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4/03/1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投控 前二月營收回神

台北報導
 日月光投控受到工作天數減少的影響,2月營收397.51億元,月減16.11%。日月光指出,高階先進封裝需求挹注,將帶動營收成長,今年先進封裝資本支出將持續加碼,為明年成長預作準備。
 日月光看好今年先進封裝成長動能,目前卡位的高階技術包括3D、2.5D、Fan-Out、SIP、CPO,以及CoWoS中的oS(on substrate)。公司預估,今年先進封裝營收預估至少增加2.5億美元(約新台幣78億元),較去年翻倍。
 外資自2月29日起連八日買超日月光,合計買超逾1.45萬張,投信連七買、買超逾6,235張,買盤凌厲。
 日月光2月合併營收為397.51億元,較1月份473.9億元減少16.11%,與去年同期相當,月減0.58%;累計前兩月合併營收達871.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8%。
 日月光建構車用半導體、電源管理晶片及第三代半導體等市場領域,法人指出,上半年半導體庫存去化近尾聲,惟客戶仍保守下單、由急單挹注,整體能見度受到車用、IOT需求不振影響,能見度仍靜待終端需求回穩。不過相較去年產能利用率低迷,今年將有所改善,全年平均將達到7成之上。
 另一方面,製程微縮達到物理極限,龍頭業者開始從系統設計角度著手,進一步提升先進封裝重要性。除了CoWoS之外,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做為應用在資料中心做短距離傳輸資料,將取代傳統光收發模組,進而達到AI伺服器所需之傳輸效率與速度。
 日月光今年資本支出將較去年增加6億美元以上,創歷史新高水準,主要布局先進封裝未來龐大的商機。法人認為,先進封測需求加快營收復甦腳步,下半年成長將加速,其中AI相關先進封裝收入將倍增,雖營收占比不高,然將成重要成長引擎。
 此外,日月光也積極擴大海外生產布局,斥資新台幣21億元,收購晶片大廠英飛凌位於菲律賓和韓國的兩座後段封測廠,用於車用和工業自動化之電源晶片模組封測與導線架封裝,最快第二季底前將完成交易。

新聞日期:2024/03/07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京元電唱旺 營收將逐季成長

台北報導
 半導體需求回溫,京元電總經理張高薰6日表示,目前市場需求雖不是全面回升,但已感受市場回溫,尤其AI仍是今年營運成長重心,京元電將因應客戶訂單積極擴產,預估今年營收將逐季成長,全年營運可望優於去年。
 張高薰表示,台積電去年來積極擴充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產能,今年產能將較去年倍增,明年也可望持續擴產,而京元電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FT),對今年相關訂單持正向看法。市場法人則是預期,先進封裝業務極有機會跟隨前段製程的產能擴充幅度,呈現翻倍成長。
 終端應用方面,張高薰則指出,目前AI晶片需求還是相對較佳,網通相關需求向來相對持穩,至於市場期待的AI智慧型手機,還需視終端消費力道而定,車用則因去年下半年開始調整,預期下半年會陸續回溫。京元電去年資本支出約77億元,今年資本支出預計70億元。
 京元電也公布2月營收25.11億元,月減10.55%,小幅年增0.53%,累計今年前二個月營收53.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6%。
 京元電表示,季節性影響,今年首季仍是全年谷底,營收估季減個位數,不過,第二季之後,營運將逐步加溫,全年四季營收表現可望逐季走高。
 對於產能建置,張高薰認為,京元電銅鑼四廠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估計廠房土建結構約需9個月至一年完工,但後續進駐生產設備及投產時間則將視客戶需求而定,日前台積電熊本廠開幕引起全球關注,對於是否在日本建置產能,張高薰則是指出,持續觀察全球供應鏈走向及生產成本等變數,未來可能就日本或東南亞選擇海外生產基地。
 近日京元電股價續強,6日股價再度衝高,收盤上漲8.83%,收在106元,股價首度衝上百元關卡,並創下歷史新高。

新聞日期:2024/02/2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 收購英飛凌2座封測廠

位於菲律賓及韓國,最快第二季完成交易,延續長期策略夥伴關係
台北報導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擴大海外生產布局,22日公告以新台幣逾21億元,收購晶片大廠英飛凌位於菲律賓和韓國兩座後段封測廠,擴增車用和工業自動化應用的電源晶片模組封測與導線架封裝,兩筆交易最快預計於第二季底前完成交易。
 日月光投控及英飛凌(Infineon)22日同步公告,英飛凌將出售菲律賓甲美地市(Cavite)及韓國天安市(Cheonan)兩座後段封測廠給日月光投控旗下的日月光半導體。菲律賓甲美地市的Infineon TechnologiesManufacturing Ltd,日月光半導體透過收購控股公司(Cypress Manufacturing, Ltd.)100%普通股股權取得,交易金額約3,899.8萬歐元(約新台幣13.2億元)。位於韓國天安市的Infineon Technologies PowerSemitech Co.,Ltd.,日月光韓國子公司以約2,359.1萬歐元(約新台幣7.98億元)取得。
英飛凌韓國封測據點主要聚焦電源晶片模組封測,應用領域包括居家、工業自動化和車用領域;菲律賓封測廠主要布局導線架封裝產線,車用及工控是生產重心。
日月光投控收購二座廠主要為增加日月光半導體產能,滿足英飛凌後續訂單需求。因車用和電源管理晶片市場是日月光投控布局策略焦點,本次收購,代表雙方延續長期策略夥伴關係決心。
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分散重組,為因應客戶需求並搶得更多AI、車用等新應用商機,日月光投控近幾年擴大全球布局,為搶食汽車電子龐大商機,配合國際整合元件大廠(IDM)與晶圓代工客戶分別在星馬等地積極擴產,也加重馬來西亞產能力道,業界傳出未來不排除視情況持續擴大檳城廠產能。

新聞日期:2024/02/1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封測廠菱生 出售寧波力源

台北報導
封測廠退出大陸市場再添一家,半導體封測廠菱生17日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財務長賴銘為表示,考量集團發展所需,17日董事會決議,直接出售中國寧波力源100%股權給浙江銀安匯企業管理公司,總交易金額約新台幣3.078億元。
貿易戰持續延燒,大陸政府積極扶植本土企業,晶圓廠、封測廠與記憶體業者逐漸壯大,而美國業者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不再於大陸當地投片,轉單至其他地區生產,此一現象,導致愈來愈多的封測廠退出大陸市場,轉向拓展其他地區產能或進行技術升級。
菱生2001年透過薩摩亞菱生和開曼Li Yuan、100%投資中國寧波力源,三公司董事會通過處分中國寧波力源100%股權,總交易金額約新台幣3.078億元。擬由開曼力源為轉帳方,直接出售寧波力源100%權力給買方,處分損益待交易實際完成時公告。
菱生表示,寧波力源實收資本額為人民幣4.24萬元,主要營業項目為IC封裝與測試。已取得資產評估報告、獨立會計師出具的股權影響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總交易金額高於中國寧波力源股權淨值,交易價格合理且不損害菱生股東權益。

新聞日期:2024/02/02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先進封裝營收 今年估翻倍

相關業績至少增加2.5億美元,成長動能持續擴大
台北報導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1日去年全年稅後純益317.25億元年減49%,每股稅後純益7.39元。展望今年,營運長吳田玉表示,目前庫存去化仍進行中,但部分客戶下單已開始回溫,預估第一季封測及電子代工營收均和去年同期相當,市場關注的先進封裝營收今年將翻倍,2024年相關營收增加至少2.5億美元,預期先進封裝成長動能將持續擴大。
 日月光投控舉行法說會並公布去年財報,去年第四季營收1,605.81億元,季增4%,年減11%,毛利率16%,季減0.2個百分點,年減3.2個百分點,第四季稅後純益為93.92億元,較上季成長7%,但較前一年同期衰退40%,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18元。
 日月光投控去年全年營收5,819.14億元,年減13%,毛利率15.8%,年減4.4個百分點,全年稅後純益317.25億元,年減49%,EPS 7.39元。
 對於今年第一季營運展望,吳田玉表示,以新台幣計算,第一季封測業務的營收及毛利率,和去年第一季相當,且今年第一季電子代工的營收也和去年同期相當,首季電子代工的營業利益率則是接近去年同期水準。
 對於第一季市場平均單價(ASP)及市場庫存去化情況,吳田玉則指出,ASP於今年第一季以後將開始呈現相對穩定,至於庫存去化情況,目前部分客戶已經開始較明顯的下單,但仍有部分客戶仍在觀望,預期在進入今年第三季之後,市場庫存調整將告一段落。
 對於未來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前景,日月光表示,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電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能源及物聯網的推動下,未來十年可能達到1兆美元的規模。
 吳田玉強調,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領域,台灣高度整合的生態系與技術領先地位,看好今年營運將因先進封測加快節奏帶來營收復甦。吳田玉表示,今年上半年市場庫存調整結束,預計下半年日月光投控的營運成長將加速,全年封測事業營收成長將與半導體市場的成長相當。
 吳田玉指出,公司處於參與人工智慧熱潮的有利位置,主要由於尖端先進封裝的營收有望翻倍成長,2024年相關營收增加至少2.5億美元,預期先進封裝的成長動能將持續。

新聞日期:2024/01/24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重量級法說接力 半導體有戲

包括力成、旺宏、聯電等,其中聯發科股價提前發動,最受矚目

台北報導

 台積電法說會後,接下來力成、旺宏、聯電及聯發科重量級科技股登場,市場將聚焦半導體產業法說內容,尤其1月31日將舉行法說會的聯發科,24日股價提前發動大漲25元收936元,扮演台股穩盤第一要角,法人一致認為聯發科可望重返千金寶座。

 距離2月5日台股金兔年封關只剩八個交易日,農曆年前半導體法說位相繼報到,據統計,1月30日起到2月2日將召開法說會科技大廠有力成、中華電、盛群、超豐、旺宏、亞德客-KY、聯發科、文曄、聯亞、聯電、友達、瑞昱、世界、創意等14家,至少11家與半導相關。

 在台積電18日法說會釋出對未來展望佳的看法,炒熱這波半導體股大漲,各國內外投顧或研究機構幾乎一致對今年半導體產業成長預期樂觀。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聯發科目前手機晶片獨大,未來將轉型至AI PC,市場樂觀看待,並拭目以待法說內容。

 IC設計龍頭股聯發科預計1月31日舉行法說會,24日台股小漲1點作收,但聯發科強勢大漲2.74%逆勢撐盤,貢獻台股指數12.7點,攜手與自動化關鍵零組件的氣動元件亞德客-KY兩檔「準千金股」同步大漲。

 國票投顧指出,2024年幾乎所有半導體產品都有望回復年增,推升整體產值回復正成長,將重回成長軌道,產值挑戰新高,建議優先布局晶圓代工及封測相關個股,1月30日起半導體股密集法說會,可關注聯電、聯發科、瑞昱、世界等釋出未來營運與展望觀察半導體產業整體狀況。

 國票投顧指出,聯電22奈米及28奈米受惠OLED DDI、特殊製程ISP、Wi-Fi等產品,產能利用率維持相對高水準,因客戶庫存去化已達六個季度,去年底庫存將達健康水位,需求將逐步復甦,今年將推升聯電營運開始回升,對未來獲利表現看好。

 陳奕光分析,包括DRAM及NAND FLASH等記憶體報價,今年都將同步大漲,估計全年有上漲2成至4成空間,旺宏法說會也成這次市場關注焦點之一;另外,隨著第一季末到第一季初,NB及PC都將走出低潮,全年增長可望6%,加上AI帶動需求增長,都將推升半導體產業迎來樂觀成長。

新聞日期:2024/01/10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去年Q4營收 季增4.2%

受惠半導體業復甦,今年產能利用率將升至70至80%,且測試比重提升,營收及獲利拚勝去年
台北報導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去年12月營收略降溫,但第四季合併營收1,605.81億元,季增4.2%,符合該公司先前預期;市場法人看好,日月光投控去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約在60至65%,估計今年受惠半導體業復甦,將重新回升到70至80%,加上測試比重提升,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優於去年表現。
日月光投控去年12月合併營收499.06億元,月減8.4%,比前一年同期下滑6.1%,是2019年以來同期低點,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605.81億元,較上季成長4.2%,但仍較前一年同期減少9.5%。
日月光投控先前預估,去年第四季封測營收將較第三季呈現中個位數成長約在4%至6%,而電子代工營收則可望較第三季雙位數成長。
 市場法人估計,日月光投控去年第四季營收維持小幅成長,該公司實際公布數字符合先前公司及市場預期。
 日月光投控去年合併營收5,819.14億元,較前一年下滑13.3%,仍是歷年次高表現。
2023年半導體市況下滑,但日月光積極開發先進封裝技術,進行必要投資,也和晶圓廠合作中介層相關技術,並具備CoWoS解決方案,預計量產時間點會落在2024年。
去年日月光投控宣布旗下日月光半導體推出全新大型高效能封裝技術,有效整合晶片與高頻記憶體元件,協助客戶打造AI半導體完善的供應鏈。
 市場看好日月光前景,2024年日月光投控的2.5D以及3D類CoWoS相關營收,將會較去年倍數成長。
儘管現在2024年訂單能見度仍低,不過市場法人也預期,日月光投控的產能利用率將從2023年約60~65%逐步上升到2024年的70~80%,整體而言,市場法人看好2024年日月光營運表現將明顯優於今年水準。

新聞日期:2024/01/03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AMD尋類CoWoS 供應鏈超嗨

台北報導
 NVIDIA(輝達)2023年主導全球AI晶片發展,2024年全球AI晶片需求將因PC、手機等終端應用擴大而持續引爆,AMD發展AI晶片優於市場預期,MI300產品預期將全球AI商機推向白熱化,但供給關鍵仍在先進封裝產能,AMD將尋求封測廠提供類CoWoS支援,市場看好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力成(6239)、京元電(2449)及華邦電(2344)等均將受惠。
 AMD去年底時表示,AI晶片營收今年可達20億美元,且不計入其他HPC(高效能運算)晶片。AMD指出,未來四年AI晶片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達70%,預估2027年將達4,000億美元。
 由於台積電CoWoS產能早已滿載,且今年即使擴產主要保留予輝達,市場法人指出,台積電持續增加CoWoS產能以支應AMD需求,但建立新產線需時六至九個月時間,因此,預期AMD將尋求其他具備類CoWoS封裝能力廠商合作,日月光、Amkor、力成及京元電為首批潛在合作對象。
 台積電將CoWoS部分委外已運作一段時間,主要鎖定小批量、高效能晶片,CoW維持台積電自製,後段WoS則交封測廠,提升生產效率及靈活性,未來3D IC世代也將持續此模式。
 日月光投控、Amkor去年都有承接WoS訂單,日月光強化開發先進封裝技術,已具備CoWoS整套製程的完整解決方案,公司積極吸引客戶並盡力滿足需求,而日月光也表示,看到AI強勁潛力,預期2024年相關營收將翻倍。
 市場法人推估,日月光集團2.5D封裝月產能約有2~2.5仟片,分析師則認為,封測廠將維持interposer(矽中介板)由台積電或聯電提供的商業模式,2024年CoWoS可望放量。
 京元電承接Nvidia AI晶片測試,可望受惠AMD尋求類CoWoS產能,Nvidia目前為京元電第二大客戶。
 京元電在Nvidia A100、H100晶片測試主要是在Final Test(FT),市占率高達7成。
 京元電提供完善的IC預燒(BURN-IN)測試,有自製Burn-in設備且布局十幾年,累積不少專利及技術,展望2024年,CoWoS產能開出,市場看好AI營收占比有望翻倍。
 此外,包括先進封裝設備廠,辛耘、弘塑及萬潤,今年營運也將因先進封裝市場增長帶動,展現另一波成長力道。

新聞日期:2023/12/25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京元電通過百億聯貸業績添翼

台北報導
 封測廠京元電子(2449)於22日通過百億元聯貸案,目的在充實營運資金及借新還舊,預計明年資本支出和今年差不多,仍在70億元左右,公司預期,明年下半年在下游各項需求,包括手機、汽車、PC可望出現回溫,加上AI及伺服器可望延續今年成長力道,預期明年下半年產業回升力道將會很強勁,京元電明年營運表現也將優於今年。
 京元電22日董事會決議通過與台灣銀行等銀行團簽訂聯貸合約案,總額度達100億元,此外,董事會也同時通過明年京元電及子公司合計資本支出為70億元。
 京元電表示,銀行團的聯貸案100億元主要是借新還舊及充實營運資金,但以過去經驗,總額度雖有100億元,但公司真正會動用的額度不會太大,以過去經驗大約在40%至50%。
 此外,資本支出部分,明年京元電的資本支出預計為53.14億元,另加計子公司共計為70億元,資本支出規模和今年相當,資金來源主要以自有資金及融資為主,將用於配合營運需要以備產能擴充需求。
 對於明年營運展望,京元電表示,目前從供應鏈的消息來看,上游晶圓廠對明年上半年仍持相對保守看法,不過,明年下半年產業市況會非常好,相對於今年,回升力道會相當顯著,主要是因為下游的各種終端應用到明年下半年幾乎不會再下滑,每項或多或少均較今年成長。
 該公司進一步指出,PC從2021年第四季修正至今,已逾二年,明年下半年隨著AIPC及AINB問市,需求力道目前市場很期待,此外,智慧手機明年也可望重返回成長,汽車市場更是長期看好的需求主軸,再加上今年的大熱門AI及伺服器需求也可望延續到明年,隨著各項終端應用在明年下半年出現回升,法人也看好京元電明年營運將有優於今年的表現。

新聞日期:2023/12/19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產能回暖 日月光投控明年好風光

台北報導
 輝達(NVIDIA)及超微(AMD)搶攻AI市占率,帶動AI封測訂單大增,日月光投控大舉投資先進封裝產能,預估2024年先進封裝業績可較今年倍增。法人指出,日月光投控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約六成,預估明年回升挑戰八成,全年營收及獲利均將優於今年成績。
 2023年半導體市況下滑,但日月光積極開發先進封裝技術,並與晶圓代工廠合作中介層相關技術,提供CoWoS解決方案,預計量產時間點落在2024年初。
 今年第二季,旗下日月光半導體更推出全新大型高效能封裝技術,有效整合晶片與高頻寬記憶體,協助客戶打造AI半導體完善的供應鏈。
 根據業者指出,輝達以及AMD推出的AI晶片尺寸持續放大,台積電持續上修CoWoS產能外,也扶持Amkor為主的第二供應商,加上邊緣運算趨勢成形,將帶動封測廠的測試製程,有利明年度營運。
 法人指出,AI相關封裝產能今年占日月光ATM(封測)營收約5%,獲利貢獻仍不大,但隨著AI導入現有應用,甚至擴大至新應用層面,將看到需求呈現爆炸性成長;科技業者也坦言,當量大到一定程度時,對封測廠業績貢獻絕對是正面。
 受到GPU缺料的影響,目前2024年訂單能見度仍低,惟市場法人預期,日月光投控的產能利用率將從2023年約60~65%,逐步上升到2024年的70~80%,整體而言,2024年日月光投控2.5D及3D類CoWoS相關營收,將會較2023年倍數成長。市場法人也看好2024年日月光營運表現,將會明顯優於今年水準。
 日月光第三季時產能利用率約65%,市場法人估計,受到淡季影響,第四季產能利用率將小幅下滑至60~65%,但在EMS部分,由於客戶新產品持續推出,預估第四季EMS營收可望較上季成長11~13%。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