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427

新聞日期:2023/11/07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天璣9300全大核 聯發科創舉

台積電4奈米助攻,功耗降低逾50%,首款採用的智慧型手機年底上市台北報導 聯發科6日重磅發布最新旗艦級手機晶片-天璣9300,為業界首創全大核CPU架構,並由台積電第三代4奈米製程助攻,效能顯著提升,降低50%以上功耗。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表示,獨特的全大核CPU結合新一代APU、GPU、ISP以及聯發科獨家先進技術,將超越同業競品表現;首款採天璣9300晶片的智慧手機將於2023年底上市。 半導體產業雖尚處谷底,不過業者年底動作積極,本周除了美光台中四廠開幕啟用外,聯發科緊接著發表年度旗艦晶片,而7日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將來台參加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並於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市場解讀也是為12月中旬上市專攻AI終端應用的Meteor Lake處理器炒熱氣氛。 相較於高通10月下旬發表新一代旗艦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3,聯發科選擇略晚發布年度旗艦晶片,不過絲毫未減市場期待熱度,主要因為天璣9300採全大核心設計,是聯發科迄今最強大旗艦行動晶片;該晶片整合聯發科第七代AI處理器APU 790,其性能和能效得到顯著提升,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性能是前一代的2倍,功耗降低45%。APU 790硬體內建生成式AI引擎,可執行更加高速邊緣AI運算,處理速度是上一代的8倍。 聯發科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徐敬全強調,對比市場競品,天璣9300最高可實現達330億參數的AI大型語言模型於終端裝置上運行的實力。 天璣9300也支援Wi-Fi 7,最高理論峰值速率可達6.5Gbps,搭配特有Wi-Fi 7增強技術,大幅提升設備之間的連線距離;5G通訊則支援Sub-6GHz和多制式雙卡雙通,天璣9300將5G與AI融合,支援情境感知功能。 徐敬全透露,首款採用聯發科技天璣9300晶片的智慧型手機,預計2023年底上市,將由vivo X100於12月中上旬首發。 聯發科6日也代旗下子公司旭達投資公告,擬依市場價格取得達發普通股,額度上限為6,000張;聯發科表示,看好達發長期發展,考量其為集團布局重要一環,欲將持股從67%增至70%。
新聞日期:2023/11/06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日月光:半導體業決戰矽光子

台北報導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3日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摩爾定律世代掌握產業及發展優勢,矽光子技術將未來全球半導體五~十年的關鍵技術,他呼籲台灣目前掌握半導體供應鏈優勢,應結合業界研發實力,將半導體優勢延續到下一世代的矽光子世代。 另外在先進封裝領域,吳田玉提到,近期CoWoS(Chipon Wafer on Substrate)封裝是市場相當關注的重點,日月光本身也布局先進封裝,與台積電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密切合作夥伴,在智慧生產布局方面,吳田玉指出,日月光至年底估計將擁有46座智慧工廠,在自動化產線軟硬體布局完全自主化。 吳田玉指出,全球半導體過去幾十年以摩爾定律發展,台灣在摩爾世代是半導體產業數十年發展下來的最大贏家,他強調,可能成為半導體產業下一世代技術的矽光子技術,目前仍在持續研發中,若台灣能夠讓矽光子技術在台灣著床、發展,未來將可以穩固台灣在過去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發展來看,吳田玉指出,很幸運的是,半導體前段的晶圓代工生產是台灣的台積電、後段的封裝測試是日月光,都是台灣的半導體廠,而整體半導體供應鏈的完整更是全球僅見,但美國是最早開始研發矽光子的國家,而台積電和日月光也都投入研發十餘年了,因此,未來如何領先掌握矽光子技術,和未來10、20年的產業發展有絕對的關係。 吳田玉進一步指出,台灣目前也有不少上下游廠商投入矽光子研發,供應鏈廠商之間應該更開放的相互合作,並進一步將已掌握的技術進行整合,才有機會讓台灣在下個世代半導體發展維持優勢。 對於近期市場關注,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但土地使用不易取得的問題,吳田玉認為,應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來思考,舉例來說,2019年全球爆發疫情,當時日月光高雄廠有2.6萬人,目前該廠還是2.6萬人,但該廠的營收卻大幅成長,包括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新聞日期:2023/11/02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Arm生態系聯盟 台廠扮要角

包含智原、台積電、熵碼科技、M31、全科、奇景光電等業者,支援各產業落實AI應用台北報導 Arm(安謀)2023科技論壇台北場1日登場,Arm台灣總裁曾志光指出,Arm全球生態系支援各個產業落實AI應用;AI時代來臨,Arm平台持續打造業界領先效能與軟體支援,算力未來將無所不在。 台廠之中,智原為Neoverse平台唯一設計服務公司、台積電則提供晶圓代工與先進封裝服務,力旺子公司熵碼科技、M31、全科、奇景光電,皆為Arm生態系之堅實夥伴。 智原指出,Arm total design ecosystem具增長潛力,Neoverse為Arm新一代的CPU平台,針對高速運算相關,核心數高、多元應用及客製化需求,藉以提供高整合度以及事先驗證的解決方案。智原過往著重成熟製程,現在有tier 1 IP公司認可,ARM對接的也全都是tier 1客戶,給了智原很多機會,將為國際CSP大廠之敲門磚。 台積電則以開放創新平台(OIP)與Arm深度合作。IP合作夥伴將提交資料進行TSMC9000評估,TSMC9000計劃擴展側重系統級測試驗證,以確保最佳設計體驗、最簡單設計重用,以及最快整合整系統之中,協助打造最強晶片。 曾智光表示,Arm生態系聯盟持續擴大,高核心數、多元應用及客製化需求大,因此Arm提供一個高整合度及事先驗證的解決方案,涵蓋晶片發展的每個環節,過往Arm提供晶片IP,現在滲透至運算平台,至於授權金模式,Arm強調,採取多種授權模式,盡力滿足合作伙伴需求。 至於RISC-V競爭來勢洶洶,Arm終端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副總經理 James McNiven表示,樂見良好競爭持續為客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 近期蘋果自x86轉向Arm的成功,讓其他晶片製造商看到希望,基於平板及智慧型手機的巨大成功,Arm正進一步進攻PC市場,曾智光樂觀看待Windows on Arm之發展。擴大生態鏈的同時,台廠也將把握先機,爭取更多供應鏈腳色。
新聞日期:2023/11/0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AI大運算時代 聯電揪團 推3D封裝專案

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昨(31)日宣佈,已與合作夥伴華邦電子、智原科技、日月光半導體和Cadence成立晶圓對晶圓(wafer-to-wafer, W2W)3D IC專案,協助客戶加速3D封裝產品的生產。 此項合作案是利用矽堆疊技術,整合記憶體及處理器,提供一站式的堆疊封裝平台,以因應AI從雲端運算延伸到邊緣運算趨勢下,對元件層面高效運算不斷增加的需求。 此項與供應鏈夥伴共同推動的W2W 3D IC專案,目標在為邊緣運算AI應用於家用、工業物聯網、安全和智慧基礎設施等,對中高階運算力、可客製記憶體模組、及較低功耗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該平台預計在2024年完成系統級驗證後就位,為客戶提供無縫接軌的製程。平台將解決各種異質整合之挑戰,包括邏輯和記憶體晶圓廠晶圓疊層規則的一致性、垂直晶圓整合的有效設計流程、及經過驗證的封裝和測試路徑。 聯電前瞻發展辦公室暨研發副總經理洪圭鈞表示,透過此項跨供應鏈垂直整合的合作專案,聯電很榮幸與產業領導廠商一起,運用先進的異質整合W2W技術來協助客戶,達成3D IC在性能、尺寸和成本上具有的優勢,滿足新興應用的需求。 洪圭鈞也指出,異質整合將持續推進超越摩爾時代的半導體創新界限,聯電期待以優異的CMOS晶圓製造能力與先進的封裝解決方案,促成產業生態系統的完整發展。 日月光研發中心副總洪志斌博士則是表示,身為半導體生態系統的一員,日月光盡全力於與供應鏈夥伴合作,協助客戶優化其半導體設計和製造的效率。此項合作有助加速客戶的上市時間,同時透過整合技術之開發,實現在AI時代的卓越應用,確保獲利持續成長。 華邦電記憶體產品事業群副總經理范祥雲指出,隨著AI持續從資料中心擴展到邊緣運算,邊緣設備將需要更高的記憶體頻寬來處理日益增加的資料工作負載。華邦電提供的客製化超高頻寬元件(CUBE)將使客戶能夠將定製的DRAM整合到3D封裝中,實現最佳的邊緣運算AI性能。
新聞日期:2023/10/31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先進製程車用晶片 台廠搶進

台積電明年將推3奈米的汽車晶片平台N3AE;聯發科天璣平台將採3奈米工藝台北報導 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加快,汽車對新一代晶片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全球約7成微控制器產自台積電,並且協助各大晶片公司發展車用先進製程,其中聯發科的天璣平台即將採3奈米工藝。台積電計劃在2024年推出業界第一款基於3奈米的汽車晶片平台N3AE,預估2025年量產3奈米汽車晶片。 今年7月,台積電歐洲總經理Paul de Bot在第27屆汽車電子大會上表示,汽車產業晶片和購買晶片方式都變得愈來愈複雜。長期以來,汽車業一直被認為是技術落後者,專注力放在成熟工藝上,不過汽車業在2022年開始使用5奈米工藝,距離5nm製程節點進入量產僅短短兩年。 為搶食汽車晶片大餅,台積電在2022年第三季就推出了針對ADAS和智慧座艙的汽車晶片5nm製程平台N5A,符合AEC-Q100、ISO26262、IATF16949等汽車製造標準。 車規級晶片依功能分為運算控制晶片、記憶體晶片、功率半導體、感測器晶片等幾大類,不同汽車晶片對製程需求有較大差異。MCU主要依靠成熟過程,全球約7成的MCU生產來自台積電;而智慧座艙、自動駕駛及AI晶片等主控晶片出於性能和功耗考慮,持續追求先進製程,高階自動駕駛正在推動汽車算力平台往7奈米及以下延伸。 在此趨勢下,催生了高通、輝達、聯發科等高效能運算玩家進入車用市場,推動汽車算力平台製程持續朝7nm及以下延伸。 當中,聯發科更是一鳴驚人,計劃推出採用3奈米製程的「天璣汽車平台」。據了解,天璣汽車平台包含用於驅動8K、120Hz HDR螢幕的MiraVision顯示技術,能夠支援多個HDR攝影機的影像訊號處理單元,並透過聯發科的APU技術,為汽車提供一定程度的ADAS輔助駕駛功能;另外還將搭載聯網晶片模組,進而實現WiFi7、5G網路、GPS,甚至是衛星連線功能。 車用、半導體公司一系列產品動態和規劃都表明,先進製程汽車晶片開始快速迭代,並進入量產加速期。
新聞日期:2023/10/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TSIA:美擴大禁令對台影響小

台北報導 TSIA(台灣半導體協會)27日舉行年會,理事長兼台積電歐亞區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他在會後受訪時表示,美國擴大禁止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銷至中國大陸的最新美國出口限制主要管制項目是AI晶片,因AI晶片占台灣半導體產值比重仍低,因此短期影響可受控,至於產業何時復甦,侯永清表示全球經濟變數仍多,產業復甦時間點仍待觀察。 日前美國拜登政府公布新措施,全面在阻止中國等國家獲得輝達、超微及英特爾等企業設計的先進AI晶片,新限制甚至立即生效,據了解,新限制禁止輝達的降規版AI晶片A800及H800出口至中國等國家,為避免中國大陸在緩衝期大量收購,此次美國擴大禁令並未給予緩衝期,也更引起全球關注。 侯永清27日在TSIA年會後受訪時指出,對於美國出口禁令台灣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侯永清表示,目前看起來這個禁令主要是針對AI晶片及相關產品,但目前AI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占的營業額比重還是算是相對較低,所以目前的評估,影響層面應該相對比較小,而且是可控的,但這是以短期來看,中長期的影響,還應該要持續觀察留意。 談半導體景氣,侯永清持比較審慎的態度,他強調,過去一年半導體產業雖有些挑戰,但仍繳出還不錯的成績單,目前產業景氣看起來還是相對挑戰,包括總體經濟不確定性高、復甦情況不如預期、終端消費信心未見回升,後續景氣復甦的時間點還需仔細觀察。 此外,侯永清在致詞也對於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向政府提出四大建議,包括能源供給穩定與新能源供給擴大、半導產業租稅優惠提升以提高國際競爭力、人才培育與吸引海外人才政策,最後則是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保護。 他強調,希望有更多有利台灣半導體產業維持競爭力政策,並看好明後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有更好的業績表現。
新聞日期:2023/10/3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邊緣AI大商機 聯發科喊通包

台北報導 聯發科27日舉辦法說會,執行長蔡力行指出,聯發科將提供完整的AI解決方案,並且搶占市場先機,同時預告天璣9300將於下周正式發布,其中搭配強大AI處理單元(APU),加上合作夥伴台積電強力支援,將有驚豔市場之表現。聯發科於邊緣AI擁有完整之產品線,以手機為出發,包括5G CPE、WiFi 7乃至車用領域皆有完整布局,第四季將延續成長之表現。 聯發科公布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為1,100億元,季增12.2%、年減22.6%。受惠於部分客戶回補庫存,然終端需求仍不若以往。第三季毛利率47.4%較第二季及去年同期微幅減少,反應產品價格和成本上的變動。每股稅後純益(EPS)11.64元,為今年以來新高,也重回去年第四季之水準。 展望第四季,蔡力行表示,手機業務的強勁營收成長,將可抵銷智慧裝置平台的季節性下降;PMIC將維持好表現,估計本季合併營收將季增9%~15%、年增11%~17%;聯發科持續執行既有的策略,在市占率、營收及獲利間之間取得平衡。 蔡力行樂觀看待第三季庫存持續去化,存貨週轉天數下降至90日,再低於前季之115日,本季將延續公司策略,持續管理庫存水準。他透露,PMIC市場在第三季手機及PC都有不錯的應用,已有「Restart demand」跡象。 針對日益競爭環境,聯發科持續於產品線上精進,法人認為,短中期前景健康,持續樂觀看待智慧型手機需求轉佳與毛利率前景穩定。下周聯發科將召開新產品發表,展現更多火力,迎戰邊緣AI世代。 蔡力行強調,聯發科深具信心,除了對自身的技術、晶片設計能力之外,還有強力的先進晶圓廠支援,台積電將為聯發科最強的後盾,在緊密的生態系夥伴支援之下,有信心在邊緣AI世代占有一席之地。 聯發科計劃明年將生成式AI,自旗艦晶片導入更多級別的晶片,加深AI滲透率。蔡力行認為,強大AI處理單元(APU)將可促進產業開發更多對消費者實用的功能。APU的普及趨勢不僅可帶動手機的替換需求,亦可強化聯發科產品組合。
新聞日期:2023/10/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記憶體看漲 南茂菱生Q4續熱

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擴大減產規模,不僅帶動現貨價走揚,DRAM與NAND Flash合約價格也可望上漲,記憶體市況正向發展,國內主要記憶體封測廠南茂(8150)及菱生(2369)第三季營收雙雙寫下近五季高峰,近期股價同步走強,市場看好兩家公司第四季營收可望進一步向上攀今年單季新高。 記憶體產業可望回升下,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近期股價走勢,相較美股其他科技股強勁。 該公司指出,由於供應減少、客戶庫存正常化與需求持續成長,預期產業在2024年轉佳,使得記憶體股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而記憶體大廠擴大減產規模,不僅帶動現貨價走揚,DRAM與NAND Flash合約價格也可望上漲,記憶體市況正向發展,不僅帶動台系記憶體製造與記憶體模組族群表現,法人亦看好,相關記憶體封測廠南茂及菱生第四季及明年營運也將受惠。 菱生IC封裝主要的領域以感測元件(Sensor IC)占比最高、約35%左右,其次則是編碼型及儲存行快閃記憶體(NOR/NAND Flash)封裝占約近三成水準。 市場法人指出,該公司二大產品線中,感測元件封裝今年來較早回穩,進入下半年之後,記憶體也在全球大廠減產下出現需求及價格回升的情況,推升該公司營收表現。 菱生今年以來前三季營收呈現逐季走高態勢,其中,第三季營收更以14.99億元寫下近五季營收新高,對於後市,市場法人指出,受惠於客戶庫存調節進入尾聲,再加上記憶體封測需求重啟、後續營運可望漸入佳境,第四季營收表現有機會續攀升。 南茂是國內主要的記憶體封測廠,受到快閃記憶體出現急單需求,也帶動DRAM需求跟進加溫,使得南茂在記憶體封測業務開始回暖,該公司第三季營收55.82億元也是近五季新高。 市場法人指出,除了記憶體業務第四季回升明確之外,包括驅動IC、車用面板與OLED需求也逐漸回穩,整體而言,南茂第四季營收有望續揚,明年營運展望同樣正向。
新聞日期:2023/10/23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瑞昱 2024年迎出貨爆發

台北報導 網通IC設計大廠瑞昱(2379)於20日舉辦法說會指出,庫存持續恢復至健康水準。儘管第三季營運穩健,然市場需求受整體經濟不確定因素,加上本季度季節性因素干擾,訂單能見度有限,維持謹慎保守態度。 瑞昱副總經理黃依瑋強調,標案只會遞延不會消失,未來AI、大數據應用,將採用最先進管理交換器,此外2024年PC基本面扎實,將迎來出貨爆發。 瑞昱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單季合併營收達266.78億元、季增1.5%,毛利率42%,稅後純益25.72億元、季減1.3%,EPS 5.01元,與第二季表現相當。 黃依瑋指出,2024年PC幾個大換機的動力開始顯現,基本面扎實。首先,疫情期間購買的PC/NB逐漸進入換機周期;再者,微軟WIN 10自2025年停止更新,以及AI PC的應用出現,將讓2024年換機潮可期。瑞昱致力於提供各種解決方案,並追尋國際標準,與全球一級廠商競爭全球市場。 沒有網路連結就沒有AI,黃依瑋強調,乙太網路市場需求明確,儘管第三季部分訂單提前至第二季,然整體乙太網路表現仍相當不錯。第四季因季節性考量,訂單能見度有限,需求放緩。不過他也表示,2024年各個市場都需要2.5G乙太網路,終端裝置都需要搭配,才能體現10G PON、5G CPE性能的提升,因此需求將逐步復甦。 交換器部分,全球電信標案持續延宕,市場仍相信標案將陸續開標,並於2024年上半年開始交付。黃依瑋認為,交換器第四季需求可能持續低迷,但是只要政經情勢不再惡化,預期電信標案於2024年逐步恢復動能,加上市場因應WiFi 7、AI需求增長,持續推動10G PON、Multi-giga交換器成長趨勢維持,2024年將審慎樂觀。 WiFi產品線布局中, WiFi 6滲透率於筆電、路由器持續增加,第三季WiFi解決方案在消費型產品表現出色。 黃依瑋預估,至2023年年底,WiFi 6在個人電腦滲透率將達到7成、路由器也將有6成以上的滲透率。至於次世代WiFi7,互通性測試將在2024年第一季完成、第二季啟動標章認證程序,黃依瑋估計,2024年全球WiFi 7市場滲透率若達到5%,將為一大積極訊號。
新聞日期:2023/10/20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春燕現蹤!魏哲家唱旺2024

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已見需求穩定的「早期跡象」,台積電明年將有健康成長動能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9日召開法說會,在匯兌收益及3奈米先進製程助攻下,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8.14元,創今年新高。總裁魏哲家釋出2024年景氣春燕的訊號,強調智慧型手機與個人電腦已見到需求穩定的「早期跡象」,今年財測目標與資本支出維持不變,2024年將有健康的成長動能。 台積電法說會報喜,19日台積電ADR早盤跳空開高,漲幅逾5.6%。法人表示,台積電第三季先進製程占比逼近六成,較前二季的51%及53%大幅攀升,擺脫紅海威脅。 隨邊緣AI滲透率提升,客戶傾向轉進先進製程,魏哲家說,包含手機、PC等邊緣設備,為整合AI功能,Die size(裸晶尺寸)會快速放大,該趨勢發展,將帶動矽含量之提升。 受到蘋果新機拉貨帶動,先進製程第三季銷售金額占比,已較上季大增6個百分點、達59%,3奈米、5奈米及7奈米營收占達6%、37%及16%。法人分析,目前3奈米僅有蘋果一家客戶,未來包括高通、聯發科都將投片,先進製程比重將提升,此為台積電成長動能積極訊號,顯現擺脫成熟製程波動影響。 魏哲家指出,第三季客戶對庫存控制維持謹慎看法,然已有急單湧現,特別是在手機/PC出現早期復甦跡象;另第四季AI需求仍然強勁,從台積電角度來看,供應上仍有瓶頸,努力增加供給以滿足客戶。 魏哲家談到全球布局時強調,美國建廠逐漸克服挑戰,基建、水電及設備,皆較之前順利,預估2025年上半年便能順利開出4奈米,一旦投入生產品質可與台灣一致。日本熊本廠已招募約800人,本月開始移入設備,明年投入量產,熊本二廠則仍評估之中。魏哲家說,美國禁令讓部分產品無法出貨至大陸,公司仍在評估之中;但短期影響不大且在可控範圍之內,台積電不諱言,未來要檢附更多資料,並對客戶更加嚴謹盡職調查,恐增加作業流程。 台積電第三季財報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受惠匯率加持、3奈米產能爬坡順暢,單季合併營收達5,467.3億元,季增13.7%、年減10.8%,毛利率54.3%,EPS 8.14元;存貨周轉天數為96天,較上季減少3天。台積電預估,第四季美金營收區間落於188億至196億美元之間,毛利率區間落於51.5%~53.5%。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