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中經院:PMI轉為緊縮

新聞日期:2025/02/11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報導記者/葉卉軒

【台北報導】
中經院昨(10)日發布2025年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7,指數回跌2.1,中斷連二月擴張,轉為緊縮,除長假效應外,企業觀望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審慎調節庫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中經院長連賢明表示,元月PMI主要受農曆年長假季節性因素影響,及企業觀望川普關稅政策,審慎調節庫存等因素,使得PMI指數回跌,但廠商面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中斷連四月緊縮轉為擴張,呈現較正面的看法。

連賢明示警,川普已多次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接下來必須密切關注川普即將祭出的對等關稅,以及台灣過去一年對美貿易順差增加至700億美元,「川普已對台灣半導體和貿易逆差有所不滿,我們必須針對這二部分去思考如何與美國溝通」。

連賢明指出,台灣現在可能比較要擔心川普即將祭出的對等關稅,尤其川普已多次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但現在還不清楚川普要怎麼課稅?以及想要課多少稅?因為從10%到100%川普都曾提過。但無論如何都要做好準備。

連賢明提到,川普關稅戰究竟會對台灣半導體產生多大影響?仍須視川普最後課稅內容,是只對高階晶片課稅,還是所有晶片課稅;是對中間財課稅,還是針對成品課稅,各種不同課稅方式所產生的影響差距會滿大。

至於未來是否可能發生「半導體通膨」?連賢明指出,半導體都是中間財,不是終端消費產品,川普若對台灣半導體業課稅,需留意的是終端電子零組件價格會不會上升?川普若對半導體中間財課稅,對台灣影響會很大。

此外針對川普擬對所有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連賢明表示,台灣外銷至美國的鋼材比例低,對台灣影響相對較小,而川普也曾信誓旦旦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課徵25%關稅,最後一刻取消,川普不確定性不斷在增加,儼然已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大變數,廠商需進行供應鏈盤點。

【2025-02-11/經濟日報/A4版/焦點】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