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30日表示,生成式AI潛力龐大,聯電絕不會缺席,他看好包括高速傳輸、電源管理晶片、MCU(微控制器)等相關IC受惠成長,雖然去年來半導體產業降溫,但對半導體及AI相關應用成長仍相當有信心,他並預期,聯電未來至少可取得AI相關應用10至20%的市場需求。
王石是在聯電股東會上發表上述說法。而股東會上,股東們主要關心聯電未來營運成長動能,以及目前聯電在自駕車、人工智慧(AI)伺服器、AI PC等領域的布局情況。
王石說,AI在全球興起,聯電於AI邊緣運算著墨很深,AI產業持續發展,預期未來在AI相關的所有產品,聯電可以搶占10至20%市場需求,這需要些時間,但一定是未來驅動聯電營運成長重要因素。
王石強調,以整體市場來看,雖然去年市況出現周期性變動,但聯電對半導體的市場未來成長性具有信心,聯電除了過去以來在22到28奈米製程發展很成功,也持續開發特殊製程,且是以整個解決方案來提升公司競爭力。
他進一步指出,聯電不僅開發先進的12奈米製程技術,並持續開發40奈米、55奈米特殊製程等,以解決方案,對接應用市場,協助客戶提升競爭力,並提供聯電未來成長動能。
另外,針對國際地緣政治的風險及美中貿易戰對大陸市場的影響,王石則表示,聯電在這方面應變能力相對多數國際晶圓廠更有韌性,主要由於聯電的全球化布局,聯電除了在台灣的新竹、台南廠區,海外廠區也不只有在中國,包括新加坡的12吋廠,還有日本的布局,甚至未來和英特爾的合作,在美國也能服務客戶,聯電的布局能提供較多元的供應鏈韌性,所以,中國市場的變化對聯電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半導體應用多元,且重要性日益提高,王石說明,自駕車、AI伺服器及AI PC對未來成長至關重要,聯電不會缺席。
台北報導
MCU廠9月需求較8月改善,MCU廠第三季業績愈來愈好,主要是客戶趕中秋節、雙11拉貨,且經過一年庫存去化,通路及代理商也恢復拉貨。法人預估,笙泉(3122)、偉詮電(2436)及通泰(5487)等訂單透明度走佳。
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以及消費者信心還未全面提振,以致MCU的9月現貨價格依然略跌,整體而言,MCU後續訂單能見度有限。
根據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最新的MCU通路調查,消費型和工業用MCU需求與8月相比,9月的需求略有好轉,主要原因是由於季節性因素,客戶趕著在年底銷售旺季之前備貨。
而大摩最新的消費者動向調查也與通路調查結果也一致,該調查顯示,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小家電的消費意願持續改善,可能是因新產品發布,帶動消費意願提升。
不過,由於對經濟前景和就業的擔憂,消費者信心仍然疲弱,消費態度謹慎。
觀察現貨價格,意法半導體STM32F103VET6 的9月32位MCU價格,月減7%至14元人民幣,大陸兆易的GD32F103VET6現貨價格,也月減7%,至7元人民幣,現貨價格仍呈下跌。
景氣復甦慢,加上同業削價競爭,公司謹慎保守看下一季及下半年
台北報導
MCU大廠新唐(4919)8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蘇源茂指出,第一季毛利率重新站回40%,季對季表現持平,至於毛利率40%是否是今年營運低點,他語帶保留地表示,目前景氣復甦比想像中慢,加上同業削價競爭,下一季及下半年毛利是否能守住40%,宜謹慎保守。
新唐為國內專精於開發類比/混和訊號、微控制器及電腦雲端相關IC產品公司,並擁有一個6吋晶圓廠產線,為國內少數IC設計公司具備晶圓廠生產能力的廠商。
該公司目前近7成營收與MCU產品有關,以32位元產品為產品銷售主力,並跨足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及MOSFET業務。
新唐總經理楊欣龍指出,總體經濟尚未回溫,該公司四個主要產品線,能見度比較明確的是車用,但市場供應緊俏程度舒緩,也不排除廠商進行手中庫存調節。
手機及消費性產品需求比較弱,最先止穩反彈可能是PC類。工控應用部分持穩,由於中國大陸疫後重新對外開放,有望對基礎建設備加碼,一旦有標單出現,預期對市場會有提升。
法人關切MCU陸廠庫存嚴重,陸廠喊出「寧要市占率、不守價格」的說法,對新唐的影響為何?楊欣龍說,大陸確實增加很多MCU廠,殺價競爭的作法,為資源有限下大陸「內卷化」效應。
但此與新唐無涉,主要是新唐在大陸市場以工控應用相關,已從消費類轉型,市占率也增加,雖有價格壓力,但該公司已因應此一壓力,與特定廠商協商。
新唐財務長、副總經理賴秀芬則指出,新唐第一季合併營業收入約為89億5,600萬元,稅後純益約為6億7,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6元,本季認列3.65億元業外收益,其中,有3.4億元來自於該公司持股49%的TPSCO代工廠,處分閒置設備所得。
觀察該公司營運表現,去年第二季營收高峰達112億元,自第三季開始呈現衰退,今年第一季營收季衰退6%,從季對季來看,衰退幅度收歛。毛利率高峰去年是約44%,現在維持約40%。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釋出第二季營運展望,副總經理蔡榮宗預期,第二季目前主要有安防、32位元MCU等產品線出貨回溫帶動下,有望抵銷其他消費性產品線的不景氣,營運表現可能將與今年第一季相去不遠,不排除會創下歷年最淡的第二季MCU傳統旺季。
盛群28日召開法說會並釋出後續營運展望,蔡榮宗表示,今年上半年MCU市況仍相當保守,原因在於終端市場需求不振,使客戶拉貨動能大多偏向短期急單為主,加上通路商仍以去化手中庫存為主,使第二季營運仍偏向保守。
觀察第二季營運表現,蔡榮宗指出,第二季仍有客戶在非洲市場標案的一氧化碳感測器,加上中國客戶的共享行動電源32位元MCU訂單,訂單動能合計仍有保持在兩百萬套以上水準,且通路商已經釋出第二季出貨有望回溫的喜訊,使今年第二季營運不致於比第一季衰退,預期業績可望保持在第一季左右水準。
由於過往第二季皆是MCU市場的傳統旺季,不過蔡榮宗坦言,本季營運將可能創下歷年最淡的MCU傳統旺季。法人推估,盛群在今年上半年每股獲利可能將僅賺進不到0.5元,對比去年半導體暢旺的3.84元將會下降不少。
觀察庫存狀況,蔡榮宗說,盛群與通路商的庫存水位合計大約仍有13~14個月左右,盛群與通路商的庫存水位比例大約各占一半。他坦言,庫存水位確實仍持續上升,不過盛群第二季在晶圓代工廠投片回流數量將會季減6成,且預估第三季將會持續下滑。
至於在產品單價部分,蔡榮宗指出,目前價格雖然持續有壓力,公司也會持續做出讓價措施,以維持競爭力,但產品單價仍舊會比中國同業較高,加上中國同業品質相對不穩定,因此讓先前轉單的客戶有開始回流台灣MCU廠的跡象。
血氧儀、額溫槍等醫療MCU需求激增,相關生產鏈受惠,有助加快庫存去化
台北報導
中國放鬆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管制,導致疫情擴大並迅速蔓延,包括血氧儀及額溫槍等個人健康量測產品需求激增,盛群(6202)及松翰(5471)等證實獲得醫療相關微控制器(MCU)急單,包括新唐(4919)、九齊(6494)、凌通(4952)、紘康(6457)等可望受惠,法人看好將有助於MCU生產鏈加快庫存去化。
國內MCU廠以消費性電子應用為主,受到通膨影響終端需求,MCU市場自第二季開始進入庫存調整,相關業者下半年營收持續下滑,除了新唐受惠日本子公司在車用MCU出貨強勁,前十一個月營收仍年成長2.1%,包括盛群、松翰、九齊、凌通、紘康等均較去年同期衰退,第四季MCU價格走跌,季營收較上季減少。
原本MCU廠預期生產鏈庫存調整會延續到明年第二季,但近期中國放寬防疫管制,醫療相關急單湧現,有利庫存加速去化。業者表示,中國疫情迅速蔓延,包括血氧儀、額溫槍等個人健康量測產品供不應求,MCU廠受惠急單湧現,12月營收可望明顯成長。
盛群及松翰證實已獲醫療相關MCU急單。盛群表示,中國確診人數攀升,上週已接獲客戶逾100萬套血氧儀晶片急單,及額溫槍及耳溫槍等晶片訂單,至於需求是否持續增加有待觀察。松翰表示近期確實有血氧儀、額溫槍晶片緊急需求湧現,有助相關產品庫存去化。
除盛群及松翰外,其他業者亦感受到個人健康量測相關的醫療MCU需求明顯拉升情況。業者表示,中國疫情封控陸續解封,疫情蔓延是達到全民免疫的必經之路,所以血氧儀、額溫槍等相關MCU在未來幾個月會有強勁拉貨動能。法人看好新唐、九齊、凌通、紘康等業者將直接受惠。
法人指出,MCU生產鏈的庫存去化因醫療MCU需求轉強而有加速情況,但整體市場需求來看,MCU供給過剩仍沒有改變。明年上半年晶圓代工廠價格仍有議價空間,但降幅不大,此次醫療MCU拉貨轉強將有助於MCU廠縮減價格跌幅,營運表現會比先前預期略為好轉。
台灣MCU廠及IC設計廠有機會雀屏中選,並已經開始進入認證
台北報導
消費性市場低迷,但車用市場仍相當強勁,法人指出,由於國際IDM大廠的車用微控制器(MCU)交期維持在一年左右水準,相較過去大幅成長,因此台灣MCU廠新唐(4919)、凌通(4952)及IC設計廠凌陽(2401)等供應鏈有機會藉此搶下車用客戶轉單潮。
進入下半年後,消費性MCU市場已經提前半年左右全面緩解,不過觀察車用MCU交期依舊相當長,當中又以國際IDM大廠的車用MCU供需失衡狀況最為嚴峻,訂單交期仍高居不下。
國際IDM大廠車用MCU市場供給仍維持吃緊情況下,使車用MCU交期仍高達一年左右水準,相較過去僅需半年至九個月延長不少,且供應鏈還指出,國際IDM大廠目前僅供貨給主要車廠客戶,其餘中小型客戶幾乎已不接訂單,雖然價格不見得能再度提升,但交期長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車用市場。
恩智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副總臧益群20日提及車用MCU市場缺貨狀況,雖閉口不談交期及價格狀況,不過仍坦言,恩智浦會嚴肅看待供應鏈狀況,盡力支援客戶需求。
在車用MCU交期緊張情況下,業界已經傳出,開始有車用客戶尋求非國際IDM大廠的第二供應商需求,其中又以台灣MCU廠以及IC設計廠有機會雀屏中選,並已經開始進入認證狀態,由於車用認證時間至少長達二~三年,因此最快有機會在2023年之後傳出好消息,並且在2024年開始逐步擴大供貨動能。
法人預期,台灣MCU廠新唐、凌通及IC設計廠凌陽由於具備車用晶片開發經驗,且已經出貨給部分客戶,因此可望藉此搶下部分車用客戶轉單商機,擴大車用產品線供貨動能。
其中,新唐在日本新唐子公司帶動下,法人指出,新唐有機會迅速切入日本車用客戶供應鏈,且後續有機會打入中國、台灣等車用市場,藉此大啖混合能源車及電動車訂單。新唐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19.03億元、年成長5.9%,改寫歷史同期新高。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新唐(4919)下半年將受惠於間接持有晶圓代工廠TPSCo新產能逐步開出,將可望替新唐日本子公司(NTCJ)車用、工控出貨再添出貨動能。法人看好,新唐第三季在新產能逐步開出效應,加上伺服器、車用及工控訂單續旺,單季營運有望再創新高。
新唐自收購Panasonic半導體事業並成為旗下日本子公司後,同時也間接取得Panasonic半導體事業先前與高塔半導體合資成立TPSCo股權,由於先前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TPSCo也開始啟動擴增產能,預計在下半年產能將有望逐步開出,且新產能有望逐季成長至2023年下半年。
法人指出,由於新唐在日本子公司的投片除了自有產能之外,另外正是由TPSCo拿下投片訂單,其中又主要生產新唐日本子公司的車用訂單,預期在車用訂單持續滿載到年底情況下,加上TPSCo新產能逐步開出帶動,且新唐車用產品出貨表現有機會再度成長。
據了解,車用、工控以及伺服器等非消費性終端市場進入下半年後,需求依舊相當旺盛,其中車用訂單主要受惠於混合能源車及電動車導入智慧化、電動化,使半導體元件需求相較過往傳統燃油車大幅增加數倍。
另外,伺服器市場則是在5G、人工智慧效應之下,使新建置的資料中心數量持續看增,新唐目前手握美系伺服器客戶的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大筆訂單,訂單亦有望旺到年底。
市調:全球去年產值逾200億美元,年增幅21%創22年來新高
台北報導
市調IC Insights指出,2021年在市場需求暢旺,微控制器(MCU)市場產值年成長21%至200.2億美元,寫下2000年以來年「增幅」最高紀錄,其中前十大MCU供應商當中,台廠新唐(4919)成功擠進其中之一,成台灣唯一進入前十的MCU廠。
IC Insights針對MCU市場公布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嵌入式車用及各式感測器需求大幅提升成為推動MCU市場需求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帶動2021年MCU市場產值年成長21%至200.2億美元,成長幅度創2000年以來的年成長幅度最高紀錄。
其中,全球MCU大廠當中,恩智浦、Microchip、瑞薩、意法半導體及英飛凌等五大廠2021年MCU合併營收年成長幅度都超越兩成,且五大廠的市占率都分別超越10%,市占率最高的為恩智浦,市占率達到18.8%。
至於全球市占率達6~10名的分別為德州儀器、新唐、Rohm、三星及東芝等,2021年6~10名的MCU銷售金額達23億美元,市占率合計共為11.4%,其中新唐成為全球前十大MCU廠當中唯一一家的台灣廠商。至於非全球前十大MCU供應商市占僅為6.5%。
法人指出,新唐市占率能夠躍居為全球十大MCU廠商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唐成功併入Panasonic旗下半導體,並成為新唐日本子公司,不僅讓產能大幅提升,更成功擴大切入工控、車用供應鏈,使新唐2021年合併營收年成長100.6%至414.56億元,改寫歷史新高。
對於新唐2022年下半年營運展望,法人看好,雖然全球消費性市場表現不佳,但新唐在車用、工控等非消費性MCU出貨持續攀升,單季營運仍有機會改寫新高,全年營收表現再創新高可期。
可望打入工控及汽車大廠供應鏈;Q2營運續旺,有機會優於去年同期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凌通(4952)除了無線充電MCU已經順利打入全球汽車大廠供應鏈之外,另外又再加碼推出具備通訊介面的32位元馬達控制MCU,後續有望擴大打進車用市場,使車用布局有望開花結果,未來出貨動能持續看增。
凌通近年來持續布局車用市場,近期再度推出新款32位元馬達控制MCU,並具備CAN Bus通訊介面。凌通在最新的致股東營運報告書當中指出,該產品不僅可滿足原有客戶的升級需求外,未來也可打入如工業控制及車用等不同領域的應用市場。
法人指出,該款產品線不僅為32位元馬達控制MCU,還具備CAN bus通訊介面,代表該款產品可整合裝置內區域網路,以車用市場舉例,若該款馬達控制MCU整合進入電動座椅調控,即可即時顯示在車內資通訊娛樂系統等功用,若工控市場應用更為廣大。
據了解,該款產品線目前仍在耕耘階段,並送樣至客戶端,由於車用、工控產品線需要安全規格及耐用度皆比消費性產品高出許多,因此認證時間亦相對較長,但獲得客戶訂單後,產品生命周期皆長達數年時間,若出貨後有望替凌通帶來長期成長動能。
除了32位元馬達控制MCU之外,凌通長期布局的無線充電MCU產品,目前也成功獲得全球汽車大廠訂單,雖然車用無線充電功能在車用市場普及率仍不高,但後續若智慧手機無線充電支援無線充電瓦數再度提升,使車廠導入意願大幅提升,將有機會快速拉高凌通出貨動能。
另外,凌通2022年營運表現,前四月合併營收年成長30.4%至13.39億元,改寫歷史同期新高,顯示營運正持續升溫。法人指出,凌通受惠玩具語音、多媒體等MCU出貨動能續旺,第二季營運有望繳出優於2021年同期的成績單,全年業績再創新高可期。
台北報導
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公告2月合併營收達7.10億元,不僅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81.8%,更寫下歷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MCU市場需求維持高檔水準,預期第一季合併營收有望繳出優於2021年第四季成績單,且第二季MCU傳統旺季到來,代表上半年業績將達逐季成長動能。
盛群8日公告2月合併營收7.10億元、月增9.9%,不僅寫下歷史同期新高,更相較2021年同期大幅成長81.8%。累計2022年前兩月合併營收為13.56億元、年增53.8%。
盛群表示,2月合併營收成長主要原因在於生產端供給相較2021年同期提升,提高相對出貨量,同時因疫情,客戶擔心後續出貨受阻,因此提早啟動拉貨。法人指出,由於MCU需求仍維持暢旺水準,推動32位元MCU、安防MCU等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成長。
對於後續展望,法人指出,步入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後,盛群營運將可望維持在高檔表現,並將推動第一季合併營收繳出優於2021年第四季的成績單,雖然客戶提前啟動拉貨,但第二季為MCU產業的傳統旺季,預期業績表現仍可望優於第一季,上半年可望達到逐季成長表現。
針對產能部分,MCU主要使用的8吋晶圓產能供給依舊相當吃緊,不過盛群透過台灣、中國等晶圓代工大廠產能支援效應下,取得產能相繼2021年成長僅個位數,不過產能已經被客戶大幅預定,因此等同於訂單能見度已經放眼到2022年下半年,且產品單價目前仍無下調跡象,若有急單則會以額外爭取產能模式,代表盛群業績成長動能無虞。
事實上,國際IDM大廠的MCU產能訂單目前主攻5G、車用等高階市場,在當前車用市場開始進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功能豐富化、普及化情況下,MCU後續需求將只增不減,成為MCU供給吃緊的主要關鍵。
除此之外,由於MCU市場供給吃緊,因此許多國際IDM大廠的移轉訂單成功由盛群拿下,盛群也藉此大舉卡位進入歐美供應鏈,且當前更由32位元MCU拿下網通大廠訂單,營收及獲利後續將持續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