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訊

陸電動車國產化 台廠警戒

新聞日期:2023/09/18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讀賣新聞報導 官方非正式要求全面採用本土零件 涵蓋半導體、連接器、散熱 牽動聯電、胡連等
【本報綜合報導】
大陸傳排除非本土電動車鏈,台廠警戒。日本讀賣新聞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大陸政府已非正式指示國內電動車廠使用國產電子零件,包括半導體在內,並且呼籲車廠就電動車使用的國產零件比率設立目標,廠商若未達標恐受罰。

台鏈業界憂心,此舉恐衝擊台灣晶圓代工、連接器、散熱、汽車零組件等領域業者供貨對岸電動車廠,牽動台積電、聯電、胡連、凡甲、台半、強茂、元山,乃至於東陽、英利、廣華等台廠後續出貨,業者緊盯。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多名消息人士指出,北京當局是在去年11月舉行的一場大陸國內車廠代表會議上,透過一名前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官員「口頭傳達」這項指示。

報導引述一名駐中國大陸的外交消息人士說:「透過前官員口頭傳達指示的目的,是為了不留下排除外資的證據。(北京)也試圖透過在工作計畫中明確指出將強化供應鏈,確保各廠商使用國產零件。」

業界人士分析,目前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由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儀等國際整合元件廠(IDM)主導,掌握約80%市占,部份訂單委由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近年車用晶片大廠為了縮短交期,直接向晶圓代工廠接洽合作,特別是下世代車用IC設計更複雜,也需要更高階或特殊的半導體製程支援。業界觀察,近期車用半導體供需逐步恢復平衡,IDM廠商也優先填補自家產能為主,而大陸採購變化目前初步看來影響有限,實際到車用仍追求安全可靠與品質穩定度,IDM大廠的規模短期難以撼動。

另一方面,就大陸目前電動車主要品牌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四強來看,以比亞迪與台灣零組件廠合作最密切。

中國大陸一家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汽車零件市場的規模為人民幣3.88兆元(5,300萬美元),2028年之前可望成長至人民幣4.8兆元。

消息人士說,在快速從汽油車轉型至電動車的過程中,中國大陸車廠已建立自家的系統以取得電子零件(電動車生產的核心),不需仰賴外國零件製造商,而且也已掌握了驅動裝置以外的所有相關技術。消息人士說:「如果中國公司開始在電動車零件製造上積極競爭,日本、美國和歐洲的廠商將失去國際競爭力。

\大陸產品也將在燃料電池車等其他領域上主宰全球市場。」(編譯易起宇、記者陳昱翔、尹慧中、吳凱中、邱馨儀)

【2023-09-18/經濟日報/A5版/焦點】

×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