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4/03/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投控 前二月營收回神

台北報導 日月光投控受到工作天數減少的影響,2月營收397.51億元,月減16.11%。日月光指出,高階先進封裝需求挹注,將帶動營收成長,今年先進封裝資本支出將持續加碼,為明年成長預作準備。 日月光看好今年先進封裝成長動能,目前卡位的高階技術包括3D、2.5D、Fan-Out、SIP、CPO,以及CoWoS中的oS(on substrate)。公司預估,今年先進封裝營收預估至少增加2.5億美元(約新台幣78億元),較去年翻倍。 外資自2月29日起連八日買超日月光,合計買超逾1.45萬張,投信連七買、買超逾6,235張,買盤凌厲。 日月光2月合併營收為397.51億元,較1月份473.9億元減少16.11%,與去年同期相當,月減0.58%;累計前兩月合併營收達871.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8%。 日月光建構車用半導體、電源管理晶片及第三代半導體等市場領域,法人指出,上半年半導體庫存去化近尾聲,惟客戶仍保守下單、由急單挹注,整體能見度受到車用、IOT需求不振影響,能見度仍靜待終端需求回穩。不過相較去年產能利用率低迷,今年將有所改善,全年平均將達到7成之上。 另一方面,製程微縮達到物理極限,龍頭業者開始從系統設計角度著手,進一步提升先進封裝重要性。除了CoWoS之外,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做為應用在資料中心做短距離傳輸資料,將取代傳統光收發模組,進而達到AI伺服器所需之傳輸效率與速度。 日月光今年資本支出將較去年增加6億美元以上,創歷史新高水準,主要布局先進封裝未來龐大的商機。法人認為,先進封測需求加快營收復甦腳步,下半年成長將加速,其中AI相關先進封裝收入將倍增,雖營收占比不高,然將成重要成長引擎。 此外,日月光也積極擴大海外生產布局,斥資新台幣21億元,收購晶片大廠英飛凌位於菲律賓和韓國的兩座後段封測廠,用於車用和工業自動化之電源晶片模組封測與導線架封裝,最快第二季底前將完成交易。
新聞日期:2024/03/1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挾AI光環 台積營收寫最強2月

綜合報導 護國神山台積電8日公布2月合併營收,在AI需求持續強勁、CoWoS產能逐漸開出情況下,減緩工作天數少及消費性淡季影響,仍寫下歷年同期最佳表現。且台積電在7日ADR飆漲逾5%助攻下,最新數據顯示市值達7,739億美元,擠下美國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躍升全球市值第九大企業。 據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網站CompaniesMarketCap資料顯示,排在台積電之前的全球市值前八大企業,依序為微軟、蘋果、輝達、Saudi Aramco、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母公司Meta、波克夏海瑟威。 法人持續看好台積電是生成式AI主要推手,全球擴廠也讓世界各地投資人更加認同台積電晶圓代工製造專業無可取代性,股價8日盤中796元、收盤784元續創新高,市值突破20兆元至20.33兆元。 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1,816.48億元,受工作天數影響,月減15.8%,但年增11.3%;累計前二月合併營收為3,974.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4%,無畏智慧型手機淡季影響,HPC產品放量彌補消費性季節性調整,將有望達成台積電今年第一季財測指引,美元營收中值將季減6.2%、新台幣營收中值則季減 8.5%。 隨著第二季後段CoWoS產能陸續開出,AI對台積電的營收貢獻將可達到10%營收占比,下半年成長動能來自於3奈米產能開出,以及英特爾擴大外包貢獻,營收將逐季走高。 台積電為生成式AI時代的直接受益者。法人指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及先進封裝業務方面具世界領導地位,排除Intel的內部產能,預估台積在AI領域的市佔率已達9成以上。 儘管今年將因3奈米產能擴張、5奈米機台轉3奈米使用,進而稀釋毛利率水準,不過卻迎來強勁AI需求,未來五年AI業務營收占台積電營收比重將上升至中高個位數;不僅前段製程,後段製程也將成為未來成長動能。 台積電規模第一、製程領先,先進封裝技術更為AI晶片之首選,全球擴張也讓世界看見台積,對其認同度大幅提升,反映在市值上,8日一舉突破20兆元,並即將晉升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台積電本身沒有產品,以專業代工之先驅,打造最獨特之商業模式。 晶片為AI之核心,台積電提供賴以維生之土壤,奠基AI時代之發展。對於外傳韓系競爭對手搶單,台積電一貫不評論市場傳言,不過,對客戶掌握能見度高,台積電核心競爭優勢依舊維持。
新聞日期:2024/03/0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瑞昱前二月營收 年增逾4成

客戶拉貨動能恢復,加上2月大陸訂單持續強勁,法人:Q1營收有望淡季不淡 台北報導   瑞昱(2379)客戶拉貨動能恢復,累計2024年前二月合併營收年增超過4成,顯示供應鏈庫存轉佳;展望2024年,景氣復甦、網通規格、基建升級、新應用領域擴展可期。瑞昱於乙太網路等相關網路晶片具備競爭力,近期被納入Arm生態系合作夥伴,將有機會接觸更多國際級客戶,提供客製化晶片,擴大營運規模。   瑞昱公布2月合併營收達78.23億元,受工作天數影響,較1月減少10.7%,相較2023年同期則年增26.25%;累計2024年前二月合併營收達165.83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41.9%;顯示終端供應鏈拉貨需求已較2023年初改善許多。   第一季出現補貨潮,2月來自中國大陸之訂單持續強勁,大規模標案展現需求,法人估計,瑞昱本季度營收將有望淡季不淡;在網路通訊、連接產品規格不斷升級下,有機會逐季成長。   瑞昱2024年也受惠AI需求帶動,網通規格、新應用領域逐步擴展,包括WiFi6/6E、WiFi 7世代交替、2.5G/5G乙太網路、10G PON等,需求加速;另外於車用乙太網路也將從既有之車載網路解決方案,延伸到WiFi、Audio DSP等應用。   瑞昱表示,2024年車用PHY或乙太網路都有高於公司平均的成長動能,且OEM及Tier1零組件廠已經開始導入WiFi及音訊晶片進入車用產品,最快在2025年開始貢獻業績。   客製化晶片,則加入Arm生態系。自2013年以來,瑞昱便與Arm建立穩固的合作夥伴關係,在網通、音訊、視訊解決方案、自定義AI引擎和設計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讓瑞昱IP與Arm結合,並整合客戶及第三方IP,打造高效能的解決方案。   瑞昱發言人副總黃依瑋強調,先進製程技術正在研發中,並提供先進封裝解決方案,提升瑞昱產品競爭力。
新聞日期:2024/03/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京元電唱旺 營收將逐季成長

台北報導 半導體需求回溫,京元電總經理張高薰6日表示,目前市場需求雖不是全面回升,但已感受市場回溫,尤其AI仍是今年營運成長重心,京元電將因應客戶訂單積極擴產,預估今年營收將逐季成長,全年營運可望優於去年。 張高薰表示,台積電去年來積極擴充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產能,今年產能將較去年倍增,明年也可望持續擴產,而京元電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FT),對今年相關訂單持正向看法。市場法人則是預期,先進封裝業務極有機會跟隨前段製程的產能擴充幅度,呈現翻倍成長。 終端應用方面,張高薰則指出,目前AI晶片需求還是相對較佳,網通相關需求向來相對持穩,至於市場期待的AI智慧型手機,還需視終端消費力道而定,車用則因去年下半年開始調整,預期下半年會陸續回溫。京元電去年資本支出約77億元,今年資本支出預計70億元。 京元電也公布2月營收25.11億元,月減10.55%,小幅年增0.53%,累計今年前二個月營收53.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6%。 京元電表示,季節性影響,今年首季仍是全年谷底,營收估季減個位數,不過,第二季之後,營運將逐步加溫,全年四季營收表現可望逐季走高。 對於產能建置,張高薰認為,京元電銅鑼四廠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估計廠房土建結構約需9個月至一年完工,但後續進駐生產設備及投產時間則將視客戶需求而定,日前台積電熊本廠開幕引起全球關注,對於是否在日本建置產能,張高薰則是指出,持續觀察全球供應鏈走向及生產成本等變數,未來可能就日本或東南亞選擇海外生產基地。 近日京元電股價續強,6日股價再度衝高,收盤上漲8.83%,收在106元,股價首度衝上百元關卡,並創下歷史新高。
新聞日期:2024/03/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矽晶圓三雄 靜待景氣春燕

台北報導 矽晶圓大廠一線客戶營運狀況持續好轉,但仍有庫存待消化,矽晶圓廠預期,景氣應於2024年第一季落底,下半年恢復動能,矽晶圓三雄環球晶、台勝科、合晶靜待景氣春燕。 日本矽晶圓大廠勝高(Sumco)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半導體產業需求從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但,半導體廠生產恢復速度較慢,使矽晶圓庫存增加,在庫存續清下,矽晶圓出貨量下降,勝高估計2024年首季營收年減21%,營益年減83%。 產業界人士分析,矽晶圓廠與半導體廠之間的供應長約,可以保障矽晶圓價格,且客戶持續購入,因而讓矽晶圓庫存量超過正常水準。 針對半導體產業未來展望,勝高認為,半導體產業需求,已自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除了對於資料中心的投資需求增加以外,EV、能源領域需求則維持穩健,消費性電子、電腦、手機需求則觸底。 目前客戶庫存水位因按照長約拉貨,高於過往正常水準,預期採購量復甦須等2024年下半年。 台廠部分,環球晶認為,由於矽晶圓位於產業鏈上游,回溫時程較下游晚一至二季度,現階段大部分客戶本季產能利用率率仍未大幅提升,依舊以去化手上現有庫存為主。 展望2024年,法人分析,隨半導體景氣復甦、新興應用及新產能,可望帶動營運轉折,2025年將是半導體景氣多頭的重要關鍵時期,包括新興應用需求強勁、搭配多家新建晶圓廠產能開出,環球晶中長期看法維持正向。環球晶預計3月6日舉行線上法說,說明營運現況。 台勝科指出,受客戶端高庫存,導致拉貨動能疲弱影響,2024年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擴大,半導體矽晶圓現貨價未來兩年將相當挑戰,長約市場則相對持穩,研判要到2024下半年才會恢復元氣。 合晶認為,終端需求仍相對疲弱、客戶拉貨態度謹慎,這波景氣循環谷底可能落在第一季,第二至三季回溫並逐季向上。 合晶預期,下半年市況可望明顯好轉,帶動矽晶圓價格止跌及出貨量回升,會進行必要的開源節流,待下半年市況才有機會呈現較大的回升。
新聞日期:2024/03/0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立積WiFi 7放量 營運重返成長

台北報導 射頻IC公司立積(4968)1日召開法說會,公司擁有WiFi各大主晶片平台參考設計,去年第四季WiFi產品占整體營收達88%,管理階層表示,WiFi 7產品線持續擴張、送樣開發並陸續Design in客戶產品當中。展望2024年,第一季將持平於去年第四季。市場預估第二季將迎來強勁成長力道,受惠WiFi 7持續放量,目前立積已經通過客戶WiFi 7 Router認證,手機也取得台灣品牌廠認證。 2023年為立積營運谷底,全年合併營收29.85億元、年減13.0%,寫四年來低點,每股稅後盈餘2.46元,連續五季虧損。然去年第四季開始,需求逐漸好轉,來自陸系客戶產品需求回溫、北美市占提升,營運重回成長軌跡。 業務行銷副總黃智杰指出,WiFi 7整體滲透率於下半年將提升,有望達到10%,與客戶合作項目也以WiFi 7為大宗。另外,以FEM(前端射頻模組)而言,單價將有WiFi 6 60%至100%不等的成長。鎖定相對高端市場情況下,立積與各大晶片平台密切合作。 尤其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過往WiFi 6只有美洲市場搭載FEM,然迭代至WiFi 7後,安卓智慧型手機皆需要搭載。儘管今年手機滲透率有限,不過公司預估在2025年可達2成至3成。 黃智杰強調,今年成長來自電信營運商、需求龐大,FEM估計達1.5億顆,大陸市場標案開出、歐美、印度市場亦相當不錯,立積都將積極爭取合作機會。目前仍以WiFi 5/6 營收為主,WiFi 7預期至多1成。 法人預估,立積今年營收有望成長5成,第二季將迎來成長爆發,季增將達2成以上。主要因為WiFi 7開始放量,比重也將逐季增加。法人透露,立積WiFi 7解決方案已通過各大主晶片廠Router認證,手機也通過國際大廠認證、下半年將開始出貨韓系手機品牌。
新聞日期:2024/02/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日本擴廠 勢在必行

日媒:劉德音親自拜會日相岸田台北報導 台積電熊本一廠盛大開幕,日本政商大咖出席站台!熟稔日本半導體業者透露,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甘利明、豐田會長豊田章男等均親自到場祝賀,足見對台日未來持續合作充滿信心;日媒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當日更前往首相官邸拜會岸田致謝。外界解讀,日本政商眾志成城,台積日本擴廠勢在必行。 台積電產能支應之下,市場解讀,日本產業將不再缺乏晶片供應,也使豐田汽車股價刷新歷史紀錄。 外傳岸田首相因顧及民眾觀感,一來亦有反面聲音指稱,政府以高額補助補貼外國公司,另外對生態破壞仍存有疑慮;因此最終選擇現身能登機場,赴石川縣進行勘災。惟最終,日本政府仍給予台積電熊本二廠高達7,320億日圓補貼。 日媒則報導,劉德音當日前往首相官邸拜會岸田時,指出在日方協助下,台積電於熊本縣菊陽町興建首座日本廠非常順利,感謝日本晶片投資策略。外傳台積電考慮於日本設立3奈米第三座晶圓廠。 劉德音與岸田會面後表示,他當著日相岸田的面強調,台積電計畫在九州建立先進半導體供應鏈,也會持續支持日本晶片產業發展,並承諾台積電將全面與日本半導體業合作。 台積電熊本二廠預計2024年底開始興建,2027年底開始營運。台積電強調,JASM在日本國內材料採購率將達六成,將帶動國內半導體業者逐台積電而居,紛紛前往日本設立據點。九州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影響力分析,JASM及其創造的供應鏈生態系,預計將產生20.1兆日元經濟產出。
新聞日期:2024/02/2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偉詮電去年EPS 1.18元 配息1.2元

台北報導 IC設計業者偉詮電(2436)26日公告,2023年合併獲利2.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18元。 偉詮電董事會決定以保留盈餘加發股利,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2元,維持與2022年一致水準,按26日收盤價69.9元計算,現金殖利率1.71%,該公司訂5月29日召開股東會。 偉詮電創立1989年7月,已具34年歷史,產品以電源管理與智慧應用兩大產品線,在電源管理IC部分,主要用於筆電、手機及遊戲機。 在智慧應用部分,主要為MCU產品、馬達控制IC等。馬達控制IC是併購陞達科之後,新加入的產品。 偉詮電2022年8月以11.2億元收購陞達科51%股權,10月完成董事成員改選,陞達科現為偉詮電子公司。 該公司對Type-C滲透率及伺服器散熱風扇較樂觀,預估Type-C 2025年美國大品牌NB、PC約8至9成都會使用Type-C,在庫存調整後,滲透率增加的趨勢會再起來。 該公司認為,由於現在很多手機不附充電器,就會流到AM市場,規模就會比較難預估。 筆電部分都還會附inbox充電器,預估滲透率將從目前的50~60%,至2024年提升至70%,2025年再拉升至80~90%。 目前集團伺服器散熱風扇的產品線整合成一個路徑圖,偉詮電主要做MCU,陞達科主要做ASIC。 目前伺服器風扇出貨主要為12V,48V產品預計2024年第一季推出。
新聞日期:2024/02/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今年DRAM需求好轉

台北報導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指出,2024年DRAM需求將逐季好轉,南亞科1B製程技術8Gb DDR4與16Gb DDR5產品將正式導入生產。南亞科以3D堆疊技術開發的高密度RDIMM,也將於2025年上市,目標衝刺雲端伺服器市場。 李培瑛攜經營團隊於23日舉行新春媒體茶敘,帶來記憶體產業好轉的消息,他指出,AI應用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加上DDR4轉換DDR5,2024年DRAM市場需求將逐季改善。 HBM及DDR5將是2024年主要的DRAM成長產品,具有更大的晶片尺寸和消耗更多產能,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等三大廠產能轉移至DDR5、HBM製造,應該有助於解決DDR4庫存過剩問題,預期2024年記憶體市場將恢復供需平衡。就DRAM價格部分,李培瑛也預期,2024年價格將持續改善,呈現逐季上漲趨勢,第一到第二季上漲機率高,下半年也有上漲機會。 從應用面來看,AI伺服器在雲端領域掀起需求效應,美國雲端企業的IT支出是觀察重點,而AI PC、AI手機將提升平均DRAM搭載量,消費型市場需求相對健康,2024年有機會穩定成長。 在新產品部分,南亞科將推出1B製程技術的8Gb DDR4和16Gb DDR5,預期2025年底1B月產能有機會推展到1.6~2萬片。
新聞日期:2024/02/2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電熊本廠今開幕 牽動日本未來十年半導體業發展

綜合報導 台積電熊本廠(JASM)今(24)日正式開幕,TrendForce(集邦科技)表示,這是台積電在日本的第一座工廠(Fab23),未來總產能將達40~50Kwpm規模,製程以22/28nm為主,還有少量的12/16nm,為後續的熊本二廠主力製程作準備。此一計畫將牽動日本未來十年的半導體產業發展。 隨著熊本一廠即將開幕,台積電熊本二廠預定年底開始動工。日媒23日報導指出,為強化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日本政府打算針對二廠提供約7,300億日圓的額外補助。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營收約1,174.7億美元,台積電營收占比約60%。2024年預估約1,316.5億美元,占比再向上至62%。除了營收占比居冠,台積電目前選定美國、日本與德國分別為先進、成熟工廠的據點,又以日本進度最快,完工時程提前。 TrendForce指出,日本挾帶半導體上游關鍵材料、氣體與設備領域的供應優勢,如TEL、JSR、SCREEN、SUMCO及Shin-Etsu等都具有寡占或龍頭地位,未來日本很可能會形成九州、東北與北海道三大半導體基地,其中以九州地區最為積極,也就是目前TSMC熊本廠的所在地。在產官學積極投入下,日本預計建立半導體製造的完整生態鏈。 TrendForce認為,台積電在熊本持續擴大生產布局,將牽動日本未來10年半導體業發展。台積電目前與索尼及豐田等日本企業合作,預計兩座晶圓廠興建完成後,每月12吋晶片總產能可望逾10萬片。 東京麥格里證券資深分析師榮恩(Damian Thong)指出,台積電能在日本建立晶圓廠,確實獲得當地半導體業各方支持,並且將帶來雪球效應。以賽亞研調機構分析師David Chuang表示,日本將因台灣願意批准出口晶圓代工與供應鏈技術而受惠,特別是16nm以下的先進節點技術。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