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期,盛群第三季隨著新漲價效益發酵,下半年營運將可望逐季創高。
盛群副總經理蔡榮宗表示,目前MCU供給吃緊狀況仍維持現況,且還沒出現變數,2022年的新增加訂單已經掌握六到七成水準,屆時價格將會視製造端成本而定,代表價格仍有可調整空間。
盛群公告第二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16.70億元、季成長14.0%,毛利率為51.2%、季成長3.4個百分點,更相較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6個百分點,推動稅後淨利季成長47.8%至5.13億元,改寫單季歷史新高,相較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115.2%,每股淨利為2.26元。
累計上半年盛群MCU出貨量為4.24套,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15%,當中又以32位元MCU、安防MCU、馬達控制MCU及射頻MCU等產品線出貨動能最為強勁。盛群指出,上半年由於晶圓代工、封測產能相當吃緊,因此MCU出貨成長動能有限。
進入到下半年後,由於晶圓代工、封測產能仍未明顯增加,因此使MCU出貨動能仍持續受限,蔡榮宗預期,下半年晶圓代工產能狀況與上半年表現相仿,且半導體製造供應鏈又再度漲價,因此公司預計將在8月反映成本上升,並持續調漲報價。
法人看好,盛群第三季在漲價效益在8月開始發酵後,單季業績將有機會超越第二季水準,且第四季將全面受惠於8月的漲價效益,代表下半年營運將有望逐季改寫歷史新高,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水準,毛利率亦將維持在50%上下的高檔。
對於2022年接單狀況,蔡榮宗指出,2022年產能幾乎與晶圓代工談論完畢,將可望比2021年小幅增加,且新增加的產能已經有大約六至七成被客戶包下,至於價格部分若晶圓代工或封測漲價,屆時將可望反映給客戶。
交期大幅拉長、陸廠喊漲,台廠供應鏈報價亦出現上升趨勢
台北報導
全球微控制器(MCU)大廠意法半導體發生大罷工事件後,對MCU市場影響開始明顯發酵,目前不論8位元、32位元MCU都出現交期大幅拉長狀況,最長甚至上看10個月,中國大陸MCU廠趁這波MCU缺貨趨勢,正式對客戶報價上漲一到兩成左右。
法人表示,由於MCU市場全面交期拉長,缺貨情形明確。法人看好,新唐(4919)、盛群(6202)、凌通(4952)、義隆(2458)及松翰(5471)等MCU供應鏈將可望搭上這波缺貨潮。
外媒報導,意法半導體日前勞資雙方在加薪協議上破局,引發意法半導體在法國的三個晶圓廠勞工大罷工事件。由於先前意法半導體就因為新冠肺炎封城,將歐洲產能大幅減少,目前又發生罷工問題,導致MCU市場供需更加不平衡。
供應鏈指出,由於意法半導體供給減少,使8位元、32位元MCU交期大幅拉長,目前普遍落在5~8個月之間,部分產品甚至需要10個月左右的交期,顯示市場需求表現明顯超越過往水準。
據了解,過去MCU市場交期大約皆落在4~6個月之間,但隨著意法半導體產能受罷工影響,訂單開始移轉到其他MCU廠,不過當前台積電、聯電及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大廠不論在8吋及12吋產能,以及大多製程皆呈現吃緊狀況,因此使MCU交期開始不斷拉長。
由於MCU開始供需不平衡,市場上也出現漲價狀況,中國大陸MCU廠航順芯片正式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
法人指出,目前台灣MCU廠為反映晶圓代工及封測成本上升,報價也出現上升趨勢,打破過去MCU報價連年下跌情況。
其中,盛群先前已經對外表示,由於晶圓代工廠報價上漲,加上產能吃緊,將會適當反映成本給予客戶,另外松翰也對外指出會與客戶協商成本上升問題。
法人預期,在MCU價格有望提升情況下,盛群、新唐、松翰及凌通等MCU供應鏈營運皆有望因此雨露均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