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1/10/1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宣布赴日設廠 攻22、28奈米

明年將建特殊製程12吋晶圓廠,拚2024量產台北報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14日正式宣布,台積電將會在日本興建特殊製程12吋晶圓廠,提供22奈米及28奈米製程產能,並可望獲得日本政府及日本客戶支持。預估該廠將在2022年開始興建,2024年底進入量產階段,可擴大台積電的全球布局。魏哲家強調,台積電全球據點擴展決策奠基於客戶需求、商業機會、營運效率和成本考量等因素。在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後,台積電宣布有意在日本建立一座特殊製程晶圓廠,此計畫尚待董事會批准。同時,台積電已收到來自客戶和日本政府對此計畫的強力承諾支持。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表示,台積電雖然計畫赴日本設廠,但包括投資金額、產能規模、合作對象等細節,要等到董事會討論通過後才會對外揭露。再者,台積電以往海外投資建廠是以100%獨資為主,包括美國及中國的投資都是獨資,但並不排除有其它的投資方式,例如與重要客戶合資建廠會是個案(case by case)考量。日媒先前報導,台積電將與索尼(Sony)等日企合作,在日本熊本縣投資設立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約達8,000億日圓,而日本政府最高可能補助總投資金額的一半。亦有報導指出,日本豐田汽車及車電大廠Denso也可能加入成為新廠投資者。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在日本投資的晶圓廠,將採用22奈米及28奈米技術進行晶圓製造。預計於2022年開始建造,並於2024年底量產,更多相關細節將在董事會核准後提供。台積電相信,擴大全球製造足跡將能夠滿足客戶需求、接觸全球人才、從投資中獲取適當的報酬、並為股東帶來長期的獲利增長。不過,日本方面對於台積電赴日投資設廠有不同意見,因為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對外國企業給予如此高額補助,而且台積電與日本企業共同合資興建的28奈米特殊製程的投資計畫,與原本設定補助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晶圓廠投資計畫有落差,如何說服日本國民將是新上任日本內閣的另一重要課題。
新聞日期:2021/10/1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打臉外資! 台積3奈米 明年H2如期量產

今年資本支出維持300億美元不變,2奈米計畫於2025年推出台北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預期,今年資本支出300億美元、3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的計畫不變。近期外資預期台積電3奈米先進製程推進延宕,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重申,3奈米在明年下半年量產時程不變,2奈米將在2025年推出。半導體潛在需求提升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投入年度資本支出是基於對未來數年成長的預期所規劃。在5G和HPC相關應用的產業大趨勢下,「我們正在見證半導體潛在需求的結構性提升現象」。為了支持客戶成長,同時為了滿足未來幾年對先進製程和特殊製程需求不斷提升,台積電今年300億美元資本支出預算維持不變。魏哲家表示,台積電3奈米製程仍然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提供客戶最成熟的技術、最好的效能及最佳的成本。台積電3奈米推度符合預期,已開發完整平台支援高效能運算(HPC)及智慧型手機應用。台積電持續觀察到3奈米製程節點有許多客戶參與,相較於5奈米世代,預期首年會有更多新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out)。祭出加強版N3E製程台積電重申,3奈米今年進行試產,並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2023年第一季將會看到明顯營收貢獻。台積電也會推出加強版N3E製程為3奈米延伸,N3E將會在3奈米量產一年後進入生產階段。魏哲家表示,憑藉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強勁的客戶需求,有信心3奈米家族將成為台積電大規模且長期需求的製程技術。對於韓國三星及美國英特爾在先進製程擴大投資,台積電仍維持每二年推進一個製程節點世代的進度。魏哲家表示,2奈米可能採用環繞閘極(GAA)電晶體架構,研發進度持續進行,預計會在2025年推出,不論在晶片密度或是運算效能等,有信心台積電2奈米屆時會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技術。維持策略性定價雖然市場對於台積電龐大投資計畫,認為可能造成獲利成長趨緩,但魏哲家表示,包括先進製程的複雜度提升、成熟製程的投資增加、全球生產據點擴展、原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台積電面臨生產成本挑戰,所以會持續和客戶密切合作以支持客戶成長,台積電定價將維持其策略性而非機會主義,以反映創造出來的價值。由於全部製程客戶都要求台積電擴產支援足夠產能,為了能確認真正需求可以獲得產能,所以決定漲價。魏哲家表示,儘管台積電肩負更大的投資計畫,但透過採取相關行動,能夠獲取適當的報酬進行投資以支持客戶成長,並為股東帶來長期的結構性獲利,50%以上的毛利率是可達成的目標。半導體潛在需求提升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投入年度資本支出是基於對未來數年成長的預期所規劃。在5G和HPC相關應用的產業大趨勢下,「我們正在見證半導體潛在需求的結構性提升現象」。為了支持客戶成長,同時為了滿足未來幾年對先進製程和特殊製程需求不斷提升,台積電今年300億美元資本支出預算維持不變。魏哲家表示,台積電3奈米製程仍然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提供客戶最成熟的技術、最好的效能及最佳的成本。台積電3奈米推度符合預期,已開發完整平台支援高效能運算(HPC)及智慧型手機應用。台積電持續觀察到3奈米製程節點有許多客戶參與,相較於5奈米世代,預期首年會有更多新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out)。祭出加強版N3E製程台積電重申,3奈米今年進行試產,並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2023年第一季將會看到明顯營收貢獻。台積電也會推出加強版N3E製程為3奈米延伸,N3E將會在3奈米量產一年後進入生產階段。魏哲家表示,憑藉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強勁的客戶需求,有信心3奈米家族將成為台積電大規模且長期需求的製程技術。對於韓國三星及美國英特爾在先進製程擴大投資,台積電仍維持每二年推進一個製程節點世代的進度。魏哲家表示,2奈米可能採用環繞閘極(GAA)電晶體架構,研發進度持續進行,預計會在2025年推出,不論在晶片密度或是運算效能等,有信心台積電2奈米屆時會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技術。維持策略性定價雖然市場對於台積電龐大投資計畫,認為可能造成獲利成長趨緩,但魏哲家表示,包括先進製程的複雜度提升、成熟製程的投資增加、全球生產據點擴展、原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台積電面臨生產成本挑戰,所以會持續和客戶密切合作以支持客戶成長,台積電定價將維持其策略性而非機會主義,以反映創造出來的價值。由於全部製程客戶都要求台積電擴產支援足夠產能,為了能確認真正需求可以獲得產能,所以決定漲價。魏哲家表示,儘管台積電肩負更大的投資計畫,但透過採取相關行動,能夠獲取適當的報酬進行投資以支持客戶成長,並為股東帶來長期的結構性獲利,50%以上的毛利率是可達成的目標。
新聞日期:2021/10/14

同欣電Q3登新高 Q4會更好

單季年增逾三成,達37.77億,受惠旺季效應帶動,全年業績拚創高涂志豪/台北報導CMOS影像感測器(CIS)封測廠同欣電(6271)公告9月合併營收13.14億元,第三季合併營收37.77億元,同創歷史新高,隨著智慧型手機進入零組件備貨旺季,加上車用CIS晶圓缺口快速補上,陶瓷基板及射頻模組等訂單動能維持穩定,法人預期同欣電第四季營收將續創新高,全年營收及獲利創高可期。由於安森美等車用CIS大廠的晶圓產能不足及自有生產鏈因疫情降載問題已獲解決,隨著晶圓缺口快速補上,同欣電公告9月合併營收月增7.8%達13.1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0%,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9.9%達37.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3%,續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累計前九個月合併營收103.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50.2%,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同欣電在2020年併購勝麗後,在車用電子應用領域展現強勁企圖心,受惠於車用LED照明陶瓷基板、車用微機電(MEMS)壓力感測器、車用CIS元件等訂單持續成長,上半年車用相關營收占比已逾四成。下半年雖然短期受到客戶營運降載影響,但隨著問題解決且車用晶片需求強勁,同欣電9月營收已見回升,並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四季旺季效應帶動下可望推升營收續創新高紀錄。展望後市,法人表示,隨著旺季到來,手機CIS封裝產能利用率將回升至逾七成的健康水準,而車用CIS封裝產能持續爆滿,需求遠大於產能供給,預期今年車用CIS相關業績將較去年成長三成以上。由於車用CIS大客戶如安森美、索尼、豪威(OmniVision)等都積極洽簽長約,同欣電明年車用CIS封裝利用率將維持全線滿載榮景,並同在產能吃緊情況下,客戶可望再度接受調漲價格。同欣電高頻無線通訊及射頻模組下半年接單回溫,光收發模組訂單受惠於資料中心擴大營運規模而轉強,至於衛星收發器及接收器則隨著低軌道衛星應用轉熱,相關訂單明顯轉強,法人看好明年低軌道衛星商機爆發,同欣電將直接受惠,為明年營運再添成長新動能。至於日前市場傳出CIS大廠豪威大砍明年晶圓代工投片量的消息,引發外界的擔憂,但豪威已經出面否認,並且表示會在明年持續追加晶圓代工投片量。法人表示,手機CIS需求確實相對車用等其他領域偏弱,但在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情況下,外傳豪威大砍5萬片月產能是假消息,無礙同欣電中長期營運動能。同欣電車用領域布局有成,明年將成為營運成長最大動能。
新聞日期:2021/10/1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Filogic系列 攻WiFi 6商機

台北報導IC設計龍頭聯發科宣布推出WiFi 6/6E無線連接平台Filogic系列的二款新產品,分別為Filogic 830系統單晶片(SoC)及Filogic 630無線網卡解決方案,以高整合度、高能效的設計,提供高性能且穩定流暢的網路連結,同時具備豐富的功能。聯發科表示,Filogic系列引領Wi-Fi 6/6E解決方案的新時代,具有高速度、低延遲、出色的電源效率,可滿足宅家防疫所推升的無線網路需求,搶搭相關商機。聯發科副總經理暨智慧聯通事業部總經理許皓鈞表示,聯發科Filogic系列無線連網平台具有超高速、低延遲和卓越的能效表現,可提供流暢穩定的無線連接體驗。最新推出的兩款晶片組為下一代高端寬頻、企業和零售WiFi解決方案提供最先進的功能。聯發科Filogic 830為高整合式設計的系統單晶片,以低功耗的12奈米製程打造,可應用於路由器、存取點和Mesh網狀網路系統,協助客戶打造差異化解決方案。Filogic 830整合四個主頻高達2GHz的Arm Cortex-A53核心,雙4x4 WiFi 6/6E連接速率可達6 Gbps,並擁有兩個2.5G乙太網路介面和串列週邊介面(SPI),可適用於遊戲、AR/VR等低延遲應用。聯發科Filogic 630為WiFi 6/6E的無線網卡(NIC)解決方案,支持雙頻雙發2x2 2.4GHz和3x3 5GHz、3x3 6GHz頻段,網路速率可達3Gbps。Filogic 630具有支援3T3R 5/6GHz系統的內部前端模組,相較2T2R外部前端模組解決方案,擁有更好的訊號覆蓋表現。
新聞日期:2021/10/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集邦:明年DRAM恐進入跌價週期

台北報導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隨著後續買方對DRAM的採購動能收斂,加上現貨價格領跌所帶動,第四季合約價反轉機會大,預估將下跌3~8%,結束僅三個季度的上漲週期。而在買賣雙方心理博弈之際,後續供給方的擴產策略,與需求端的成長力道,將成為影響2022年DRAM產業走勢最關鍵的因素,預期2022年全年的DRAM平均銷售單價(ASP)恐較今年衰退約15~20%。照目前進度看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2022年擴產規畫其實仍顯保守,預估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約17.9%,然而由於目前買方庫存水位已偏高,加上2022年需求位元成長率僅16.3%,低於供給端的成長速度,集邦預期2022年DRAM產業將由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由供給面來看,三星主要投片增幅落在仍有較大空間的P2L廠區,投片規模將有持續上修的可能。儘管目前增幅不大,主要靠先進製程的挹注,但仍將帶動三星明年供給位元成長率達19.6%。SK海力士最新的M16廠在今年加入生產後,明年總產能將持續擴大,並配合市場狀況動態做調整,配合1y奈米及1z奈米製程提升,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約17.7%。美光A3廠周邊新增的空間主要是輔助該廠往下一代製程做轉換時,避免有產能減損(wafer loss),因此明年總產能變化並不大,主要仰賴1z奈米及最新1α奈米帶來的位元增加,預計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為16.3%。至於南亞科及華邦電明年新廠還未有明顯產能開出,供給成長幅度十分有限。由需求面來看,DRAM消耗量占比最高的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筆電市場,明年生產或出貨量要出現大幅成長的難度大增。除此之外,各大產業持續受零組件缺料所苦,終端產品組裝受限將使相對身為長料的DRAM需求量下滑。集邦推估2022年DRAM需求端的位元成長率預估僅16.3%,將低於供給端成長的速度。集邦表示,2021年在採購端積極拉貨的情況下,對於DRAM原廠是出貨表現相當亮眼的一年,不過隨著第四季DRAM價格的反轉向下,延續至2022年上半年的跌幅仍有擴大可能,2022年全年的DRAM均價恐較今年衰退約15~20%,而原廠的出貨成長幅度預估也將落在相同區間,意即整體DRAM產業出貨的成長將受到報價下滑所抵銷,故2022年DRAM產值約略與今年持平。
新聞日期:2021/10/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9月、Q3業績創紀錄 聯發科 全年拚賺6股本

前三季比去年大幅成長六成台北報導聯發科9月合併營收達479.06億元、月成長11.9%,改寫單月歷史新高,帶動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4.3%至1,310.74億元,同步創下新高水準,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更達到3,647.61億元,相較去年大幅成長61.6%。法人指出,聯發科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4,500億元關卡,年成長幅度有機會超越45%,且全年獲利將挑戰賺進六個股本,且第四季聯發科可望推出新一代5G手機晶片天璣2000,並開始投片量產,將成為明年的新成長動能。聯發科9月合併營收479.0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5%,寫下單月、單季及前三季合併營收同步改寫新高水準。根據聯發科先前在法說會中釋出的財測,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8:1計算,單季合併營收將落在1,257~1,319億元、季成長0~5%,本次單季合併營收成功觸及財測高標。針對今年前三季營收成長動能,聯發科指出,主要為智慧型手機、物聯網與電視晶片等產品線同步成長帶動。法人表示,由於先前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造成的晶片供給短缺,使掌握大量產能的聯發科成為客戶首選,因此帶動聯發科9月及前三季營收都繳出亮眼成績。對於後續展望,法人認為,由於聯發科4G/5G手機晶片產品線將進入庫存調整及新舊產品交替期,因此預期第四季合併營收將會低於第三季水準,且可能出現季減雙位數表現。不過從全年營收角度來看,法人圈依舊看好,聯發科全年合併營收有望達到先前公司所釋出的年成長45%以上。
新聞日期:2021/10/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新高!台積9月營收逾1,526億

Q3表現季增超過一成,同締新猷;前九月已破兆元,歷來最猛台北報導台積電公告9月合併營收達1,526.85億元,帶動第三季合併營收季成長11.4%至4,146.70億元,接近財測高標,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達1兆1,492.26億元、年成長17.5%,不僅較去年提前一個月突破兆元關卡,單月、單季及前三季合併營收也都寫下歷史新高。法人看好,台積電第四季合併營收在先進及成熟製程產能續旺帶動下,再度呈個位數成長,代表全年合併營收將繳出年成長雙位數,並改寫新高表現。台積電9月合併營收達1,526.85億元、月成長11.1%,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9.7%,帶動第三季合併營收達4,146.70億元、季成長11.4%,除落在原先財測區間,也接近財測高標。法人指出,台積電全面受惠蘋果、超微、聯發科等各大客戶投片動能強勁,使先進製程、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且目前蘋果仍持續針對A15應用處理器、Arm架構M1X及M2處理器投片量產,使9月及第三季營收都繳出亮眼成績單。根據台積電先前在法說會中釋出的財測,預期第三季美元營收介於146~149億美元之間,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7.9元假設下,單季合併營收介於4,073.4~4,157.1億元,較上季成長9.5~11.7%,平均毛利率介於49.5~51.5%,營業利益率介於38.5~40.5%之間。法人看好,台積電第三季獲利有望同步改寫歷史新高水準。不僅如此,由於蘋果在5奈米投片量產的A15、M1X及M2等處理器出貨將逐月成長到年底,另外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都呈現滿載水準。因此法人預期,台積電第四季營收將有望再度繳出季增個位數水準,代表業績可再締新猷,全年營收成長雙位數可期。台積電預計10月14日舉行季度法說會,屆時將公告第三季完整財報及第四季營運展望。此外,世界先進同步公告9月合併營收達41.71億元、月成長3.5%,再度改寫單月歷史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18.78億元、季成長17.0%,同創新高表現。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年增27.9%至312.14億元。
新聞日期:2021/10/0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頎邦寫單季紀錄 訂單旺到年底

台北報導面板驅動IC封測廠頎邦(6147)7日公告9月合併營收達23.38億元,推動第三季合併營收季成長1.9%至71.06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指出,近期驅動IC市場雜音頻傳,不過在OLED、車用及平板電腦等需求帶動下,訂單表現可望旺到年底,且高畫質趨勢不變情況下,2022年營運可望更上一層樓。頎邦公告9月合併營收達23.38億元、年成長16.5%,帶動第三季合併營收達71.06億元、季成長1.9%,改寫單季歷史新高。累計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04.96億元、年增27.2%,創歷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頎邦第三季受惠於順利向客戶調漲報價,加上產能利用率仍維持在高檔水準,使頎邦9月及第三季營收表現同步繳出亮眼成績單。據了解,驅動IC市場目前呈現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降溫,不過中小尺寸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及車用等需求依舊保持在強勁水準,且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狀況仍尚未緩解,因此客戶擔憂後續驅動IC仍將呈現缺貨效應,因此提前備貨需求仍持續成長,使頎邦封測產能保持強勁動能。展望後續成長動能,法人指出,在OLED面板、車用及平板電腦需求持續暢旺帶動下,將可望讓頎邦2022年接單表現更上一層樓,使合併營收有機會在度改寫新高表現。事實上,觀察OLED面板隨著5G智慧手機帶動下,滲透率正逐步提升,目前已經開始逐步從旗艦機一路向下至中高階智慧手機市場,使OLED驅動IC市場需求量不斷攀升。另外,車用市場在搭載面板尺寸不斷加大情況下,讓驅動IC用量相較過去成長至少雙位數水準以上,且未來不論儀表板、中控面板都將導入車用螢幕,可望讓驅動IC用量呈現倍數成長。最後,在4K/8K高畫質需求推動下,讓驅動IC用量及規格不斷提升,成為帶動驅動IC市場不斷攀升的關鍵動能。
新聞日期:2021/10/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半導體大串聯 實踐永續製造

SEMI聯手經濟部及前瞻企業,鏈結產業供應鏈,推動綠色製程台北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與經濟部於10月6~8日共同舉行為期三天的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1)ESG暨永續製造高峰線上論壇,匯集經濟部、SEMI、高通、台積電、日月光、應用材料、台灣默克、微軟等合作單位與眾多前瞻企業,鏈結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與國際接軌,實踐產業永續競爭力。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SEMI多年來持續為半導體產業凝聚共識樹立成產業標準,確保關鍵核心技術的生產過程接軌國際趨勢與標準。例如2005年完成的SEMI S23標準,早已大量使用於半導體設備設計期間或工廠節能的參考依歸。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快速演進,SEMI攜手政府與產業先進共同探究創新有效的解決方案,推動台灣進入下一個ESG永續經營里程碑。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說明,隨著氣候變遷加劇,讓ESG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衡量指標,更是國際投資的重要依據。台灣高科技半導體產業更是積極響應ESG,經濟部與產業、學研單位團結攜手,從技術、法規與商業模式等全力推動,引領高科技產業發展同時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美國高通公司副總裁暨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嚴峻挑戰,做為全球領先的無線技術創新者及致力永續經營的國際企業,高通技術公司與矽品及高雄、台南10家中小企業供應商於2020年起,合作推動高通台灣永續合作計畫,樹立與全球供應鏈攜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典範。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表示,台積電在永續發展上關注綠色製造、建立責任供應鏈、打造多元包容職場、人才培育、以及弱勢關懷等五大焦點。身為晶圓製造服務商,在本業上積極節能減碳,落實綠色製造。根據工研院研究顯示,台積電在生產中每消耗1瓩(kWh),就幫助全世界省下了4瓩的能源,台積電在今年宣布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將持續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永續目標。日月光資深副總周光春說明,隨著各國環保意識抬頭,綠色製造已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使命,日月光也為落實永續理念不遺餘力。響應客戶要求,承諾將於2030年在特定專線廠區使用100%再生能源、實現碳中和並達成零廢棄,同時攜手供應鏈上下游夥伴,共同推動並發展綠色製程與循環經濟。
新聞日期:2021/10/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559億聯電Q3營收創新高

超越展望高標;第四季可望再迎漲價利多台北報導晶圓專工大廠聯電6日公告9月合併營收187.51億元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第三季合併營收559.07億元創下季度營收歷史新高,並超越業績展望高標。聯電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情況預期會延續到明年,第四季可望再度調漲價格,法人預期今年營收將逐季創下歷史新高,年度營收及獲利亦將續締新猷。■9月合併營收歷史次高聯電7月之後調漲晶圓出貨價格,晶圓廠產能滿載出貨,推升第三季業績成長優於預期,雖然9月工作天數較8月減少1天,但聯電9月合併營收僅月減0.2%達187.5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9.0%,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及歷年同期新高。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9.8%達559.0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6%,創下單季營收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539.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0%,改寫歷年同期歷史新高紀錄。■毛利率將提升至35%聯電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將季增1~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增加6%,平均毛利率將提升至35%,法人預估合併營收將介於545~550億元,而第三季營收衝高至559.07億元,已超越業績展望高標。■產能全線滿載到年底聯電產能全線滿載到年底,以目前在手訂單量能來看,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情況預期會延續到明年。其中,聯電8吋成熟製程受惠於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等訂單湧入下,產能滿載投片情況將延續到明年中。聯電12吋廠產能利用率同樣維持滿載,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及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射頻IC、微控制器(MCU)等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上半年。雖然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消費性及車用電子等生產鏈受到長短料影響,年底前出貨量能放緩,但晶圓代工產能仍然供不應求,法人預期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稅後獲利等將同步續創新高,第四季因再度調漲價格,營收及獲利仍有成長空間。由於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決定明年全面調漲晶圓代工價格,法人看好聯電的晶圓代工報價可望跟進續漲。聯電預期晶圓代工結構性需求短缺問題將持續到2023年,產能供不應求會延續到2022年之後,繼續支撐整體晶圓平均美元價格的上升。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