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新聞日期:2024/05/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全球矽晶圓出貨 SEMI:首季跌5%

台北報導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矽產品製造商委員會發布最新晶圓產業分析季度報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全球矽晶圓出貨量,較上一季減少5.4%,降至2,834百萬平方英吋(million square inch, MSI),較2023年同期3,265百萬平方英吋,下跌13.2%。 SEMI SMG主席、環球晶圓公司副總經理暨稽核長李崇偉分析,受IC晶圓廠使用率持續下降及庫存調整影響,2024年第一季所有尺寸晶圓出貨均出現負成長,其中,拋光晶圓年度同比降幅略高於磊晶EPI晶圓。 另外,部分晶圓廠使用率於2023年第四季觸底同時,數據中心的先進節點邏輯產品和記憶體需求,則在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推波助瀾下節節上升,值得關注。 矽晶圓是打造半導體的基礎,為各式電子產品不可或缺之關鍵材料。 矽晶圓經先進工藝打造,外觀為薄型圓盤狀,直徑分為多種尺寸(1 吋到12吋),半導體元件或「晶片」多半以此為製造基板。
新聞日期:2024/05/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世芯雙多助陣 樂觀今年營運

IDM大廠訂單進入量產,自研晶片有展望;惟NRE季節因素壓縮毛利率,力拚Q3回穩台北報導 ASIC大廠世芯-KY3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沈翔霖持續對業績充滿信心,IDM大廠訂單將於今年順利進入量產,並對CSP業者以自研晶片取代通用型GPU趨勢看法樂觀。沈翔霖表示,公司技術居領先地位、並與代工業者密切合作,為客戶爭取最多產能,全年營運維持強勁。 世芯-KY股價在3日下跌0.16%收3,145元,被信驊超車而落居成股后,第一季合併營收104.9億元,年增83.52%,然而,毛利率卻寫近期低點18.8%,主要受到委託設計(NRE)季節淡季所致。 世芯指出,第二、三季在客戶量產動能延續下,將逐季成長並創高,第四季量產動能稍微趨緩,不過NRE有望彌補、營收預估將持平第三季。 然儘管首季營收再創歷史新高,受到NRE季節性因素及ASIC量產規模擴大,壓縮部分毛利率,首季每股獲利15.83元,未同步伴隨營收大幅成長。 沈翔霖指出,自研晶片趨勢依舊,支撐營運維持強勁增長。即便明年北美雲端服務業者(CSP)大客戶產品將進入轉換期,不過北美IDM客戶的量產動能將補上,加上新創公司也相當積極,AI趨勢將帶動7奈米、5奈米ASIC晶片業務,其中,7奈米AI ASIC出貨量仍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未來將往5奈米邁進。 業界評估,新創AI公司皆須要使用2.5D/3D封裝、成本昂貴,所以世芯將是最合適的業者,主要因為相較北美競爭對手,世芯更具備成本及彈性,今年就會有機會看到TAPE OUT,為2025年成長注入動能。 世芯具備產能優勢,沈翔霖透露,與晶圓代工合作夥伴保持密切關係,陸續取得CoWoS先進封裝產能,為客戶爭取最大產能。世芯自身技術持續領先,不怕競爭對手搶單。 此外,陸系車廠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預計今年開始投片,而國產替代CPU自製化商機,世芯也多有掌握。 沈翔霖也強調,積極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其中,首季大陸地區營收已低於15%,不過只要陸系業者財務穩健並合法合規、公司會持續支持客戶。 世芯持續分散營運據點,目前日本已有超過80位員工、馬來西亞也已有20多位工程師進駐,未來東南亞將為發展方向,端視客戶需求調整。
新聞日期:2024/05/0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銅鑼新廠啟用 力積電CoWoS封裝上膛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2日舉辦銅鑼新廠啟用典禮,蔡英文總統也親臨現場,這項總金額超過3,000億元的12吋晶圓廠投資案,已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將成為力積電推進製程技術、爭取大型國際客戶訂單的主力平台。另外,力積電也切入CoWoS先進封裝,主要生產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預計下半年量產,月產能可達數千片。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銅鑼新廠於2021年3月動土興建,期間經過疫情,耗時三年新廠落成啟用,截至目前此項12吋晶圓廠投資案更已耗資逾800億元,足見半導體新產能的建置,確實擁有極高的時間、技術與資金門檻。幸好該公司快速決策並採取建廠行動,否則近年國際通膨帶動各種原物料成本高漲,這座新廠的建置成本勢必更高。 力積電銅鑼廠區土地面積逾11萬平方米,甫落成啟用的第一期廠房擁有28,000平方米的潔淨室(Clean Room),預計在此新廠建置55、40、28奈米製程月產能5萬片的12吋晶圓生產線,未來隨業務成長該公司仍可在銅鑼廠區興建第二期廠房,繼續將2x奈米技術往前推進。 黃崇仁說,台灣第一座12吋廠是力晶集團蓋的,且到目前為止已蓋8座12吋廠,未來還會再蓋4座,其中有的將採「Fab IP」技術授權模式,例如印度與塔塔集團合作就是此模式,目前沙烏地阿拉伯、越南等國家都有意投資建廠,看好力積電未來Fab IP營運模式。 對於下半年展望,黃崇仁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美國、中國經濟表現並不出色,美國僅AI、科技較佳,而中國都不太好,他認為,今年第四季之後,包括手機、PC、NB等AI應用產品有機會加速展開,在AI帶來的爆炸性需求下,預期2025年會是半導體非常好的一年,力積電也已掌握商機。 除此之外,力積電也表示,去年以來CoWoS先進封裝供給持續吃緊,該公司因應國際晶片商客戶需求也投入CoWoS相關業務,主要是提供CoWoS先進封裝所需要的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預計下半年將進入量產,初期月產能可達數千片。 由於多家切入CoWoS供應鏈的半導體廠對營運都有拉抬效果,未來對力積電的營運效益將是外界關注重點。
新聞日期:2024/05/0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先進封裝 成AI算力關鍵

中科、南科、嘉科均進入擴產進行式,CoWoS-R、SoW等將帶來革命性效能優勢台北報導 AI算力需求狂飆,先進封裝產能成關鍵!法人指出,台積電著眼先進封裝成長性,包括中科、南科、嘉科均進入擴產進行式,今年拍板的嘉義科學園區預計先行興建二座先進封裝廠,嘉科一期將於本季動土,明年下半年進機,嘉科二期預計明年第二季動土,2027年首季度進機,續擴AI、HPC市占大餅。 有別於摩爾定律,追求半導體晶片不斷微縮,先進封裝技術透過堆疊,提升輸入/輸出的密度,從而提高晶片性能。台積電近期揭示眾多次世代先進封裝,涉及多個新技術和工藝,包括CoWoS-R、SoW等。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對於晶片產業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台積電創新解決方案帶來革命性的晶圓級效能優勢,滿足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未來對AI的要求。 半導體業者表示,台積電推出系統級晶圓技術,使12吋晶圓能夠容納大量的晶粒,提供更多運算能力,大幅減少資料中心使用空間,並將每瓦效能提升好幾個數量級;其中,已量產的首款SoW產品採用以邏輯晶片為主的整合型扇出(InFO)技術,而採用CoWoS技術的晶片堆疊版本,預計2027年準備就緒。 隨堆疊技術發展,AI晶片體積愈來愈大,未來一片晶圓可能切出低於十顆的超級晶片,封裝能量則成為關鍵;法人指出,台積電龍潭先進封裝2萬片月產能已滿,竹南AP6廠為目前擴產主力,中科第四季陸續展開進機,加緊趕備量能。 台積電系統整合晶片(SoIC)已成為3D晶片堆疊的領先解決方案,其中,AMD為SoIC首發客戶,MI300即以SoIC搭配CoWoS。蘋果也正式加入生成式AI戰局,業界指出,旗下第一顆3D封裝SoIC產品將是AI伺服器上ARM based CPU,代號為M4 Plus 或M4 Ultra,最快將於明年下半年亮相,而此3D封裝SoIC技術將於2026年進一步下放至消費性MacBook M 系列處理器晶片。 輝達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沿用chiplet及CoWoS-L封裝架構的R100,2026年才將正式推出採3D封裝方案之SoIC+CoWoS-L 的X100(暫定名)。
新聞日期:2024/04/30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海內外大進擊 動態調整

【台北報導】台積電中科二期園區用地將延後交地,市場關注。半導體業界人士分析,從整體規畫來看,台積電先進製程生產可持續依用地取得動態調整,即便中科二期園區將延後交地,台積電取得相關土地後,仍可調整為後續更先進製程投資,無礙台積電2026年之後的規畫。 至於最新發表的A16製程2026年量產時,台積電也可在竹科寶山或南科,甚至高雄廠進行,都具有彈性。 台積電因應2奈米試產前置作業,去年5、6月即傳出開始調度工程師人力到竹科研發廠區做準備,試產順利後,將導入後續建置完成的竹科寶山晶圓20廠,由該廠團隊接力衝刺2024年風險試產與2025年量產目標。 台積電近年積極衝刺全球製造布局,除了在台灣擴產,也前往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設廠。台灣包括在新竹寶山二期及高雄建置2奈米廠,將於銅鑼及嘉義建置先進封裝廠。 台積電先前提到,有鑑於強勁的高速運算(HPC)和AI相關需求,拓展全球製造足跡以繼續支持美國客戶的成長、增加客戶信任並擴大未來成長潛力。 【2024-04-30/經濟日報/A3版/話題】
新聞日期:2024/04/29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去年車電產值估逾4,000億元

【本報訊】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去年車電產值估逾新台幣4,000億元,超越傳統汽車零組件產值,成長率達17%,預期2028年有望破9,000億元,台廠技術結合ICT、半導體優勢可持續升級,面對大陸電動車龐大產能挑戰。 【2024-04-28/A9版/大數字】
新聞日期:2024/04/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京元電 退出大陸半導體市場

台北報導 半導體測試大廠京元電子26日宣布,考量目前中國大陸包括晶圓製造、封測產品持續過剩,預期未來二、三年情況將更為嚴峻,董事會決議退出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務,並通過處分間接持有中國蘇州京隆92.1619%的所有股權。因應AI、HPC的強勁需求,決定加碼在台灣高階測試研發與擴產,將今年資本支出大手筆提高逾5成,由新台幣70億元提高到122.81億元。 京元電子表示,大陸近幾年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自主,目前包括成熟製程晶圓產能及封測產能都已明顯產能過剩,但現階段大陸半導體業者仍持續大動作擴產中,預期二至三年之後,大陸成熟製程晶圓及封測產能過剩情況將更為嚴峻。 半導體業者認為,京元電子此時退出的時間點極佳,在陸廠仍搶快擴產時,京元電子仍有陸廠搶買,再過一、二年供需扭轉時,恐怕處分價格會有不小落差。 京元電子總經理張高薰強調,此次交易金額為人民幣48.85億元,約為新台幣217.15億元,預計處分利益約38.27億元,每股盈餘貢獻3.13元,預計淨現金流入約為新台幣166億元,將擴大投資台灣,資金運用除了加快建置廠房設備,充實營運資金外,將投資於更高階的測試技術研發及擴充高階測試設備。京元電董事會並決議通過提高今年度資本支出,從新台幣70億元提高至122.81億元。 張高薰也表示,將集中資源投入台灣半導體製造供應鏈,與客戶及供應商密切合作,強化無晶圓廠(Fabless)先進製程產品的測試服務、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加大委外代工的訂單,目前銅鑼一、二廠已在營運中,銅鑼三廠新產能預計到今年底前將全數開出,將創造營收及獲利的更高成長空間,未來產能滿載後,銅鑼四廠也將很快動工建置。 此外,張高薰指出,此次處分資產所取得的資金提撥約36.68億元,分別於明年及後年各加發每股現金股利1.5元回饋股東,另將不排除與國內外上下游、同業策略合作,因應客戶需求及地緣政治變化,目前正積極評估台灣+1的海外廠建置。
新聞日期:2024/04/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 首季狂賺近兩股本

台北報導 國際晶片大廠聯發科26日舉行法說會公布首季財報成績,每股稅後純益(EPS) 19.85元,豪賺近兩個股本,毛利率一舉攻上52.4%,寫下單季歷史第三高水準。執行長蔡力行指出,第一季來自優於預期的手機、寬頻和電視客戶庫存回補需求,營運表現穩健,下半年旗艦級手機晶片將以更強之AI功能、大啖邊緣AI商機,儘管本季度適逢季節性調整,然聯發科AI腳步未停歇,下半年天璣9400將大放異彩。 聯發科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334.58億元,季增3%、年增39.5%,大超財測預期,客戶庫存回補需求及手機晶片延續,淨利達316.55億元,季增23.1%、年增87.4%,EPS 19.85元。 第一季毛利率亮眼,蔡力行分析,主要因為一次性調整,若排除該因素,毛利率為47.9%,仍高於營運目標範圍之中位數。 蔡力行分析,第一季手機業務占公司合併營收61%,年增84%、季減2%,今年手機業務將受惠更佳的產品組合。他強調,目前全球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皆採用天璣9300晶片,本季將有更多搭載天璣9300及8300系列的智慧型手機上市,他更透露,下半年推出之旗艦級晶片天璣9400獲得客戶正面的反饋。 另外,智慧裝置平台,第一季營收較前一季成長16%,占公司營收34%,主要受惠於寬頻及電視客戶的庫存回補需求,及更優異的平板產品組合,預估無線及有線連結業務,受惠運營商持續導入WiFi 7及10GPON等新技術,將在寬頻、路由器和筆電皆強勁成長。蔡力行指出,WiFi 7解決方案進度超預期。 展望第二季,蔡力行估整體營收將較去年同期強勁成長,不過適逢季節性因素及手機出貨恢復正常節奏,與前一季相比持平至下降9%,而第二季的電視和運算裝置營收預期將持續較前季成長,整體營收規模將落於1,214億元至1,335億元之間,毛利率預估將達47.0%正負1.5%。 蔡力行認為,基於第一季的成果及第二季的展望,有信心達成全年美元營收成長率及毛利率目標,對中長期成長前景的看法維持不變。
新聞日期:2024/04/26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台積電發表A16晶片技術 拚2026年量產

半導體埃米世代【台北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天在二○二四年北美技術論壇,一口氣宣布涵蓋製程及先進封裝六大創新技術,當中首度發展比奈米還更先進的A16邏輯晶片製程,宣布半導體邏輯製程將進入埃米世代。 埃米(angstrom),是一奈米十之一的長度單位。換言之,台積電在二奈米以下後首推A16,等於要以埃米的A16作為新製程全新命名,並結合公司開發超級電軌(Super Power Rail)架構與奈米片電晶體,預計於二○二六年量產。 台積電首推A16製程並導入背電技術,明顯要與英特爾的14A一別苗頭,但台積電A16最關鍵微影製程,並不考慮採用艾司摩爾最新一代的NXE:5000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英特爾卻是全球第一家14A導入High-NA EUV微影設備的廠商,並宣布將於二○二七年量產,如此看來,進入埃米世代將是兩強角力的局面。 關於台積電A16的強項,產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敢對外宣告量產時程,當然是已接獲客戶導入,它的製程優勢就是可讓晶片尺寸再縮小且放入更多的電晶體,讓運算效能更強。而這種製程就是為了因應AI伺服器和資料中心業者導入更強大AI晶片的需求。 不過,台積電不是只靠A16完封對手。台積電在北美技術論壇,一口氣宣布以CoWoS、系統單晶體(SoIC)為核心,結合更新的系統級晶圓(TSMC-SoW)先進封裝等技術,實現全球矚目的矽光子(CPO)先進封裝。 台積電表示,公司正在研發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技術,以支援AI熱潮帶來的數據傳輸爆炸性成長。其中支援小型插拔式連接器的光子引擎將在二○二五年完成驗證,接著於二○二六年整合CoWoS封裝成為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將光連結直接導入封裝中。 【2024-04-26/聯合報/A6版/財經要聞】
新聞日期:2024/04/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矽光子封裝 2026完成整合

台北報導 「銅退光進」的矽光子技術呼之欲出,台積電表示,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將於2025年完成驗證、並於2026年整合CoWoS封裝,成為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o-Packaged Optics)導入。業者指出,矽光子積體電路,以矽製程將光學元件整合於矽晶圓上,改善傳統電訊號傳輸速率。 台廠光收發模組如波若威、上詮、訊芯-KY、前鼎皆默默在進行;上詮更於近期進行私募,外界猜測將引入大咖進行投資。另外,磊晶製造全新、聯亞,交換器業者智邦都可望受惠。 供應鏈業者透露,台積電應客戶矽光子需求,推出COUPE異質封裝製程平台,攜手晶片大客戶如輝達、博通,投入200位研發人力。COUPE將為台積電與國內外光通訊元件模組業者、網通業者合作之重要平台。 台積電表示,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技術,用以支援數據傳輸爆炸性成長。其中,COUPE採用SoIC-X晶片堆疊技術將電子裸晶堆疊在光子裸晶之上,相較於傳統的堆疊方式,能夠為裸晶對裸晶介面提供最低的電阻及更高的能源效率。預計於2025年可完成支援小型插拔式連接器的COUPE驗證,2026年整合CoWoS封裝成為CPO,將光連結導入封裝中。 相關業者認為,矽光子光收發器(Optical Transceiver)將取代離散元件構成之資料傳輸模組,大幅縮減裝置尺寸,同時降低功率耗損。相較傳統30x30公分之100Gbps高速資料傳輸裝置,透過矽光子製程技術製作微小光通訊元件,再整合7奈米先進製程製作的數位訊號處理器,所形成之光收發器,具備體積小、功率低等優勢。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