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台積電23日舉行年度技術論壇台灣場次,侯永清及張曉強兩大資深副總暨副共同營運長同聲看好AI高效運算需求。侯永清指出,AI加速器需求年增2.5倍,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上看1兆美元,台積電將成最大受惠者;張曉強表示,半導體黃金時刻已到,這是20年來最令他感到興奮的時候。
今年的台積電技術論壇主持人及貴賓陣容與往年大不同,總裁魏哲家外傳另有要務因而缺席,由亞太業務處長萬睿洋致歡迎詞,會中並邀請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擔任演講嘉賓,與過去由聯發科主管擔任專題演講來賓不同。
台積電23日盤中觸再創877元歷史新高,終場收875元,上漲11元,也同創史上收盤新高,市值達22.69兆元,外資大買5,218張,連三日買超。ADR 23日早盤一度上揚2.33%。
萬睿洋指出,AI將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台積電邏輯先進技術已實現單一晶片上超過2000億個電晶體,未來透過3D封裝達到超過1兆個電晶體,預估生成式AI手機今年底的全球出貨量達2.4億支,2030年全世界上看10萬個生成式AI機器人。
張曉強表示,台積2奈米進展相當順利,2025年下半年進入量產,2026年再推出A16,正式跨入埃米時代,將結合超級電軌 (Super Power Rail) 架構與奈米片電晶體。
18廠廠長黃遠國指出,今年3奈米產能規劃較去年成長3倍,依舊不夠,相較前兩年以平均五個廠的速度擴充,今年拉高至蓋七個廠,包含三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及海外兩個廠均同時進行;其中,新竹與高雄之2奈米量產基地,進展順利、陸續進機;台中AP5、嘉義則為先進封裝所需,產能緊跟著AI迭代腳步。
海外部分,美國廠一廠預定明年量產,二廠量產時程則會落在2028年;熊本晶第二廠預定2027年量產,德國廠預定今年第四季動工,目前正在進行前置作業。
張曉強表示,台積電製程推進十分順利,N3E於去年第四季進入量產,出色的良率,支持客戶產品上市計畫;並成功開發出N3P技術、通過驗證,良率接近於N3E,陸續收到客戶產品設計定案,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未來多數3奈米產品都將採用N3P。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在企業、產業落地化,預期帶動Embedded AI 服務需求快速成長,在這波趨勢下,AI終端裝置日漸普及並加速進入市場,產生千萬裝置的市場規模與商機,也衍生出令人無法忽視的人工智慧新經濟。
因應生成式AI發展帶來軟硬體整合浪潮,晶片作為生成式AI及智慧物聯網(AIoT)等各種創新應用發展基石,是實現「產業AI化、AI產業化」重要關鍵,也是持續穩固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關鍵地位。
為能擴散國內廠商晶片設計及技術研發能量,促成IC設計廠商及系統應用服務端等廠商交流與合作契機,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智慧電子產業計畫推動辦公室(SIPO)擬於113年6月4日(二)上午10時至12時假南港展覽館二館4樓(InnoVEX 2024展區)舉辦「掌握人工智慧新經濟-半導體晶片創新技術應用趨勢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將邀請凌陽科技、峻魁智慧、鈺立微電子及邁啟科技等產業界專家,深入剖析AI晶片創新技術及自駕車、非接觸式智慧電梯及機器人相關實務應用議題,期使國內廠商即早掌握更多產業創新技術與應用趨勢,創造更多商機。
時間 |
主題 |
講者 |
09:30-10:00 |
來賓報到 |
|
10:00-10:05 |
長官/主辦單位致詞 |
|
10:05-10:20 |
共享智能運算Chiplet C3V Shared Intelligent Computing Chiplet C3V |
凌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昭旺協理 |
10:20-10:35 |
自駕伙計:結合嵌入式AI與語言模型 ADAS BUDDY: Combining edge AI and LLM |
峻魁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郭峻因董事長兼執行長 |
10:35-10:40 |
Q&A |
|
10:40-10:55 |
AI邊緣運算晶片的趨勢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AI edge compute chipset |
鈺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蔡承志 業務經理 |
10:55-11:10 |
m'AI Touch 非接觸式智慧電梯&機器人解決方案 Elevate Your Robotics: m'AI Touch ContactlessElevator Smart Add-on Solution. |
邁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呂庭宇主要客戶經理 |
11:10-11:15 |
Q&A |
|
11:15-12:00 |
與會貴賓會後交流、賦歸 |
【社論】
賴清德總統於520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出未來在經濟上將全面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事工業、安全監控、次世代通訊。顯而易見的,這五項產業發展應該與國家安全關聯性十分緊密;關於這點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假使產業發展能對於國家安全保障有所助益,當然是多數國人所樂見,但畢竟經濟策略與政治目的基本出發點不盡相同。如果本末倒置,可能導致事倍而功半。其實對於國家安全的最大保障,應該是搞好經濟,國富且民強,如此世界各國必然正視台灣,即便中國大陸,亦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
比較賴總統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與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時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最大不同是:生物技術產業、智慧機械產業、綠能產業,消失了。
成功的產業發展戰略,需要根基於既有基礎與相對其他國家的資源稟賦,回顧台灣半導體產業45年發展歷程,沒有人可以忽略1985-2015國際供應鏈分工,與大量旅外高階人才經驗回流,這兩項重要加持因素。
如果我們為了政治高象徵性的「國家安全」考慮,貿然放棄對於經營多年的生物技術、綠色能源,與精密機械產業優先排序,把可能不盡擅長的安全監控、軍工產業列為資源投入優先排序,會不會就像孫中山先生所擔心的「還沒拿到彩券,卻拋棄了扁擔」?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而經濟則是造福國民,使幼有所教、民有所養、老有所終。兩者間,究竟孰為本,孰為末,實在很難斷言。但以現今台灣產業面臨空前劇變與國際激烈競爭而言,集中選擇台灣應該發展,但有能力發展的產業,需要相當大的智慧。
其實不論新政府選擇何種產業為優先發展項目,現階段台灣產業發展面臨最大的兩項議題都是:電力與能源不穩定、優秀人才質與量的不足。前者需要下定決心、大破而後大立,後者則須打破傳統思維禁錮,積極援引國際優秀人才。可惜在賴總統就職演說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關於這兩項未來成功關鍵要素的著墨,著實令人憂心。
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所選擇的兩位經濟首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經濟部長郭智輝,均來自企業界,產業界對這兩位具備豐富經營的閣員,普遍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他們可以務實地解決常年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五缺」難題。不過,從賴總統這次就職演說,我們看到的是:巧妙地迴避了這幾個惱人的疥癬。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生前名言:「將錯誤政策下的事務做對,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費。」我們希望:面對未來四年希望達成的政策目標,賴總統及卓院長,儘速召集財經部會首長,及民間飽學有識之士,於啟動經濟施政之初,即選擇與定義清楚最該做之事,如解決電力與能源不穩定性、擴大爭取全方位國際優秀菁英,排定優先順序與年度目標,責成相關部會擬訂行動方案,按部就班推動,避免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低效做法,俾於四年內為台灣經濟開創新局,另闢蹊徑,重新回到經濟發展高成長國家之林,至於應該發展什麼信賴產業,反而是在目標下自然競爭演繹而出,並非策略前提。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深切期盼,賴總統領導的政府是一個有遠見、有魄力、有戰略思維的政府,而不是一個看似忙碌,卻處處規避重點與困難的妥協政治操作,則未來台灣經濟發展與真正的國家安全,才有務實的保障。
【2024-05-23/經濟日報/A2版/話題】
台北報導
美國白宮5月14日宣布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關稅,決議在2025年前對陸製半導體產品課徵高達50%關稅。研調機構TrendForce認為,此舉將加速供應鏈轉單,台系晶圓代工廠近期接獲加單,產能利用率上升幅度優於預期,預期下半年世界先進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5%以上;力積電12吋產能利用率將達85~90%,而聯電產能利用率也將落在70~75%。
TrendForce表示,供應鏈轉單態度愈來愈積極,Qualcomm(高通)自2021年開始與世界先進洽談合作計畫以來,今年生產規劃開始轉趨積極,促使世界先進提前將Fab5新廠第一階段產能於今年第三季擴充完畢,同時計畫將Qualcomm的PMIC完成跨廠驗證以滿足其需求;而MPS自2022年則已啟動轉單,世界先進、力積電均在其計畫內。
此外,轉單潮亦包含Cypress、Gigadevice(北京兆易創新科技公司)紛紛向力積電洽談NOR Flash投產計畫,預計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陸續發酵。瑞鼎、OmniVision(豪威光電)基於客戶要求,陸續規劃將PC DDI、CIS交由世界先進和力積電製造,聯電近期也獲Infineon(英飛凌)擴大下單,憑產地多元化布局優勢,吸引歐美客戶如TI、Infineon、Microchip等洽談長期合作。
TrendForce也指出,隨著消費性產品庫存調整邁入尾聲,智慧型手機、電視及液晶顯示器所採用的TDDI、大尺寸DDI、PC MOSFET、消費型MCU等,先後於去年第四季起至2024年第二季陸續出現庫存回補訂單,包含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上海華力微、合肥晶合集成、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均獲急單。
然而,高通膨及高庫存陰霾,造成客戶訂單大多短暫而緊急,能見度極低。因此,TrendForce預估,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會在2024年第一季落底,至第二季起會隨著零星庫存回補急單而緩步復甦。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1日在新加坡Fab 12i舉行第三期擴建新廠的上機典禮,首批機台設備到廠。聯電預計,該廠建物將於今年中完成,配合客戶訂單調整,量產時間將延後半年至2026年初,預期投產後將是聯電全球化布局重要一環。
聯電21日新加坡Fab 12i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象徵該公司擴產計劃建立新廠的重要里程碑,此次設備到廠典禮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新加坡裕廊集團(JTC)、微電子研究院(IME)、相關建廠合作夥伴以及關鍵設備和材料供應商代表出席。
聯電於2022年2月宣布了此第三期的擴建計畫,並設定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聯電指出,新加坡廠建廠預計投入資金約30億~40億美元,第一階段將規劃月產能約2萬至3萬片的產能,原本預期2025年中將投產,不過,今年4月法說會時,聯電高層表示,該廠建物將於今年中完成,配合客戶訂單調整,量產時間將延後半年,至2026年初。
聯華電子在新加坡投入12吋晶圓製造廠的營運已超過20年,新加坡Fab 12i廠也是聯電的先進特殊製程研發中心,新廠Fab 12i第三期擴建新廠是新加坡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之一,將提供22/28奈米製程,總投資金額為30億至40億美元。
聯電指出,由於5G、物聯網和車用電子大趨勢的帶動,對聯電22/28奈米製程需求的前景看好,因此新廠所擴增的產能也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約,以確保未來對客戶產能的供應。
聯電表示,第三期擴建新廠生產的特殊製程技術,如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以及混合信號CMOS等,在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設備和電動車等廣泛應用上至為關鍵。
聯電近年來持續進行產能擴建及強化特殊製程,年度資本支出呈三級跳走勢,2020~2022年資本支出從10億美元、15億美元快速拉高至27億美元,2023年更持續增加至30億美元,今年在新加坡廠加速建廠下,全年資本支出小幅攀升至33億美元。
綜合報導
隨著智慧型手機大廠激烈競爭,手機晶片市場同步加劇。在大陸手機廠牌助攻下,聯發科衛冕2024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冠軍,出貨規模達1.14億顆,年增17%,其後排名依序為高通(Qualcomm)、蘋果、紫光展銳(UNISOC)和三星(Samsung)。
IT之家引述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於20日公布報告顯示,聯發科第一季以39%全球市占率位居第一,其五大客戶包括小米、三星、OPPO、傳音和vivo,分別占聯發科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的23%、20%、17%、13%和12%。
位列第二名的是高通,該公司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成長11%至7,500萬顆,前三大客戶為三星、小米和榮耀,分別占出貨量的26%、20%和17%。蘋果則以4,900萬顆的出貨量退居第三,年減幅達16%,但仍占全球智慧型手機總營收的41%,規模達560億美元。
前五大智慧型手機處理器製造商中,以紫光展銳成長最為顯著,出貨量年增64%,達到2,600萬顆,一舉超越三星,名列第四。三星第一季出貨量年減18%至1,800萬顆,位居第五位。
報告指出,紫光展銳主要得益於公司主要合作夥伴傳音,在亞太、歐洲、中東非以及南美洲地區等新興市場的擴張,使相關地區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均實現兩位數的成長。此外,公司主要客戶還包括realme、Motorola以及中興等。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此前數據,華為Mate60系列於2023年8月末突然開售,震撼市場,使華為海思(Hisilicon)憑藉麒麟9000S處理器,躋身2023年第四季排名第六位,出貨量為700萬顆,且獲得70億美元營收。最新數據顯示,海思處理器第一季出貨量季增百萬,維持2024年首季第六位。
【台北報導】
IC設計廠矽統(2363)將於5月27日召開股東會,聯電暨矽統董事長洪嘉聰在營業報告書中指出,矽統發展多項觸控產品等,預期有助營收提升。
洪嘉聰提到,全球迎接後疫情復甦,但對抗通膨的升息決策、地緣政治緊張態勢及中國大陸經濟對金融系統引發的壓力,降低消費性電子產品購買意願,加上先前疫情期間過度備貨而造成庫存水位偏高,導致整體消費電子供應鏈處於供給遠遠大於需求的不均衡狀態。矽統為IC設計業,因客戶端庫存去化衝擊及消費者需求不振,去年業績未能達成目標,但因業外收益成長,去年每股純益0.76元。
展望今年,洪嘉聰表示,矽統推出新一代投射式多點電容觸控晶片、電容式主動筆觸控晶片、主動筆控制晶片、觸控面板模組、觸控面板應用模組與方案設計服務,以及微機電麥克風晶片與方案, 皆有助提升整體營收表現。
針對研究及發展狀況,矽統規畫持續提升電容式觸控晶片與主動筆晶片性能與規格,深耕既有的商務、教育、工控及智慧白板市場,開發高性價比的各型尺寸觸控模組,及智慧雲端白板觸控模組產品等,並將擴大市場,推廣於筆電與平板電腦新一代USI及MPP規格主動筆及藍牙觸感回饋功能。
矽統日前公告,設立開曼子公司暨大陸孫公司,從關係人和艦芯片製造手中取得IC設計服務商聯暻半導體(山東)全部股權,此舉被外界視為將跨足矽智財與特殊應用IC設計服務版圖。
【2024-05-21/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提出「前瞻未來、智慧永續」,勉勵台灣要站穩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點名五大信賴產業,投信法人表示,永續題材已成公私募基金的重點題材,總統的談話加上今年全球供應鏈確立由半導體、AI兩大產業擔綱,發展矽島等,都將成未來投資主流。
國泰投信表示,響應520總統就職典禮時提出的「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理念,積極拓展公募、私募基金,鎖定AI、綠電兩大趨勢關鍵字持續展望未來。另地緣關係讓台灣掌握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包括IC設計、代工、封裝,甚至是散熱市場都是重點。
投信法人指出,從總統就職談話中的產業發展來看,更加確立半導體、AI引領台股的投資趨勢,並朝向發展矽島的方向努力。
統一投信分析,今年AI應用加速落地,幾家科技巨頭的財報也顯示,AI開始為企業獲利帶來顯著貢獻。雖然近期傳出GB200可能延後出貨,但因AI發展由模型訓練進階至推論應用,帶動H100需求上升,使AI伺服器整體需求保持強勁。6月舉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將有更多AI新品發表,加上多家半導體巨頭的領導者都將來台發表演說,有望進一步帶動AI產業發展。
群益投信認為,台灣有完整的科技產業鏈,無論是AI科技,或低軌道衛星、電動車與機器人發展等,都可在其中見到台灣廠商扮演關鍵的供應商角色,當中又尤以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設計、電子代工等領域最為全球所知,因此在全球科技創新趨勢驅動及相關政策的扶植下,有利台灣優質科技公司營運表現。
台北報導
繼台積電發表A16技術後,台積電技術論壇台灣場次將於23日在新竹盛大登場。半導體業者指出,受惠蘋果推出M4搭載AI神經網路晶片,幕後大功臣就是由台積電引入FinFLEX技術的3奈米次世代工藝所打造,預料該秘密武器將在本次會議中,再次吸引外界高度矚目。
外資今年大買台積電40.87萬張,市值站穩21兆大關,占台股市值比重逾32%,本益比21.7倍,為AI龍頭族群中本益比偏低標的。
蘋果M4晶片是目前台積電3奈米節點製程的代表作,凸顯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地位;相比台積電3奈米家族之N3B,N3E製程通過簡化流程和放寬部分參數,提高良率和產能,是台積電5奈米跨向3奈米的重要一步。
雖然N3E電晶體密度未如N3B大幅提升,但引入FinFLEX技術,達到平衡性能和功耗的要求,同樣提供M4晶片出色效能。
業界表示,台積電利用FinFLEX技術讓晶片設計人員可在一個模組內混搭不同類型的標準單元,並針對客戶需求,最佳化效能、功耗、面積(PPA)配置。
業者強調,這樣應用可直接對接當下需要大量核心CPU和GPU的客製化需求;台積電同時也於技術論壇提出下世代NanoFlex技術,將透過調整標準元件高度,設計客戶所需要的面積功耗及效能,更被台積電自許為偉大創新,預計將在2奈米市場繼續領先。
台積電也透露,2奈米製程技術在解決對節能運算永無止境的需求方面領先業界,幾乎所有的AI創新者都正在與台積電合作。
根據台積電公開數據,N3E在SRAM層面大致與5奈米同一水準;不過邏輯電路密度更高,但也低於N3B。據業內人士透露,N3B相較N5的縮放大約是0.88倍左右,而N3E只有0.94倍左右。
未來在3奈米家族,台積電也持續推出N3P、N3X等製程,進一步優化3奈米節點上的性能;另外2奈米台積電也推出繼Nanosheet之後的NanoFlex,預估將於技術論壇中被大量提及,同樣透過在相同的設計區塊中優化高低元件組合,調整設計進而在應用的功耗、效能及面積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營運長威廉斯傳來台會見總裁魏哲家 預期將包下2奈米首批產能 今年可望貢獻營收6,000億
【台北報導】
蘋果衝AI,高層密訪台積電。業界傳出,蘋果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日前低調來台拜訪台積電,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接待,雙方針對蘋果發展自研AI晶片並將包下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生產相關晶片等事宜,為台積電接單增添強大動能。
面對記者詢問,蘋果沒有立即回應。台積電則一貫不評論市場傳聞與單一客戶訊息,昨(19)日也不評論。
法人分析,蘋果積極發展創新應用,背後需要更多半導體最新技術支持,先前已率先包下台積3奈米首批產能,若後續預定2奈米乃至更先進製程的首批產能,預估蘋果貢獻台積電年營收產值將穩步創高,今年有機會達新台幣6,000億元,創新高,長期挑戰上兆元,寫下新里程碑。
就資料中心投資,蘋果財務長梅斯特里(Luca Maestri)日前於財報會議上直言,在該領域有自家的資料中心,也採用第三方,該模式效果良好,計畫持續推進。他並提到,對生成式AI商機感到興奮,過去五年公司已在相關研發投資逾1,000億美元。
據了解,蘋果除了用在iPhone的A系列處理器已與台積電合作多年,近年啟動Apple silicon長期計畫,打造出用於MacBook、iPad的M系列處理器,關鍵推手就是威廉斯,此次威廉斯來台針對蘋果AI自研晶片與台積電洽談新一波包產能與合作,格外引起業界關注。
M系列處理器順利掀起市場旋風,蘋果從2020年末起陸續將Mac系列產品線的英特爾處理器轉換成自家M系列晶片,該成功模式使蘋果能專注設計開發更具競爭力產品。目前則自行研發自家資料中心伺服器所需AI晶片,外傳意在優化現行部分輝達架構資料中心晶片效能。
蘋果已在AI伺服器端開始進軍,以安謀(Arm)架構半客製化形式,打造自行研發的AI運算處理器,除了同樣採用台積電先進製程量產之外,由於AI伺服器運算效能多寡將影響算力,屆時將以台積電生產成本最高的SoIC先進封裝製程打造,並以3D堆疊方式將處理器整合,但由於成本高昂,短期內蘋果應沒有擴增到終端裝置的計畫。
不過,因應生成式AI新技術蓬勃發展,除了雲端運算需求大幅增加之外,終端裝置也開始出現邊緣運算需求,蘋果順應相關趨勢,特別在以台積電3奈米製程打造的M4系統單晶片以小晶片(Chiplet)方式整合功能更為強大的神經網路引擎(Neural Network),雖然整合方式與前一代大同小異,但運算速度將可望是先前的一倍。
接下來蘋果還將以研發代號Donan、Brava、Hidra等三種不同等級的M4處理器,全面搭上AI PC商機,預計今年下半年在台積電開始進入投片量產階段,並由日月光投控封測。
【2024-05-20/經濟日報/A3版/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