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世界風險與台灣震撼

新聞日期:2024/01/29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報導記者/黃正忠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一年一度的世界風險報告,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揭幕前發布,不意外以訛傳訛及假消息在全球大選年名列短線風險榜首,而極端氣候事件則名列十年風險榜首。前十大短線風險囊括環境、社會、經濟、地緣政治與科技五等大類風險,意謂世界已混亂到每個領域都有能撼動世界的重大風險。十年長期風險環保面占五成,且前四大均為環境類(極端氣候事件、如氣候變遷的地球系統關鍵變化、物種多樣性損失及生態系統瓦解、自然資源短缺)、科技面(包括假消息、AI帶來的反效果、及資訊安全)三成、社會面二成。

美國的保安公司全球守護(Global Guardian)在2023年底從世界風險的角度,特別針對台海潛在衝突製作了尚未在台灣媒體曝光的「台灣震撼指數」(Taiwan Shock Index,TSI),檢視鏈鎖反應下特定國家及產業受到的衝擊。台灣震撼是360度視角解構台灣及中國大陸與世界經濟緊密依存網路下的脆弱點,特別值得省思。

對高階製造業的衝擊:上游的原料、軟體、能源、半導體、冶金與化學品;下游的航太、營造、交通與物流、汽車、醫療與電子產品。會反應在供應鏈與市場規模上,並讓企業面對棘手的法律、法遵、以及可能無償徵用的風險。中國在半導體價值鏈主要階段幾近壟斷的情況,可能帶來晶片、太陽能板與電池等生產與供應災難性的中斷。

對農業供需的衝擊:上游的肥料與農用設備;下游的食品加工、零售與紡織。先進國家也許很快可以找到替代品,但南方國家則容易受到糧食供應安全的衝擊。

對消費品產業供需的衝擊:上游的原料(包括纖維、木材、金屬、貴金屬)、半成品(紡織、家具零件、塑膠、電子零件);下游的零售、電商、交通與物流。會讓企業面對許多法律、法規與供應鏈的風險。長期衝擊將視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反應而定,不過世界其他有供應消費品的國家,將有更好的機會進入過去被中國製造業者掌控的市場。

對能源產業的衝擊:上游的碳氫化合物與煤炭;下游的電力、冶金、化學品、消費品、服飾與紡織品、營造、食品加工、汽車與製造業。能源衝擊極大、立即、且絕對會改變能源市場。中國、日本與南韓等三國是從中東進口原油的前五大國家,占了全球原油貿易市場一半以上,航運路線勢必受到衝擊。

對採礦業的衝擊:上游的設備製造、能源與運輸;下游的金屬、綠能、重工業、營造與電子業。衝突將使中國進口、探採、冶煉的大宗商品面臨供應及價漲衝擊。

去年底在杜拜舉行的氣候會議COP28,納入2030再生能源三倍目標,潔淨能源科技需要大量金屬,包括銅、鋅、鎳、錳、鈷、鉻、鉬、稀有金屬、矽等。目前熱泵、太陽能光電、電解槽、、電池、風力組件的製造,鋼、水泥及鋁等的大宗材料的生產,銅、鋰、鎳及鈷等關鍵金屬的生產,中國大陸均占世界第一,台灣震撼絕對會是世界風險骨牌效應的引線。

【2024-01-29/經濟日報/A4版/焦點】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