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新聞日期:2025/02/21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補貼半導體基建 熊本獲總額逾半

綜合報導
 日本近年以台積電熊本廠(JASM)為重心,作為推動半導體產業再興的關鍵。日本政府19日決定,將補助台積電熊本廠所在的九州地區熊本縣約51億日圓(約新台幣11.2億元),以推動建設生產半導體等重要供應鏈的據點。其中,這筆金額占本次補助金總額的一半以上。
日本熊本放送(RKK)等日媒20日報導,日本政府在今年度補正預算中編列相關的補助金(交付金),總額共達89.5億日圓,主要用於修建生產地點所需的基礎建設。這次獲得補助金的地區為熊本縣、北海道、岩手縣、廣島縣四地的地方政府,其中台積電(TSMC)熊本廠所在的熊本縣政府拿到多達51.43億日圓,占總體補助金額約58%。
先前,日本政府決定補助台積電熊本一廠4,760億日圓,之後又拍板補助7,320億日圓興建熊本二廠,總計投入約1.2兆日圓(約合新台幣2,500億元)。台積電熊本一廠已在2024年底量產,該工廠製造日本國內目前最先進的12至28奈米製程的邏輯IC,並供貨給索尼(Sony)、電裝等客戶。
台積電還計畫在熊本一廠東側建設第二工廠,用於生產更先進的6奈米製程晶片,計畫今年第一季開工,力爭在2027年底投產。去年以來不斷傳出熊本縣積極爭取台積電興建第三座工廠。
今年2月11日,經濟部長郭智輝曾經接見日本九州地域戰略會議訪台團,雙方就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產業合作等交換意見;經濟部也將在福岡設台灣貿易投資中心,除了半導體,也將延伸至AI、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等產業應用。

新聞日期:2025/02/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川普劍指半導體 經部:續溝通

台北報導
 美國4日起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加徵10%關稅,且川普亦有意對半導體課以重稅,外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對此,經濟部2日表示,將協助我國業者因應國際情況,進行產線調度與投資布局,半導體方面,經濟部重申,「美國設計、台灣代工是台美雙贏模式」,後續將與美溝通合作,確保台美互利發展。
 白宮官員表示,川普1日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簽署命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其中對加國能源商品僅課徵10%關稅,將於4日起生效,理由是解決毒品及非法外國人入美問題。
 另外,川普日前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見面,強調「美國優先」,並仍揚言將在2月18日左右針對晶片加徵關稅,更點名台灣。
 經濟部表示,有關美國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影響,將持續關注美方政策後續發展,2024年台灣對墨西哥投資項目及出口產品主要為電子製造服務(EMS)相關,多數仍以美國市場為出口標的,經濟部將協助我國業者,視情況進行產線調度與投資布局,例如透過本年度SelectUSA等活動籌組代表團,協助台商布局美國市場時能得到在地政府政策支持,創造台美供應鏈雙贏商業模式。
 至於半導體可能被課徵關稅,經濟部重申,台美不僅是互信的民主供應鏈夥伴,也是商業上互惠的供應鏈夥伴,「美國設計、台灣代工是台美雙贏模式」,所代工的晶片是半成品而非最終產品,主要合作對象也是美商。至於半導體製造產能上,能夠更接近美國客戶與市場的對美投資,也由首次川普政府時即開始布局,後續將與美方溝通合作,確保台美產業及國家利益互利發展。
 在川普簽署加墨中三國課徵關稅的命令後,三國皆提出報復性的反制方式。包括加拿大宣布亦將對約1,07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關稅,自4日起陸續生效;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表達強烈不滿,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並採取反制措施;墨西哥也表示將會反制,目前尚未提出具體內容。

新聞日期:2024/12/24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工業生產連九月正成長

【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發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2.35,製造業生產指數102.69,分別年增10.29%、10.73%,表現優於預期,雙創歷年同月次高,呈連九月正成長。預期AI需求支撐下,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將寫歷年第三高,成長率有望維持一成,結束連二年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11月製造業生產呈雙位數成長,一方面是基期因素,二是台灣搭上AI浪潮,高階半導體、伺服器需求增加,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所致,同時也帶動半導體設備及機械設備增產。

他指出,各業中,電子零組件業11月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9.07%;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代工增產,年增23.8%,生產指數亦創歷年單月新高。11月電子零組件業及積體電路業生產皆呈連續第11個月正成長趨勢。

此外,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AI應用及雲端資料處理需求成長,帶動伺服器等產品增產,致生產指數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98%,為連續第17個月正成長。

傳產方面,受惠半導體產業先進製程投資動能強勁,加以上年同月比較基數較低,致機械設備業年增7.96%、基本金屬業年增1.72%;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則受海外產能開出排擠,加上部分廠商排定歲修而減產,年減2.82%。

【2024-12-24/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2/16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經長訪歐 聚焦CBAM

【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於14日率團啟程前往歐洲,本周將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召開台歐盟經貿與產業合作相關會議,並拜訪台積電德國廠,同時前往捷克出席「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揭牌儀式,協助台商布局歐洲,強化關鍵產業供應鏈。

官員表示,我國跟歐盟會談聚焦在對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離岸風電合作議題上。我方將表達我國即將課徵碳費,未來可抵歐盟CBAM憑證,因台灣很多零組件出口到歐盟,最終會以歐盟產品出口,若歐盟在CBAM憑證課得過重,對歐盟和台灣都不利。

針對離岸風電方面,在WTO諮商結束後,歐商仍會繼續投資台灣,我方將表達期待雙方繼續合作,我方協助歐商完成在台灣離岸風電投資。

據了解,郭智輝此行也將拜訪台積電德國廠,了解投資進度及需要政府哪些協助;此外將於明年正式營運的捷克布拉格台灣貿易投資中心揭幕,提供台商一站式協助。台灣貿易投資中心為貿協在海外營運據點。

針對郭智輝境外關內政策,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是否有意願前往捷克投資?官員說,目前大廠沒有,但相關物流、及第二階、第三階零組件則有初步意願。此行郭智輝也將與捷克經貿高層會面,了解捷克當地工業區投資環境。

為了解當地台商需求,郭智輝將會與捷克台灣商會等產業代表座談,據悉,群光電子、緯創、英業達、和碩、台達電和德淵等業者都將出席。

【2024-12-16/經濟日報/A5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1/26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工業製造業生產 連八紅

10月分別年增8.8%、9.3% AI需求強勁 積體電路業指數勁揚近二成 創新高
【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25)日發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00.6,年增8.85%;製造業生產指數100.51,年增9.32%,皆為連八個月正成長。其中受惠AI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廠代工增產,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近二成。

在AI伺服器訂單挹注下,經濟部預測,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未來兩個月仍會持續成長。

經濟部表示,因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供應鏈需求延續,加上年終採購旺季備貨需求接續釋出,預測11月製造業生產年增5.8%至10.1%,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有望維持二位數成長。

經濟部統計,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9.32%,累計前十月年增11.11%。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主因是受惠於AI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穩健成長所致。

各業中,10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6.47%,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攀升,帶動12吋晶圓代工增產,年增19.78%。不過,面板及其組件業生產則年減6.8%。

黃偉傑說,電子零組件業表現「一好一壞」,其中積體電路指數125.64,創歷年單月新高,連帶推升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亦同步創歷年單月新高,雙雙呈連十紅。雖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潮趨緩,但AI伺服器高端訂單持續,預估積體電路未來兩個月仍會持續成長。

至於面板及其組件方面,10月生產指數年減6.8%,連三月負成長,黃偉傑表示,面板第4季成長未如預期,廠商寄望中國大陸舊換新政策拉抬,期盼挹注電視機等大尺寸面板產品。

經濟部統計,10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35%,為連16個月正成長。黃偉傑分析,主要動能來自檢測設備和伺服器,其中檢測設備受惠半導體擴充產能,國內外訂單持續增長。

黃偉傑分析,第4季為伺服器新品交替期,有部分廠商反映,新品轉換期過程,AI伺服器產能可能趨緩,通用型伺服器增加;加上高基期,有可能抑制AI伺服器動能,新品動能最快今年12月浮現,大量產能應於明年首季出現。

至於傳統產業,黃偉傑指出,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產業擴廠動能強勁,年增11.06%,不過,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和汽車及其零件業持續呈現衰退,分別年減3.52%、5.01%、12.59%。

【2024-11-26/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1/22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部 表彰創業歷史悠久廠商

工業節慶祝大會 頒獎逾50年540家、逾40年562家 肯定經濟貢獻
【台北訊】
經濟部為表彰創業歷史悠久的製造業廠商,長期以來對經濟成長及國家社會的貢獻,日前全國工業總會舉辦的第78屆工業節慶祝大會上,頒發創業歷史悠久廠商獎座及感謝狀,今(113)年獲頒50年以上者共540家,40年以上未滿50年者共562家。

此次工業節慶祝大會除主辦單位由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潘俊榮代表出席外,副總統蕭美琴、經濟部部長郭智輝皆受邀出席致詞,為全國工業人送上祝賀,對在場的各產業公會代表、受獎人員及廠商長年為企業經營的堅持致敬並表達肯定。

面對產業下個階段的發展,郭智輝致詞時特別提到,目前全球人工智慧(AI)需求依舊強勁,尤其生成式AI快速發展,持續深入到各個領域。為把握AI的發展契機,帶動百工百業導入,經濟部積極整合產業的需求和各方資源,規畫並推動AI技術的普及應用,包括已經完成製造業導入AI指引,並籌組專家輔導團提供到廠輔導,力拚2028年製造業應用AI普及率達到五成。

另亦著手建立AI職能基準,辦理AI資格認證,希望4年內培訓20萬個AI人才,滿足企業所需,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經濟部產發署表示,今年受各縣市推薦的獲頒廠商,不乏如富綢纖維、台灣玻璃、日月光半導體等知名廠商,更多是來自於全國各地包括電子、機械、化學、食品、紡織等中小微企業,會上由經濟部頒發並合影,為創業歷史悠久的製造業廠商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企業持續不間斷的營運,不僅為國家經濟成長帶來貢獻,更是社會安定跟進步的基礎,經濟部期盼獲獎的廠商,能夠秉持創業時的初衷,傳承寶貴製造技術的經驗,邁向企業永續經營。(陳華焜)

【2024-11-22/經濟日報/C1版/自動化周報】

新聞日期:2024/11/20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積體電路Q3產值創高

【台北報導】
受惠AI和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經濟部昨(19)日發布今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達5兆167億元,年增10.34%,為連三季正成長。

其中因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第3季積體電路業產值攀升至1兆442億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紀錄,年增25.34%。

觀察占比最大的資訊電子產業,經濟部指出,電子零組件業產值年增18.11%,其中積體電路業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產值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至於面板及其組件業受大尺寸TFT-LCD面板需求走弱影響,產值1,395億元,年減4.26%;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AI應用商機擴展,帶動伺服器等產品增產,產值增至5,308億元,續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43.46%。

傳統產業方面,經濟部統計,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雖受全球景氣復甦步調緩慢,及海外化學品產能開出、低價進口鋼品影響,產量減少,惟受惠產品價格上漲,推升產值分別年增5.06%、5.25%。

機械設備業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擴展,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持續增產,產值年增1.39%;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年減11.16%,主因燃油小型轎車市場需求動能不佳,及汽車零件外銷訂單縮減,惟電動轎車持續增產,抵銷部分減幅。

經濟部指出,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98.95,年增12.96%,連續三季正成長。

經濟部表示,全球經貿成長動能仍然受到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惟隨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需求暢旺,加上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挹注,可望帶動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續呈成長。

【2024-11-20/經濟日報/A6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1/07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保護費說 經長:對台積影響不大

台積電ADR早盤卻跌3% 市場反映美國優先政策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選前曾說,台積電奪走美國百分之一百的晶片事業,要向台灣收保護費,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等財經官員與產業專家昨都表達,「保護費」是選舉之間提出,對台灣、台積電影響不大。

不過,川普當選後,美國道瓊指數開盤大漲超過一千三百點,但台積電ADR卻一度下挫逾百分之三,反映市場對川普力推美國優先經貿政策的看好或擔憂。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昨天表示,台灣的自由民主一定是美國等民主國家的重大利益,每掉一個民主國家,都是民主陣營的損失,台灣如果失掉護國神山與半導體,美國利益一定也遭到重大損失。

劉鏡清認為,保護費是選舉語言,要實質實施比較困難,川普是生意人,若收保護費影響到的是蘋果、英特爾等大廠,會讓產品價格上漲,衝擊自己的民意,台積電在美國有三個廠,對美國安定已存在。而川普先前所說,要對陸企要開徵百分之六十的稅、逐年減少對大陸商品進口,擴大對華為禁令,對台商來說都是好機會。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直言,「免驚啦!那是川普的選舉語言,從實務上,美國要對台積電或台灣晶片課徵關稅,實務上根本課不到台積電,是個假議題!」

郭智輝表示,台美經濟是互補的,台灣晶片製造供應鏈非常強,美國設計是強項,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是「一個人的武林」,市場需求大,是無法限制的。

大陸半導體產業專家、半導體研究公司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川普可能對大陸半導體採無差別全面制裁,未來變數主要則取決於美國盟友的配合度。

【2024-11-07/聯合報/A2版/2024美國大選 財經衝擊】

新聞日期:2024/11/01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經長新構想 菲國設特區

盼參與「呂宋經濟走廊」落實境外關內政策 將低階封裝、鋼鐵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移過去
【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31)日表示,希望在美國、日本協助下參與「呂宋經濟走廊」,在菲律賓設置特區,落實境外關內政策,並將我國低階封裝、高耗能的石化、鋼鐵業移到菲律賓。

郭智輝接受廣播專訪,主題圍繞在從菲律賓送電回台及綠電發展。郭智輝加碼提及,希望在菲國設特區,他說,此特區不跟菲國法律脫勾,並可運用菲國人力、貢獻菲國GDP,但要爭取租稅優惠。

郭智輝認為,對我傳統產業來說,可藉此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但他也說,這構想不僅要跟菲律賓政府談,還要跟美國、日本等國協商。

郭智輝表示,美日菲提出「呂宋經濟走廊」,台灣若能在美、日協助下,與菲律賓談「特區」,即他所說的「境外關內」政策,使國內產業移過去。他提及,在「呂宋經濟走廊」,台灣可以參與工業區、水電開發等基礎建設;在半導體方面,利潤較低的傳統封裝可以放出來,以及台灣耗能產業、供應鏈,如鋼鐵、石化等移到菲律賓,我傳產業者亦可藉此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

外界關切供電及綠電議題,郭智輝說,「(供)電沒有問題,但綠電可能會落後」。他表示,目前綠電開發與供應有兩大困難,第一是各界反對農地種電,第二是離岸風電開發面臨疫後開發成本飆漲,加上歐盟狀告WTO指我國產化形成貿易障礙。

他強調,經濟部推動國產化的政策沒有錯,但國產化政策推升風電開發成本,經濟部現在跟歐盟的協商就是,離岸風電3-3期就是要開放;同時經濟部也要輔導國產化廠商提升競爭力。

他坦言,2030年要供應綠電、以及2050年淨零碳排,是兩大關卡,AI的發展也來得早一些,情境改變了,使得當初綠電開發趕不上現在大量需求。

【2024-11-01/經濟日報/A4版/焦點】

新聞日期:2024/10/24  |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工業製造業生產 連七紅

9月同寫雙位數成長 AI需求強勁推升 積體電路指數創高 汽車產業連五月下滑
【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持續強勁,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經濟部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99.51,年增11.22%,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9.4,年增12.11%,皆為連續七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因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對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暢旺,加上進入歐美年終消費旺季,預期製造業生產持續呈正成長,全年更可望維持兩位數成長,將可擺脫過去兩年負成長走勢。

黃偉傑表示,9月製造業生產表現亮眼,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9.03%貢獻最大,其中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3.77%,主因受惠於AI需求強勁,推升12吋晶圓代工持續成長。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亦受惠於AI,加上手機鏡頭訂單挹注,生產指數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32.41%。

傳產貨品方面,黃偉傑表示,全球市場需求動能不如預期,加上受低價進口鋼品及海外化學品產能開出影響,廠商以產線排修減產因應,致基本金屬業年減0.39%、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2.34%。機械設備業則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擴展,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持續增產,年增1.08%。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15.28%,為連續五個月負成長走勢,且年減幅度擴大。黃偉傑表示,主因受部分車款之零件短缺以及改款前之產線調整,加上汽車零件因客戶調節庫存而訂單縮減。

黃偉傑解釋,今年以來受到進口車排擠,國產車掛牌數呈年減;原本國產電動車表現尚可,但9月也轉弱減產,主要是受到經濟部國產車零件在地化政策影響,致部分零組件短缺或國內替代零件尚須驗證等,致整車生產衰退。

【2024-10-24/經濟日報/A4版/焦點】

第 1 頁,共 3 頁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