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18/07/1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京衝刺半導體 設基金200億美元

擬頒布「積體電路十條」優惠政策,台積電將成發展主力 綜合報導中興通訊事件後,大陸從中央到地方正加速推動半導體產業。南京也將倚重台積電在當地的發展,擬頒布「積體電路十條」優惠政策,不僅將支持半導體產業的垂直整合及併購重組,還將建立高達200億美元的南京市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規模之大可說領先大陸各地。南京日報報導,南京市將頒布「關於打造積體電路產業地標的實施方案」,明確半導體產業發展目標。預計到2025年,南京市的半導體產業綜合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領先全中國。此外,在5G通信及射頻晶片、先進晶圓製造、物聯網和汽車電子等高端晶片設計等細分領域,要實現江蘇省第一、全國前三、國際知名等目標。此外,南京市還將成立規模將達2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藉以扶持相關產業發展。由於台積電12吋廠已入駐南京江北新區,並已在今年5月正式量產出貨,外界預估,台積電將成為南京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的主要力量。事實上,從今年4月大陸通訊設備大廠中興通訊遭到美國下達禁令以來,大陸為避免核心技術「遭人綁架」,多次表態將加速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其中半導體更是重中之重。基於此,大陸中央和地方全面動起來,積極投入發展半導體產業。由中央發起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二期募資,在今年4月底時傳出募資金額已接近1,200億元。該基金主要用於支援大陸晶片產業,以協助降低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地方的投入也不甘示弱。除了南京即將推出的半導體產業基金,上海日前亦推出規模達500億元的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分為100億元的裝備材料基金、100億元的設計基金、300億元的製造基金。新浪財經報導,上海市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沈偉國6月曾表示,目前完成簽約金額已逾200億元;未來,基金將跟進國內外高端晶片發展現狀,加快推進上海高端晶片的本土化進程。新華社昨(15)日發表評論,1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面對新形勢,會議強調必須加快形成突破核心技術的新機制,培育多元化的創新力量,加快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體制。
新聞日期:2018/07/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南亞科 H1每股大賺6元

20奈米產能全面開出,下半年營收、獲利逐季成長台北報導受惠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及DRAM價格續漲,以及20奈米出貨比重提升有效拉高毛利率表現,法人以南亞(1303)自結獲利推算,DRAM廠南亞科(2408)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約達113.8億元,較第一季大增57.5%,並優於市場預期。南亞科累計上半年獲利逾186億元,以第二季底股本約310億元計算,等於上半年每股淨利大賺約6元。南亞科第二季20奈米產能持續開出,不僅帶動位元出貨量明顯增加,單位製造成本也明顯降低,加上DRAM價格持續漲價,新台幣匯率又較第一季走貶,推動南亞科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30.8%達245.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更是大增94.8%,明顯優於市場預期,法人推算第二季毛利率可望衝上55%以上,續創歷史新高。法人表示,南亞公告第二季自結獲利,單季認列南亞科業外投資收益約33.3億元,以南亞第二季底持有南亞科股權約29.26%推算,南亞科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約113.8億元,不僅較首季大增57.5%,亦較去年同期大增75.3%,以第二季底約310億元股本計算,每股淨利約3.67元。法人亦推算,南亞科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將逾186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獲利97.65億元相較,年成長率暴衝超過9成,同樣以第二季底約310億元股本計算,南亞科上半年每股淨利已大賺約6元,大幅優於市場法人預估的5~5.5元。DRAM市場自2016年下半年因供不應求開始漲價以來,已經連續調漲了8季度,8Gb DDR4合約價在第二季漲至8.2美元左右,2年下來累計漲幅已接近2倍。下半年因為進入傳統旺季,且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廠的新增產能最快也要到年底才會開出,加上三大廠在1x奈米微縮到1y奈米又遇到良率難以有效提升的問題,業界對於下半年DRAM價格逐季調漲已有高度共識。法人表示,由於當紅的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HPC)、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駕車及用在工廠自動化及智慧城市的物聯網裝置等新應用,都需要搭載高容量DRAM協助運算,DRAM價格下半年仍有5~10%的漲價空間。南亞科20奈米產能全面開出,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將逐季成長,全年將輕鬆賺逾一個股本。
新聞日期:2018/07/1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 傳採用格芯14奈米製程

Q3量產 法人:降低投片成本提升毛利率,將應用於中低階手機產品台北報導聯發科去年傳出可能將部分訂單轉至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原格羅方德)投片後,近日法人圈再度盛傳,聯發科已經確定採用格芯14奈米製程,且將應用於中低階手機產品,可望在今年第三季量產出貨。法人認為,聯發科此舉是為了降低投片成本,藉此提升毛利率表現。聯發科去年傳出將部分訂單從台積電轉至格芯投片,且投片價格比台積電同等製程低上兩成,近日更有新消息傳出,法人圈盛傳,聯發科已經確定將在格芯投片,並採用14奈米製程,將於第三季開始量產出貨。法人指出,該晶片預料將為四核心處理器,數據機規格則為Cat.7,推測應為中低階手機晶片,且非聯發科當前出貨主力曦力(Helio)P系列,由於高通在價格戰上依舊相當火熱,聯發科藉由降低投片成本,將有助於今年下半年毛利率明顯提升。對於法人傳言,聯發科發言體系對此不作任何評論,僅回應公司與供應商皆有簽訂保密合約,因此不評論法人訊息。事實上,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於去年法說會上,面對法人提問是否有可能藉由轉單以維持毛利率時,他指出,一家公司同時有2~4間晶圓代工廠合作夥伴相當普遍。對於製程穩定度上,供應鏈指出,格芯在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與三星結盟,並已經成功量產超微(AMD)的Zen架構Ryzen處理器、EPYC伺服器處理器及Vega架構GPU,效能獲得市場好評,因此製程穩定度並非主要問題。但格芯已經多年未針對14奈米製程擴產,供應鏈認為,由於超微規劃第二代Zen架構處理器及新一代Vega架構GPU將轉進7奈米製程,今年下半年起14奈米製程產能吃緊程度將可望降低,聯發科也可望趁機填補空缺產能。此外,聯發科與格芯合作關係近年來更加緊密,格芯於去年在成都新建的12吋晶圓代工廠,聯發科也已經宣布將加入格芯成都廠的FD-SOI製程生態系,FD-SOI製程主打可生產低功耗晶片,因此法人認為,聯發科未來也不排除會將物聯網晶片轉單格芯成都廠。
新聞日期:2018/07/1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半導體矽晶圓 6月營收全壘打

台北報導半導體矽晶圓市場持續供不應求,加上報價向上,讓各家業者的6月份營收聯袂改寫歷史新高。繼環球晶(6488)和合晶(6182)之後,台勝科(3532)也加入創新高的行列,且6月營收的月增率達5.5%,還比環球晶的4.7%和合晶的2.5%更好。台勝科發言人趙榮群表示,半導體矽晶圓的市況熱度絲毫不減,包括8吋及12吋的需求都很強,該公司仍維持全產全銷的情況,是6月份營收持續創高的原因。從產業面看,前一陣子市場似乎略有雜音,除了部分產品的漲勢受到壓抑之外,日本兩大龍頭廠的股價表現也不好,讓市場免多了擔憂,也波及到台系的半導體矽晶圓股,近1個月來的修正幅度相當可觀。不過,隨著各家繳出亮麗的營收成績,也化解外界的疑慮,昨(10)日更是同步啟動新一波攻勢,台勝科以大漲6.55%、146.5元作收;合晶的漲幅更達7.96%、收盤價為62.4元。值得注意的是,台勝科訂於今日除息,配發2.08元現金股息,近3個交易日持續收紅,上演亮麗的除息行情。從籌碼面看,三大法人在近3天分別回補1,550張、189張和1,394張。而台勝科在除息後,預計9月份還會進行現金減資,預計每股退還5元股款。由於現金減資完成後,股本會從目前的77.57億元、降至38.79億元,不僅低於環球晶的43.73億元,更可帶動EPS翻倍(獲利不變,股本少一半),有機會複製被動元件股如國巨(2327)近年來的「減資-產品漲價-EPS大幅成長-股價受激勵」的走勢。展望未來,台勝科目前的12吋月產能約28萬片,8吋則有32萬片,明年度完成去瓶頸後,12吋的月產能可提升至30.5萬片。
新聞日期:2018/07/1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聯發科 Q2營收超標季增21%

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昨(10)日公告今年6月合併營收為210.6億元,帶動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達604.81億元,衝破原先財測預估值。法人表示,本季將步入半導體備貨旺季,即便手機市場有下修出貨量的雜音,不過聯發科將藉由曦力(Helio)P系列手機晶片及特殊應用晶片(ASIC)等業務成長,帶動本季營收維持季增雙位數的成長動能。聯發科今年第二季受惠於中國大陸客戶OPPO、Vivo及小米等手機品牌拉貨帶動,使6月合併營收達210.6億元、月增3.21%,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604.81億元、季增約21%,超越聯發科先前財測預估區間556億~596億元,優於公司原先預期。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101.3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小幅減少3.53%。聯發科先前預估上季營收將落在556億~596億元,毛利率則為36.5~39.5%,且上季將有出售傑發的業外收益挹注,上季稅後盈餘將落在54.94億~67.15億元、季增幅52.4~86.3%,每股淨利則可望達到3.91~4.78元。外資圈預估,聯發科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可望達到38~39%區間,由於營收小幅超標,每股淨利也可望突破4.78元的預估水準,可望順利繳出漂亮成績單,。對於今年下半年展望,市場近期傳出,OPPO、Vivo接連下修今年全年預估出貨量,相較去年可能將年減1~5%左右。不過,法人認為,即便手機市場邁入成熟市場,出貨量仍舊維持在相對高檔位置,且聯發科Helio P60占營收比重逐步增加,加上新款12奈米製程的手機晶片也將在下半年亮相,成為搶攻今年底與明年初的主力晶片。
新聞日期:2018/07/1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晶圓雙雄Q2營收全超標

聯電創6季度來新高,世界先進更改寫季度新高;台積電今公布,法人估也會有好成績 台北報導受惠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較第一季貶值,加上人工智慧、車用電子、功率半導體等需求強勁,抵消智慧型手機晶片需求疲弱的影響,晶圓代工廠聯電及世界先進昨(9)日公告第二季營收表現均達業績展望高標,龍頭台積電今(10)日將公告第二季營收,市場樂觀預期可望小幅超標。下半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生產鏈進入旺季,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物聯網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加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功率半導體供不應求,均帶動晶圓代工廠投片量明顯回升。法人看好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的下半年營運看旺,第三季營收普遍來看可望較第二季成長約1成幅度。聯電公告6月合併營收月增2.2%達133.64億元,為8個月來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3.6%達388.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為6季度來新高。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較上季增加2~4%,晶圓價格持平,第二季營收表現來看達到業績展望高標,且優於市場法人普遍預估營收持平的預期。聯電已宣布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格,將反應在第三季營收上,加上12吋廠28奈米及14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廈門12吋廠接單強勁且新產能持續開出,法人看好本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近1成幅度。世界先進受惠於上半年逐季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格,6月合併營收月增2.8%達24.94億元,續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9.7%達70.4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0.1%,並改寫季度營收歷史新高。世界先進預期第二季營收將達67~71億元之間,實際營收表現達財測高標。由於下半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價格持續看漲,世界先進LCD驅動IC、功率半導體、電源管理IC、指紋辨識IC等接單滿載到年底,且已掌握足夠矽晶圓貨源,對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台積電將於今(10)日舉行「張忠謀大樓」揭牌典禮並公告第二季營收,這將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首度回到台積電,而張忠謀對近期美中貿易大戰及台積電後市看法備受重視。台積電預期19日召開法說會,目前進入緘默期,法人預估6月合併營收雖略低於700億元,但第二季營收可望介於2,300~2,350億元之間,超標機率高。
新聞日期:2018/07/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瑞昱 搶食智慧鏡頭商機

推出行人、人臉辨識系統台北報導 人臉辨識現在幾乎成為未來鏡頭的必備功能,IC設計廠瑞昱(2379)看準這塊商機,已推出以人工智慧(AI)為基礎打造的行人、人臉辨識系統。市場預料,瑞昱將可望藉此搶攻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照護及廣告分析等商機龐大的智慧鏡頭市場。蘋果去年推出以3D感測以及深度學習演算法打造的人臉辨識技術,而且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當中需要偵測周遭人車;再以無人商店為例,系統透過智慧鏡頭偵測消費者動作,以辨識消費者是否想要購買該項商品,使得鏡頭也開始全面吹起人工智慧需求風。鏡頭當中所搭載的人機介面(HMI)及晶片是讓攝影功能具備智慧化的關鍵,瑞昱目前已經推出人臉辨識、行人等智慧偵測解決方案。據了解,瑞昱主要是透過深度學習技術打造該系統,可即時追蹤、分類及分析行人的行為動作,且拍攝無光源限制,透過深度學習系統,即便戴上口罩也可以偵測人臉。由於未來物聯網時代興起,許多應用都需要用到智慧偵測,甚至交通熱點周遭的廣告看板也可望透過鏡頭偵測觀看群眾,鎖定群眾可能會收看的廣告。市場預料,瑞昱該套人臉辨識以及行人智慧偵測系統,將瞄準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照護,還有廣告分析等智慧鏡頭市場。瑞昱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透過電視人機介面(HMI)進攻人臉辨識及手勢控制系統,但當時受限於技術及市場需求,因此未能有爆發性成長,不過隨著物聯網世代到來,人臉辨識需求將可望應用在各式個人需求化、安全控制需求,將產品拓展到各式領域上。瑞昱第2季合併營收達111.51億元,改寫單季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17.78億元,也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今年下半年有PC、遊戲機、乙太網路(ethernet)及網通標案等產品出貨暢旺帶動,看好瑞昱今年全年營運動能將有機會勝過去年。
新聞日期:2018/07/09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杰力Q2營收創新高 Q3接單滿載

台北報導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廠杰力(5299)6月合併營收1.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53.7%,助攻第二季合併營收3.45億元,成功改寫歷史新高。MOSFET市場依舊持續暢旺,杰力表示,第三季接單目前已經滿載。 國際IDM廠持續削減中低階MOFSET產能,使消費性MOSFET產品面臨全面缺貨,交期也不斷拉長,甚至部分規格已經封單,讓國內MOSFET廠商接單接到手軟,一掃幾年前的景氣寒冬,今年下半年將全面迎來熱絡旺季。 杰力公告6月合併營收1.2億元、月增5.5%,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3.7%,帶動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3.45億元、季增1.06%,改寫歷史新高紀錄。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78億元,同樣明顯成長66.36%。 法人指出,杰力今年第二季持續受惠於商用筆電拉貨需求,帶動MOSFET等產品出貨需求暢旺,目前杰力已經打入各大OEM/ODM廠供應鏈,成功拿下台系、陸系等筆電品牌訂單。 杰力今年以來營收已經站穩單月1億元的關卡,且接單狀況相當良好,杰力也透露,目前第三季接單狀況已經滿載,但受限於產能問題,營收成長幅度有限。據了解,杰力正積極與晶圓代工廠協調,希望能在今年下半年拉貨旺季搶下更多產能。 MOSFET產能吃緊,部分廠商已經率先喊漲,由於目前國際IDM廠持續退出一般消費性MOSFET市場,下半年將可望再度掀起一波MOSFET漲價潮。法人表示,杰力今年上半年僅反映晶圓代工漲價的成本上升問題,下半年若MOSFET市場喊漲,杰力也有機會受惠其中。 杰力不僅只專注在PC市場,現在已經開發出整合型管理電源IC(Combo IC)、高壓線性穩壓器(LDO),並已經開始量產出貨,打進掃地機器人、無人機及電動手工具機等產品當中,拓展非PC應用市場,未來更規畫擴及到白色家電、物聯網及抽油煙機等多元化應用,多元化營收來源。
新聞日期:2018/07/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原相H2業績更旺

任天堂、車用產品備貨需求將啟動,營收逐步增強台北報導CMOS影像感測器廠原相(3227)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達13.66億元,再度跨越單季13億元的高水準表現,提前展現旺季氣勢。法人認為,任天堂備貨需求將可望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加上車用產品也即將在年底前加入業績生力軍,下半年業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表現。原相昨(5)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為5.07億元、月增9.03%,相較去年同期成長8.43%,帶動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3.66億元、季增約5%,成功達到13億元以上的旺季水準表現,相較去年同期增加5.48%,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到26.66億元、年增11.15%。法人表示,原相今年第二季主要出貨產品為穿戴式產品及安防類感測晶片,並再度拿下新款中國大陸智慧手錶品牌訂單,帶動穿戴式產品出貨表現與第一季淡季相比,幾乎將近有翻倍成長表現,安防類感測晶片上季出貨量也優於去年同期,這兩大類產品成為上季營收的兩大支柱。原相穿戴類產品以心跳感測晶片為出貨主力,原相自家開發出PPG(photoplethysmogram)光容積技術、客製化演算法打造出業界最小尺寸的心跳感測器,並成功拿下韓系、陸系及美系等健康穿戴品牌訂單,未來行動健康量測風潮興起,該產品線有機會成為原相的業績大黑馬。至於安防類產品,原相目前仍以主要供貨200萬畫素產品,去年業績由於產品線調整問題,因此業績表現呈現衰退,法人指出,原相今年已經重新調整腳步,第二季安防類產品出貨表現不淡,下半年也有機會再度成長。至於市場關注的任天堂Switch訂單,法人表示,由於任天堂下半年將推出各式遊戲大作,能否帶動Switch出貨量攀升,得看市場是否買單,但總體而言,原相下半年遊戲機產品出貨量勢必將優於上半年表現。另外,原相車用手勢控制產品將於今年底前開始小量出貨,成功打入歐系車廠原裝供應鏈。法人指出,原相車用手勢控制產品及遊戲機相關應用都將於下半年逐步放量,預期原相下半年整體營收將可望逐步增強。
新聞日期:2018/07/05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搭自駕車熱潮 旺宏瞄準車用NOR Flash龍頭

台北報導自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應用逐步崛起,汽車中的運算元件含量也將同步成長,與運算晶片相輔相成的NOR Flash市場更將爆發性上升。車用NOR Flash市場當中,旺宏(2337)當前市占率排名第三。旺宏也已經宣誓在未來2~3年要站上車用第一大NOR Flash廠。汽車已開始朝向全自動駕駛的方向前進,現在將先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逐步提升自動駕駛的技術能力,現在汽車已經普遍加入前碰撞預警系統(FCW)、車輛穩定性電子式控制系統(ESC)、車道偏離系統(LDW)與胎壓監測系統(TPMS),未來更將會把環景影像(AVM)、超聲波雷達、車內鏡頭等。隨汽車加入越來越多電子設備,從引擎、車身及車內等都必須加入大量感測器、運算元件,需要複雜運算的運算元件幾乎都需要外掛NOR Flash,以車用鏡頭舉例,一顆鏡頭就需要一個NOR Flash,光是一台汽車就會有四個以上鏡頭。NOR Flash在車用的商機不僅如此,除了行車安全、周遭偵測之外,車內的資通訊娛樂系統為了使用者體驗更加順暢,因此也需要NOR Flash產品,當中的面板、處理器,甚至是未來的數位化車用面板,NOR Flash更是不可或缺的腳色。觀察目前市面上車用NOR Flash廠,主要以賽普拉斯(Cypress)、美光(Micron)及旺宏等廠商為主,其中又以賽普拉斯市占率居冠,美光則傳出將退出NOR Flash市場,因此旺宏則可望躍昇第二。旺宏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已經表示,有信心在未來2~3年內主導車用NOR Flash市場,也就代表旺宏在消費性NOR Flash稱霸之後,也可望在車用NOR Flash市場站上全球市占第一。事實上,旺宏早在2009年就跨入車用記憶體市場,車用NOR Flash系列產品也都已經陸續通過AEC-Q100、TS16949等車規認證,且成功打入各大車廠。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