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3/07/17

IC 設計產業排名

2022年全球半導體Fabless主要廠商營收排名

2022年排名
公司名稱  2022年營收
(百萬美元)
1 高通(Qualcomm) 36,722
2  輝達(Nvidia) 24,503
3  博通(Broadcom Ltd.) 23,972 
4 超微半導體(AMD)  23,601
5  聯發科(MediaTek) 18,506
6  蘋果(Apple) 17,824
7  邁威爾(Marvell) 5,894
8 瑞昱半導體(Realtek) 3,774
9  聯詠科技(Novatek) 3,734
10

比特大陸(BitMain)

2,135

  
 資料來源:各公司、TechInsights,資策會MIC整理,2023年7月
 
  
 
 
2022年臺灣IC設計主要廠商
 2022年排名 公司名稱2022年營收
單位:新臺幣/億元 
 1 聯發科  5,488
 2 瑞 昱  1,118
 3 聯 詠  1,100
 4 群 聯  603
 5 奇 景  358
 6 慧 榮  282
 7 瑞 鼎  228
 8 天    鈺  197
 9 矽 創  180
 10 晶 豪  162
 
註:各公司,MIC 整理,2023年6月

 

新聞日期:2023/07/17

IC 封測產業排名

2022年全球專業封測廠商營收排名

臺灣全球第一

2022年排名司名稱  2022年營收
(百萬美元)
1

日月光控股(ASE)

12,244

2 Amkor

7,091

3

長電科技(JCET)

5,011

4

通富微電(TFMC)

3,181

5 力成科技(PTI)

2,811

6 華天科技(HUATIAN)

1,767

7 京元電子(KYEC) 1,232
8 頎邦科技(Chipbond) 804
9  茂科技(ChipMOS) 788
10  Hana Micron 692
                                                                                                      資料來源:各公司,資策會MIC整理,2023年7月

 

 

2022年臺灣IC封測主要廠商

2022年排名 公司名稱 2022年營收
單位:新臺幣/億元 
1

日月光投控 

 3,656
2

力成科技

839
3

京元電子

368
4

頎邦科技

240
5

南茂科技

235
6

矽     格

187
7

華泰電子

155
8

欣     銓

145
9

福懋科

104
10

華東

95
 

                                                                                                        備註:日月光控股僅計入封測營收

                                                                                                        資料來源:各公司,MIC整理,2023年6月

新聞日期:2023/07/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大啖AI訂單 矽智財族群股舞

台北報導
AI浪潮延續,矽智財族群表現整齊,比價效應競演。繼世芯-KY(3661)攻上2,000元整數關卡之後,14日創意(3443)股價亦續創歷史新高,智原(3035)更強勢漲停,距前波高點331元近在咫尺。法人指出,矽智財族群挾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優勢,提供晶片周邊支援,與晶圓代工廠相互配合下,大啖國際AI軍備競賽訂單。
全球AI供應鏈的核心環節在於運算晶片,此部分掌握於美系業者手中,如Nvidia、Intel及AMD。但台灣半導體業卻扮演周邊支援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晶圓代工環節,主要拜台積電以先進製程所賜,高速運算製程結構多為10奈米以下,未來也將持續導入台積電3奈米製程。
 而為了簡化開發晶片流程及順利取得晶圓代工產能,便催生IP矽智財商機的誕生,隨著近幾年台灣晶圓代工的壯大,也帶動台廠IP公司迎來業績飛漲的甜蜜週期。
綜觀全球半導體景氣週期逆風的2023年,矽智財業者仍持續繳出年成長的亮眼成績,其中世芯第二季營收持續寫下歷史新高。台積電子公司創意,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5.87億元,季增0.9%、年增22.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31.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6%,也創下歷史新高成績。
兩者股價在近期也持續寫歷史新高,其中世芯更率先突破2000元關卡,挑戰股王地位。截至14日收盤,9檔千金股當中,矽智財族群便涵蓋了4檔,其中包括世芯、創意、力旺(3529)和M31(6643),正式宣告台股AI時代的到來。
而與成熟製程有關的智原,在歷經上半年的沉淺之後,也悄悄的啟動落後補漲,主要來自第二季最壞情況已過,智原第二季合併營收29.17億元,較上季衰退10.5%,邁入第三季營運即將漸入佳境,智原穩定的雙業務,包含IP與ASIC設計服務模式,將帶動明後年營收與獲利持續向上,股價近期表現強勢,距離前波高點331.5元僅一步之遙。
法人指出,第二季應是半導體行業景氣谷底,目前復甦力道之能見度仍有限,但下半年可逐步獲得改善。台灣為全球晶圓代工重鎮,半導體供應鏈也扮演舉足輕重腳色,矽智財廠商將隨製程演進一同成長。

新聞日期:2023/07/1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鴻海TMH傳聯手 赴印度設半導體廠

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引述消息報導,鴻海近日已和台積電及日本半導體業者TMH Group洽談合作,可望建立合資企業赴印度設廠。
 內情人士透露,鴻海與印度半導體業者Vedanta Group的合作關係已在上周結束,近來正積極物色新的合作對象。鴻海與台積電、TMH之間的協商已進行多時,近日可望確定在印度生產先進及傳統晶片的合作細節。消息人士指出,鴻海打算透過合資企業在印度建立4到5條生產線,不過鴻海、台積電、TMH皆未回應傳聞。
 印度政府為提升印度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在2021年底宣布規模100億美元的「印度半導體任務」(ISM)補助計畫。中央政府將透過這項計畫,對有意在印度設廠的業者提供資本支出50%的補助,而地方政府也打算提供資本支出15%至25%的補助,也就是說赴印度設廠的半導體業者最多可望獲得75%補助。
 然而,這項補助計畫的申請門檻是必須與1家半導體製造技術開發商合作,鴻海先前與Vedanta建立的合資企業曾打算邀請意法半導體(STMicro)或格芯(GlobalFoundries)做為技術合作夥伴,無奈協商一波三折,最終導致鴻海退出Vedanta合資企業。
 鴻海近日透露,公司正預備向印度政府提出「印度半導體任務」的補助申請,鴻海表示「我們歡迎來自印度國內外各類型投資者參與,希望這些投資者和鴻海一樣能協助印度半導體競爭力更上一層樓,也能為鴻海的世界級供應鏈管理及製造實力加分。」
 目前全球晶片產量超過50%由台積電代工,去年台積電12吋晶圓出貨量達到1,530萬片,高於前年的1,420萬片,推動去年營收成長33.5%至758.8億美元。台積電今年12吋晶圓出貨量預計增至1,700萬片。

新聞日期:2023/07/14

半導體產業排名

2022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

 

2022年排名公司名稱類型 

2021年營收
(百萬美元) 

2022年營收
(百萬美元) 
成長率 (%) 
1 三星(Samsung) IDM

82,019

77,097 -6%
2  台積電(TSMC) Foundry 56,840 75,851 33%
3 英特爾(Intel) IDM 76,742 61,534 -20%
4 高通(Qualcomm) Fabless 29,333 36,722 25%
5 SK海力士(SK Hynix) IDM 37,433 29,922 -7%
6 博通(Broadcom Inc.)  Fabless 21,026 26,333 27%
7 美光(Micron) IDM 30,016 25,637 -15%
8 輝達(Nvidia) Fabless 23,168 24,503 6%
9 超微半導體(AMD) Fabless 16,434 23,601 44%
10 德州儀器(TI) IDM 17,315 18,993 10%
11 聯發科(MediaTek) Fabless 17,667 18,506 5%
12 蘋果(Apple)  Fabless 14,778 17,824 21%
13 意法半導體(ST) IDM 12,761 16,128 26%
14 英飛凌(Infineon) IDM 13,685 15,776 15%
15 恩智浦(NXP) IDM 10,843 12,954 19%
16 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  IDM 8,560 12,388 45%
17 瑞薩(Renesas) IDM 8,896 11,318 27%
18 鎧俠(Kioxia)  IDM 12,528 10,595 -15%
19 索尼(SONY)  IDM 9,574 9,858 3%
20 聯電(UMC) Foundry 7,627 9,362 23%
21 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 IDM 6,740 8,327 24%
22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Foundry 6,585 8,108 23%
23 威騰(Western Digital)  IDM 9,705 8,022 -17%
24 微芯科技(Microchip) IDM 6,314 7,883 25%
25 中芯國際(SMIC) Foundry 5,443 7,273  34%
 
 資料來源:各公司、TechInsights,資策會MIC整理,2023年7月

 

 

 

2022年臺灣IC產業主要廠商 ​

2022年排名 公司名稱產業別/產品別2021年營收
(單位:新臺幣億元) 
2022年營收
(單位:新臺幣億元)  
 成長率%
1 台積電 晶圓代工 15,874 22,638 42.6%
2 聯發科 IC設計業 4,934 5,488 11.2%
3 日月光投控 IC封測業 3,277 3,656 11.6%
4 聯    電  晶圓代工 2,130 2,787 30.8%
5 瑞 昱 IC設計業 1,055 1,118 6.0%
6 聯 詠 IC設計業 1,354 1,100 -18.8%
7 力成科技  IC封測業 838 839 0.1%
8 力積電 (原力晶) 晶圓代工 656 760 15.9%
9 南亞科 記憶體 856 569 -33.5%
10  華邦電* 記憶體 581 522 -10.2%
以上加總  31,555 39,477 25.1%

備註:日月光控股僅計入封測營收、華邦電僅計入記憶體事業營收

資料來源:各公司,MIC整理,2023年6月

新聞日期:2023/07/1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世芯戰2,000關 搶IP一哥寶座

AI大發功
台北報導
 矽智財IP廠商世芯-KY股價挾AI題材,盤中一度攻上2,050元新高,尾盤因獲利回吐賣壓出籠,終場以1,950元作收,上揚3.72%,創史上收盤新高,蓄勢挑戰二千元俱樂部,近逼IP一哥力旺2,110元價位。世芯6月合併營收26.10億元,月減4.1%,年增147.0%,惟第二季合併營收達79.40億元,季增38.8%,年增166.9%,受惠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7奈米AI ASIC需求暢旺,法人估計,強勁的AI/HPC應用需求,以及客戶持續穩健開案,將驅動下半年營收持續成長。
 世芯營收持續堆疊,第二季除北美大客戶晶片持續量產外,亦有NRE之認列,繳出季月雙增之好成績,更創下掛牌以來最旺之季度營收。助世芯股價持續強勢,13日盤中更寫下2,050元之歷史新高,一度突破兩千元關卡。
 世芯逐步將重心轉往北美市場發展,在中國大陸會專注在不涉敏感科技的專案。整體而言,中國設計需求仍強勁,雖然美國新一輪禁令致使大陸設計活動放緩,不過第二季有回溫跡象。
 世芯在取捨研究開發資源在北美、中國間的分配,決定支援既有客戶,並專注較不敏感車用應用,其餘便轉往專注在北美,北美大客戶AI晶片需求續增,未受整體資料中心放緩影響,量產營收持續增加,製程節點也持續往5奈米推進,成長主要來自HPC、車用應用。
 法人認為,世芯雲端客戶除了固有的訂單之外,在北美HYPERSCALER(超大規模雲端服務)的公司都有掌握到新案,如Microsoft、Google、Meta等皆有奪得。儘管部分訂單也面臨景氣逆風,但持續往先進製程走,部分7奈米案件往5奈米迭代,有助ASP的提升,另外3奈米NRE將會在2024年貢獻,公司對明年展望持續樂觀。
 至於世芯之私募案,由緯創(3231)及私募基金ACHG Limited,以每股1,448元、總金額共計19.98億元認購,已於10日收足股款。緯創希望透過私募入股,達成業務上的互補,未來雙方也會攜手朝向高效能運算、AI、車用三大領域合作。

新聞日期:2023/07/1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DRAM供需 Q4趨平衡

台北報導
 南亞科(2408)10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李培瑛指出,DRAM市場在第二季已見築底,下半年手機、電視需求將逐步改善,DRAM供需狀況有望趨於平衡。
展望第三季,李培瑛表示,產業市況在第二季已築底,2023下半年有機會需求逐步改善,供需狀況有望在第四季趨於平衡,但仍需觀察大陸內需市場、美國雲端市場及全球經濟景氣的復甦力道。
就產品類別而言,伺服器部分,AI伺服器激勵雲端需求,但企業IT支出仍保守,美國雲端業者復甦力道將是觀察重點。
在手機部分,下半年新機上市,平均DRAM搭載量增加,中國大陸區手機銷售復甦力道,將是指標之一。
在PC部分,由於庫存逐步修正回到正常水準,下半年出貨可望優於上半年。消費型電子終端產品如電視、IP CAM、網通、工控及車用需求相對健康,下半年消費型電子產品有機會逐漸開始回溫。
南亞科技第二代的10奈米級製程前導產品與第三代的10奈米級製程測試產品,均依照原先進度試產中。
該公司因應市況變化,2023年資本支出預計由原先的185億元調降至150億元,相較去年減少28%,其中,生產設備資本支出約占五成。但研發腳步不停歇,預計明年中推出16GB的DDR5上市。
南亞科同日公布自結合併財務報告,第二季營業收入為70.27億元,較上季增加9.4%。該公司第二季DRAM平均售價季減中個位數百分比,銷售量季增中十位數百分比,量增價減。
第二季營業毛損為7.88億元,毛利率為負11.2%,較上季減少2.6個百分點,主要是平均銷售單價降低。
營業淨損為31.85億元,營業利益率為負45.3%,較上季減少0.4個百分點,營業外收入12.64億元,稅後淨損為7.71億元,淨利率為負11.0%。
南亞科單季每股虧損0.25元(每股盈餘依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30.98億股計算)。截至6月30日,每股淨值55.72元。

新聞日期:2023/07/1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記憶體廠6月營收兩樣情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華邦電(2344)7日雙雙公告6月合併營收,旺宏6月營收21.4億元,月減6.2%;華邦電6月營收69.89億元,則較上個月增加13.86%。
 稍早南亞科已公告6月營收24.58億元,月增6.45%,年減53.05%,連續四個月成長,並創今年新高。
 法人認為,由三大記憶體廠商的營收數字顯示,記憶體的庫存正在逐漸去化中,終端需求也正在緩步提升。
 預期在伺服器新平台將帶動伺服器DRAM/Enterprise SSD拉貨回升、傳統消費性電子旺季帶動PC/手機拉貨回升、大廠仍將維持低稼動率,庫存金額將持續下降等三大因素帶動下,記憶體基本面將轉趨正向。
 旺宏6月營收21.4億元,較上月合併營收22.81億元,減少6.2%,較2022年同期合併營收39.12億元,減少45.3%。
 累計1月至6月合併營收為145.33億元,較2022年同期229.38億元,減少36.6%。
 華邦電則指出,華邦含新唐科技等子公司,6月份合併營收為69.89億元,較上個月增加13.86%,較去年同期減少21.50%,。
 累計1至6月合併營收為363.2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1.67%。

新聞日期:2023/07/1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全球半導體營收 觸底反彈

綜合外電報導
 過去一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打擊消費需求及企業支出,半導體產業陷入低迷的狀態,終於在近日出現轉機。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統計指出,今年5月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年減21.1%,是連續第11個月萎縮,但與4月相比增加1.7%。
 SIA資料顯示今年5月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月增1.7%至407億美元。SIA會長努佛(John Neuffer)表示:「儘管半導體市場與前一年相比依舊低迷,但今年5月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較前一個月增加,是連續第三個月締造月增幅,令外界期待半導體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復甦。」
 今年5月大陸、歐洲、亞太地區、日本及美洲等區域市場營收全面較4月成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多表現慘淡。今年5月只有歐洲半導體市場營收年增5.9%,其他區域市場營收皆顯著下滑,美洲市場營收年減22.6%,大陸市場營收年減29.5%。
 SIA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下滑10.3%,但明年可望恢復成長,估計明年全球市場營收成長11.9%。Citi Research分析師丹利(Christopher Danley)認為半導體市場營收及晶片價格已在近日恢復成長,但他仍謹慎看待產業前景,因為各家業者預計在今年夏天修正庫存,屆時可能調降全年財測。
 Evercore ISI分析師穆斯(C. J. Muse)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排除記憶體晶片可望達到4,200億美元。

新聞日期:2023/07/0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電6月營收190億 連5個月走揚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公布6月合併營收190.56億元,較上月成長1.48%,創下近5個月營收新高,第二季營收較上季成長3.85%,略優於先前預期。惟該公司先前指出,市場需求仍未明顯復甦,下半年產業情況尚待觀察,但中長期而言持續樂觀看待。
 聯電6月合併營收為190.56億元、月增1.48%,但較去年同期下滑23.24%,第二季合併營收為562.29億元,較首季成長3.85%,但年減21.87%,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105.0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8.43%。
 聯電指出,第二季因客戶持續庫存調整,晶圓出貨量與平均銷售價約與上季持平,市場法人認為,以該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實際營收表現,略優於之前展望看法。聯電先前預估,第二季毛利率估維持34~36%,以第一季毛利率35.46%來看,估計第二季毛利率大致和上季差異不大,單季合併營收較上季略為增長下,法人對第二季獲利維持正向期待。
 至於下半年市況,聯電指出,目前狀況不明朗,並沒有看到強勁復甦跡象,但該公司表示,以中長期來看,後市在5G、智聯網(AIoT)及電動車等大趨勢需求推動下,對半導體產業中長期成長動能持續樂觀看待。
 此外聯電表示,其中28奈米會有9成產能利用率,但比較不好的是8吋,由於8吋與其他代工廠的重疊度比較高,所以價格較敏感,而12吋接單約有8成以上都是特殊製程化,因此相對較佳。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半導體產業這一波的庫存調整及產業修正,目前看來明顯已告一段落,後續要觀察未來的彈升力道,以整體產業而言,包括聯電等半導體大廠,有機會緩步走出這一波營運谷底,第三季營運可望再加溫,同時明年半導體回升力道也可望更明確。

第 3 頁,共 4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