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進推論領域 未來規劃朝2奈米邁進 將帶旺業績
【台北報導】
神盾(6462)集團AI布局大突破,最新切入AI推論晶片市場傳來喜訊,首款產品將以目前半導體業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量產,躋身業界領先群,後續還要切入更先進的2奈米製程,衝刺業績。
神盾近年整合集團資源投入轉型,進軍矽智財(IP)與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陸續獲得成果,日前宣布要開發安謀(Arm)架構高效能運算(HPC)伺服器晶片,如今在AI推論晶片領域也傳來好消息,助攻轉型持續邁大步。
業界人士指出,在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發展帶起新一波AI浪潮後,因應AI訓練所需的晶片與相關軟硬體市場商機爆發。不過,市場上也有不少人也把眼光放到AI推論市場。
神盾認為,未來幾年後的推論應用市場規模將大於訓練應用,所以該公司已著手開發推論專用AI加速器E100,預計今年底設計定案,規畫採用3奈米製程投產,而後續升級版的E200產品,則預計於2026年底設計定案,並希望採用2奈米製程生產。
同時,神盾也集結集團旗下資源,進軍更大範圍的AI PC相關晶片領域,切入AI CMOS智慧感測器、軟體AI影像處理器、eUSB2V2橋接器,以及Always On AI處理器等。
神盾開發AI智慧感測器,除了RGB辨識,還包含動態視覺感測(DVS)技術,也能進行深度偵測,具備三合一功能,相關產品預計在本季就會設計定案,並將於年底量產。
至於神盾投入開發的Arm架構HPC伺服器晶片,預估於今年底設計定案,規畫於2026年底可量產,爭取成為未來AI伺服器市場上,能最快提供最新一代Arm架構CPU的公司。神盾是Arm整體設計方案的合作夥伴,已取得Neoverse CSS V3授權。
神盾董事長羅森洲表示,伺服器CPU市場很大,該公司只要能分得Arm平台伺服器CPU的一些市占就頗為可觀。希望到2027年時,Arm架構伺服器CPU產品可為該公司帶來至少上億美元收入。
神盾去年合併營收為47.9億元,年增24.4%,去年前三季每股淨損6.31元。神盾昨(3)日股價受到大盤重挫影響,也下跌8元,收在146.5元。
【2025-02-04/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24年業績表現強勁,儘管去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僅溫和成長,台積電該項目合併營收仍成長23%,引起市場矚目。法人對此表示,由於漲價策略奏效、帶動3奈米貢獻,而2奈米需求將比3奈米更暢旺,未來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產能將會更高。
去年各手機旗艦級的晶片,包括蘋果A18晶片、高通Snapdragon 8 Elite、聯發科天璣9400,由台積電通吃,法人認為,2025年也會是相同局面。
台積電強勁的業績表現,證明了AI需求不減。至於今年智慧型手機的表現,外界預估較去年溫和成長。2024年台積電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營收年成長23%,對比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中個位數增長,顯見是晶片價格增加,顯著支撐了營收成長動能。
隨著愈來愈多業者採用3奈米商品,台積電持續擴大台南科學園區的3奈米產能,並準備新竹和高雄的科學園區,建立多階段2奈米晶圓廠,支援客戶強勁的結構性需求。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也透露,邊緣AI觀察到,客戶開始放更多Process(處理器)inside,因此會持續進行製程轉進。
台北報導
IC設計大廠聯發科10日公布2024年營收表現:在旗艦級晶片拉貨,減緩消費性電子乏力影響,第四季度營運表現季增4.7%、年增6.5%表現不俗,展望2025年,法人持續看好聯發科營運表現,由輝達宣布與其共同打造Project DIGITS打頭陣,後續將有更多新品重磅問世。
聯發科2024年12月合併營收達416.8億元,月減7.9%、年減4.6%;全年合併營收5,305.86億元,年增22.4%;第四季合併營收在旗艦級晶片出貨支撐下達1,380.4億元,季增4.7%,優於財測區間上緣。
展望2025年,法人持續看好聯發科與輝達共同打造的Project DIGITS,另外,2024年為WiFi7元年,聯發科看好2025年滲透率及市場地位持續提升。
聯發科資深副總經理游人傑分析,WiFi開發周期約為每五年迭代,現在也開始積極布局WiFi 8,未來WiFi 8不再追求速度提升,而是會更加追求更低延遲(Low latency)及多路鏈結運作(Multi-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
AI智慧座艙亦為今年發展重點,游人傑指出,座艙在使用者選車時是最直觀的,能夠將整體車機性能有感提升,進一步讓市場定位往奢華品牌靠攏,聯發科欲切入的即為該市場,汽車上半場從燃油到電機化競爭即將結束,下半場新能源、智慧化正要開始。
至於世芯-KY,則在大客戶拉貨高峰期已過情況下,2024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30.7億元,季減11.8%,年增41.8%卻是八季以來最低;12月合併營收為44.86億元,月增2.1%,年增27.8%。
法人指出,推測目前IDM大廠AI訂單無法支撐高速成長,但2024年世芯合併營收仍達519.77億元,年增70.5%,仍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展望2025年,法人預估,世芯因基期墊高、加上適逢大客戶晶片迭代,成長幅度有限,營收高峰將於2026年;但次世代晶片將以台積電3奈米打造,無論是出貨量或產品單價,皆有機會比過往佳,憑藉其在先進製程之領先優勢,營運表現未來將有望再次締造歷史新猷。
拿下數家客戶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 明年挹注業績
【台北報導】
AI伺服器商機持續暴增,神盾旗下特殊應用晶片(ASIC)廠安國(8054)接單傳捷報。安國與安謀(Arm)策略聯盟後,奪下數家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NRE)案,預期明年可望開始貢獻業績,帶旺營運。
安國轉型效益持續發酵,日前公布11月合併營收2.84億元,攀上11個月來高點,並較10月大幅成長79.1%,年增51.3%;前11月合併營收19.4億元,為近八年同期最佳,年增18.2%。
法人分析,AI伺服器商機不斷成長,輝達最新Blackwell平台強力進攻學習和訓練、推論演算法之際,當中推論市場對AI模型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開始重金部署推論市場,意味推論領域將大量採用輝達晶片;至於學習╱訓練領域則逐步改採ASIC晶片模式,成為非高速運算專長的晶片廠搶攻的新商機。
神盾集團已宣布帶領旗下安國、安格、芯鼎等子公司,全面轉型邁入AI領域,正逐步展現綜效,主要歸功於安國先前收購的星河半導體,以及今年第3季向安謀取得的軟體、矽智財(IP)授權,成為神盾集團衝刺AI市場的最大武器。安國與安謀策略聯盟後,成功奪得數個客戶3奈米、4奈米及7奈米等CoWoS先進封裝委託設計案,目前已經進入研發階段,明年有望開始貢獻營收。
安國取得安謀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的軟體及技術後,成功跨入相關領域,法人推估,相關效益將在明年及後年陸續攀升,使安國大啖這波AI商機。
【2024-12-09/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Trainium 3採台積電3奈米打造,由世芯提供後段服務,預計明年底推出
綜合報導
亞馬遜雲端事業AWS於3日舉辦年度大會re:Invent 2024,展示新一代自研AI晶片Trainium 3,此為該公司首款採用3奈米製程的晶片,預計明年底推出,希望打造可替代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圖形處理器(GPU)的產品,下世代晶片可望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投片。
供應鏈業者透露,Trainium 3專案預計在2025年初完成晶片設計定稿(tape-out),進一步驗證世芯-KY與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等大客戶合作之3奈米專案進展順利。
路透報導,AWS與輝達的自家晶片皆由台積電製造。AWS執行長加曼(Matt Garman)表示,最新Trainium 3運算能力比前一代Trainium 2增加2倍,能源效率提升40%。此外,AWS亦發表名為「UltraCluster」計畫,這是由數十萬顆自家研發的Trainium晶片、加上新款伺服器組成的大型AI超級電腦。
AWS還宣布推出一款名為Ultraserver的新伺服器,是由64顆相互連接的自研晶片組成,並強調內建Trainium 3的UltraServers呈現的效能將是採用Trainium 2裝置的4倍。AWS新推出的UltraServers將與輝達的旗艦伺服器較勁,後者配備72顆先進Blackwell晶片。
供應鏈透露,從先進封裝產能來看,包含英特爾Gaudi3、AWS ASIC,台廠世芯皆有預留CoWoS產能因應,依照AWS路線規劃,明年底發表,意謂著明年首季度將tape-out,世芯提供後段服務,明年下半年將收取製作收入,2026年進入量產後,營收將進一步受到拉抬。
Marvell主要是為AWS打造Inferentia2.5/Trainium 2產品,是以5奈米來做,另外像AWS的Graviton 3處理器,則不是由兩家業者協助打造,AWS以3成的雲端伺服器市場占有率傲視群雄,AI晶片大餅相關業者皆有機會雨露均霑。
供應鏈表示,亞馬遜旗下還有個Lab 126,專為打造邊緣AI裝置,如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及智慧揚聲器Echo,台廠創意就為其以5奈米打造Echo處理器。台廠ASIC競爭力強勁,獲國際CSP業者青睞,背後不外乎有台積電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撐腰,尤其世芯、創意,皆有長久的合作經驗,能取得更多的產能。
同時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皆陸續歸隊
台北報導
M31(6643)總經理張原熏表示,晶圓廠逐漸恢復開案動能,並隨AI、5G應用帶動高速傳輸介面IP快速成長,另美系雲端CSP廠擴大採用M31高速傳輸介面IP,預計未來營運回到正軌。
張原熏強調,今年投入著眼明、後年成長性,確保現階段開發的IP,取得快速成功。法人預估,最快在明年下半年可看到權利金貢獻。
M31召開法說,第三季合併營收3.81億元,季減11.1%、年減12%,營益率11.7%,較去年同期衰退33.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7元。
受成熟製程晶圓廠稼動率不佳,研發費用持續投入,EPS為掛牌以來最差表現。10月合併營收0.69億元,月減51.03%、年減55.21%,營運持續低迷,7日股價跌5.64%、收720元。
2奈米開案與CSP業者合作,皆如期展開,並可望切入全球電動車大廠供應鏈。張原熏指出,10月將是營收低谷,第四季看到許多營收動能回歸,包含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都會陸續歸隊,在HPC、AI推動之下,矽智財加大使用的趨勢並未改變。
法人研判,今年主要半導體成長都是由HPC、AI等應用推動,所需要的先進製程IP M31正在布局;手機相關IP是今年成長動能,PC復甦較慢,物聯網、車用電子相關應用則還在調整。
而M31為爭取大客戶訂單,保留研發資源,部分小客戶訂單承接量能不足;另外,開案時程難以掌握,單一先進製程案件單價高,在每個月單一案件的遞延造成營收大幅滑落。
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都還在授權階段,考量客戶系統整合光罩驗證,約需耗時兩年,法人認為,時間點將落於2025年,伴隨採用M31 IP的晶片進入量產,將開始有權利金挹注。
預見手機晶片3奈米→2奈米迭代瓶頸,超前部署雙軸策略,CoWoS營收占比將達3成
綜合報導
手機晶片大戰如火如荼開打,三大廠精銳盡出、各領風騷,高通、聯發科、蘋果各自擁護者,皆採用台積電第二代三奈米N3E製程打造,越發考驗IC業者自身設計、架構能力。供應鏈透露,截至目前為主,明年尚未有手機晶片採用2奈米,旗艦級晶片依舊以3奈米製程,儘管為第三代N3P,然而理論速度並未明顯提升。
針對該情況,台積電透過先進封裝打造另一大獲利來源,明、後年由封裝業務衝刺營運。
明年的手機旗艦晶片仍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不過會從今年N3E提升至N3P製程。依據台積揭露訊息,相對N3E製程N3P在理論速度提升5%,功耗則下降5~10%,電晶體密度提高4%;因此業界預估,明年手機SoC還是有所提升的,但幅度並不會太大。
業者表示,採用3奈米成本為最大考量,今年安卓陣營旗艦機種價格皆有調漲,但市場熱度依舊不減,以vivo x200首發來看,銷量並未受到影響。
供應鏈指出,3奈米流片費用約為6.5億美元,2奈米更加高昂,現階段僅蘋果M系列晶片切入,並搭配SoIC先進封裝技術、領銜行業。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指出,現在仍有非常多客戶對2奈米有興趣,相對3奈米同期需求更多,但他也不諱言Chiplet會成為2奈米的替代方案而減少對2奈米的需求。業界分析,台積電早已預見該情況,因此積極發展先進封裝,不只是CoWoS,SoIC、Chiplet小晶片封裝,會使台積突破先進製程極限。
先進封裝已占台積電營收之7%~9%,計入未來五年將在先進封裝上的大幅投入,將成為台積營運第二隻腳。法人分析,台積電CoWoS的月產能今年將達到每月3.5~4萬片Wafer、明年將成長至8萬片,2026年可望達到14~15萬片,未來占到3成營收,毛利率同步追上平均水準,有效延續摩爾定律。
業內人士點出,從台積電年報可看出,重大風險從外部競爭移轉至地緣政治,這顯示進入行業龍頭之後的發展,將缺少來自外部強力競爭;追求卓越、超越自己,避免擠牙膏是台積步入下階段最大阻力。
台北報導
台積電全球化布局遍地開花,董事長魏哲家指出,海外建廠取得階段性成功,美國預計建立三座廠、一廠將於2025年初開始量產,日本熊本一廠12月開始量產、二廠開始整地,德國德勒斯登則預計2027年底前開始量產,台灣先進封裝部分也透露需求強勁訊號。
產能已提高逾兩倍
魏哲家指出,台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三座晶圓廠的計畫,此舉將有助於創造更大的規模經濟,每一座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潔淨室面積,約是業界一般邏輯晶圓廠的兩倍大。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設廠計劃,總投資650億美元、建造3座晶圓廠。美國的第一座晶圓廠採用4奈米製程,目前進展順利,良率與台灣廠相當,該廠將在2025年初開始量產,第二座計劃於2028年開始生產,第三座晶圓廠將在2030年量產。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進展順利,一廠已經完成所有驗證,12月將開始量產,第二廠已經開始整地、明年第一季動工,目標在2027年底前開始量產。財務長黃仁昭指出,日本現階段就是這兩座廠。在歐洲,台積電已於2024年8月,與合資夥伴一起在德國德勒斯登為特殊製程晶圓廠舉行動土典禮,這座晶圓廠將以汽車和工業應用為主,採用12/16奈米和22/28奈米製程技術,計畫於2027年底開始生產。
黃仁昭坦言,海外晶圓廠的獲利能力基本上低於台灣的晶圓廠,主要是因為規模較小。此外,明年將是初始量產階段,成本較高,因此獲利能力會較低,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改善,未來三到五年內,預估每年會稀釋2%~3%的毛利率。
CoWoS成長速度爆發
台灣先進製程也持續擴張,高雄、台中先進製程皆依程序進行。對於外界所關注之CoWoS產能,魏哲家強調,客戶需求強勁,儘管已盡最大所能將產能提高至去年的兩倍以上、甚至有再翻一倍可能,但依舊無法滿足客戶。未來五年CoWoS的成長速度將會優於公司的平均成長,目前占營收約高個位數,毛利率接近公司平均,但尚未達到。
法人認為,先進封裝緊缺情況將延續至2026年,雖然台積電提前於2025年達標,不過2026年預計客戶將有新需求的產生,其中,Chiplet、SoIC也都會有需求出現。
魏哲家透露,HPC客戶對於2奈米需求超越3奈米,台積將準備更多A16/N2製程的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台北報導
台積電3奈米產品將迎接爆單。法人盤點2025年新產品發現,智慧型手機晶片多以3奈米先進製程打造,其中蘋果A19 pro預計採用N3P製程,預估安卓陣營將以相同策略跟進,同時,AI加速器的兩大龍頭業者輝達、AMD,明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也將以3奈米打造,支撐台積電業績。
據AMD最新產品路線圖,MI350系列將以3奈米先進製程打造,正式將AI加速器領入更先進製程領域。法人表示,輝達R系列GPU也會以3奈米打造,但要等到2026年推出,加上智慧型手機龍頭蘋果明年A19晶片仍將以3奈米製程打造,大餅都將由台積電吃下。
法人並透露,明年輝達於台積電訂單數量會超過今年,3/5奈米產能因此會進一步緊張。聯發科與輝達合作的AI PC晶片,外傳以3奈米打造,更增添產能吃緊的疑慮,該產品預估於明年第二季亮相、第三季量產。另外,Intel Lunar Lake也為3奈米,多數產品會委由台積電生產。
孰悉市場動向的業者說,AI晶片加入3奈米戰局,會更耗費晶圓代工的產能,尤其是先進封裝部分。以目前輝達B200、AMD的MI300或Intel的Gaudi 3來看,CoWoS封裝達台積電光罩尺寸的3.3倍,只能切出約16顆晶片,未來朝5.5倍邁進,能切出的晶片數量將變得更少。
台積電曾指出,3奈米放量將稀釋毛利率,然而第二季已有顯著進步的學習曲線,預計第三季表現更亮眼、第四季挑戰55%的高標。法人分析,N3P現階段的PPA表現優於Intel 20A,從市占率來看,相較於N5的7成,台積電在智慧型手機SoC和HPC市場上的3奈米市占,則接近100%,顯示台積電將在全球HPC市場具有更大影響力。
採用N4P製程,僅次於目前台灣的3奈米一個世代,明年上半有望全面生產
綜合報導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傳捷報,外媒指出,Fab21迎來首個客戶開始生產蘋果A16晶片。業者指出,2024年台積電大豐收,接連達成美歐日三地擴廠的海外里程碑,10月17日法說會可望由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擘劃全球布局的願景,且美國廠將迎來更多當地客戶,其中包含輝達、AMD等業者。
法人指出,台積電美國廠儘管初期產量有限,然採用N4P製程,僅次於目前台灣3奈米一個世代,未來產能也會逐漸提高,預計明年上半年達到全面生產。
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廠房已建設多年,該廠於2020年宣布建造,明年有望全面生產。台積電強調,不評論單一客戶業務,美國廠專案照計畫進行並且進展良好。
半導體業者指出,儘管手機成品仍需回到亞洲進行組裝,不過從晶片製造到先進封裝,已都能於美國當地完成,而現階段封裝將委由美商艾克爾(Amkor)進行,對台積電或美國來說,皆達成各自的階段性目標。
複製台灣工廠的高營運效率,同屬5奈米家族系列,台積電美國工廠已與台南Fab18良率相當,台積電展現其製造韌性,並結合半導體供應鏈、高階工程師的「黃金鐵三角」,在美國成功複製,相較之下,三星德州泰勒工廠已延後,更凸顯異地建廠的巨大挑戰。
據了解,台積電鳳凰城工廠的2,200名員工當中,約有一半來自台灣。不過,在建造接下來的兩座工廠時,也將提升當地員工的比例,並創造6,000個就業機會。
此外,台積電鳳凰城工廠的重要大將據傳也會於年底進行調整,現任總經理哈里森(Brian Harrison)將退休、由執行副總Rose Castanares接任。
而背後功臣執行長王英郎功不可沒,使命必達的戰功、一肩扛下美國廠milestone(里程碑)重任。明年進入大規模量產,王英郎應會繼續留在美國督軍,不過屆時將有機會迎來包括輝達在內的訂單。
業界研判,輝達應會從消費型顯卡試行,如Blackwell架構GeForce顯卡預計第四季發表,採台積電N4P製程打造。至於資料中心產品因涉及CoWoS先進封裝製程,短期內由台灣廠區生產最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