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bility Taiwan同場舉辦 13大展區 全面展現產業最新技術與未來趨勢
全球汽機車產業年度盛事-「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 (E-Mobility Taiwan)、今(23)日登場。展會以「360°MOBILITY Mega Shows」品牌亮相,並與「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同期展出,共同打造亞洲最完整的移動產業展示平台。
聚焦三大核心
最強星品大會師
作為全球汽機車零配件產業的指標性展會,TAIPEI AMPA及E-Mobility Taiwan在2024年成功吸引來自全球120個國家超過5萬人次專業人士及媒體進場參觀。2025年展會以「Drive Smart,Drive Sustainability」為主題,聚焦「多元創新」、「永續未來」及「移動生態系」三大核心領域,規劃13大專業展區,涵蓋車輛零件、改裝配件、車輛照明、移動科技、自駕及電動載具、二輪零配件等多元範疇,全面展現產業最新技術與未來趨勢。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與智慧化,移動科技與能源創新成為產業焦點。TAIPEI AMPA匯集台灣車輛產業出口最強明星項目與隱形冠軍-汽車售後服務零件(AM)、車燈及車用照明、車用電子產品等;跨產業整合半導體、面板、資通訊、車用電子與新能源等領域,展出未來移動產業的前瞻趨勢及技術產品。
展區全新設立「移動科技」、「移動能源解決方案」,包括:為升電裝、德州儀器、台達電子、士林電機、泓德能源、馳諾瓦及起而行綠能等企業,將展示移動科技應用方案及前瞻技術與創新能量。零配件產業方面,國全、南晃、秀山、慧國及耿鼎等產業領導品牌,將展現其技術優勢與創新實力;在車用照明領域,則有龍鋒、佳欣等領導廠商將帶來創新照明解決方案。
多場精采活動
產業專家話趨勢
產業數據顯示,台灣2025年車用電子產值將逾新台幣6,000億,整車成本中車用電子比重更有望超過50%。車用電子展區匯聚多家知名廠商,包括怡利電子、凱銳光電、微星科技、神達數位、凱士士及大亞電線電纜等,展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彰顯台灣在車用電子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為促進產業交流與創新,展會期間舉辦多場精采活動。其中「360°MOBILITY Forum」將邀請產業專家分享全球市場趨勢與技術發展;邁入第四年、深獲好評的「ESG Achievement」獎項評選,將繼續與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合作,以表彰企業在永續發展上表現傑出的企業,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永續經營。
【2025-04-23/經濟日報/D1版/TAIPEI AMPA 專刊】
華碩集團旗下IC設計公司 溢價170%收購Techpoint 預計第3季前完成交割 壯大車用布局
【台北報導】
華碩集團旗下高速傳輸介面業者祥碩昨(15)日宣布以每股20美元併購日本IC設計公司Techpoint, Inc.全數股權,以Techpoint昨日收盤價1,160日圓推算,溢價幅度170%,合計斥資3.9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預計第2季至第3季完成交割,正式揮軍車用市場。
祥碩總經理林哲偉表示,收購Techpoint是公司策略發展中的關鍵一步,將擴展公司的業務組合並加速獲利成長,且由於Techpoint團隊在車用和安防產業建立領先的影像連接技術,與祥碩的高速傳翰解決方案相輔相成,期待與Techpoint團隊的人才密切合作,共同創新,推動技術進步。
祥碩昨收在平盤的2,045元,成交量1,108張。
林哲偉說明,由於Techpoint在美國有據點,可以讓祥碩市場布局更寬廣,同時使公司跨出PC、消費性電子領域,進入車用領域,加上Techpoint是每年穩定獲利的公司,將挹注祥碩業績動能。法人估計,待成功收購後,Techpoint每年將可貢獻祥碩EPS約7-8元。
Techpoint主要從事監控攝影機和車用攝影機系統的混合訊號IC的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安裝在攝影機上的傳輸半導體和安裝在數位錄影機(DVR)上的接收半導體,公司也參與設計和銷售高解析度影像傳輸介面(HD-TVI)半導體(Tx)和圖像接收半導體(Rx),主要用於監控攝影機和車用攝影機的高解析(HD)類比式攝影機系統。
祥碩看好,此次併購將擴展公司的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在車用和安防等具有吸引力及成長潛力的終端領域創造新機會增加海外研發團隊及業務據點,貼近市場及客戶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升祥碩的經濟規模,拓展新產業及新據點。
祥碩指出,此次將收購Techpoint的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日本存託股份JDS的普通股,對應的完全稀釋後股權價值約3.9億美元,此交易獲得祥碩董事會和Techpoint董事會一致核准。
祥碩計畫以帳上現金作為此次交易資金來源,在獲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並滿足其他慣常的交割條件,包括取得Techpoint股東會核准後,交易規劃將在2025年第2季或第3季初完成。作為交易的一部分,Techpoint 的日本存託股份將停止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Techpoint將成為祥碩的全資子公司。
【2025-01-16/經濟日報/A5版/焦點】
台北報導
芯鼎(6695)29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羅森洲指出,芯鼎從消費性產品做起,今年迎來重大轉向,聚焦車用、ASIC設計服務,以原本ISP(影像處理)基礎,延伸發展先進視覺次系統(Vision subsystem)平台,往先進製程前進,晶片設計將往Chiplet(小晶片)架構靠攏,未來客戶只要提供其GPU、NPU等關鍵晶片,再搭配芯鼎I/O、ISP等組成完整解決方案,大幅縮短上市量產時間。
羅森洲表示,今年打造SoC(系統單晶片)平台漸展成效,年初接獲日本客戶ASIC專案,預計近期就會Tape out(流片)。他透露,導入前述系統平台後,協助客戶大幅縮短開發時間,只要七個月左右就可以Tape out、一年時間進入量產。
透過D2D技術連結不同功能之晶片,芯鼎透過神盾集團IP(矽智財)奧援,掌握I/O高速連結、傳輸相關矽智財,明年將開發出Chiplet平台,未來客戶只需要迭代更新其GPU、NPU核心關鍵,芯鼎則以平台化設計快速掌握Time to Market時程。
芯鼎目前正規劃12奈米專案,未來往6奈米更先進製程精進。羅森洲表示,車用視覺是芯鼎現階段發展主力,更強調應用開發快速,設計服務及晶片產品銷售雙主線進行,機器視覺相當於機器的眼睛,未來無人機、機器人都需要使用。
率先踏入車規、軍規級應用,提前為機器人發展布局。羅森洲指出,芯鼎以車用為標準,相關產品皆能達到環境溫度-40至150度C之嚴苛要求,未來進軍機器人市場時,相信也能符合相關安全性法規。
芯鼎第三季合併營收為2.77億元,毛利率42.52%,稅後虧損0.2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元、每股淨值17.23元;累計前三季EPS-0.92元。
同時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皆陸續歸隊
台北報導
M31(6643)總經理張原熏表示,晶圓廠逐漸恢復開案動能,並隨AI、5G應用帶動高速傳輸介面IP快速成長,另美系雲端CSP廠擴大採用M31高速傳輸介面IP,預計未來營運回到正軌。
張原熏強調,今年投入著眼明、後年成長性,確保現階段開發的IP,取得快速成功。法人預估,最快在明年下半年可看到權利金貢獻。
M31召開法說,第三季合併營收3.81億元,季減11.1%、年減12%,營益率11.7%,較去年同期衰退33.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7元。
受成熟製程晶圓廠稼動率不佳,研發費用持續投入,EPS為掛牌以來最差表現。10月合併營收0.69億元,月減51.03%、年減55.21%,營運持續低迷,7日股價跌5.64%、收720元。
2奈米開案與CSP業者合作,皆如期展開,並可望切入全球電動車大廠供應鏈。張原熏指出,10月將是營收低谷,第四季看到許多營收動能回歸,包含晶圓廠的推動、電動車客戶及3奈米IP都會陸續歸隊,在HPC、AI推動之下,矽智財加大使用的趨勢並未改變。
法人研判,今年主要半導體成長都是由HPC、AI等應用推動,所需要的先進製程IP M31正在布局;手機相關IP是今年成長動能,PC復甦較慢,物聯網、車用電子相關應用則還在調整。
而M31為爭取大客戶訂單,保留研發資源,部分小客戶訂單承接量能不足;另外,開案時程難以掌握,單一先進製程案件單價高,在每個月單一案件的遞延造成營收大幅滑落。
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都還在授權階段,考量客戶系統整合光罩驗證,約需耗時兩年,法人認為,時間點將落於2025年,伴隨採用M31 IP的晶片進入量產,將開始有權利金挹注。
【台北報導】
LED封裝大廠億光(2393)昨(4)日前進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4),展示在光電及功率半導體領域最新產品。億光強調,旗下第三類半導體產品積極拓展至消費、工業及能源領域,預期在車用、工控、充電樁及電源等領域有顯著增長。
億光表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爆炸性增長,AI資料中心對晶片需求急劇上升,驅動伺服器電力需求急劇增加,對高效能電力解決方案更加迫切。
第三類半導體產品專為提升電力轉換效率,除了能有效降低能量損耗,也能提供更好的導熱效果,顯著提升伺服器和電動車的能源利用率,並改善工業應用中的能效。
【2024-09-05/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舊金山報導
非台積電聯盟逐漸崛起,由聯電集團作為核心,攜手Arm及英特爾,強化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法人認為,英特爾與聯電合作加速,有望擴大採用智原委託設計服務,伴隨著成熟製程晶圓廠重啟投片,下半年迎來谷底復甦。
聯電集團三角聯盟成形,智原成為ASIC、關鍵IP供應商,不但取得陸系AI客製化晶片專案,也進軍車用市場,有望開花結果。
智原參加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最高殿堂之國際設計自動化大會(DAC),展示次世代ASIC解決方案,揭露與Arm(安謀)合作進程,已跨入車用ASIC開發及HPC SoC新領域;智原透露,3D IC先進封裝整合領域漸有斬獲,搭配三星HBM、取得AI客制化晶片專案。
晶片設計進入關鍵工具和技術決勝時代,倚重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將複雜電路轉化為晶片實體,前三大巨頭新思、益華電腦、西門子市占超過7成,但近年來晶片設計需與代工業者緊密配合,台廠以矽智財授權、後段設計掌握等方式漸露頭角,如智原、M31、擷發科技等均參與其中。
智原本次於現場大秀其設計實施服務(DIS)的參與模式及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量身訂製之3D IC先進封裝整合,強大設計能力,也獲得三星晶圓代工的青睞。
智原也展示與Arm合作成果。首度進軍車用,以Arm最新Cortex-A720AE IP,開發支援AI車輛之ASIC;同時宣示跨入先進製程,以Arm Neoverse運算子系統(CSS)開發之64核心客製化SoC,使用Intel 18A打造。
台北報導
汽車電子化日趨複雜,為了滿足增強功能之需求,同時提高成本效率並降低複雜性,促使汽車業者開發ASIC(客製化晶片)。以Tesla為例,Dojo晶片設計用來訓練自動駕駛系統所需資料,便是借助台廠世芯-KY(3661)協助,創意(3443)則聚焦於後段設計。
除AI GPU之外,ASIC將於汽車領域受到重視,結合各式智慧感測器、GPS和雷達,實現電子電器架構集中化。根據法人預估,至2031年車用ASIC市場規模將成長至258億美元,相較2024年之43.1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9.2%。
法人點出,包含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依靠ASIC進行位置控制、時序、速度控制等,也會使用於引擎控制系統、安全氣囊控制系統、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娛樂系統等。整體而言,除了訓練用及推論用AI晶片為ASIC業者主要成長動能外,車用ASIC將穩定挹注營收。
以特斯拉晶片Dojo為例,最小節點Dojo node,相當於小型CPU單元,以台積電7奈米製程打造,相較同級通用型產品,具有更佳的執行效率和更低的能耗。Dojo先前便是由世芯協助設計,以出色表現為基石、後續也為世芯爭取陸系客戶訂單。
自駕晶片今年Tape-out,明年量產貢獻營收,世芯於車用ASIC領域遙遙領先,法人以明年電動車出貨量6.62萬台預估,將可貢獻世芯營收達4億-5億美元。
創意仍聚焦於網通、AI、SSD CONTROLER三大領域,車用占比仍低,不過以該公司相關先進製程、封裝技術,有望成為未來車廠合作對象。創意強調,持續成長的運算複雜度將是先進封裝技術的推動力,創意於先進封裝技術及Chiplet IP將推動公司成為主要ASIC賦能者。
智原將主軸放在跨入先進製程,不過公司透露,已通過ACEQ100、Q006等ASIC車用晶片可靠度驗證,一但有市場需求,會積極搶進。
COMPUTEX展秀智慧行動裝置、車用電子與物聯網應用,推動無所不在AI世代
台北報導
聯發科(2454)於COMPUTEX展出各式應用,大秀跨平台AI與5G創新實力。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亦將於6月4日暢談聯發科的技術如何推動無所不在的AI世代,市場期待聯發科與輝達在AI PC有進一步合作關係。
聯發科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表示,今年COMPUTEX,聯發科展示在各個令人充滿期待的產品領域中的技術成果,並推出提升使用者經驗的晶片組,展現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優異進展。
聯發科本次電腦展聚焦於智慧行動裝置、車用電子與物聯網應用。其中,天璣9300已搭載於VIVO平板電腦,另外,聯發科與元太結盟,已打入樂天kobo彩色電子書。並首度亮相兩款晶片組,分別為高階Chromebook Kompanio 838以及4K高階智慧電視及顯示器的Pentonic 800,致力於實現AI無所不在。
聯發科指出,Kompanio 838系統單晶片(SoC)專為Chromebook筆電打造,以八核心、高效能與多工處理功能,為輕薄筆電帶來全天候電池續航力,整合AI處理器NPU 650,使之能夠快速處理複雜運算、提升多媒體互動性及品質。
另外,聯發科同步展出天璣9300打入陸系品牌平板電腦,以優異的性能,持續在行動裝置中搶占市場。今年首季度,聯發科再拿下全球智慧型手機處理器晶片龍頭,未來在平板市場,也將逐步奪得機會。
現場也展出樂天Kobo彩色電子書,搭載聯發科高效能的CPU處理器且整合 Wi-Fi,使用先進製程打造,支援元太科技旗下彩色電子紙顯示技術,打入樂天kobo彩色電子書。而車用電子領域,聯發科以3奈米智慧座艙晶片Dimensity Auto,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導航、娛樂互動和虛擬化安全系統。
法人指出,聯發科去年與輝達合作推出Dimensity Auto汽車平台,今年COMPUTEX將有望與輝達推出ARM架構的AI PC晶片,有望在明年起開花結果;展望2024年旗艦SoC產品,預期將推出更多用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旗艦 SoC產品,跨入重要里程碑。
AI應用、整合元件、大陸轉單推升營運 將瞄準美日市場 強化多元布局
【台北報導】
IC封測廠矽格(6257)董事長黃興陽表示,矽格今年迎來三大機會,首先是AI應用百花齊放,讓矽格有更多接單契機;其次為大陸同業成本揚升,有望促使更多訂單流向台廠;第三是國際整合元件大廠(IDM)持續釋單台灣,都為矽格營運增添動能。
矽格強調,該公司迎來三大機會之際,也會持續致力於開發海外市場,特別是在北美和日本市場,同時強化高效能運算(HPC)、矽光子晶片、車用IC、AI PC等相關晶片測試布局,今年營運仍會持續成長。
黃興陽認為,隨著IC產品日益複雜,矽格憑藉在測試業多年的經驗,在5G AI的IC封裝測試技術方面有良好基礎,成為接單利器。
黃興陽指出,隨IC產品日益複雜,現今市場趨勢朝向整合性IC發展,矽格對整合型產品手機AP(3G╱4G)、WiFi 系統單晶片(SoC)測試都有很好的能量,已做好十足準備迎接商機。
黃興陽說,矽格今年具備許多機會,首先,AI的應用取得大幅突破,預計將帶動AI伺服器、AI手機及AI PC等終端應用成長,提供矽格新的市場機遇;其次是大陸封裝測試廠成本增加,與台灣廠商成本逐漸接近,有望促使客戶轉向台灣;最後則是國外許多IDM廠減少擴充封裝測試產能,亦提供矽格競爭IDM廠釋出訂單的機會。
矽格近期營運隨著相關趨勢轉強,4月合併營收15億元,攀上19個月來高點,月增2.75%,年增25.24%;前四月合併營收56.62億元,年增17.6%。矽格透露,高速效能運算晶片(HPC)、AI晶片、網通晶片及車用晶片供給穩定,推升營收繳出高檔成績單。
矽格認為,根據過去各年度營收數據,結合專業預測機構對半導體產業和封測產業的市況發展預估,以及業務單位拜訪客戶的結果,目前評估今年在一系列新計畫、新產品和新客戶帶動下,業績將持續成長。
法人認為,矽格和旗下台星科強化技術量能,攜手揮軍CoWoS先進封裝報捷,在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相關訂單大幅外溢,不少國際大廠上門找矽格與台星科協助供應產能,由矽格提供測試,台星科主攻封裝,也將提供矽格和台星科中長期營運動能。
【2024-05-27/經濟日報/C3版/市場焦點】
【本報訊】
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去年車電產值估逾新台幣4,000億元,超越傳統汽車零組件產值,成長率達17%,預期2028年有望破9,000億元,台廠技術結合ICT、半導體優勢可持續升級,面對大陸電動車龐大產能挑戰。
【2024-04-28/A9版/大數字】