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上月減少8.86%,副總暨財務長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該公司先前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市場法人預期該公司第四季營運將有下滑壓力。
世界先進11月合併營收約為34.57億元,較去年同期29.22億元增加約18.31%,較上月減少8.86%,黃惠蘭表示,由於晶圓出貨量減少,11月營收較上月營收減少,累計今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約為397.52億元,與去年同期347.63億元相較則增加約14.35%。
對於第四季展望,世界先進先前於法說會表示,由於季節性需求減緩,供應鏈年底前進行庫存調整,公司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10%~12%之間,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將季增3%至5%之間,毛利率將約介於27%至29%之間,2024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估季減至65%左右。
市場法人表示,觀察世界先進單月合併營收表現,今年的月營收高峰應是落在9月的46.14億元,10月及11月營收已呈現連續二個月的下滑,進入產業淡季之後,預期12月的合併營收也不易出現顯著回升,因此,預期整體第四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大致符合世界先進先前預期,市場法人估計,世界先進第四季營運將較第三季下滑。
對於2025年的整體市況,該公司則表示,以近期主要的研調機購預測,明年2025年全球GDP成長率約在3.2%左右,而全球景氣和半導體需求有密切相關,由於2024年半導體市況基期仍算稍低,因此,預期2025年仍是溫和成長的一年。
將於2027年開始量產,預計2029年12吋晶圓月產能將達5.5萬片
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及恩智浦半導體(NXP)於今年9月成立之VSMC合資公司,4日在新加坡淡濱尼舉行12吋晶圓廠動土典禮,該晶圓廠將於2027年開始量產,2029年月產能預計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
世界先進暨VSMC董事長方略表示,新加坡不僅是亞洲的經濟樞紐,更是科技創新的高地,世界先進在新加坡興建首座12吋晶圓廠,將延續核心經營理念,提供特殊積體電路晶圓製造的專業服務,並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座新廠不僅將為半導體產業做出貢獻,更將為當地高科技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方略日前也指出,世界先進近年持續策略轉型,氮化鎵今年也進入量產,碳化矽已簽約合作夥伴,對於新加坡12吋廠的未來發展,公司內部及董事會都充滿信心,他預期5年後滿載,世界先進的年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來到1,000億元。
VSMC首座晶圓廠已動工興建,預計於2027年量產,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世界先進公司及恩智浦半導體將考量未來業務發展,評估建造第二座晶圓廠。2029年,該晶圓廠月產能預計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創造約1,500個工作機會,同時將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鏈發展。
世界先進12吋廠啟動興建,該公司董事會上(11)月也決議通過該公司及子公司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資本預算,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開始興建的新加坡12吋廠,相關的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合計將投入253億元。
恩智浦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Kurt Sievers也表示,恩智浦在新加坡擁有數十年成功的半導體製造營運經驗,新的VSMC晶圓廠與恩智浦的具差異化的混合式製造策略完全相符。這家新晶圓廠將為恩智浦成長計劃確保一個具有成本競爭力、供應鏈控制力和地理韌性的製造基地。
兩大巨頭中芯、華虹Q3產能利用率衝破九成 打亂代工供需 衝擊台廠
【綜合報導】
大陸各家晶圓代工廠第3季財報陸續公布,部分企業成熟製程產能增長顯著,加上國產替代政策影響,導致成熟製程代工的供需失調,繼而影響到包含台灣在內等其他地區晶圓代工廠的利潤。
第一財經梳理第3季以成熟製程為主的晶圓廠財報發現,大陸廠商中芯國際、華虹、晶合集成、芯聯集成等第3季淨利顯著增長,然而台廠聯電、力積電、美廠格芯淨利年增率出現明顯下滑。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大陸晶圓代工雙雄中芯國際與華虹財報亮麗,中芯國際第3季營收21.71億美元,創單季最高,淨利1.49億美元,年增58.3%;華虹第3季營收5.26億美元,年減7.4%,但淨利4,481萬美元,年增226.6%。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兩家大陸代工廠產能持續上升,且產能利用率攀高。第3季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達90.4%,季增率和年增率增長明顯。華虹第3季產能利用率更達到105.3%,處於超負荷運轉,其中8吋產能利用率為113%,12吋產能利用率為98.5%。
與此同時,台廠聯電的第3季產能利用率落在71%,且連續七季產能利用率在七成左右;格芯高管日前在財報會上談及,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還處於70%左右,預計未來會好轉。
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近期在財報會議上指出,隨著前年和去年新廠投入建設,大陸成熟製程產能一直處於擴張狀態。「由於新代工廠正開設出來,現在和明年的產能可能還處於供過於求狀態,繼而帶來價格鬆動。」
「宏觀經濟還沒有好過來,半導體行業還未完全復甦,所以這個時候產能過剩很正常。」趙海軍表示,「未來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話,產能利用率應該在85%及以上。」
集邦諮詢在10月下旬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其中大陸晶圓代工廠將成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
集邦諮詢分析師鐘映廷表示,在2024年下半年手機、筆記型電腦等新品推動供應鏈備貨需求,及大陸國產化生產趨勢的影響下,2024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正逐季回升,但同時也有一系列新增產能的投放,產能仍面臨價格壓力。
【2024-11-11/經濟日報/A8版/兩岸】
設備方面預計投入逾241億,產能滿載後營收可望倍增
張瑞益/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5347)新加坡12吋廠正式啟動興建,該公司董事會4日決議通過該公司及子公司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資本預算,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開始興建的新加坡12吋廠,相關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合計將投入253億元。
世界先進公告中,8吋及12吋廠機器設備的主要供應鏈廠商,全球重要半導體設備商均在其中,包括ASML(艾司摩爾)、美商應用材料、東京威力科創、科林科技,國內半導體材料大廠崇越科技等公司。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近日表示,世界先進今年正式踏入12吋晶圓代工領域,該公司12吋廠投資計畫,將投入78億美元投資,與恩智浦(NXP)共同合資合作;30年合作夥伴台積電也攜手合作,提供所需的技術和資源。
方略進一步指出,公司內部管理階層、董事會和外界都對世界先進的12吋晶圓廠計畫充滿信心,預期12吋廠5年後滿載的時候,世界先進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元倍增至1000億元。
世界先進的新加坡12吋廠,預計2027年量產,2029年該晶圓廠月產能將達5.5萬片12吋晶圓,此座晶圓廠將採用130奈米至40奈米的技術,生產包括混合訊號、電源管理和類比產品,以支援汽車、工業、消費性電子及行動裝置等終端市場的需求提供8至12吋更多元的特殊製程產品,相關技術授權及技術轉移預計將來自台積電,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合作雙方將考慮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世界先進董事會通過半導體設備採購,其中,8吋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11.82億元,而新加坡12吋廠,相關的機器設備及相關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本次董事會通過設備投資金額合計253億元,但由於新加坡12吋廠總投資金額高達78億美元,預期後續仍需持續投入預算採購更多生產設備。
估明年全球十大代工廠產能提升6%、產能利用率75%
台北報導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受中國IC國產替代政策影響,中系晶圓代工廠將成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預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但價格走勢將受壓抑。市場法人認為,受到中系晶圓代工廠競爭影響,台灣三大成熟製程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2025年營運不易展現顯著的回升力道,近日台積電股價走強,三大成熟製程廠24日股價同步破底。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受中國IC國產替代政策影響,2025年中系晶圓代工廠將成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預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但價格走勢將受壓抑。
TrendForce表示,目前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需求呈現兩極化,5/4nm、3nm因AI server、PC/筆電 HPC晶片和smartphone新品主晶片帶動,2024年產能利用率滿載至年底。28nm(含)以上成熟製程僅溫和復甦,今年下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較上半年增加5%至10%。
地緣政治導致供應鏈分流,催化全球成熟製程擴產。2025年各晶圓代工廠主要擴產計畫包括TSMC於日本熊本的JASM,以及SMIC中芯東方(上海臨港)、中芯京城(北京)、華虹半導體Fab9、Fab10和合肥晶合集成的N1A3。
2025年智慧手機、PC/筆電、server等終端市場出貨有望恢復年增,加上車用、工控等歷經2024全年的庫存修正後出現回補需求,都將成為支撐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的主要動能,TrendForce預估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明年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小幅成長至75%以上。
展望整體2025年代工價格走勢,由於既有成熟製程全年平均產能用率不到80%,加上新產能亟需訂單填補,預估成熟製程價格將繼續承受壓力,難以漲價。多數市場法人也認為,2025年成熟製程晶圓廠營運不易展現顯著的回升力道。
近日台積電股價一度創下歷史新高1,100元,但三大成熟製程廠則明顯弱勢,其中聯電在外資賣壓下,股價近日連續破底,24日收盤跌破50元關卡,來到49.9元;世界先進24日收在97.9元,也寫逾五個月新低;力積電24日則是收19.7元,逾一個月新低。
AI需求增溫、汽車、工控庫存落底反彈,供應鏈啟動備貨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產業營運即將全面回溫,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受惠AI需求增溫,加上汽車、工控落底反彈,2025年將重啟零星備貨,預估2025年晶圓代工產值將年增20%,台灣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外,三大成熟製程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2025年營運也將隨著晶圓代工產值成長而提升。
聯電、世界先進喊旺
TrendForce表示,2024年因消費性產品終端市場疲弱,晶圓代工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低於80%,僅有HPC產品和旗艦智慧型手機主流採用的5/4/3nm等先進製程維持滿載,但汽車、工控等供應鏈的庫存已從2024年下半年起逐漸落底。
從各晶圓代工業者的表現分析,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將帶動台積電2025年營收年增率超越產業平均。非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廠成長動能雖仍受消費性終端需求抑制,但因IDM、Fabless各領域客戶零組件庫存健康、Cloud/Edge AI對power的需求,以及2024年基期較低等因素,預期2025年營收年增率接近12%,優於前一年。
TrendForce指出,近兩年3nm製程產能進入爬坡階段,2025年也將成為旗艦PC CPU及mobile AP主流,營收成長空間最大。另外,由於中高階、中階智慧型手機晶片和AI GPU、ASIC仍停在5/4nm製程,促使5/4nm產能利用率維持在高檔。7/6nm製程需求雖已低迷兩年,但隨著智慧型手機重啟RF/WiFi製程轉進規劃,2025下半至2026年可望迎來新需求。TrendForce預估,2025年7/6nm、5/4nm及3nm製程將貢獻全球晶圓代工營收達45%。
成熟製程利用率提升
在成熟製程方面,TrendForce表示,預期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因此提升10個百分點、突破70%水準,但預計2025年將陸續開出先前遞延的新產能,尤其以28nm、40nm及55nm為主,成熟製程價格恐怕將持續承擔下跌的壓力。
市場法人認為,台灣三大成熟製程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無論在平均毛利率,還是產品競爭力仍優於陸廠,並在陸續在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一季走出營運谷底,預期2025年產業回升後,台系三大成熟製程廠營運可望持續優於今年。
預期單季產能利用率重回七成,已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高檔
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半導體成熟製程晶圓需求回升力道及速度均低於預期,主因消費市場未能明顯復甦所致,不過,國內三大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世界(5347)與力積電(6770)第三季營運溫和回升,預期第三季單季產能利用率重回七成,已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高檔,市場法人看好三大廠本季營運可望續揚。
近二年陸系業者全力衝刺擴充產能,去年以來陸系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更是低價搶單,對台系三大成熟製程廠報價造成壓力,不過,由於陸系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第二季40奈米和28奈米已滿載,先前並預估今年第三季毛利率將由第二季的13.9%提升至19%,下半年成熟製程價格競爭將趨緩。
台系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業者營運隨庫存去化溫和復甦,第三季平均產能利用率預估將提升至七成,大致符合各廠第二季時的預期。
聯電7、8月合併營收415.41億元,已達第二季合併營收73%。市場法人表示,近月聯電單月合併營收都維持200億元之上,是今年單月營收相對高水準,預期加計9月合併營收後,第三季營收將維持成長表現。
聯電預估第三季在通訊和電腦市場需求支撐下晶圓出貨量季增4%至6%,毛利率受折舊增加及電費上漲影響維持約34%至36%,與上季持平,預期產能利用率將提升至近70%。
世界先進8月合併營收36.33億元,月增2.14%,年增3.31%,累計前八個月合併營收278.88億元,年增10.87%。世界先進財務長黃惠蘭表示,晶圓出貨量增加,帶動該公司8月合併營收較上月成長。
世界先進先前預期第三季營運,整體客戶需求將維持成長,也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量季增9%至11%,產品平均銷售單價將較第二季持平到季減約2%,估計第三季產能利用率約70%。
力積電8月營收39.5億元,寫下近二十個月新高,累計前八個月營收296.9億元,年增1.1%,該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及產能利用率微增,但銅鑼新廠未達經濟規模,將影響第三季毛利率,單季可能持續虧損。力積電估,第三季12吋晶圓廠除銅鑼廠外的產能利用率將緩步回升至八成,8吋廠回升至七成,記憶體代工則持續高於九成。
世界砸24.8億取得漢磊13%私募股權;2026下半年量產
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5347)與漢磊(3707)10日簽訂策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合作,推動碳化矽(SiC)八吋晶圓的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世界先進並參與漢磊私募普通股認購,投資金額24.8億元,以共同推動具競爭優勢的產品製造服務,建立雙方的長期策略合作關係。
漢磊辦理私募增資案,世界先進認購50,000仟股,投資24.8億元,將取得13%股權。
漢磊將於主管機關核准募資登記後,和世界先進展開合作。相關技術初期由漢磊轉移,預計2026下半年開始量產。
結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和市場資源,漢磊及世界先進並將共同進行SiC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雙方亦將評估SiC技術研發及量產進度,進行更進一步的合作。
此次合作,將專注於八吋SiC半導體晶圓製造的技術開發及未來的量產,由於SiC的材料特性,可以有效提升能源效率,特別在因應全球暖化的節能減碳趨勢下,其應用將普及到電動化車款(xEV)、AI資料中心、綠能儲能及工控甚至消費性產品等。
漢磊董事長徐建華表示,漢磊集團旗下的嘉晶電子(3016)與世界先進長期以來即為矽磊晶事業合作夥伴,本次私募引進世界先進成為策略性股東,透過投資結合將使彼此間的策略合作更緊密。
漢磊與世界先進的合作,將在漢磊現有六吋晶圓製造技術及客戶的基礎上,共同合作進行八吋SiC技術平台開發及產能布建,以提供全球IDM及Fabless客戶具有長期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本次策略合作可為世界先進、漢磊及嘉晶電子三方公司創造新的成長動能與合作綜效,並為客戶及股東權益創造更高價值。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世界先進與漢磊的策略夥伴關係,將兩家公司的核心資源與優勢緊密結合,為雙方合作奠定互惠雙贏的堅實基礎。
台積海外建廠效應 轉投資也有動作
【新竹報導】
台積電海外晶圓廠投資建廠全面啟動之際,轉投資世界先進位於新加坡、總投資額約78億美元(約新台幣2,523億元)的首座12吋廠也開始展開租地委建與設備採購等作業,亞翔、漢科等入列供應鏈名單,成為第一波搶搭世界星國建廠商機的台廠。
世界先進規劃,與恩智浦(NXP)於新加坡共同成立合資公司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 Company (VSMC),將興建一座130奈米至40奈米技術的12吋廠,生產混合訊號、電源管理和類比產品,以支援汽車、工業、消費性電子及行動裝置等終端市場的需求,相關技術授權及技術轉移將來自台積電。
世界星國廠是該公司首座12吋廠,總投資約78億美元,世界將投入31億美元(約新台幣1,002.8億元),持股六成並負責該廠區營運,預計今年下半年建廠、2027年量產,目標2029年月產能5.5萬片。
因應新加坡新廠今年下半年建廠,世界近期積極展開機器設備與相關廠務設備採購,首波涵蓋8吋與12吋相關支出共計63.53億元的交易對象當中,不僅涵蓋應材、艾司摩爾等國際大廠,漢科也入列,搶食第一波設備廠務相關大餅。
漢科對營運前景樂觀,董事長溫永宏先前指出,隨著庫存逐步去化、通膨趨緩,以及國際供應鏈重組、5G與AI產業上升趨勢,各大廠陸續前往歐、美、日等海外地區建廠,外需大幅提升。在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均呈現擴產挹下,推升漢科在手訂單站上百億元大關,創新高,交期排到2026年,確立營運穩步成長。
漢科由無塵室工程大廠漢唐轉投資,主要業務為氣體╱特殊管路工程、高真空系統;無塵室及機電統包工程;特氣供應及監控系統整合、先進產品、濕製程設備及化學系統。漢科在新加坡子公司,及近年先後成立的美國及日本子公司陸續帶進業績挹注下,營運逐步加溫。
世界先進也公告星國新廠租地委建服務契約,交易對象人為亞翔,總金額2,900萬星幣(約新台幣6.85億元)。亞翔長期耕耘星國半導體商機,已拿下多家指標廠星國建廠大單,此次新增世界星國12吋廠訂單,營運更添動能。
亞翔上半年營收379.62億元,年增108.3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0.04億元,年增154.9%,每股純益8.72元,創下同期新高。公司看好,在半導體產業大擴產挹注下,公司對2024年展望「當然樂觀」。
亞翔總經理蔣曉麟預告,台灣榮工、大陸蘇州、新加坡三塊市場相對非常樂觀,預期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較去年成長,並挑戰史上新高紀錄,明年股利值得期待。
【2024-08-19/經濟日報/A3版/話題】
【台北報導】
經濟部投審司昨(15)日統計,今年前七月累計核准對外投資金額達323.7億美元,年增逾二倍,主因台積電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納等海外擴廠及海外避險等大案。
今年對外投資大爆發。投審司指出,今年前七月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427件,年增34.2%;投資金額323.7億美元,年增211.6%。
截至目前止,核准對外投資的大案包括:台積電分別以52.6億美元、50億美元增資日本熊本二廠、美國亞利桑納廠第二期;另3月、7月也分別通過台積電各以30億美元、5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外匯避險投資。
其中,前七月核准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186件,年增61.7%,投資金額計71.9億美元,年增195.4%,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越南及泰國,例如7月核准世界先進投資24億美元與恩智浦半導體(NXP)於新加坡合建12吋晶圓廠等。
至於我對中國大陸投資,前七月核准對陸投資216件,年增8.54%,核准投資金額計30.7億美元,年增52.5%,主因今年7月核准台塑、台朔重工各以5.3億美元間接增資福建福欣特殊鋼。
核准僑外投資方面,前七月核准1,287件,年減2.5%,核准投資金額50.7億美元,年減25.9%,主因高基期,然前七月投資金額仍為2017年以來同期第三高,低於2022年與2023年同期。
【2024-08-16/經濟日報/A3版/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