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綜覽

新聞日期:2022/04/0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配息7元 續擴充產能

預期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延續到2023年,在手長約亦看到明年台北報導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3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每普通股擬配發7元現金股利。雖然近期半導體市況多空消息雜陳,但日月光投控仍預期整體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會延續到2023年,日月光投控旗下包括日月光半導體、矽品精密、環旭電子等三大子公司仍持續擴充產能,在手長約亦看到明年。 日月光投控受惠於半導體封測及EMS電子代工等兩大事業接單暢旺,去年本業獲利賺逾一股本,加計出售大陸營運據點業外收益,去年集團合併營收年增19.5%達5699.97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39.08億元,較前年成長逾1.3倍,每股淨利14.84元。 日月光投控去年營收及獲利均創歷史新高,董事會決議每普通股擬配發7元現金股利,股息配發率達47%,以31日收盤價103.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達6.7%。日月光董事會亦決議增加控股子公司,為了日月光投控永續經營的創新模式及其綜效之提升,將成立日月光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投入社會工作服務。 雖然智慧型手機、筆電及液晶電視等消費性電子進入銷售淡季,但車用晶片需求維持強勁,日月光投控公告2月集團合併營收月減9.8%達438.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7%,為單月營收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二個月合併營收924.0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3%,同樣是歷年新高紀錄。 日月光投控在先前法說會中預期,第一季封測事業生意量將因工作天數減少及SiP季節性因素而季減4%,EMS電子代工服務生意量將接近去年季度平均水準。 法人推估第一季集團合併營收較上季減少14~16%,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逾20%。以日月光目前在手的訂單來看,可望達到業績展望的高標。 日月光投控對今年營運維持樂觀展望,其中,打線封裝預估今年營收將再成長二位數百分比。 測試事業在新機台產能到位的情況下,今年營收成長率可望達倍增;先進封裝預估今年成長率持續轉強。 車用晶片封測今年接單持續強勁,年度營收可望達到10億美元新高;系統級封裝(SiP)事業受惠於現有客戶擴大採用及新客戶加入,營收將超過5億美元。
新聞日期:2022/03/3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淨零碳排 半導體未來最大挑戰

台積劉德音:樂見將氫能納入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30日指出,如何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並因應歐盟將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是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年面臨的最大挑戰,但很高興看到政府公布淨零碳排路徑,並樂見將氫能納入其中。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近年來在節能、環安、永續領域表現傑出,包括近六年於節能減碳的總投資金額累計近新台幣88億元,累計節電約38億度電。去年TSIA會員公司執行超過1,400件節能改善方案,年節電達8億度電,複合年節電率也持續超過2%,遠優於1%的法規要求。 劉德音指出,去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剛結束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中,各國無不致力宣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台灣近期氣候變遷法修法,也將2050淨零碳排目標納入其中。要如何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並因應歐盟將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是未來幾年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發會已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宣示2050年要達淨零碳排,其中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大幅提高至六成以上,氫能占比約達9~12%。劉德音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產業,要跟得上全世界的腳步,政府首度公布淨零碳排路徑,希望能做得更具體,產業也會積極配合,盼政府超前部署,產業才能跟上,其中氫能需要很多具體投資,這就是所謂的超前部署。 台積電近年在ESG領域有許多重大投資項目,2020年啟動「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建廠工程,為台灣第一座民營再生水廠,預估今年南科再生水廠就會啟用供水,台積電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導入工業再生水的先進晶圓廠。台積電營運組織副總經理廖永豪30日出席論壇指出,台積電預計2030年再生水使用比例將高達60%。 廖永豪表示,隨著半導體技術持續演進,顯著提升產品運算效率,但生產過程使用的能源,會隨著製程複雜度而增加,例如5奈米用電量就比28奈米高出4倍,所以台積電專注發展綠色製造,透過節能、溫室氣體減排、水資源節省、廢棄物管理等面向,以最少資源創造最大企業價值。 廖永豪舉例指出,台積電2015年首次購買綠電1億度,成為台灣最大綠電採購者,並帶動再生能源成長,2021年再度成為台灣碳中和天然氣最大推手,台灣廠天然氣使用已達碳中和。台積電透過五大節能團隊落實綠色創新,預計2030年達到平均節能22%的目標。
新聞日期:2022/03/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積組CIS供應鏈 精材、采鈺樂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擴大在台灣、南京、日本等地投資興建28奈米新12吋廠,並與轉投資封測廠精材及采鈺合作打造CMOS影像感測器(CIS)供應鏈,包括豪威(OmniVision)、索尼、安森美(onsemi)等均是主要客戶。隨著台積電CIS新產能開出,法人看好精材及采鈺營運重拾成長動能。 雖然智慧型手機銷售動能放緩,但手機搭載3顆以上相機的多鏡頭設計已是主流,而且手機CIS元件升級至4800萬(48M)畫素相機速度加快,其中,蘋果下半年推出的新款iPhone 14 Pro智慧型手機將升級48M畫素相機系統,在CIS元件尺寸明顯擴大情況下,需要更多28奈米成熟製程產能支援。 再者,新冠肺炎疫情加快電動車及自駕車的數位轉型趨勢,對於CIS元件需求亦進入高速成長,以輝達新一代自動駕駛DRIVE Hyperion平台來看,就要搭載12台全景攝影機、3個車內感應攝影機、以及1個前置光達裝置,預估CIS元件的搭載量將達15~20組。 看好CIS的成長動能,包括索尼等IDM廠雖然自擴產能,但還是無法滿足市場強勁需求,所以開始擴大委外。台積電CIS元件晶圓代工訂單湧現,決定擴大28奈米產能建置,將在台灣、南京、日本等地擴建新廠,並且攜手轉投資封測廠精材及采鈺建置完整CIS生產鏈。 精材前二個月合併營收10.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2.2%。精材主力的3D感測及12吋晶圓測試進入淡季,3月後訂單將回升,而消費性CIS元件封裝訂單,受到客戶取得晶圓產能受限影響而減少,但隨著台積電新產能開出將重拾成長動能,至於車用CIS封裝接單持續暢旺。 采鈺累計前二個月合併營收14.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4%。采鈺龍潭新廠規劃生產12吋晶圓級彩色濾光薄膜與微透鏡製程、晶圓級光學薄膜製程,同樣配合台積電新產能開出,第四季正式投產後將為營運注入成長動能。 台積電與索尼在日本合資晶圓廠將投入CIS元件量產,索尼CIS後段的彩色濾光膜及微透鏡製程雖仍在自有廠內生產,但業界預期未來可望釋出委外代工,采鈺可望受惠。
新聞日期:2022/03/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消費端疲軟IC設計忐忑

智慧手機、筆電出貨轉弱延續至Q2,聯發科、聯詠等上半年營運恐受影響 台北報導 消費性市場需求放緩,連帶衝擊智慧手機、筆電市場!近來業界推測,智慧手機市場受到中國4G轉換5G市場放緩,加上後疫情時代對筆電的需求下降,首當其衝的消費性筆電需求開始下修。法人預估,智慧手機、消費性筆電供應鏈庫存調節問題,恐延續到第二季,屆時將會影響到包括聯發科、聯詠及瑞昱等IC設計大廠上半年的營運表現。 進入2022年後,消費性市場需求開始呈現放緩跡象,其中又以智慧手機、筆電市場衝擊最為明顯。供應鏈指出,目前下游消費性客戶追加訂單的「力道」已經全面放緩,且在航運塞港、中國疫情轉趨嚴重情況下,庫存水位不斷提升,主要原因在於中國4G轉換5G速度開始放緩,加上後疫情時期,員工開始返回辦公室上班,桌上型PC需求提升,筆電已經非必要產品。 NB供應鏈業者說,「以前缺料,只要我們找得到貨,合理價格的水貨,客戶都會吸收買下,現在都不肯了」。甚至包括台灣的幾家大型IC設計公司,最近也開始要求供應商要開始進行Cost down的動作,跟以往吃貨、掃料的態勢已大不相同。 供應鏈指出,過去在進入2021下半年、市場需求開始下降時,由於去年(2021)晶圓代工產能是全面吃緊,且產能緊缺狀況不知道會延續到何時,因此那時市場認為即便到2023年,產能也無法全面應付市場的需求。 但時間一路推進到2021年底,業界預期,在各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下半年逐步開出新產能後,可望逐步舒緩供給不足的情況,消費性IC客戶也才敢逐步反映終端消費性市場(需求開始逐步放緩)的情況,拉貨動能也開始暫緩,並進入庫存調整階段。 法人預期,這一波消費性市場的庫存調節力道,將可能一路從2022年首季延續到第二季底,也就是庫存調整狀況將延續到2022年中,屆時將會衝擊到切入消費性IC市場的聯發科、聯詠及瑞昱等IC設計大廠,以及IC相關的供應鏈。 不過,進入下半年後,英特爾、超微有機會推出新PC平台,加上蘋果新年度的新機效應加持,比較有機會讓消費性PC及5G智慧手機市場重新回溫,屆時可望讓供應鏈訂單同步升溫,仍有望期待下半年的傳統旺季市場到來。
新聞日期:2022/03/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客戶大追單 聯電28奈米滿到明年

蘋果、三星、OPPO、vivo等加速規格升級,OLED面板驅動IC、WiFi 6晶片需求激增台北報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封城影響,5G智慧型手機銷售動能欠佳,但包括蘋果、三星、OPPO、vivo等手機廠加快進行規格升級,包括提高CMOS影像感測器畫素、拉高OLED面板滲透率、全面搭載WiFi 6無線網路等。晶圓專工廠聯電受惠於WiFi 6無線網路晶片及OLED面板驅動IC大追單,28奈米產能已滿載到明年。 聯電去年合併營收2130.1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57.80億元,同創歷史新高紀錄,每股淨利4.57元。聯電董事會日前決議每普通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以28日收盤價53.6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6%。■今年營收看增逾二成 聯電今年前二個月合併營收412.82億元,法人預期第一季營收將達620~625億元,續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聯電訂單能見度看到下半年,客戶投片量沒有任何改變,法人看好今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逾二成,年度獲利將賺逾半個股本,等於明年股利有機會優於今年。 受到疫情封城影響,智慧型手機及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市場法人對於晶圓代工市況能否持續成長有所疑慮,但聯電目前接單維持暢旺,今年產能已被客戶預訂一空。而聯電宣布今年資本支出拉高至36億美元,在台灣及新加坡兩地擴建28奈米產能,主要就是看到OLED面板驅動IC、WiFi 6網路晶片、數位訊號處理器(ISP)的強勁長期需求。■未來三年擴增產能也被包下 隨著5G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滲透率不斷提升,但晶圓代工廠40奈米及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OLED面板驅動IC仍然缺貨。業者指出,OLED面板驅動IC過去外掛NOR Flash來解決解析度準確問題,但新一代OLED面板驅動IC製程推進到28奈米,設計上已用嵌入式SRAM為記憶體緩衝區來實現色彩準確性,所以晶片尺寸較LCD面板驅動IC增大,需要更多晶圓代工產能支援,也導致28奈米產能持續短缺。 至於去年大缺貨的WiFi 6晶片,已開始大量轉進28奈米製程投片,新增產能早被網通晶片大廠預訂一空。對聯電來說,未來三年內大幅擴增的28奈米產能,已被三星LSI、瑞昱、聯發科等大客戶提前預約訂金包下,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28奈米產能利用率將一路滿載到明年。 聯電看好今年5G、車用、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等全球大趨勢推動半導體需求持續成長,而產業結構性轉變將為聯電長期成長帶來強力支撐。法人預估聯電今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逾二成,平均價格較去年上漲約15%,產能年增約6%。
新聞日期:2022/03/2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群聯 全年拚賺逾4.5個股本

NAND Flash控制IC接單旺到下半年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美光、三星、SK海力士及鎧俠等記憶體原廠雖然積極爭取NAND Flash控制IC產能,但仍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記憶體原廠開始在2022年擴大對外釋出訂單。法人看好,NAND Flash控制IC廠群聯(8299)2022年訂單可望一路暢旺到下半年,全年業績將賺進超過4.5個股本、並創下新高。 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持續影響半導體供應狀況,其中SSD當中必備的NAND Flash控制IC更一路從2021年就缺貨至今,且放眼2022年仍將持續呈現供給吃緊狀態。供應鏈指出,美光、三星、SK海力士及鎧俠等記憶體原廠雖然積極向台積電、聯電及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大廠爭取NAND Flash控制IC產能,但依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因此,記憶體原廠在2022年開始擴大委外釋出NAND Flash控制IC訂單,舉凡車用、工控及消費性等終端應用的NAND Flash控制IC都在委外生產行列之中。法人看好,群聯將有望擴大拿下記憶體原廠的大筆委外訂單,且訂單可望旺到下半年。 法人指出,群聯在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大廠力挺帶動下,全年產能相較2021年持續成長,且獲得記憶體原廠力挺,車用相關NAND Flash控制IC產能相較2021年可望呈現明顯成長動能,成為推動群聯2022年產品組合持續改善的重要推手。 事實上,雖然PC、智慧手機等終端市場規模在2022年幾乎不會向上成長,不過由於裝置中搭載的記憶體容量將有望呈現倍數成長,以智慧手機舉例,基本搭載容量當前至少都64GB起跳,明顯高於過去的32GB,顯示即便終端市場不會成長,搭載容量都呈現倍數看增,另外車用、工控市場崛起,代表2022年NAND Flash控制IC將可望維持強勢成長水準,使相關供應鏈接單動能強勁。 群聯2月合併營收達53.07億元、年成長45.2%,累計2022年前兩月合併營收為107.26億元,相較2021年同期明顯成長39.0%,改寫歷史同期新高。 法人看好,群聯今年營運在NAND Flash控制IC接單續強,加上NAND Flash價格有望逐季回溫,全年獲利可望力拚賺進超過4.5個股本,並改寫新高表現。
新聞日期:2022/03/28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量子國家隊 揪半導體打群架

台北報導 為加速台灣量子研究發展,追上歐美國家的進度,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下設量子系統推動小組,結合24家業者參與量子國家隊,打群架。前期研究部分,找來半導體上中下游業者開會,包括台積電、日月光、聯發科等企業,探詢半導體企業切入量子研究的契機。 目前全球投入量子研究領域,接近新台幣7,000億元,台灣也啟動五年80億元的量子研究計畫,首次在新興科學研究項目的上中下游部分同時推進,兼顧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 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羅夢凡表示,台灣的量子研究要後發先至,就必須找出台灣的優勢,台灣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半導體製造,在推動量子國家隊的過程中,有與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半導體業者溝通,尋找半導體上中下游業者的切入點。 另外,量子系統推動小組也結合產官學研等單位,組建量子國家隊,目前已經劃分出17個子項目,有24家業者參與,例如聯發科、中華電信、鴻海、聯亞光電、台灣富士通等,針對量子電腦硬體核心技術、光量子核心技術、量子電腦軟體核心技術等三大方面,與學研力量共同研發,在做基礎研究的同時,也積極開發商機。 羅夢凡指出,未來量子國家隊將會在每年舉辦三次產學論壇,讓有興趣參與的廠商了解量子電腦研究的最新動態,並能即時參與進來。 在台灣半導體製造的基礎上,羅夢凡認為,低溫元件、微波控制、低溫CMOS等方面,都是先期可以發展商機的項目。 為了在量子研究的上中下游同步布局,量子國家隊中,科技部國研院、中研院負責上游、中游研究,經濟部則是由工研院參與,負責下游關鍵零組件製作,包括量子電腦要在低溫中運行使用的低溫元件、低溫微波控制,以及量子位元製作等。 羅夢凡指出,國家隊是從技術研究到應用研究、產業發展等,上中下游整條線拉起來一起做,這是和過去只做基礎研究不同的,量子研究的特殊性,就是要做大量基礎研究,同時推進產品開發。 而研究量子電腦、量子通訊,也需要低溫系統、微波系統等核心設備,預計將這些核心設備建置在中研院南部院區,讓進行量子研究的團隊都能使用。
新聞日期:2022/03/2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十大IC設計廠 營收大增48%

去年攀高至1,274億美元;今年面臨地緣政治衝突及通膨加劇等挑戰台北報導 市調集邦科技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各類終端應用需求強勁,導致晶圓缺貨,全球IC產業嚴重供不應求,連帶使晶片價格上漲,拉抬2021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攀高至1,274億美元、年增48%。其中,台灣聯發科受惠手機晶片營收大增逾九成,更是推動2021年營收年增超過六成。 集邦指出,2021年前十大IC設計廠當中,高通繼續穩坐全球第一,主要由於手機系統單晶片、物聯網晶片銷售分別年增51%與63%所帶動,加上射頻與汽車晶片業務的多元化發展,是2021年高通營收成長達51%的關鍵。 排名第二的輝達實施軟硬體整合,在遊戲顯卡與資料中心營收年增分別達64%與59%的帶動下,成功超越博通向上攀升至第二。 博通則受惠於網路晶片、寬頻通訊晶片以及儲存與橋接晶片業務皆有穩定的銷售表現,營收年成長18%。 台灣IC設計廠部分,聯發科側重手機系統單晶片的策略產生奇效,受惠於5G滲透率提升,手機產品組合銷售勁增93%,並致力於提升高階產品組合占比,營收年增61%,排名維持在第四名。 聯詠旗下的系統單晶片與顯示驅動晶片兩大產品線雙雙大幅成長,因產品規格提升、出貨量增加且受惠於漲價效益,營收年增79%,營收成長幅度冠居前十名,成功由第八名上升至第六名。 瑞昱受網通與商用型筆電產品需求強勁帶動,且音訊與藍牙晶片表現也相當穩定,營收年成長達43%,名次從第九名上升至第八名。奇景(Himax)是2021年首次入榜的業者,因大尺寸與中小尺寸驅動晶片營收均顯著成長,分別年增65%與87%,且驅動晶片導入車用面板有成,總營收超過15億美元,年增74%。 展望2022年,在總體展望部分,高效能運算、網通、高速傳輸、伺服器、汽車、工業應用等高規格產品需求持續增加,都將為IC設計業者帶來良好的商機,帶動總體營收持續成長。 不過,面對終端系統廠商面臨長短料修正問題,且晶圓代工費用提升,而地緣政治的衝突與通膨問題加劇,都將不利全球經濟成長,恐對已經顯現疲弱的消費電子市場造成衝擊,這些都是IC設計業者2022年所需面對的考驗。
新聞日期:2022/03/2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心科樂觀今年營運

RISC-V市場持續成長台北報導 RISC-V處理器矽智財(IP)廠晶心科(6533)董事長林志明看好,RISC-V市場逐步成長,加上布局全產品線完整,因此對於2022年營運樂觀看待。此外,晶心科成功攜手嵌入式軟體開發商IAR Systems推出全球首款獲得ISO 26262車規認證的RISC-V核心處理器,且成功拿下歐洲及亞洲客戶大單,後續出貨持續看增。 晶心科23日召開法說會,對於2022年營運,林志明表示,晶心科的RISC-V及V3產品組合具備全球領先地位,目前仍在高幅度成長階段,因此對於2022年合併營收及獲利等業績表現抱持樂觀態度。 回顧晶心科2021年的商業授權合約表現,全年一共拿下58個授權合約,其中又以RISC-V貢獻業績比重超越六成。累計從公司創立至2021年的商業授權合約數量已經達到389件,表現相當亮眼。林志明指出,對於後續授權合約增加成長動能具備信心。 晶心科公告2021年全年財報,合併營收達8.20億元、年成長41.1%,平均毛利率98.8%,表現與2020年相仿,歸屬母公司淨利1.62億元,相較2020年大幅成長321.7%,每股淨利3.59元。晶心科預計每股將配發2.84元現金股利,每股配發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除此之外,晶心科及IAR Systems共同宣布來自歐洲及亞洲的IC領導廠商已採用晶心科RISC-V AndesCore車用CPU核心及IAR Systems的RISC-V功能安全認證開發工具。晶心科及IAR Systems本次所提供整合解決方案已經通過國際車規認證ISO 26262健全的設計方法,同時全球首款通過認證的RISC-V解決方案。 晶心科指出,公司推出的AndesCore車用核心是N25F的功能安全增強版本,該車用核心係透過嚴謹的開發流程來預防系統性失效,及透過產品安全機制來控制並避免隨機硬體失效,以達到汽車功能安全(FuSa)的目的。
新聞日期:2022/03/24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台灣半導體人才 美國也來搶

聯發科工程師主管,傳跳槽到蘋果...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人才超夯,不僅中國半導體廠商頻頻向台灣招手,美國也積極爭搶台灣半導體工程師。業界傳出,聯發科有工程師主管跳槽至蘋果公司,加上亦有消息指出,聯詠及瑞昱等少部分工程師加入美國及中國等IC設計大廠,顯示台灣工程師優質,全球大廠都來搶。 全球半導體產業需求火熱,舉凡美國、歐洲、中國及台灣等半導體大廠的業績表現及接單動能都相當強勁,為因應公司營運規模持續成長,全球半導體大廠都在啟動搶人大作戰,這股搶人大作戰已經不侷限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半導體工程師更被全球大廠爭搶。 業界近期傳出,聯發科工程師主管被蘋果挖角,不僅如此,先前在華為尚未被美國祭出禁令時,華為旗下海思便向台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聯詠、瑞昱等半導體工程師招手,且挖角薪水至少是現有薪水的一倍,顯示台灣半導體工程師的優質,全球半導體大廠都搶著挖角。 事實上,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相當完整,從最上游的矽智財(IP)、IC設計產業,一路到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都全面具備,當中更具備全球第一的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各領域大廠,因此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為數眾多。 不過,半導體大廠高層認為,半導體人才從台灣流向到外國大廠有時並非壞事,除了代表台灣人才獲得國際認可之外,更可望替台灣半導體產業拓展新的外國業務的機會,因此無須全然負面解讀。 但為防堵人才出走,加上公司營運規模持續擴充,舉凡聯發科、聯詠及瑞昱等IC設計大廠都相繼啟動結構性調薪措施,並強化招募人才措施,同時聯發科更在公司內部設立幼兒園,並祭出生育禮金及優於勞基法的休假制度,以吸引全球菁英人才加入聯發科集團。 至於聯詠為強化留才措施,也開始在2022年首度啟動員工育兒津貼,讓家中有0~6歲孩童的員工,每月可領到5,000元津貼,同時也啟動結構性調薪,加薪幅度達到雙位數水準。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