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3/10/1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擴大減產 記憶體封測廠Q4續熱

台北報導 全球記憶體市況下半年以來緩步回升,近期在全球記憶體大廠持續擴大減產,再加上市場庫存水位逐步回到健康水準,第四季記憶體可望持續升溫,市場預期將帶動記憶體封測廠第四季營運表現,其中,力成及南茂第三季營收分別寫近四、五季新高,而華泰更創下近16季營收新高,市場看好三大記憶體封測廠第四季營收可望續攀升。 進入下半年以來,全球記憶體市況逐步走出谷底,雖然市場需求仍維持相對過去旺季時平淡,但在國際大廠減產效應下,價格回穩、市場觀望氣氛也轉趨緩,同時也帶動記憶體封測廠第三季營收走高。 其中力成第三季184.48億元,不僅是近四季新高,同時,以單季營收來看,也已是連續二個季度營收呈現季成長,第三季較上季成長7.15%,產業回溫情況逐漸顯現。 南茂第三季營收為55.81億元,單季營收同樣也是連續二個季度呈現季成長,第三季營收較上季小幅成長2.52%,以單季營收來看,南茂第三季營收也是寫近五個季度最佳表現。
新聞日期:2023/10/1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DRAM合約價 估季增 3%~8%

法人預期,華邦電、南亞科、威剛等台記憶體廠將受惠 台北報導 TrendForce研究顯示,第四季起DRAM與NAND Flash均價開始全面上漲,以DRAM來看,預估第四季合約價季漲幅約3%~8%。法人預期,華邦電、南亞科、威剛、群聯等台系記憶體廠商有望受惠。 TrendForce預估,在PC DRAM方面,多數原廠均因DRAM產品出現負毛利,而不願意再讓價,預測第四季DDR4價格季增0~5%,DDR5價格季增約3~8%,預估第四季PC DRAM合約價季漲幅約3~8%。 Server DRAM方面,DDR5買方庫存占比,已較第二季的20%,提升至30~35%,但第三季實際Server上機使用率僅為15%,市場需求似乎沒有預期中的好。 三星擴大減產,限縮DDR4的投片規模,供應端的Server DDR4庫存降低,Server DDR4報價沒有再下跌的空間。 Server DDR4第四季均價預估持平,而Server DDR5仍會走跌,伴隨DDR5出貨比重增加,加上DDR4與DDR5之間價差約50~60%,仍會拉升綜合產品的平均零售價,第四季Server DRAM的合約價預估季增3%~8%。 Mobile DRAM方面,由於Mobile DRAM庫存相較其它應用更早回到健康水位,加上價格彈性帶動單機搭載容量上升,下半年買氣轉趨活絡。第四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季增逾10%,支撐Mobile DRAM需求。 原廠庫存仍高,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供過於求的市況,但堅持拉抬價格,目前原廠庫存較多的LPDDR4X或舊製程產品,預估合約價季漲幅約3~8%;LPDDR5(X)則略顯供貨緊張,預估合約價季漲幅5%~10%。 Graphics DRAM方面,由於Graphics DRAM為淺碟市場,加上買方心態,已轉為可接受價格上漲,預期採購端將持續準備主流規格GDDR6 16Gb,以應對2024年的漲勢。
新聞日期:2023/10/1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續拚RISC-V 晶心科 順利在台積下單

美最新制裁影響不大台北報導 美中科技戰火,已從半導體設備、晶片延伸至指令集架構,外傳美方將對RISC-V採取制裁,對此,RISC-V概念股晶心科董事長林志明受訪時分析,RISC-V為全球通用標準,單方面禁止機率不高,推測會以制裁與特定公司往來的方式進行,現階段美方已制裁的公司,與晶心科沒有合作關係,對晶心科業務影響不大。 林志明對於近期美方擬制裁RISC-V技術不予置評,但他強調,RISC-V是一個標準,如同WiFi6標準一樣,要如何禁止,晶心科密切關注後續。法人研判,RISC-V指令集本身不會被制裁,可能會採用禁止提供特定公司技術服務等方式來進行,初步觀察對晶心科影響不大。 林志明進一步分享,越來越多國際大廠採用RISC-V架構來設計晶片,其中,Meta的AI晶片MITA會在2025年問世、Google宣布安卓未來將支援RISC-V架構,高通、恩智浦、英飛凌等五大巨頭組成合資公司,擴大生態系範圍,都表示RISC-V生態系之軟硬體已臻完備,隨時準備好投入量產。 林志明強調,對AI等大型語言模型來說,記憶體是巨大挑戰,模型嚴重受限記憶體容量和頻寬限制。林志明補充,晶心科已協助國際級客戶利用該公司IP,完成記憶體內運算(Computing in memory)晶片,並順利在台積電下單。 法人指出,未來若成功於記憶體內完成運算,對AI處理器將是一大突破,並證明RISC-V架構將有達到顛覆運算技術之效果;目前IBM已有發展此類記憶體內運算的類比AI晶片,直接連接多個數位處理單元、數位通訊結構,並在類比記憶體內運算結合,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英特爾、輝達、聯發科、谷歌等13家科技和半導體企業更正式發起全球RISC-V軟體生態計畫「RISE」,加速RISC-V架構的商業化推進。身為台廠先行指標公司,林志明強調,晶心科將持續拓展RISC-V應用,隨時準備好為各產業做出貢獻。
新聞日期:2023/10/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Q3營收 站上1,100億

手機市場復甦 超過財測高標,漸入佳境台北報導 聯發科繼8月營收重返400億元大關後,9月未能守住營收高峰,單月合併營收360.78億元,月減14.62%,年減36.23%,惟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100億元,季增12.1%,也超過財測高標1,089億元。業者指出,手機市場緩步復甦,品牌廠商積極備貨,景氣有望走出谷底。 ■旗艦天璣9300本季搶市 此外,聯發科年度旗艦產品天璣9300將於本季面世,據執行長蔡力行預告,將會整合最新的加速處理器(APU),賦予終端設備生成式AI的能力,市場估計,搭改該晶片的終端智慧型手機,今年年底前就會上市,激勵手機迭代、換機需求。三大法人11日大買聯發科3,944張,其中,外資連三買,合計買超逾4,707張。 ■法人看好邊緣AI商機 法人關注,聯發科下一階段發展,預期將以通訊晶片、手機系統單晶片等優勢發展邊緣AI商機將大有可為,聯發科近期布局如AI PC、5G通訊晶片、甚至是ASIC領域,皆為市場所期待之焦點。 聯發科11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達360.78億元,出現月減14.62%,所幸第三季合併營收仍達1,100億元,季增12.1%。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3,0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1.03%。 聯發科受惠智慧型手機SoC第三季中國客戶庫存回補帶動,三大需求獲得改善,包含手機晶片、電源管理IC及連網晶片,消弭其他消費類產品下滑頹勢、漸入佳境。 法人指出,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出現質變,由於華為來勢洶洶,眾廠牌嚴陣以待;目前SoC出現短暫供不應求缺口,高通無須與聯發科進行價格戰,緩解主要營收來源之壓力。此外,WiFi-7滲透率提升,除高階路由器外,第三、四季高階筆電及寬頻設備持續有進展,估計2024年將放量。 另外,法人更關注聯發科於AI之進展,Smart device將進化為AI device,包括ASIC領域之布局,以及與輝達合作的AI on PC Chromebook。業者分析,聯發科擁有全面IP產品組合,5G通訊技術更足以與國際大廠匹敵,因此具備足夠的技術底蘊切入特用IC領域。 不過,聯發科於設計服務方面經驗尚不足,且ASIC晶片主要利潤會在晶片廠身上,因此如何維持毛利率表現,是未來需要著重的方向。另外華為強勢回歸影響,將分食小米、OPPO等陸系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是中長期聯發科需要關注的隱憂。
新聞日期:2023/10/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矽光子夯 台積電投入逾200人研發

台北報導 矽光子議題火熱,為解決晶片之間傳輸速度,各家大廠卯足全力衝刺。英特爾矽光計劃具備先行者優勢,台積電則攜手大客戶輝達、博通,投入200位研發人力,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完成,2025年進入量產。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執行長羅懷家表示,矽光子技術一直是光電領域的重要焦點,光電產品往輕薄短小、節能省電方向發展。 台廠以台積電馬首是瞻,台積電的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提供光子IC(PIC)與電子IC(EIC)異質整合,降低40%的能耗,可望大幅提升客戶的採用意願。據傳,台積電將投入200人研發團隊,攜手國際大客戶共同研發,也因此在竹南廠甫完工之後,台積電又斥資900億元,於苗栗銅鑼興建新封裝廠,便是看到異質整合的龐大需求及潛力。 羅懷家指出,矽光子是利用半導體技術,作出具備光學特性的技術平台,目的是將光、電訊號整合,需要把傳統光學元件,包含光波導、發光元件、收發模組等,全部封裝在一起,因此也會牽涉到異質封裝。 早在2002年,英特爾就公開「Silicon Photonics」領域的研究,不過當時的資料量僅需使用銅線傳輸便能搞定。羅懷家認為,隨著AI算力的暴增,能處裡的資料量以G來做計算起跳,因此廠商卯足全力投入開發,「銅退光進」將成為未來顯學。 羅懷家分析,目前GlobalFoundries應為第一家提供用於製造光纖收發器的晶圓代工廠,其採用FD-SOI的技術整合方案;英特爾目前也擁有400Gb/s光纖收發器解決方案,除了自家的ASIC或FPGA,應用於Switch IC之外,英特爾甚至計畫將矽光子解決方案擴大至車用市場,於2025年將之用在 Mobileye的光學雷達。 羅懷家強調,矽光子在產業發展,扮演舉足輕重地位,SEMI估計,至2030年全球矽光子市場價值將達到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5.7%。隨著光電技術不斷發展,將有信心見到台廠有更多令人驚奇的創新與突破。
新聞日期:2023/10/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8吋晶圓產能利用率 恐持續下滑

市場削價競爭、庫存去化不如預期,下半年估下探至50~60%台北報導 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顯示,今年上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主要受惠於Driver IC在第二季帶來的零星庫存回補急單,加上晶圓廠啟動讓價策略鼓勵客戶提前投片而獲得支撐。但下半年市場削價競爭、庫存去化不如預期及IDM廠新產能開出,預期下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探至50~60%,且需求將冷至明年第一季。需求冷至明年Q1 TrendForce指出,由於總體經濟疲弱與庫存問題持續,原先供應鏈期待的旺季拉貨效應並未發酵,同時車用、工控在短料獲得滿足後庫存逐漸堆積,導致需求放緩,且Power相關產品在全球PMIC龍頭德州儀器(TI)削價競爭下,Fabless及其他IDM等庫存去化遭嚴重抑制,加上IDM廠自有新廠產能開出,收斂委外訂單,進而再次向晶圓代工廠加大砍單力道,使得下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探至50~60%,無論Tier1、Tier2/Tier3的8吋晶圓代工業者的產能利用率表現均較上半年更差。 TrendForce預期,明年在經濟持續逆風的預期下,整體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復甦困難,預期明年第一季8吋產能利用率將維持與今年第四季相當,甚至略低,明顯缺乏復甦信號。 明年第二季起,TrendForce認為,在高庫存逐步回落至較為健康的水位後,預期供應鏈將陸續重啟零星庫存回補,且部分台系晶圓代工業者從去中化獲得的轉單將在下半年逐季放量,因此下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應不會再下探,並有緩步回升的可能,估明年8吋平均產能利用率預估約60~70%,短期仍難再回歸往年滿載水準。 各家業者來看,中芯國際與華虹集團等中系晶圓代工業者,8吋產能利用率平均表現較台、韓系業者略高,主要是中國晶圓代工讓價態度與幅度較積極,以及中國推動IC國產替代、本土化生產趨勢有關。 然而,儘管今下半年各家晶圓代工廠都祭出讓價措施,但由於客戶普遍仍保守看待市況,備貨謹慎,加上沒有急單挹注,因此,本波降價對今年下半年的8吋產能利用率幫助有限。 展望明年,中國8吋產能利用率復甦狀況將較產業平均更快,台系業者方面,台積電近期亦遭PMIC客戶抽單影響,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的8吋產能利用率預估將跌至60%以下,聯電、力積電均面臨50%保衛戰。
新聞日期:2023/10/0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端出IDE 猛攻先進封裝

台北報導 為了搶攻先進封裝商機,日月光投控3日推出整合設計生態系統(Integrated DesignEcosystemTM,簡稱IDE),透過平台優化協作設計工具,系統性提升先進封裝架構,大約可縮短50%設計週期。以Fan Out Chip on Substrate - Chip Last(FOCoS-CL)封裝的設計時間縮短約30至45天,突破設計週期限制。 日月光表示,這種最新設計可以從單片SoC到內存的多晶片拆分的IP區塊無縫轉換,包括小晶片和整合記憶體的2.5D和先進扇出型封裝的結構,整合生態系統設計效率最高可提升50%,大大縮短產品設計週期,同時降低客戶成本。 日月光指出,半導體技術不斷提升性能要求,進而驅動先進封裝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帶來封裝設計挑戰。小晶片(chiplet)和異質整合發展正催生技術界限的拓展,增加對創新設計流程和電路級模擬的需求,以加速完成複雜的設計。 日月光研發副總洪志斌博士表示,整合設計生態系統非常適合優化VIPackTM結構設計,客戶針對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高性能運算、5G通信網路、自動化駕駛和消費性等電子產品的研發效率提升將非常有利。 日月光也與EDA工具供應商展開合作,解決在不同平台上運作時可能出現的軟件和格式兼容性問題,但過程都是耗時的迭代過程,設計複雜性可能導致在第一次設計版面中出現成千上萬的驗證錯誤,需要花費人力和時間,在整個設計和驗證階段中持續和反覆來解決每個錯誤,日月光已簡化多個EDA供應商之間的兼容性,以簡化圖面設計和驗證過程。 洪志斌表示,日月光整合設計生態系統的推出,證明日月光致力於提供客戶所需的性能、成本和上市時間優勢,以保持競爭力,且日月光在2.5D耕耘近十年,隨著封裝複雜度不斷上升,整合設計生態系統的新設計方法,讓日月光在同業中更獨具匠心。
新聞日期:2023/10/0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圓代工、封測區域移轉 IDC:台灣市占率將下滑

台北報導 因地緣政治影響,半導體製造商被要求建立「中國+1」或是「台灣+1」的生產規劃,產業鏈持續出現產能區域移轉動作,ICD預估,2027年台灣在晶圓製造市占則將從2023年的46%降至43%,而封裝測試占有率將由2022年的51%下滑至47%。 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地緣政治影響形成強大的推力與拉力,使半導體產業鏈進行一波新的區域轉移。各國將更加注重自身供應鏈的自主性、安全性和可控性。 江芳韻表示,在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與三星、英特爾開始在美國進行先進製程布局,美國將在晶圓代工逐步產生影響力。中國雖在先進製程發展遇到阻力,但在中國內需市場以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成熟製程發展快速。 預期在以生產地區為基礎的分類下,中國在整體產業區域比重將持續增加,2027年將達29%,較2023年提升2%,台灣在2027年市占則將從2023年的46%降至43%。而美國在先進製程將有所斬獲,2027年7奈米及以下市占預期將達11%。 半導體封裝測試方面,江芳韻指出,考慮到地緣政治、技術發展、人才和成本的影響,美國及歐洲領先的IDM業者,開始加速投資東南亞市場,加上封測業者開始將目光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預計東南亞在半導體封裝測試市場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馬來西亞與越南在半導體封測領域,更是未來在發展上特別需要關注的重點區域。預計2027年東南亞在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市場占有率將達10%,台灣占比則將由2022年的51%下滑至47%。
新聞日期:2023/09/2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OIP論壇 首場矽谷起跑

台北報導 台積電2023 OIP(開放創新平台)全球年度巡迴論壇正式起跑,首場在美國時間27日於矽谷聖克拉拉登場!該論壇為世界級半導體尖端技術會議,內容涵蓋台積電設計支援、行業見解及AUTO、AI、HPC、3D IC應用等熱門主題。預期今年焦點將關注3DFabric晶片堆疊和先進封裝,包括日月光、精材、辛耘、家登等供應鏈,可望再受市場矚目。 台積電OIP生態系論壇,首場已於美國矽谷開跑,接著10月在歐洲阿姆斯特丹、日本東京,11月台灣新竹、中國大陸南京、以色列拉馬特甘陸續登場。本次活動將進行超過150場展會,舉行逾220場技術論壇,估計將吸引超過5,000名半導體界頂尖人士參與。 台積電成為生成式AI的重要推手,另外2奈米廠正緊鑼密鼓建設中,包括新竹寶山廠、台中中科廠及高雄楠梓廠均將陸續建置廠房,全力衝刺下世代製程技術。 業者指出,去年台積電於論壇上宣布成立3D Fabric聯盟,成為台積電第六個OIP聯盟,也是半導體產業中第一個攜手合作夥伴,加速創新及完備3D晶片堆疊及先進封裝技術的平台,而先進封裝包括InFO、CoWoS和TSMC-SoIC等技術,也在一年後的此時逐漸壯大,並帶起CoWoS供應鏈的業績增長。 法人指出,半導體封裝技術的精進,使單一晶片可因應多元需求,如何在發展中規範產業標準,將左右行業發展進度。像是Silicon Photonics(矽光子),將光收發模組整合進晶片當中,提升傳輸速度。目前各大廠也開始積極推動各自的先進封裝平台,如Intel(Co-EMIB先進封裝技術)、Samsung(X-Cube 3D記憶體堆疊封裝)、日月光(VIPackTM先進封裝技術平台),搶食未來商機。 台積電OIP生態圈論壇,擴大與各大組織交流,對次世代技術提出藍圖。目前如IRDS(國際設備和系統路線圖)認為MOSFET,在1奈米以下將面臨微縮極限,預估市場主流將於2028年由GAA進展至CFET(互補式場效電晶體)。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也提出beyond FinFET發展藍圖,且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已有較明確的結構與製程研發方向。
新聞日期:2023/09/2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旺宏吳敏求:最快明年下半年好轉

台北報導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對半導體景氣看法保守,他26日指出,受到全球經濟狀況不佳影響,市場庫存去化時間拉長,預期明年上半年景氣仍然疲弱,最快下半年才會轉佳。 吳敏求與媒體中秋節餐聚時指出,他在2023年第一季法說會時,已預測明年上半年不會變好,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因為以正常的時間來看,庫存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化。 吳敏求解釋,兩年前全球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高漲,廠商庫存水位因此升高,但隨著全球經濟景氣下滑,需求也跟著減弱,庫存去化需要更長的時間,也比預期更久。 吳敏求表示,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高漲,影響歐洲經濟,中國大陸經濟則受美中貿易戰衝擊,在全球經濟情勢仍不佳之下,預期明年上半年景氣不會變好,最快也要等下半年,但目前他難以預期是否會好轉。 以區域來看,美國的狀況比歐洲好,亞洲靠中國大陸,但疫後大陸大部分民眾把錢存起來,不願意花錢,致消費力不如預期。 從各應用面來看,吳敏求指出,車用、醫療、工業及高階市場需求相對穩定,旺宏業績也是靠著這些應用,後進者要花時間驗證,搶進難度高。 吳敏求再次強調「Why Taiwan」的重要性,半導體必須在台灣做,旺宏的研發及製造都設在台灣,而且投資很多錢在研發,時局越不好,越要研發新產品,且要加碼投資,做到「旺宏出品,必屬佳品」。 吳敏求也預期,未來半導體產業會是台灣、南韓及大陸三雄爭霸,政府介入與否,對這個產業的影響不大。 近期中國大陸華為推出Mate系列的頂級旗艦新機Mate 60 RS引起矚目,吳敏求認為,這並不代表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變快,他仍維持先前看法,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半導體禁令,中國大陸要追上美國半導體業,大概仍需要20年時間。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