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3/1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台積用地 全台納入考量

【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表示,要在台灣蓋11個生產線,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12)日表示,政府持續支持台積電發展需求,除了南科台南、屏東園區,以及桃園龍潭園區規畫之外,地方政府亦可提出規畫,國科會將會考量。

針對台積電在台布局,吳誠文表示,竹科寶山二期是2奈米廠,試產非常好,今年會進入量產;高雄楠梓科學園區P1廠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第二廠也在規畫中,未來還有三個廠;另外台積在嘉義、台南有封裝廠。從2奈米進到下階段1.4奈米,台積也在規畫中,政府協助台積電找地,中科二期是接近未來下個節點製程用地。

吳誠文表示,台積電未來仍會持續投資台灣,政府也會跨部會合作協助台積電建廠,包括土地、水電及人力。為滿足台積建廠需求,未來開發用地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前瞻製程晶片製造,條件最嚴苛,包括園區土地、水電、地方政府搭配措施如教育、醫療、交通等生活機能等,須及早規畫。

第二類則是先進封裝用地,沒有像半導體製造那麼嚴苛;第三類是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有的會在園區,有的在經濟部產業園區。同時搭配國土規畫,以確保半導體產業發展用地充足。

吳誠文表示,他先前指示,未來園區開發,生態、文化、古蹟、居民同意都要考量,減少對居民干擾及生態影響,第一類及第二類用地開發都是「生態先行,要做生態調查」。他表示,當土地開發達到飽和,屆時若成熟製程不需要那麼多,就可重新規劃未來新廠之用。

【2025-03-13/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5/03/0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擴廠缺地向總統求援

台北報導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千億美元之際,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6日受邀在總統府說明,台積電美國追加蓋3個廠,台灣還要蓋11個生產線,客戶都說「產能不夠」,往後幾年還要繼續投資10幾條生產線,但還是不夠,「台灣蓋廠土地不夠,一定要靠賴總統幫忙。」總統賴清德當場允諾會提供土地及水電協助,以滿足台積電需求。台積電ADR 6日早盤跌逾3.5%,台積電期貨夜盤跌破千元大關。
 魏哲家日前拜會美國總統川普時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引發震撼,賴清德6日與魏哲家共同召開記者會說,從台積電的全球布局、或是台灣產業發展路程來看,不難發現台灣產業是從「西進接續南向、進一步北邊合作」,幾十年來累積實力已足夠自信跨越太平洋,東拓到美洲大陸,建構新的產業布局時,一起發揮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國家實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這是台積電的時刻、也是台灣的時刻,更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賴清德引用1921年蔣渭水先生的兩句話,「樂為台灣人、台灣名譽心」,傳達百年前這個世代所望走進世界,得到世界肯定的夢想。每一次台積電的布局都因而壯大,更有競爭力,同時提供台灣企業進行國際合作,也成就台灣更大實力。
 魏哲家先幽默開場,「最近生活有一些緊張,短時間見兩位總統,還要回答問題,賴總統吩咐一定要好好和各位溝通講解」,接著他表示,台積電去每個地方蓋生產線,不論日本、德國,或四年前到美國去,「都是為了客戶的需求」。現在美國客戶需求量非常大,在此重大投資決定前已做過非常多分析,也跟所有客戶溝通,台積電目前沒有辦法符合客戶的需求。赴美國投資,「真正最大的原因是客戶。」
 他說,「目前產線已全滿、明年也滿,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訂走了,就這麼簡單。」台積電也有其他考量,包括成本、人才、水電,都跟當地政府盡量合作,甚至跟當地大學合作培育更多人才。在台灣也是這樣,感謝台灣政府,在每個地方都幫忙水電、土地、人才,沒有後顧之憂。
 至於是否影響在台投資?魏哲家直言不會影響台灣生產線進度,「台灣生產線還是不夠」 ,就是「不夠」這兩個字,「我昨天在電話上請賴總統幫我們找土地蓋生產線」,「做AI的客戶全來找我們,要我們承諾很大的數字,因土地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辦法,好在賴總統願意幫我們。」
 魏哲家表示,往後幾年會有10幾個生產線,一定要繼續在台灣投資,若加上千億美元在美國投資,預計「產能仍然不夠」,還是要看對手怎麼做。他表示,台積兩個對手已都是客戶 ,不好意思再講了。
 此外,除土地不夠外,怕人才也不夠,台積電同仁都很努力「生孩子」,給好的生活環境就可以安心生孩子,以後工程師就可以源源不絕。
 對魏哲家的請求,賴清德當場承諾,政府一定會極力協助台積電取得需要建廠的土地、水電及人力人才等各種資源。

新聞日期:2025/02/25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六大旗艦計畫 土地有著落

卓揆今赴立院報告 北、中、南園區估可提供逾2,500公頃用地 助產業發展
【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將赴立法院施政報告,書面報告指出,政府持續協助產業布局,推動六大區域旗艦計畫,其中北、中、南產業園區用地已初步盤點完成,合計可提供逾2,500公頃土地,助攻產業發展。

立法院今日開議,卓榮泰照例將進行施政報告,不過能否順利上台,仍須觀察朝野攻防情況。

行政院昨日曝光的施政報告中提到,為加速新增產業空間,促進加碼投資台灣,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先前已討論出六大區域旗艦計畫,分別是桃竹苗「桃竹苗大矽谷」、北北基宜「首都圈黃金廊帶」、中彰投雲「精密智慧新核心」、嘉南高屏「大南方新矽谷」、宜花東屏南「東部慢活城鄉」、金馬澎「低碳樂活離島」。

在六大區域旗艦計畫框架下,經濟部陸續盤點產業園區用地,已有三區域初步完成盤點,合計盤出2,507公頃土地。北北基宜「首都圈黃金廊帶」定位為發展科技創新、綠色智慧走廊、安控、生技醫療,規劃及申設產業園區共七處,約可提供80公頃產業用地。

其次,中彰投雲「精密智慧新核心」定位發展光產業、精密機械智慧化、航太及無人載具、半導體、生技醫藥等,規劃及申設產業園區共21處,約可提供1,468公頃產業用地,可望擴大產業效益,形成科技聚落。

至於嘉南高屏「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則定位發展AI、半導體、金屬加工、車用零組件、安控等,盤點出四處潛在開發產業用地,約可提供959公頃產業用地。

除經濟部持續盤點產業園區用地外,開發中或已開發產業園區內也持續推動招商作業,並輔導既有區內廠商加碼投資。截至去年12月底,已促進243家廠商辦理投資或增資,累積投資額達2,781億元。其他配套方面,行政院規劃從水電供應、交通及旅宿、居住住宅、教育設施、醫療資源、文化設施、淨零及廢棄物、生活購物等,由各部會分工,帶動園區周邊地區在地中小微企業及新創發展。

行政院強調,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都有其獨特產業、文化及生活特色,已盤點逾140項重要基礎建設,期盼落實「均衡台灣」。

【2025-02-25/經濟日報/A4版/焦點】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