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廢除《晶片法案》台積電、環球晶恐受波及;台積電不予置評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4日於國會聯席會議發表第二任期上任後的首次演說,並重申「美國優先」立場,他提出廢除《晶片法案》,批評為「不必要的補貼」,並建議將資金轉向債務減免或其他優先項目。台積電及環球晶二家台廠恐受波及。
晶片法案補帖規模達千億美元,其中包括527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貼計畫及750億美元的貸款授權。
先前拜登政府依據該法案核准超過330億美元補助款,包括三星電子47.5億美元,英特爾78.6億美元,台積電66億美元、美光61億美元,半導體業者擔憂,第二波補助案恐無疾而終。
對此,台積電不予置評,但是市場預估,台積電去年第四季取得15億美元,剩餘的51億美元及最高50億美元的貸款恐將無法拿到。
環球晶於去年12月與美國商務部簽署最終協議,預計獲得最高4.06億美元的補助,董事長徐秀蘭表示,美國廠GWA擴建對確保美國本國境內晶圓供應至關重要,環球晶與CHIPS計畫辦公室密切合作,預計上半年達成里程碑並申請補助,目前計畫未變。
川普這場近100分鐘的演講創下國會演說時長紀錄,內容涵蓋經濟改革、貿易保護主義、國際外交與國內優先事項,被外界視為其執政藍圖的全面展示。演說現場氣氛兩極,共和黨議員多次起立鼓掌,民主黨人則不時抗議甚至離席。
川普向國會議員強調:「台灣半導體是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市占率達97%。他們宣布投資1,65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地球上最強大的晶片。我們不會給他們半毛錢。」
川普將本次展示執政成果的舞台,聲稱自己贏得了「數十年未見的授權」。他也強調經濟議題,承諾實現24年來首次平衡的聯邦預算。並提到馬斯克協助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稱該部門已發現數千億美元的詐欺與浪費,並計畫將這些資金用於減輕國家債務與抑制通貨膨脹。
針對本土政策上,川普提出「重塑美國夢」的計畫,承諾降低雞蛋、能源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他宣布推動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建設與稀土礦產開發,以壓低能源成本,並設立造船辦公室與稅收獎勵振興美國造船業。
台北報導
環球晶(6488)與中美晶(5483)於5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兩家公司董事長徐秀蘭指出,2025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前景,將仍受庫存調整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但下半年隨庫存正常化與貿易趨於穩定,將展開明顯復甦。
環球晶去年12月與美國商務部簽署最終協議,預計獲得最高4.06億美元的補助,徐秀蘭表示,環球晶與美國晶片計畫辦公室(CPO)簽署的協議包含多個明確里程碑,但根據政策,若CPO未公開,環球晶也無法透露細節。但可以確認,第一個里程碑非常具體,環球晶即將達到此一里程碑。
徐秀蘭預期,低成本AI模型將推動AI設備普及,先進封裝技術(如2D轉3D)與機器人創新將提升晶圓耗用量,進而帶動矽晶圓出貨量。
她認為,在不斷變化的關稅緊張局勢和日益上升的運費成本背景下,市場對在地解決方案及支持技術創新的先進晶圓需求大幅增加,環球晶已掌握半導體產業趨勢與市場契機,優先將資本支出投入於先進製程與特殊產品領域。
徐秀蘭預期,環球晶於2025年營運將恢復成長,2026年將更優於2025年,主要原因是關稅明朗化與庫存正常化,使她對2026年的看法更為樂觀。
徐秀蘭指出,環球晶自2022年展開的千億元全球擴產計畫,目前進展順利,日本與台灣12吋AP晶圓產線滿載,美國新廠擴產計畫(greenfield expansion),也已成功生產首根12吋美國製先進晶棒,標誌著重要的發展里程碑,強化美國當地晶圓供應能力。
環球晶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發展上,目前SiC價格穩定,8吋產品2025年為驗證關鍵年,該公司目標成為非中國最具成本效益供應商。GaN訂單滿載,應用於5G與快充,市場接受度上升。整體而言,該公司在AI與邊緣運算趨勢中具優勢,將確保相關業務穩定發展。
徐秀蘭特別介紹了該公司在矽光子的發展,環球晶透過供應高品質SOI晶圓,並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優勢,由關聯企業宏捷科提供適用於光學主動元件的GaAs技術,發揮綜效,在矽光子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提供完整且整合的解決方案。
在股利政策方面,環球晶2024年上半年發放每股5元,下半年6元,全年11元,派息率52.2%,高於同業平均。中美晶部分,中美晶全年股利6.5元(上半年3元,下半年3.5元),配發率70%,現金股利殖利率5%。徐秀蘭並為中美晶股價叫屈,中美晶的價格被低估,目前交易價格相較於市值折價23%,提供具吸引力投資機會。
【台北報導】
半導體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昨(25)日公布去年財報,去年營收雖然是歷史第三高,但獲利年減約五成,每股純益21.06元。
環球晶董事會也通過2024年下半年度的現金股利發放案,擬配發每股6元現金股利,若計入去年上半年度的每股5元現金股利,去年全年共將發出每股11元、總金額52.6億元的現金股利。
環球晶去年合併營收626億元,年減11.4%,毛利率31.6%,年減5.8個百分點,稅後純益98億元,年減50.2%,每股純益21.06元。環球晶表示,去年獲利與每股純益表現衰退,主要是受到持有世創股票及以該持股發行的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評價變動所影響。該公司旗下合計持有世創13.67%流通在外股數,要依世創股價波動認列相關評價損益。
【2025-02-26/經濟日報/C4版/上市櫃公司】
【綜合報導】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表示,今年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量預料將維持疲軟態勢,明年隨隨著需求復甦,出貨量可望回升約10%,強勁的成長格局將維持到2027年,屆時將刷新歷史紀錄,法人看好將有利環球晶、台勝科、合晶等台灣相關廠商營運回升。
今年半導體矽晶圓市場持續受到汽車、消費性電子應用等需求低緩影響,整體情況不如年初估計來得樂觀。
法人指出,今年半導體矽晶圓市況不佳,環球晶、台勝科、合晶等台灣相關廠商營運同受影響,隨著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市況明年開始復甦,環球晶等業績也將跟著撥雲見日。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先前預期,今年底前應可見到半導體矽晶圓產業的庫存情況變得較為健康,明年市場需求應該會比今年好。
【2024-10-25/經濟日報/A11版/產業】
董座徐秀蘭透露客戶拉貨不如預期 化合物半導體業務成長降至五成 矽晶圓可能明年回溫
【台北報導】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董座徐秀蘭昨(18)日表示,客戶需求比預期緩,拉貨意願持續保守,下半年逐步提升中,但沒預期好,較上半年增幅有限,原估計今年會成長二至三倍的化合物半導體業務也難逃價格壓力,成長幅度將降至五成。環球晶仍力拚今年營運「季季高」,但增幅可能比原預期少。
環球晶昨天舉行股東常會,徐秀蘭受訪並釋出以上訊息。
她坦言,受汽車、手機及工業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市況回升幅度較預期緩和,未能如原先預期出現「V型反彈」,評估矽晶圓端明顯回溫時點可能會落在明年。
隨著時序已近第2季底,徐秀蘭說,如果近期駭客事件最終沒有對於第2季出貨造成太多影響,第2、3、4季營收應當都會往上走。只是她也不諱言,上升趨勢比估計慢很多,導致增幅可能少於原先預期。
徐秀蘭認為,市場上高效能運算(HPC)與記憶體應用需求都好,但汽車、工業應用疲軟,手機應用最近才逐漸上來,客戶端營收已經上升,但持續去化存貨,並評估庫存水位還不算健康,因此導致其拉貨態度相對保守。所以下半年的情況評估確實在提升中,但沒有預期好,比上半年增加的幅度可能有限。
徐秀蘭提到,經過與客戶討論,評估矽晶圓端明顯回溫的時點可能會落在明年。目前12吋產品的需求高於其他尺寸產品,尤其是拋光片產能仍滿載,環球晶相關產能陸續擴充,應可滿足客戶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徐秀蘭指出,本來預期去年化合物半導體相關表現成長十倍之後,今年會繼續成長兩到三倍,但現在看來,出貨量陸續增加,惟市場價格跌很多,主要是電動車需求疲軟,中國大陸同業新產能又開出,導致市場價格就被壓制很多,因此若想拿訂單,在價格方面就得放軟。
徐秀蘭說,環球晶在碳化矽晶圓方面,是非陸廠當中性價比最好的供應商,但是這波也受到很多價格壓力,估計今年化合物半導體成長幅度將比原預期低,由原估增加二至三倍,降為成長五成。
展望整體矽晶圓市況,徐秀蘭評估,明年由於需求評估轉強,客戶端庫存調整也結束,價格應當會往上。AI浪潮不會停,而且還會有換機潮,記憶體需求增加,導入先進封裝對於矽晶圓需求也會提高。
另外,關於近期駭客事件造成的影響,徐秀蘭表示,生產已大致恢復,而各廠區的出貨復原速度稍有差異,應該在這兩、三天可完全解決,後續會進行詳細調查,並將加固資安系統。
【2024-06-19/經濟日報/A6版/焦點】
台北報導
矽晶圓大廠一線客戶營運狀況持續好轉,但仍有庫存待消化,矽晶圓廠預期,景氣應於2024年第一季落底,下半年恢復動能,矽晶圓三雄環球晶、台勝科、合晶靜待景氣春燕。
日本矽晶圓大廠勝高(Sumco)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半導體產業需求從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但,半導體廠生產恢復速度較慢,使矽晶圓庫存增加,在庫存續清下,矽晶圓出貨量下降,勝高估計2024年首季營收年減21%,營益年減83%。
產業界人士分析,矽晶圓廠與半導體廠之間的供應長約,可以保障矽晶圓價格,且客戶持續購入,因而讓矽晶圓庫存量超過正常水準。
針對半導體產業未來展望,勝高認為,半導體產業需求,已自2023年第四季開始復甦,除了對於資料中心的投資需求增加以外,EV、能源領域需求則維持穩健,消費性電子、電腦、手機需求則觸底。
目前客戶庫存水位因按照長約拉貨,高於過往正常水準,預期採購量復甦須等2024年下半年。
台廠部分,環球晶認為,由於矽晶圓位於產業鏈上游,回溫時程較下游晚一至二季度,現階段大部分客戶本季產能利用率率仍未大幅提升,依舊以去化手上現有庫存為主。
展望2024年,法人分析,隨半導體景氣復甦、新興應用及新產能,可望帶動營運轉折,2025年將是半導體景氣多頭的重要關鍵時期,包括新興應用需求強勁、搭配多家新建晶圓廠產能開出,環球晶中長期看法維持正向。環球晶預計3月6日舉行線上法說,說明營運現況。
台勝科指出,受客戶端高庫存,導致拉貨動能疲弱影響,2024年12吋矽晶圓供過於求情況可能擴大,半導體矽晶圓現貨價未來兩年將相當挑戰,長約市場則相對持穩,研判要到2024下半年才會恢復元氣。
合晶認為,終端需求仍相對疲弱、客戶拉貨態度謹慎,這波景氣循環谷底可能落在第一季,第二至三季回溫並逐季向上。
合晶預期,下半年市況可望明顯好轉,帶動矽晶圓價格止跌及出貨量回升,會進行必要的開源節流,待下半年市況才有機會呈現較大的回升。
台北報導
科技大廠活化資產祭出新模式,環球晶17日盤前發布重訊,宣布其全資德國子公司GlobalWafers GmbH,於2024年1月16日(德國時間)完成以所持有世創(Siltronic AG)股份,作為交換標的的3.452億歐元(約新台幣119億元)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訂價,以活化資金。
環球晶董事會已於2024年1月16日(臺灣時間)決議通過本次交易。本次交易為首件由台灣上櫃公司子公司以其持有德國上市股票,作為交換標的所發行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案例。
環球晶發行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主要在積極管理由環球晶圓集團所持有的世創股份,同時有效回收資金,並優化相關融資成本,以執行新台幣1,000億元資本支出計劃。
環球晶指出,著眼於世創股份未來變現能力,具有高於目前市價潛力,透過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環球晶能保留世創股票的未來上漲空間。
此外,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交易,亦能在當前高利率環境下,提供環球晶降低融資成本機會。此次發行有助環球晶持續推動產能擴建計畫,維持公司競爭力。
環球晶指出,此次交易廣受國際機構投資人好評,充分顯示專業投資人對環球晶營運優異表現與前景肯定,以及對於公司未來策略的深度瞭解。
此次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由環球晶提供保證,並由(1)將於2029年到期、且票面利率為1.50%的優先無擔保公司債及(2)初始交換價格為每股111.34歐元(較參考價格溢價達30.0%)可分離認股權所組成。
此次發行所得資金將用於償還環球晶集團既有借款及充實營運資金。發行人已與野村證券針對發行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進行一借券安排,野村證券為本次發行獨家全球協調人和獨家簿記管理人。
半導體明年Q1迎健康復甦
台北報導
半導體景氣春雁現蹤跡,SEMI全球董事會成員暨環球晶圓集團董事長徐秀蘭指出,從環球晶的客戶來看,第三季營收展望已見好轉,但在第三季稼動率持續下降,顯示廠商仍在去化庫存,預期2024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半導體產業景氣將正式迎來「健康」復甦。
■第三季營收展望已見好轉
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6日起盛大登場,徐秀蘭5日在SEMI國際半導體展展前記者會中,以「搶占先機 驅動全球布局新戰略」為題指出,半導體市場受到景氣波動和去化庫存影響,但汽車、工業電子和生成式AI,已成為支撐產業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她認為,受到地緣政治及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從各擅勝場的分工模式,轉向多元供應鏈、多地區生產,全球減碳潮流也進一步推升新的營運模式。
■環球晶新產能將陸續開出
因應此一變局,徐秀蘭指出,環球晶執行了總金額達千億元的資本支出計畫,在亞洲、歐洲及美國,雙軌擴產策略包含擴充既有產能和興建新廠,新產能計劃在2023年下半至2025年陸續開出。待美國新廠完工後,她也期待第一年能損益兩平。
徐秀蘭指出,變化莫測的世界需要更敏捷的應對,環球晶將以全球化思考,在地化布局(Global+local=Glocal)的策略,強化自身的韌性(resilience),除了將最佳化產品光譜,拓展終端應用布局,以滿足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需求,持續推動綠晶圓發展,也成為應對未來市場變化的關鍵戰略。
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則指出,半導體產業正站在全球合作的新起點,面向著跨世代技術創新、淨零發展以及人才永續等機會,台灣需要掌握創新與永續雙軌轉型的契機,邁向1兆美元產值的發展之路。
■SEMICON Taiwan今登場
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展會涵蓋10國產業、950家企業、3,000個展覽攤位,規模再創新高,展現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強大動能。全球半導體和材料市場在 2022年創下歷史新高,儘管2023年投資步伐緩慢,但2024年復甦可期。
SEMI Taiwan涵蓋先進製程、異質整合、車用晶片、化合物半導體等十大領域,並有超過20場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業界專家擔任講者,共同為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探索更多可能性。
可藉此機會與歐、美、日等國家共同創造發展空間,放眼全球
台北報導
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工研院院士盧明光,出席工研院院慶會後被問起半導體全球布局、美中半導體互祭禁令對台灣的影響時,他充滿信心地說,台灣可透過此機會,與歐美日等國共同創造發展空間,將全球當成台灣的資源,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反而使台灣對全球影響力更大。
中美禁令持續擴大,盧明光指出,如此將延緩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與成長腳步,但美中雙方角力也會刺激中國政府投,入更多財力、人力與國力投入產業發展。不過美中禁令持續的過程中,台灣也可透過此機會,與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共同創造更多發展空間,以台灣有限的資源,發展電子半導體業還是有限,把全球當成台灣的資源,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影響力會更大。
先前張汝京提出在美中科技戰之下,中國和台灣半導體各有其優劣,兩岸共同發展半導體會是一加一大於二。對此,盧明光直言,如果他是張汝京花那麼多時間在中國,他也會這樣說,「但如果我是張汝京、是這麼樣的愛台灣,我就不一定會同意」。
至於中美晶、環球晶是否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盧明光說,中美晶集團著眼於開發未來三~五年的技術,會一年比一年更好。而環球晶目前投資50億美元在德州的新廠很大,若全數蓋廠並滿載產出,一個月最大產能上看120萬片,將是世界上最大的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供應廠。
對於台灣缺工、缺料及缺電等問題,盧明光表示,台灣的確有這些限制,但可有不同方法解決,缺工方面,可引進東南亞和印度優秀人才到台灣,只要政策放寬及照顧本國員工,讓那些來台灣求學的好人才,把台灣當成他第二個家園就不會缺工。
缺電方面,很多高耗能產業已移到東南亞或其他地方發展,台灣發展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並且繼續在綠電、風電、太陽能及儲能來加強,政府應該往前規劃,這些問題會減少。缺水方面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製程回收、加大廢水回收率,台積電2奈米廠都是使用再生水,也可以投入海水淡化技術。
至於先前有立委質疑,在半導體技術援助立陶宛是掏空台灣,盧明光說,就像生活較富裕的人也會照顧生活需要更好的人,同樣的,台灣在科技上有很好的成果,我們有很多很好的友邦,在有限資源內、做得到的範圍內,若能協助友邦,是很好的事,就像過去我們成功的農業上,以農耕隊在非洲及中南美洲幫忙他發展農業一樣,做出很好的貢獻。
董座徐秀蘭表示,雖連三季賺逾1個股本,但下半年或2024年才有望真正復甦
台北報導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指出,由於全球經濟活動仍有壓力,第二季業績將充滿挑戰,產業問題其實不在於「庫存」、而是「需求」,預期要2023下半年或2024年,才有望看到復甦。
環球晶2日舉行線上英文法說會,徐秀蘭指出,環球晶首季營收186億1,615萬元,年增14.16%、季增1.24%,稅後純益50億22萬元,每股純益11.49元,因匯率及世創金融評價之故,致使第一季獲利低於2022年第四季。
環球晶董事會決議2022下半年配發現金股息9.5元,全年共配發16元,配發率45.31%,比率偏低。徐秀蘭解釋,主要是營運成本增加,要留住現金,但環球晶的配息率仍高於同業平均。
針對第二季及下半年展望,徐秀蘭指出,短期內還未見好消息,由於客戶庫存雖有下降,但比預期下降幅度少,可能要至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情況會好些,第二季仍有挑戰。
徐秀蘭指出,環球晶在全球六個廠區擴建工程,仍按既定計畫進行中,新產能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入生產。
因半導體產業景氣下滑,徐秀蘭強調,客戶調整庫存,皆屬短期問題,長期而言,仍將受惠於5G、電動汽車與數據中心等蓬勃發展的數位經濟支撐,而環球晶的成長動能也同樣來自於此。矽晶圓市場供需狀況仍屬健康,且廠商擴產動作也很紀律,不致有供過於求的問題。
徐秀蘭說,由於通膨之故,原物料價格上漲,電費上漲也造成營運壓力,包括日本、義大利及台灣廠,今年的電費皆調漲,新簽長約將與客戶討論,反應以上成本變動。
環球晶第一季財報,每股稅後純益11.49元,單季獲利連續第三季賺逾1個股本,雖在半導體庫存調整風暴下,毛利率仍連六季守穩4字頭。
環球晶2日董事會通過多項議案,除了換股合併兆遠,也公布第一季財報,毛利率40.56%、營益率32.78%皆維持水準,但與去年第四季及去年同期微幅下滑,全季稅後純益50億元,季減13.64%、年增1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