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4/06/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致新股東會報喜 H2旺季可期

通過董事補選及配發14元現金股利,今年獲利有望超越去年
台北報導
 電源管理晶片(PMIC)大廠致新(8081)13日召開股東會,順利通過董事補選及配發14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吳錦川指出,下半年傳統旺季可期,將優於上半年,今年有望超越去年獲利;他分析,進入AI世代,耗電量提升有利於PMIC使用需求,預估今年仍有5~10%之成長、並優於全球平均水準;致新配合市場的應用需求,持續開拓產品線之廣度及深度。
 致新股東會通過配發14元現金股利,另外並補選一名董事。歷年皆呈現高配息,本次也不例外,配發率高達80.8%。
 致新5月合併營收6.99億元,年、月分別減少0.98%及0.06%;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33.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74%;展望第二季,合併營收維持季增5~10%區間,運動賽事推升TV應用可期。
 吳錦川表示,下半年傳統旺季即將來臨、優於上半年,他分析,今年將恢復過往上下半年營收分布45比55之正常季節性水準。
 吳錦川指出,致新往新領域持續拓展,如散熱馬達風扇驅動IC,瞄準規模龐大之市場投入,加強重心在新產品的推廣。不過他也透露,必須與現有供應商競爭市場,產品做出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做就一定沒有希望。
 儘管DDR5 PMIC滲透率持續增加,但較預期進度緩慢,吳錦川分析,主要是三大記憶體廠產能受HBM(高頻寬記憶體)排擠,現在一部分又被LPDDR分食,他強調,生意並沒有受到影響,DDR4也持續在出貨。
 用電量越多、生意就越好,AI帶動算力、功耗提升,電源管理市場大餅依舊不看淡,隨著國際大廠TI(德州儀器)已不再進行殺價競爭,供需秩序逐步達到平衡狀態,吳錦川更透露,競爭對手大肆擴廠,已受到投資人放大檢視,進一步推動供需趨於健康。
 是否採用陸系代工廠,吳錦川分析,PMIC以BCD(Bipolar-CMOS-DMOS)製程打造,目前多是8吋晶圓為主,他大讚,晶圓代工龍頭依舊是最強、最穩,與之有密切的合作關係,陸系代工廠儘管價格便宜,但良率低、面積大,因此不見得會划算。

新聞日期:2024/04/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德儀喊復甦 台類比IC歡呼

暗示客戶庫存有望見底...展望優於市場預期
台北報導
 類比IC巨頭德州儀器公布第一季季報,全線業務下滑,然財報仍優於市場預期,並暗示客戶庫存有望見底;展望第二季,消費性電子及通訊領域可望復甦,工業方面也有部分廠商已落底。庫存水位改善、價格趨穩等有利因素,帶動今年PMIC產業溫和復甦,台灣類比晶片公司致新、茂達、矽力等將迎成長契機。
 德儀首季營收落於財測上緣,達36.61億美元,季減10%、年減16%,全線業務均呈現衰退;儘管市場預估本季庫存天數持續增加,毛利率受經濟規模降低、工廠負載降低等影響,但展望優於市場預期,並開始收到美國晶片法案現金補助,客戶也陸續恢復採購。
 德儀24日在基本面助攻下,早盤一度上漲5.9%。財務長利薩蒂(Rafael Lizardi)表示,去年第四季德儀旗下工業用半導體的所有終端市場營收全面萎縮,但上季已有部分終端市場營收回升,可見部分客戶庫存已經消化完,未來需求可望恢復成長。
 近期台系PMIC業者反應,整體庫存改善,已恢復至五年歷史平均水準;加上德儀產能擴充動作趨緩,價格戰暫告段落,ADI亦於第一季調漲部分價格。法人指出,供給持穩、靜待需求回升,關注接連兩季之價格走勢,下半年將是PMIC溫和復甦之關鍵。
 未來,類比IC成長關鍵將來自技術升級和AI新應用。法人強調,類比IC產業有多項成長利多,強化長期需求,其中包括車用、5G、WiFi-7、數據中心及DDR 5等技術,推升類比IC價值提升,使用量也將顯著成長。
 法人分析,汽車電動化將使電源管理需求提升,單輛汽車專門用途的類比IC,預估將從2021年的106美元增至2027年的176美元;5G、WiFi-7電源管理IC,在射頻元件及射頻模組應用都會有數量上的成長,以WiFi-7升級為例,使用量將較WiFi-6成長2倍。
 PMIC也將擔任數據中心要角,AI伺服器使用的GPU關鍵PMIC將為一般用途GPU的四倍以上;記憶體DDR5雙列直插式記憶體模組(DIMM)使用的PMIC均價較傳統主機板上DDR 4的PMIC高出5成至1倍。眾多需求,皆帶動產業質量增長,為類比IC市場的持續成長與創新奠定基礎。

新聞日期:2023/02/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致新去年EPS 22.46元

台北報導

 電源管理IC廠致新(8081)公告去年營運成果,全年獲利創下歷史次高水準,並賺進超過兩個股本。致新總經理吳錦川認為,目前庫存水位高峰已經過去,今年第一季仍會持續去化庫存,預期今年仍可望會出現季節性需求。法人認為,下半年傳統旺季到來,致新營運有望跟著同步回升。
 致新公告去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單季合併營收為17.13億元、季減4.2%,不過由於提列庫存跌價損失約2億元,因此讓毛利率季減9個百分點至35%,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1.52億元、季減65.8%,每股稅後純益1.77元。
 累計致新去年全年合併營收為84.20億元、年減10.6%,平均毛利率大約為44%、年減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達19.26億元,雖然相較2021年減少11.7%,但仍舊創下歷史次高水準,同時也賺進超過兩個股本,每股稅後純益22.46元。
 由於消費性市場需求大減,使整體供應鏈庫存水位全數大增,並進入庫存調整期,致新也同步受到衝擊。吳錦川指出,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庫存天數大約180天,相較第三季底的194天下降,雖然後續還會持續提列跌價損失,不過預期庫存水位最高峰及提列跌價損失幅度已經不會高過去年第四季。
 至於市況表現,吳錦川表示,目前沒有辦法預期市場需求何時會恢復正常,只要市場需求回溫,最下游的品牌廠庫存開始明顯重啟拉貨,身為上游的IC設計廠致新自然可望同步受惠,當前粗估今年可望有季節性需求。
 致新公告2023年1月合併營收5.60億元、月成長0.9%,受到工作天數較少及供應鏈庫存調整影響。法人指出,目前筆電供應鏈仍在持續去化庫存,不過高階市場率先出現需求回溫,預期進入下半年後,市場需求有機會回溫,致新營運亦有望同步回到成長軌道之上。

新聞日期:2022/02/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致新大賺2.5個股本 今年業績再拚高

台北報導
 電源管理IC廠致新(8081)2021年順利搭上電源管理IC供不應求商機,一口氣賺進超過2.5個股本並改寫歷史新高。進入2022年,法人看好,電源管理IC市場續旺帶動下,致新第一季可望力拚改寫單季次高,全年營運將可望再度改寫新高水準。
 致新14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告2021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當中第四季合併營收為23.34億元,雖然相較第三季減少7.3%,不過仍舊繳出單季歷史次高的好成績,毛利率達51%、季減一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達5.82億元、季減14.0%,同步創下單季次高,每股淨利6.79元。
 累計2021年全年合併營收達94.15億元,相較2020年明顯成長27.1%,平均毛利率為48%、年成長10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21.82億元,與2020年相比大幅成長107.9%,每股淨利25.45元。
 對於2022年營運展望,法人預期,電源管理IC供不應求,預期單季合併營收將可望維持在2021年第四季的高檔水準,並有望挑戰單季歷史次高。

新聞日期:2021/09/2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缺貨難解 電源管理IC廠吃補

台北報導

半導體製造供應鏈產能吃緊,連帶影響到電源管理IC市場,IDM大廠東芝(Toshiba)也示警電源管理IC缺貨情況將至少再延續一年。法人看好,類比科(3438)、茂達(6138)、矽力-KY(6415)及致新(8081)等電源管理IC廠訂單將一路暢旺到2022年,營運亦有機會持續創高。
先前東芝曾對外發出警訊,電源管理IC供給將持續吃緊,且狀況恐將延續到2022年下半年,屆時將可能影響車用、消費性及工控等市場,由於無法準時向客戶交貨,東芝將會有效調配產能,滿足客戶需求。
據了解,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效應下,使0.18微米、0.35微米等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全面滿載,讓電源管理IC供給從2021年初就開始缺貨至今,另外又有IDM大廠受馬來西亞疫情影響產能供給,使電源管理IC缺貨將延續到2022年。
法人指出,電源管理IC缺貨情況從年初延續至今,且受惠於缺貨效應,電源管理IC廠持續調漲產品報價,目前已知漲幅至少有兩成以上水準,且在電源管理IC將缺貨至2022年情況下,預期類比科、茂達、矽力-KY及致新等電源管理IC廠後續營運將可望逐季創高到2022年。
事實上,在未來8K高畫質影像、自駕車、5G及人工智慧(AI)等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帶動下,使電源管理IC需求不斷成長,且產品規格也不斷上攀,且在電動車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之際,將讓電源管理IC用量再呈現倍數成長,因此各大IDM廠及晶圓代工廠都開始不斷擴增電源管理IC產能,電源管理IC廠也正快馬加鞭布局搶攻這塊市場大餅。
其中,致新及其子公司類比科在電源管理IC市場持續擴大在面板及顯示器等布局,且同步在PC及筆電市場亦有亮眼成績,隨著致新2022年產能有望再度成長,代表營運仍可望再創新高。
另外,茂達在電源管理IC市場已經搶進英特爾最新平台,並打入主板上的各式電源管理IC供應鏈,使下半年接單全面滿載,且訂單能見度可望放眼到2022年。法人看好,茂達下半年營運將有機會逐季成長,推動全年業績再拚歷史新高。

新聞日期:2020/04/06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電視需求升溫 致新出貨量看增

台北報導

類比IC廠致新(8081)受惠於中國目前正在全力拚復工,系統廠加大拉貨力道。法人看好宅經濟成為時下最熱門話題,網路影音串流商機竄升推動下,電視需求升溫,致新也有機會搭上這波熱潮、推動相關電源管理IC出貨旺。
致新2019年營運在去美化效應,加上認列類比科業績下,推動全年合併營收年成長27%至56.73億元,改寫歷史新高表現,毛利率36.1%、年增4.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7.50億元,相較2018年成長58.20%,每股淨利8.74元。
由於致新在2019年繳出亮眼成績單,因此公司在股利政策上也不手軟,預計每股將配發7.5元現金股利,配發率約86%。
展望致新後續營運狀況,法人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擴散至全球,許多國家紛紛祭出封城令,希望能藉此緩和疫情傳播,就算沒有封城令的地區,大多數民眾也選擇待在家中,避免被傳染,因此衍生出許多宅經濟需求。
宅經濟需求升溫,因此讓電玩、網路影片等市場規模持續看增,由於這兩大領域都需螢幕才能進行,使近期螢幕及電視等需求提升。法人指出,致新在面板電源管理IC市場布局深厚,舉凡中國及台灣等面板廠,皆有所布局,因此在宅經濟升溫帶動下,出貨量將同步看增。
此外,由於國際IDM大廠德州儀器(TI)將代理權收回,因此後續有機會在去美化效應下,推動台系類比IC供應鏈大啖中國客戶訂單,致新業績可望因此更上一層樓。

新聞日期:2019/12/3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去TI化效應 茂達矽力致新迎轉單

已進入產品驗證,可望在2020上半年量產出貨

台北報導
德州儀器(TI)宣布自2020年底前取消IC通路商大聯大、文曄代理權後,擔心未來交期更長及斷貨問題恐怕加劇,因此ODM廠正全面啟動「去TI化」,法人指出,目前茂達(6138)、矽力-KY(6415)及致新(8081)等IC設計廠皆已經開始進入產品驗證,最快可望在2020年上半年開始量產出貨,取代德州儀器部分零組件供貨。
德州儀器先前宣布將把亞洲IC通路代理商大聯大、文曄的代理權收回,轉向直接向客戶供貨,由於大聯大已經與德州儀器合作近40年,因此消息傳出後,不僅讓通路商錯愕,更讓ODM廠震驚。
在德州儀器分手大聯大及文曄消息傳出後,ODM廠為了確保未來零組件供貨無虞,已經啟動了「去TI化」,因此除了部分外商入選新晶片供應鏈之外,取代德州儀器的IC設計廠莫屬茂達、矽力-KY及致新等類比IC廠商。
供應鏈指出,當前ODM廠已經選定茂達、矽力-KY及致新等類比IC廠分別就脈衝寬度調變(PWM)、電源管理IC(PMIC)、線性穩壓器(Linear regulator)等產品進入2020年新產品認證,且過去難以取得訂單的電源開關(Switch)現在也希望各家廠商送樣認證。
據了解,德州儀器屬於IDM廠,因此製造、封裝及測試都一手包辦,在產能供給有限情況下,交期本來就比IC設計廠較久。供應鏈指出,由於德州儀器交期長,在台灣IC設計廠產品效能不輸德州儀器狀況下,自然會選擇交期短、價格相對低的台灣IC設計廠供應鏈。
法人指出,國內類比IC廠的技術實力目前在全球各大廠商當中僅次於歐美,且遠勝於陸廠,部分產品更與歐美大廠齊名,近年來由於5G、物聯網、車用電子及人工智慧(AI)等新應用爆發,使歐美IDM大廠產能供給遠不及市場需求,因此讓台灣IC設計廠在先前缺貨風暴中搶下不少訂單,也讓全球更認識茂達、致新等廠商實力。
茂達2019年前11月合併營收達41.24億元,改寫歷史同期次高。
法人看好,茂達在獲得ODM廠的2020年新機種訂單後,2020年業績將可望更上一層樓,再創新高可期。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