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需求不振 陸產積體電路量縮

新聞日期:2022/08/3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報導記者/楊日興

前七月驟減8%,大環境動能不足等三重壓力,使晶片技術發展愈來愈吃力
綜合報導
 大陸傾國之力欲突破被美國封堵的半導體領域,但現實狀況帶來的考驗愈來愈嚴苛,外力、內在因素、行業不景氣三重壓力,形成巨大天花板,使大陸的晶片技術發展愈來愈吃力。
 工信部30日發表數據指出,前七個月積體電路產量年減8%至1,938億塊,年內產量不但持續低迷,且衰退幅度是愈來愈大。另一方面,出口積體電路年減7.7%至1,647億個,自6月疫情暫緩後才稍穩住的衰退勢頭再起,7月降幅進一步擴大,後市恐不樂觀。
 大陸今年積體電路產量與過往數年差距甚大。2021全年,大陸產量年增33.3%至3,594億塊,出口年增19.6%至3,107億個,進口年增16.9%至6,354.8億個。在2020年,大陸積體電路產量年增20.8%。
 當前半導體產業的不景氣,無疑是導致大陸今年積體電路產量驟減的主要原因。缺乏市場需求,加上大環境動能不足,對於大陸這種技術追趕者來說壓力倍增,產業無法仰賴市場百花齊放,可能僅有少數業者,能扛住總體壓力繼續大幅投入研發。
不僅如此,美國雖政黨輪替,但西方總體維持抑制大陸半導體技術升級的態度,不但通過晶片法案,隨後還將晶片設計不可或缺的EDA工具等四項技術列入出口管制,持續向大陸施壓。
 外國政府、總體產業經濟雙重施壓下,大陸雖高舉「自主創新、技術升級」大旗,但策略上可能已從踩油門轉而踩煞車。首先是年內經濟目標,飽受疫情摧殘的大陸經濟如何提振,必須集中資源,不景氣的半導體就不會是重點投入目標。
 其次,過往盲目投資半導體,大幅擴張卻出現許多失敗項目後,大陸對於此前產業策略有推倒從來的跡象,許多業內要角近期陸續被調查反映出此點。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依然想在關鍵半導體技術上取得突破,但可能認為進度不如預期,故對業內人士展開腐敗調查。報導分析,習近平正仰賴舉國體制奮力一搏、突破技術難關,期望能出現1960、1970年代的「兩彈一星」模式的成果,如曾主導陸產大飛機C919項目的金壯龍在7月底接管工信部,被猜測代表大陸自上而下發展半導體的態度。但舉國體制能如此順利嗎?華為是大陸技術、科研投入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但日前已表態「活下來」是最首要目標,恐怕也反映出民企甚至部分國企的現狀。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