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18/02/1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擬配息8元 史上最高

董事會也通過838億的資本支出預算;另,員工分紅平均每位約107萬台北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13)日召開董事會,擬定今年每普通股配發8元現金股利,創下現金股利發放歷史新高紀錄,以台積電目前約2,593億元股本計算,股利發放總金額將超過2,074億元。另員工分紅總金額約460億元,平均每位可分107萬元左右,比去年略微增加。此外,台積電董事會也決議核准838億8,640萬元資本支出預算及人事擢升案。台積電訂於6月5日舉行年度股東常會,會中將改選包含5名獨立董事在內的共9名董事。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將在股東常會後正式退休,台積電將採雙首長平行共治制度,新任董事長將由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任,新任總裁則是另一位共同執行長魏哲家。董事會決議在董事長張忠謀退休後將尊稱其為「台積電創辦人」。台積電董事會昨日核准2017年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其中全年合併營收約為9,774.50億元,稅後淨利約為3,431.10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3.23元。董事會核准每普通股配發現金股利8元,將呈送股東會承認。台積電發放現金股利創下新高紀錄,大股東之一的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共持有台積電1,653,709,980股,持股比率約6.38%,可望為國庫入帳逾132億元。至於董事長張忠謀持有125,137,914股,預計股利收入將超過10億元。台積電董事會昨日同時核准員工現金獎金與現金酬勞總計約460億3,816萬元,其中員工現金獎金約230億1,908萬元已於每季季後發放,而現金酬勞約230億1,908萬元,將於今年7月發放。由於台積電台灣員工人數成長到約4.3萬人,換算下來平均每位員工可拿到約107萬元分紅,與去年相較小幅增加0.3%。另外,台積電董事會核准838億8,640萬元資本支出預算,內容包括建置、升級與擴充先進製程產能,轉換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第二季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等。設備業者指出,台積電今年上半年的產能建置計畫包括擴大7奈米產能,同時也將開始建立新一代極紫外光(EUV)產能,採用EUV製程的7+奈米將在明年進入量產。台積電昨日亦核准人事擢升案,包括擢升營運組織12B廠資深廠長暨台積科技院士張宗生、研發組織3奈米平台研發資深處長吳顯揚、研發組織Pathfinding處資深處長曹敏等3人為副總經理。
新聞日期:2018/02/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股臨會過關 日矽合成軍

日月光控股4/30上市.日月光、矽品維持獨立運作 台北報導歷經超過兩年半時間,封測雙雄日月光及矽品昨(12)日分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通過合組日月光投資控股公司一案,控股公司最快將在4月底正式成軍。雖然未來日月光及矽品仍會獨立運作,但技術研發及產能建置均朝互補互利方向發展,法人看好日月光控股將在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HPC)等市場搶占先機。日月光在2015年8月決定公開收購封測大廠矽品,初期雙方因無合意機制,矽品不同意日月光的公開收購提案。不過,雙方後來在2016年6月達成協議,決議通過簽署共同轉換股份協議,並合意籌組產業控股公司,新公司名稱為「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日月光及矽品4/30下市隨著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大陸等主管機關陸續通過日矽合併申請,日月光及矽品昨日各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通過合組日月光控股一案。日月光控股設立後,將以每1股日月光普通股換發日月光控股公司0.5股,每1股矽品普通股以新台幣51.2元現金對價收購,預計日月光及矽品在台灣證交所掛牌的股票及美國存託憑證(ADR),將在4月30日終止上市,日月光控股普通股及ADR將在同一天上市。■張虔生出任新公司董座日月光控股昨日召開首次董事會,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及副董事長張洪本,順利當選日月光控股董事長及副董事長。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昨日表示,未來日月光與矽品都將在日月光控股底下獨立運作,這是一個多贏的策略,日月光控股等於將有兩大舞台可以發揮。同時,未來半導體業將進入專業經理人時代,取代過去的董座兼股東的管理方式,這樣的發展也符合國際潮流。■林文伯轉為專業經理人林文伯談到矽品同意與日月光結合的緣由,他表示自己已接近70歲,傳承交棒是早晚的事情,雙方結合,他可以成為專業經理人,未來在日月光控股架構下,可讓員工有更多舞台可以發揮,也能讓矽品進入國際舞台,持續取得更重要的機會,再創更精采的30年。林文伯指出,與日月光結合後,裁減人力的決定權將由董事會決議,不過日月光共花了新台幣1,500億元買下矽品,若買完後隨即解雇員工,只會讓矽品營業額消失減少,相信這不是日月光的本意。而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對半導體業有雄心壯志,兩家公司結合可以讓日月光穩居全球封測龍頭廠、矽品員工可以站上大舞台,對矽品股東則是可獲得投資股票的價值。至於他本人與矽品總經理蔡祺文,將從持有公司股權的投資者變成專業經理人。
新聞日期:2018/02/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杰力、大中拚旺一整年

MOSFET供不應求到年底台北報導 半導體廠今年產能供給短缺、漲價效益將持續浮現,目前8、6吋晶圓代工廠產能持續緊俏,這波趨勢可能一路延續到年底,由於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目前多在8、6吋廠投片量產,法人認為,MOSFET供不應求可能一路看到年底。由於MOSFET炙手可熱,系統廠搶包產能情況加劇,法人看好杰力(5299)、大中(6435)、富鼎(8261)及尼克森(3317)今年業績將再拚成長。去年上半年起,業界就傳出MOSFET供給逐步短缺消息,交貨期限拉長到4~5倍,甚至有業者私下透露「備貨庫存一瞬間被掃光」的狀況,緊急向晶圓代工廠追單也必須要再等4~8周的時間才能再度交貨給其他客戶。原因主要來自於,國際各大IDM廠逐步淘汰老舊4、6吋晶圓廠,並將大部分產能轉至獲利較高的車用電子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接單量瞬間大幅減少,因此PC、智慧手機系統廠紛紛找上台灣MOSFET廠包產能,帶動去年下半年以來MOSFET廠業績明顯改善。法人表示,由於8吋晶圓廠產能目前在LCD驅動IC、指紋辨識IC及微控制器(MCU)等訂單挹注下,產能已逼近塞爆,加上MOFSET及電源管理IC(PMIC)加入,第一季產能已經供不應求,而8吋晶圓以下規格的新設備產能降低,就連二手也炙手可熱,因此8吋廠今年擴產難度相當高,也就代表MOSFET產能恐得缺上一整年。大中及杰力由於切入至主機板、顯示卡供應鏈當中,受惠於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的虛擬貨幣挖礦潮,一月營收皆繳出亮眼成績單。大中一月合併營收2.31億元、月增39.4%,相較去年大幅提升53.5%;杰力一月合併營收1.25億元、月增52%、年增86.9%,兩公司元月營收皆寫下單月新高記錄。法人表示,由於8、6吋晶圓廠產能持續吃緊,目前MOSFET廠雖有固定配合的晶圓廠,但交期仍落在16周左右,因此不管MOSFET漲價與否,幾乎都可確定杰力等廠商今年可望持續旺上一整年。
新聞日期:2018/02/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Q1落底 聯發科元月營收2年新低

台北報導 聯發科昨(9)日公告1月合併營收168.35億元,寫下近2年來新低。不過,法人指出,聯發科規劃新手機晶片將在第一季中發表,並自第二季起量產出貨,預期首季將是聯發科業績的全年谷底。聯發科去年以來力拚營運再起,推出多款新產品,現已略見成效,如MT6739、曦力(Helio)P23及P30等,不僅數據機規格全面升級至Cat.7以上,帶動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重回37.4%,與近兩年最低點33.5%相比,成長了3.9個百分點,同時聯發科也在規劃新產品,將規格提升至Cat.12規格,力拚今年營運再度成長。聯發科1月合併營收達168.35億元、月減9.74%,年減約8%。法人表示,1月合併營收符合市場預期,預估2月受到農曆春節長假影響,營收可能再下探,最快要到3月營收才能大幅彈升。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29.5元計算,聯發科預估,本季合併營收將季減12~20%,落在483~532億元區間,將寫下12季以來新低,毛利率約在35.5~38.5%。法人指出,根據財報預估值推算,預期聯發科本季每股淨利將落在0.9~1.1元,可能寫下歷史新低水準。不過,聯發科已規畫在第一季中推出P40、P70產品,首度在晶片中導入類神經網路技術,不僅可讓拍照功能更上層樓,並支援人臉辨識等新功能,據了解已獲OPPO、Vivo青睞,預計第二季有機會量產出貨,並在第三季明顯貢獻業績,營收將逐季成長。此外,聯發科今年朝向多角化經營,預期智慧音箱、窄頻物聯網(NB-IoT)及伺服器產品出貨將穩健成長,貢獻營收幅度將明顯提升。至於車用產品仍在耕耘階段,預期最快也要後年才有明顯業績表現。
新聞日期:2018/02/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前景看俏 智原NRE營收拚年增50%

可望轉為ASIC量產,看好逐季成長台北報導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昨(8)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雖然衝上54.6%創下10年來新高,但獲利表現不如預期,單季每股淨利僅0.17元。智原對2018年營運展望樂觀,去年委託設計(NRE)接案量可望在今年轉為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外,也看好ASIC市場隨著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HPC)等趨勢持續成長。另外,智原過去與聯電之間是獨家合作關係,但今年可望增加三星為晶圓代工合作夥伴,智原未來可望爭取採用三星14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的NRE案。智原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減10.9%達11.31億元,較前年同期下滑25.8%,但平均毛利率衝上54.6%,創下10年來新高,代表產品組合明顯改善,由於營業費用提升,導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僅0.41億元,較去年第三季減少66.7%,與前年同期相較成長32.3%,每股淨利0.17元,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0.3元。智原2017年合併營收達53.43億元,較前年小幅成長1.6%,平均毛利率年增1個百分點達49.6%,繼續營業單位淨利2.61億元,較前年減少13.4%。由於智原去年第一季出售安控產品業務相關資產予聯詠,認列停業單位業外獲利5.75億元,所以去年全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8.36億元,較前年成長約2倍,每股淨利3.40元。智原表示,去年第四季高毛利的矽智財(IP)及NRE接案持續貢獻營收,NRE部分受惠接案暢旺單季營收達到1.6億元,較去年第三季成長6%。新接的NRE接案中包含AI、區塊鏈高速運算、物聯網等相關應用,主要應用在3D感測及虛擬貨幣等。整體而言,利基型產品仍是智原營收主力,占去年第四季營收46%,較前年同期增加超過10個百分點。隨著高毛利的矽智財及NRE營收占比逐漸升高,推升毛利率達54.6%,創10年來新高。智原表示,2018年看好ASIC市場可望隨著AI、HPC等趨勢持續成長,智原除了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將積極拓展相關應用,朝向利基型晶片市場發展,建構長線的競爭力。智原的NRE案也開始可採用三星14奈米製程,對今年NRE營收年增5成充滿信心。至於ASIC量產業務來說,王國雍認為今年ASIC業績將是先蹲後跳,第一季是今年營運谷底,ASIC業績可望逐季成長,毛利率超過50%將成為常態。
新聞日期:2018/02/0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精測去年EPS創新高 每股大賺23.51元

台北報導台股股后中華精測(6510)昨(7)日公告去年財報及股利,受惠於先進製程晶圓測試板出貨成長,全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36億元,每股淨利23.51元,同創歷史新高紀錄,並將配發10元現金股利。精測對今年展望樂觀,除了7奈米晶圓測試卡將量產出貨,也將拓展整組探針卡業務,並搶進5G及人工智慧(AI)應用市場。精測去年第四季受到出貨遞延影響,合併營收季減41.8%達5.45億元,平均毛利率降至54.1%,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51.3%達1.13億元,較前年同期降低18.1%,單季每股淨利3.43元,符合市場預期。精測2017年合併營收31.10億元,較前年成長19.8%,平均毛利率年增3.2個百分點達55.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36億元,較前年增加21.7%,每股淨利23.51元。精測董事會通過今年每普通股將配發10元現金股利。精測總經理黃水可說明,2017年第四季為傳統淡季,在成本費用控管得宜,整體營運表現符合預期。於第四季遞延量產訂單,目前已進入製作流程,逐漸放量生產。2018年營運動能來自先進製程產品,當晶片依市場需求,往高性能運算及省電趨勢設計時,相對測試介面板的規格要求即往高腳數、微間距及高溫測試發展。精測以較佳的電源完整性、訊號完整性及高可靠度製程技術,成為全球前五大應用處理器(AP)晶圓測試板主要供應商,除提供客戶精準的晶圓測試品質及提升測試效能外,並以全自製(All In House)的垂直探針卡完整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交期及品質的要求,大幅提升客戶競爭力,未來商機挹注可期。精測財務協理許憶萍表示,2017年營收中AP占比達7成以上,依晶圓製程別10奈米及7奈米比重最高,展望2018年仍以10奈米及7奈米先進製程為主。精測董事長暨策略長李世欽表示,衛星通訊PCB所需生產設備,正依計畫進行建置,預計2019年小量生產,2020年進入量產。
新聞日期:2018/02/0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世界董座方略:2018產業景氣不錯台北報導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董事長方略昨(7)日表示,2017年是半導體產業大幅成長的一年,雖然基期高,今年仍將維持成長趨勢,產業景氣不錯。整體來看,今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仍吃緊,應該會是個好年。世界先進昨日在五股工商展覽館辦年度愛心餐會,宴請華山基金會長輩、喜憨兒與陽光基金會的身心障礙朋友等共200位。方略代表世界先進各致贈20萬元給3個基金會,員工也自發性捐款達85萬元給華山基金會,捐款總額共達145萬元。在寒冬之際,3個基金會特別感受來自企業溫暖的愛。世界先進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63.75億元,約與去年第三季持平,較前年同期減少3.4%,符合業績展望預期,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則季增5.1%達12.17億元,但較前年同期減少10.3%,以目前股本163.89億元計算,單季每股淨利達0.74元。世界先進2017年合併營收達249.10億元,較前年小幅下滑3.6%,全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45.05億元,較前年下滑至18.7%,每股淨利約2.75元。世界先進董事會已決議,今年每股普通股將配發3元現金股利,以昨日收盤價59.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5.0%。對於今年展望部份,方略表示,包括物聯網、感測器、電源管理IC等應用市場需求不斷成長,但8吋晶圓代工產能卻沒有大幅增加,今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將更為吃緊,世界先進可望維持高產能利用率。而車用電子及指紋辨識相關晶圓代工是世界先進成長重心,2個應用業績去年年增2位數百分比水準,今年可望保持成長動能。方略指出,世界先進3座8吋晶圓廠產能吃緊,預期今年產能亦將吃緊,世界先進評估建置第4座晶圓廠,只是現在設備商停產8吋晶圓製造設備,二手設備十分搶手且零星,很難買到足夠建置整座8吋廠的設備,在此一情況下不符合經濟效益。興建12吋廠是世界先進未來擴產的選項之一,如此一來8吋及12吋產能可彈性調配。再者,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也為晶圓代工價格帶來漲價空間。方略對此表示,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代工價格會有支撐,但是否調漲晶圓代工價格要看客戶能否接受。由於8吋矽晶圓片漲價幅度較大,產業鏈共同分擔增加的成本,應有助產業長期發展。對於近期國際股市及台股的劇烈波動,方略表示,國際股市日前重挫,主要是市場憂心經濟過熱,居高思危,應只是修正,不算是股災。
新聞日期:2018/02/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元月營收 創高

61.48億元、11年來單月新高,Q1合併營收可望季增逾10%台北報導DRAM廠南亞科(2408)受惠於DRAM價格持續調漲,加上20奈米新製程產能陸續開出,推升位元銷售量持續成長,昨(6)日公告元月合併營收61.48億元,創下11年來單月營收新高紀錄。法人預期南亞科第一季合併營收將季增逾10%,每股淨利將賺逾2.5元。今年以來DRAM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由於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3大DRAM廠在上半年均無新增產能開出,採用1x/1y新製程的產能要等到下半年才會大量供貨,在預期全年DRAM位元成長率僅20%的情況下,業界對於今年DRAM市場供給吃緊情況延續一整年已有高度共識,也推升DRAM價格在第一季續漲5%幅度。南亞科因20奈米DRAM新產能持續開出,加上DRAM價格續漲,昨日公告元月合併營收月增3.0%達61.4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1.1%,並改寫2007年2月以來的11年來單月營收新高紀錄。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在日前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第一季是DRAM市場傳統淡季,但DRAM價格仍小幅調漲,今年上半年DRAM供需穩定,價格也穩中透堅,有機會微幅調漲,如果三星、SK海力士等韓系業者擴產計劃不變的話,不只今年DRAM市況樂觀,明年的DRAM的供需情況也會延續穩定。李培瑛對第一季營運樂觀,預期在20奈米製程貢獻以及供需穩定之下,毛利率可望優於去年第四季。法人分析,目前市場缺貨最嚴重的是伺服器用DDR4,價格漲幅也最明顯,南亞科20奈米8Gb DDR4已開始出貨,有助於推升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85億元以上,較去年第四季成長逾1成,單季每股淨利將賺逾2.5元。南亞科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南亞科去年底20奈米月投片量已達3.8萬片,加上30奈米月投片量3萬片,合計月產能達6.8萬片。根據設備業者消息,南亞科去年12月的20奈米DDR4出貨量約1,500片,但1月出貨量已衝上5,000片,預期3月出貨量將超過1.4萬片,成為南亞科營收及獲利成長的最大動能。隨著20奈米新產能大量開出,南亞科預估今年位元銷售量將較去年大幅成長45%,至於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15億元,包括20奈米設備尾款及10奈米世代製程研發設備支出等。法人預估,若DRAM價格逐季調漲,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大增逾5成,光靠本業獲利就可望賺逾一個股本。
新聞日期:2018/02/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 巴西設封測廠

預計斥資20億,與高通強強聯手台北報導封測大廠日月光與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在南美洲的合資案已達成協議,日月光將透過旗下上海環旭電子的子公司環海電子投資7,050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逾20億元),與高通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QTI)共同合資,在巴西聖保羅(Sao Paulo)設立合資封測廠,主攻智慧型手機及物聯網的系統級封裝(SiP)模組。日月光及高通在去年3月與巴西科技、創新與通訊部(MCTIC)、巴西工業、外貿與服務部(MIDC)、及代表聖保羅州政府的Investe Sao Paulo共同簽訂了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本次簽訂的協議書正式確定了這份備忘錄的效力。這份成立合資企業的協議書是高通技術、環旭電子、巴西政府部門三方一直以來協作的成果。基於之前日月光及高通合作基礎,未來在巴西成立的合資封測廠,旗艦級產品將是由高通晶片組支援的SiP模組產品,該產品旨在大幅簡化終端的工程與製造流程,也將有助於OEM廠商及物聯網設備製造商節約成本和減少開發時間。在巴西製造這些零組件能夠拓展巴西本土半導體製造,有助於降低IC的進口逆差。日月光表示,本合資案是透過上海環旭電子的子公司環海電子,與高通子公司QTI合作,在巴西投資新設合資公司,主要業務為研發與製造SiP模組產品,應用於物聯網和智慧型手機之中。本合資案資金將分三階段注資,分別為750萬美元、1,387.5萬美元、及4,912.5萬美元。每一階段注資皆有其合約約定條件,在約定條件達成後方進行注資。日月光預期對巴西合資封測廠總投資金總為7,050萬美元,將持有新公司75%股權,高通則投資2,350萬美元並持股25%。新廠今年展開建廠,預期2020年量產。環旭電子總經理魏鎮炎表示,環旭電子在微型化技術前端的資歷已超過15年,若要製造智慧型手機和物聯網裝置所用的高度整合複合模組,環旭一定是理想的合作夥伴。巴西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經濟體,在整合模組方面擁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環旭將結合母公司日月光的技術能力,在巴西及拉丁美洲打造半導體產業群。
新聞日期:2018/02/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英特爾出貨看升 華邦電京元電吃補

傳拿下蘋果今年iPhone基頻晶片全部訂單,將帶動供應鏈營收及獲利成長 台北報導蘋果與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間的專利官司懸而未決,法人圈盛傳,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3款新iPhone,將全數改用英特爾子公司英特爾移動通信(IMC)的數據機基頻晶片。法人看好英特爾今年基頻晶片將放量出貨,提供記憶體方案的華邦電(2344)、代工測試業務的京元電(2449)等可望同步受惠。蘋果去年底推出iPhone 8/8 Plus及iPhone X等3款新手機,部份機型採用英特爾基頻晶片組,包括1顆Intel XMM7480基頻晶片、2顆Intel PMB5757射頻接收器、及1顆Intel PMB6848電源管理IC等。法人報告指出,蘋果下半年推出新款iPhone將提升傳輸速度,英特爾的基頻晶片傳輸效能已可滿足蘋果的技術要求,英特爾基頻晶片可支援CDMA2000及雙卡雙待功能,加上英特爾報價上較具競爭力,且考量到蘋果與高通之間正在進行專利官司訴訟,所以蘋果可能以全數採用英特爾基頻晶片來對高通施壓。但報告中也提及,高通是否從此與iPhone訂單無緣,目前仍言之過早,英特爾獨家供應地位能否持續亦仍需觀察,主要是因為蘋果的供應鏈策略一向盡力避免獨家供應商,而且英特爾往後能否續滿足蘋果技術需求也需觀察。再者,蘋果未來也可能會因為以重新給予高通訂單為由,讓高通在專利權訴訟上讓步。若蘋果今年全數採用英特爾基頻晶片,供應鏈也將出現洗牌效應,與英特爾在基頻晶片合作華邦電及京元電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業者指出,蘋果推出新款iPhone一年出貨量達2億支以上,過去基頻晶片比重高通及英特爾各半,一旦全數採英特爾基頻晶片,等於出貨將翻倍,將可帶動供應鏈營收及獲利明顯成長。華邦電是英特爾基頻晶片搭載記憶體供應商,加上去年DRAM及NAND/NOR Flash價格大漲,2017年營收達475.9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55.51億元,較前年大增91.5%,每股淨利1.54元。今年若英特爾基頻晶片出貨放量,將可帶動華邦電記憶體出貨,自然有助於營收及獲利表現。英特爾基頻晶片採自家14奈米製程,但測試委外代工,京元電承接基頻晶片組的後段測試。京元電去年合併營收年減2.0%達196.87億元,公告1月合併營收月增1.3%達15.37億元。法人估京元電去年每股淨利將賺逾2元,今年營收可望突破200億,每股淨利可望上看2.5元以上。京元電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