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方面預計投入逾241億,產能滿載後營收可望倍增
張瑞益/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5347)新加坡12吋廠正式啟動興建,該公司董事會4日決議通過該公司及子公司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資本預算,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開始興建的新加坡12吋廠,相關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合計將投入253億元。
世界先進公告中,8吋及12吋廠機器設備的主要供應鏈廠商,全球重要半導體設備商均在其中,包括ASML(艾司摩爾)、美商應用材料、東京威力科創、科林科技,國內半導體材料大廠崇越科技等公司。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近日表示,世界先進今年正式踏入12吋晶圓代工領域,該公司12吋廠投資計畫,將投入78億美元投資,與恩智浦(NXP)共同合資合作;30年合作夥伴台積電也攜手合作,提供所需的技術和資源。
方略進一步指出,公司內部管理階層、董事會和外界都對世界先進的12吋晶圓廠計畫充滿信心,預期12吋廠5年後滿載的時候,世界先進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元倍增至1000億元。
世界先進的新加坡12吋廠,預計2027年量產,2029年該晶圓廠月產能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此座晶圓廠將採用130奈米至40奈米的技術,生產包括混合訊號、電源管理和類比產品,以支援汽車、工業、消費性電子及行動裝置等終端市場的需求提供8至12吋更多元的特殊製程產品,相關技術授權及技術轉移預計將來自台積電,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合作雙方將考慮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世界先進董事會通過半導體設備採購,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新加坡12吋廠,相關的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本次董事會通過設備投資金額合計253億元,但由於新加坡12吋廠總投資金額高達78億美元,預期後續仍需持續投入預算採購更多生產設備。
台積海外建廠效應 轉投資也有動作
【新竹報導】
台積電海外晶圓廠投資建廠全面啟動之際,轉投資世界先進位於新加坡、總投資額約78億美元(約新台幣2,523億元)的首座12吋廠也開始展開租地委建與設備採購等作業,亞翔、漢科等入列供應鏈名單,成為第一波搶搭世界星國建廠商機的台廠。
世界先進規劃,與恩智浦(NXP)於新加坡共同成立合資公司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 Company (VSMC),將興建一座130奈米至40奈米技術的12吋廠,生產混合訊號、電源管理和類比產品,以支援汽車、工業、消費性電子及行動裝置等終端市場的需求,相關技術授權及技術轉移將來自台積電。
世界星國廠是該公司首座12吋廠,總投資約78億美元,世界將投入31億美元(約新台幣1,002.8億元),持股六成並負責該廠區營運,預計今年下半年建廠、2027年量產,目標2029年月產能5.5萬片。
因應新加坡新廠今年下半年建廠,世界近期積極展開機器設備與相關廠務設備採購,首波涵蓋8吋與12吋相關支出共計63.53億元的交易對象當中,不僅涵蓋應材、艾司摩爾等國際大廠,漢科也入列,搶食第一波設備廠務相關大餅。
漢科對營運前景樂觀,董事長溫永宏先前指出,隨著庫存逐步去化、通膨趨緩,以及國際供應鏈重組、5G與AI產業上升趨勢,各大廠陸續前往歐、美、日等海外地區建廠,外需大幅提升。在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均呈現擴產挹下,推升漢科在手訂單站上百億元大關,創新高,交期排到2026年,確立營運穩步成長。
漢科由無塵室工程大廠漢唐轉投資,主要業務為氣體╱特殊管路工程、高真空系統;無塵室及機電統包工程;特氣供應及監控系統整合、先進產品、濕製程設備及化學系統。漢科在新加坡子公司,及近年先後成立的美國及日本子公司陸續帶進業績挹注下,營運逐步加溫。
世界先進也公告星國新廠租地委建服務契約,交易對象人為亞翔,總金額2,900萬星幣(約新台幣6.85億元)。亞翔長期耕耘星國半導體商機,已拿下多家指標廠星國建廠大單,此次新增世界星國12吋廠訂單,營運更添動能。
亞翔上半年營收379.62億元,年增108.3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0.04億元,年增154.9%,每股純益8.72元,創下同期新高。公司看好,在半導體產業大擴產挹注下,公司對2024年展望「當然樂觀」。
亞翔總經理蔣曉麟預告,台灣榮工、大陸蘇州、新加坡三塊市場相對非常樂觀,預期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較去年成長,並挑戰史上新高紀錄,明年股利值得期待。
【2024-08-19/經濟日報/A3版/話題】
【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昨(29)日公告,將斥資63.53億元在新加坡租地,以作為日後該公司星國12吋廠用地。另因應海外設廠資金需求,世界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增資募資案,預計發行上限2萬張新股,實際發行價尚未決定,以世界昨天股價114.5元計算,若全數募足,市值約22.9億元。
世界今年6月宣布,與荷蘭半導體大廠恩智浦(NXP)在新加坡合資設立12吋廠,總投資約78億美元(約新台幣2,523億元),世界合計投入31億美元(約新台幣1,002.8億元),持股六成並負責該廠區營運,主攻成熟製程,預計今年下半年建廠、2027年量產,後續不排除再蓋第二座廠。
世界昨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公司與子公司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資本預算,向長興國際系統與台灣力森諾科等公司添購8吋機器設備2.41億元、12吋機器設備61.12億元,以及相關廠務設備,以因應公司業務成長需要供生產用。
世界並代子公司VSMC公告,董事會通過同意於新加坡取得土地使用權資產,以每單位租金每月星幣33.9萬元(約新台幣828.79萬元)、總金額星幣5,700萬元(約新台幣13.93億元),租期30年。
【2024-07-30/經濟日報/A3版/話題】
【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昨(5)日拍板將與恩智浦半導體(NXP)前往新加坡合資設立12吋廠,即便世界在星國已有工廠,此次以合資方式當地加碼設廠,外界仍關注後續新廠面臨土地、水、電與人才的考驗,以及訂價等問題。
由於新加坡生產成本較高,外資分析師關注新廠報價。世界先進董座方略昨(5)日表示,世界提供價值服務,12吋廠提供的價值,已看見該新廠過半產能都已獲得客戶承諾,報價方面不方便多說細節,但合約都已有涵蓋到。
外界也關注新加坡政府補助,方略說,該公司和合作夥伴恩智浦在新加坡都已有大的營運設施,也與星國官方有好的合作關係,但補助措施此時不方便回答。
世界12吋廠投資案備受關注,方略透露,這次決定出手,是公司經過審慎評估考量後的決定,有助公司展現能力並在供應鏈占據有利地位。由於技術轉移來自台積電,預計2027年起世界可為該廠提供8吋至12吋產能,也感謝恩智浦與主要股東重要客戶支持,相信是多方共贏的決定。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也隨即針對世界海外合資建廠案發出報告,此時宣布相關計畫可謂「恰逢其時」。
集邦分析,過去兩年半導體供應鏈為分散地緣政治及疫情斷鏈風險,已逐漸分流為中國本土供應鏈與非中供應鏈兩大板塊,近期美國提高關稅等舉措更加速板塊位移,美系客戶轉單增量,帶動世界今年下半年產能利用率提升至約75%,優於該機構原本預期。
【2024-06-06/經濟日報/A3版/話題】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1日在新加坡Fab 12i舉行第三期擴建新廠的上機典禮,首批機台設備到廠。聯電預計,該廠建物將於今年中完成,配合客戶訂單調整,量產時間將延後半年至2026年初,預期投產後將是聯電全球化布局重要一環。
聯電21日新加坡Fab 12i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象徵該公司擴產計劃建立新廠的重要里程碑,此次設備到廠典禮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新加坡裕廊集團(JTC)、微電子研究院(IME)、相關建廠合作夥伴以及關鍵設備和材料供應商代表出席。
聯電於2022年2月宣布了此第三期的擴建計畫,並設定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聯電指出,新加坡廠建廠預計投入資金約30億~40億美元,第一階段將規劃月產能約2萬至3萬片的產能,原本預期2025年中將投產,不過,今年4月法說會時,聯電高層表示,該廠建物將於今年中完成,配合客戶訂單調整,量產時間將延後半年,至2026年初。
聯華電子在新加坡投入12吋晶圓製造廠的營運已超過20年,新加坡Fab 12i廠也是聯電的先進特殊製程研發中心,新廠Fab 12i第三期擴建新廠是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將提供22/28奈米製程,總投資金額為30億至40億美元。
聯電指出,由於5G、物聯網和車用電子大趨勢的帶動,對聯電22/28奈米製程需求的前景看好,因此新廠所擴增的產能也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約,以確保未來對客戶產能的供應。
聯電表示,第三期擴建新廠生產的特殊製程技術,如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以及混合信號CMOS等,在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設備和電動車等廣泛應用上至為關鍵。
聯電近年來持續進行產能擴建及強化特殊製程,年度資本支出呈三級跳走勢,2020~2022年資本支出從10億美元、15億美元快速拉高至27億美元,2023年更持續增加至30億美元,今年在新加坡廠加速建廠下,全年資本支出小幅攀升至33億美元。
台北報導
聯電3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洪嘉聰針對地緣政治問題,回答股東提問時指出,聯電2003年新加坡12吋晶圓廠開始運作,2019年併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在大陸、台灣以外都有設廠,已提早布局因應地緣政治風險。
總經理簡山傑指出,今年上半年開始進行庫存調整,但比預期緩慢,截至目前為止,市場沒有看到明顯復甦訊號。
財務長劉啟東在股東會接受訪談指出,聯電在28奈米OLED驅動IC市占率達七、八成,居於領先地位,現已推進至22奈米,未來將複製成功經驗到嵌入式微控制器、RFSOI等領域,以特殊製程進行市場區隔,減緩所面臨的產業競爭。
在公司現況部分,劉啟東分析,目前訂單能見度到8月底,8吋稼動率下滑,不過,下半年28奈米OLED驅動IC產能仍緊,12吋產能利用率則可望回升九成水準。
劉啟東表示,從終端市場來看,手機需求較差、PC也沒有特別好,工控與車用方面則因客戶需求觸頂、拉貨動能開始放緩。
整體而言,第三季市況氛圍未明顯改變,尚未見強勁復甦力道。而成本方面,受到電價上漲及夏季電價影響,將影響獲利率約1~2個百分點,此外,5月員工加薪,也增加成本。
劉啟東指出,在合約價格部分,正隨時與客戶討論,會堅守價格,也會支持長期合作夥伴,不會讓客戶喪失競爭力及市場。
在擴產部分,聯電今年以南科P6廠為主要重點,新產能年底月產將達2.7萬片,明年將增至3.2萬片。新加坡新廠2024年底或2025年初進行試產,月產能2萬片。
在日本方面,日本子公司USJC與日本電裝株式會社(DENSO)在USJC 12吋廠合作生產IGBT,且已進入量產。聯電將謹慎擴產,每年總產能將增加約5%。
至於大陸子公司聯芯股權回購,聯電表示,預計今年完成並納為獨資子公司。
聯電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6元,為歷年來新高水準。2022年是聯電豐收一年,全年營收跟獲利都創下新高,營業利益更突破千億。展望未來,在AI、5G、電動車趨勢下,聯電仍樂觀看待半導體長期需求成長。
台北報導
聯電新加坡擴廠再度釋出最新進展,30日公告將以13.95億元委託亞翔工程興建聯電新加坡廠F12i P3廠,累積今年亞翔取得聯電訂單已超過200億元。
聯電擴廠動作不斷,自從去年2月宣布將在新加坡打造Fab 12i廠擴建一座全新的先進晶圓廠後,便開始啟動建廠作業,新廠第一期的月產能規劃為3萬片12吋晶圓,由於預計將在2024年底將開始進入量產,因此現階段除了土建作業之外,廠務作業亦正進入同步興建階段。
聯電30日公告將委由亞翔工程興建聯電新加坡廠F12i P3廠,亞翔本次一共拿下13.95億元的訂單,加上先前聯電釋出給亞翔的訂單,今年以來亞翔已共拿下200.16億元的聯電訂單。業界指出,亞翔為聯電的廠務長期合作夥伴,本次委託項目將可望包含廠務工程及無塵室工程等相關建設,且後續同廠區將會依不同工程項目再度公告新進度。
據了解,聯電在新加坡的F12i P3廠目前規劃量產28奈米及22奈米製程,總投資金額為50億美元。在此之前,聯電在新加坡投入12吋晶圓廠已經超過20年,未來聯電將把新加坡Fab 12i廠規劃成先進特殊製程研發中心。
看好22/28奈米需求前景,今年資本支出預算從30億美元拉升到36億美元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4日宣布,董事會通過在新加坡Fab12i廠區擴建一座全新的先進晶圓廠計畫。新廠第一期的月產能規劃為3萬片12吋晶圓,主要生產製程為22及28奈米,目前預計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因應擴建計畫,聯電在2022年的資本支出預算也從30億美元,拉高到36億美元。
聯電表示,由於5G、物聯網和車用電子大趨勢的帶動,對聯電22及28奈米製程需求的前景強勁,因此新廠所擴增的產能也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約,以確保2024年後對客戶產能的供應。
聯電指出,期望這座新廠能在滿足這些市場強勁的需求上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協助紓解22及28奈米晶圓產能結構性的短缺。新廠生產的特殊製程技術,如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及混合信號CMOS等,在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設備和電動車等廣泛應用上至為關鍵。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表示,新加坡Fab12i廠是聯電的旗艦創新中心,與客戶合作新研發項目並將在新廠上線後立刻投入生產,近期半導體供應短缺已明確點出半導體供應鏈必須提高透明度,共同降低風險。
此外,聯電在中國蘇州的和艦先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階段性停工。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該8吋廠約占聯電8吋總產能約25%,占全球8吋產能約3%,階段性停工期間稼動率大致維持在25~30%,產線上晶圓不須報廢。集邦指出,該廠已於24日逐步復工。由於半導體設備重新調校時程約需5~7天,預估整體稼動率完全恢復至滿載的時間將落在3月上旬,預估損失投片約14~20天,影響該公司當季8吋產能約4~5%,全球8吋產能約0.4~0.5%,情況仍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