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原料與氣體,因俄烏戰爭持續短缺
綜合外電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晶片荒延燒超過兩年,IDC分析師警告,全球晶片短缺尚未落幕,俄烏戰爭打擊晶片供應鏈,持續造成重要原料供應吃緊。
IDC亞太研究主管古塔(Vinay Gupta)指出:「半導體供應無法立即增加,因為生產晶片需要的原料與氣體短缺。」
古塔表示,俄烏戰爭對半導體供應鏈形成壓力,兩國在部分晶片原料市場占有很大的市占率,俄羅斯與烏克蘭是氪(Krypton)的最大出口國。
此外,氖(Neon)也是晶片生產過程重要的原料,亦用於半導體微影技術(lithography)。
據研究機構貝恩(Bain & Co.)的半導體分析師漢伯利(Peter Hanbury)表示,全球逾半數氖氣是由少數幾家烏克蘭公司生產。
半導體的應用層面廣泛,從行動裝置、電腦、汽車,再到家電產品,因此晶片缺貨的影響深遠。
古塔強調,供應鏈中斷與成本攀升意味著,裝置的平均銷售價格將上揚,供應商會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不過,古塔亦表示,通膨躥揚與市場預期央行持續緊縮貨幣,已經造成「消費者主導的成長減速」,IT支出已經出現衰退跡象,消費者IT支出又格外明顯。
包含軟體服務、雲端和IT服務在內的企業IT支出仍然持續,但通膨已經促使企業控制IT預算。
古塔表示,全球央行升息遏止通膨,IT支出放緩將造成衝擊。不過他認為經濟成長是淺層放緩,因為政府與央行會努力平衡升息與通膨。
外媒報導蘋果打算減緩2023年的人員招聘和支出,以因應潛在經濟下滑風險。
對此古塔表示,亞洲科技產業可能出現相似的趨勢。他表示 「若是情況沒有改善,相信自2022年稍晚或2023年初開始,就會看到這股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